徐〇〇 2025-05-08 11:10:16 (k*********6@g***l.***)
敬呈老師:弟子聽完7遍了,將學習供養您。
1. 毗缽舍那:修定的人安住在身心輕安的狀態中,對於所善思惟的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義共相)進行觀察、勝解。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
2. 支那堪布認為修空只需要放空,不應該思惟,是錯誤的。
3. 不是所有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的,需要分清楚。
弟子這一講共學透過網頁上法師的問答,釐清了不少觀念,很感恩有老師的留言鼓勵,帶給我們僧團的好消息讓弟子可以隨喜,還有法師的釋疑,幫助我們更理解這段文。希望弟子所作都能令您歡喜!能生生世世追隨您學習三主要道,令世界和平,眾生安樂。弟子品君頂禮
1. 毗缽舍那:修定的人安住在身心輕安的狀態中,對於所善思惟的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義共相)進行觀察、勝解。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
2. 支那堪布認為修空只需要放空,不應該思惟,是錯誤的。
3. 不是所有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的,需要分清楚。
弟子這一講共學透過網頁上法師的問答,釐清了不少觀念,很感恩有老師的留言鼓勵,帶給我們僧團的好消息讓弟子可以隨喜,還有法師的釋疑,幫助我們更理解這段文。希望弟子所作都能令您歡喜!能生生世世追隨您學習三主要道,令世界和平,眾生安樂。弟子品君頂禮
廖〇〇 2024-01-11 22:52:26 (L*********i@g***l.***)
〈止觀初探12〉毗缽舍那自性
頂禮具悲上師尊者足:
很歡喜聽毗缽舍那自性.因為老師即將為我們宣講毗缽舍那.對弟子而言,現在是預習.
毗缽舍那即是勝觀.是以前面的三摩地為所依,延續身心輕安時安住思惟的善所緣的影像,繼續觀察,勝解.於其善所緣的義共相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哇,這段非常有學問哦.很不容易體會呢!弟子試著整理一下「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的摘要:
「忍」是忍可。「樂」是欲樂、希求、欲求,「覺」是區別、分辨它的差別,「見」是觀見,「觀」是分別,這就是毗缽舍那。
弟子正處在聞的階段,有謂:聞多思廣修習深。感謝師父老師建立五部大論的學制,雖然有許多的法相名詞都不清楚,但是想想每聽懂一個詞句,就在破除自己的那一分無明。是該積極努力且歡喜的。弟子要發長遠心,耐住性子來學習。祈願自己淨除自己的罪障,集滿聞思修的資糧。
以此功德回向:老師法體康泰,常轉法輪,長久住世。潔淨事業遍十方。
弟子妙微虔誠稽首禮 2024-01-12
頂禮具悲上師尊者足:
很歡喜聽毗缽舍那自性.因為老師即將為我們宣講毗缽舍那.對弟子而言,現在是預習.
毗缽舍那即是勝觀.是以前面的三摩地為所依,延續身心輕安時安住思惟的善所緣的影像,繼續觀察,勝解.於其善所緣的義共相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哇,這段非常有學問哦.很不容易體會呢!弟子試著整理一下「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的摘要:
「忍」是忍可。「樂」是欲樂、希求、欲求,「覺」是區別、分辨它的差別,「見」是觀見,「觀」是分別,這就是毗缽舍那。
弟子正處在聞的階段,有謂:聞多思廣修習深。感謝師父老師建立五部大論的學制,雖然有許多的法相名詞都不清楚,但是想想每聽懂一個詞句,就在破除自己的那一分無明。是該積極努力且歡喜的。弟子要發長遠心,耐住性子來學習。祈願自己淨除自己的罪障,集滿聞思修的資糧。
以此功德回向:老師法體康泰,常轉法輪,長久住世。潔淨事業遍十方。
弟子妙微虔誠稽首禮 2024-01-12
呂〇〇 2023-02-27 11:30:35 (n******1@g***l.***)
頂禮至尊無上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具有清淨圓滿傳承的毗缽舍那的修法,弟子才不至如執錯謬見解的支那堪布一般,走上錯誤的修行之路。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具有清淨圓滿傳承的毗缽舍那的修法,弟子才不至如執錯謬見解的支那堪布一般,走上錯誤的修行之路。
林〇〇 2022-10-28 23:57:55 (b******9@g***l.***)
顶礼老师!
感恩您教我们学习毗钵舍那的体性、所缘和类别,所引的经文,每一句都很陌生,感觉要学的内涵很广很深。很高兴能跟着老师认识毗钵舍那,弟子有重覆听几遍,准备一一的去除对毗钵舍那的无知无明,希望有一天可以善巧毘钵舍那。
祈求上师能加持我们,心中能够快速地生起止观双运的道!
感恩老师!
弟子林翠平恭敬顶礼2022.10.28.
感恩您教我们学习毗钵舍那的体性、所缘和类别,所引的经文,每一句都很陌生,感觉要学的内涵很广很深。很高兴能跟着老师认识毗钵舍那,弟子有重覆听几遍,准备一一的去除对毗钵舍那的无知无明,希望有一天可以善巧毘钵舍那。
祈求上师能加持我们,心中能够快速地生起止观双运的道!
感恩老师!
弟子林翠平恭敬顶礼2022.10.28.
陳〇〇 2021-12-24 00:53:59 (c********2@g***l.***)
頂禮老師:
毘缽舍那是什麼呢?就是以專注於所緣而獲得身心輕安的奢摩他之後,繼續安住在這種狀態,並且捨棄其他的所緣,專心向內安住這一個所緣,這時候會從內心顯現義共相,又稱影像,對影像做更深入的觀察、勝解所緣,這就是毘缽舍那,也稱為勝觀。因為止觀是同一所緣,所以兩者的所緣是一致的。比如我們透過聞思,經過抉擇後認為觀想佛像比較殊勝,用分別心的心識顯現出來的義共相,把佛像給觀想出來。老師舉例如果緣空性當奢摩他的所緣,這時用分別心透過義共相來執取空性。對於這些影像要做什麼呢?要作四種思擇,即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意思是說對世俗諦、勝義諦作粗觀及細觀的思擇。這時候會出現五種行相: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比如觀坐相的佛像,觀出來有的呈現走的、站的、 二個、多個、顏色不對、大小不對等等,必須深深忍可,直到觀到原先的坐相,這時要生起好樂、希求心來觀察,對觀佛像要有憶念正知的覺慧去抉擇分辨是否沈掉,並清唽的觀見,及數數相續生起堅固的佛像來耽著。過程中可用粗略的及仔細的觀察,這時候的菩薩稱為善巧毘缽舍那。毘缽舍那是觀察慧,傳說支那堪布要棄觀察慧而全不作意,這是錯謬的。弟子陳澄瑩合十
毘缽舍那是什麼呢?就是以專注於所緣而獲得身心輕安的奢摩他之後,繼續安住在這種狀態,並且捨棄其他的所緣,專心向內安住這一個所緣,這時候會從內心顯現義共相,又稱影像,對影像做更深入的觀察、勝解所緣,這就是毘缽舍那,也稱為勝觀。因為止觀是同一所緣,所以兩者的所緣是一致的。比如我們透過聞思,經過抉擇後認為觀想佛像比較殊勝,用分別心的心識顯現出來的義共相,把佛像給觀想出來。老師舉例如果緣空性當奢摩他的所緣,這時用分別心透過義共相來執取空性。對於這些影像要做什麼呢?要作四種思擇,即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意思是說對世俗諦、勝義諦作粗觀及細觀的思擇。這時候會出現五種行相: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比如觀坐相的佛像,觀出來有的呈現走的、站的、 二個、多個、顏色不對、大小不對等等,必須深深忍可,直到觀到原先的坐相,這時要生起好樂、希求心來觀察,對觀佛像要有憶念正知的覺慧去抉擇分辨是否沈掉,並清唽的觀見,及數數相續生起堅固的佛像來耽著。過程中可用粗略的及仔細的觀察,這時候的菩薩稱為善巧毘缽舍那。毘缽舍那是觀察慧,傳說支那堪布要棄觀察慧而全不作意,這是錯謬的。弟子陳澄瑩合十
王******** 2021-10-06 23:29:38 (2*******8@q*q.***)
顶礼恩师!弟子非常感恩老师,法师和大慈恩译经基金会,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完善的的学习资源,随喜诸位善友积极闻思写回馈!弟子初学时对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体性认识很不清晰,自觉慧力不够,背诵法义只能强记原文,但每每背诵到此心中就感到不知其义不得要领。今日复习老师的开示之后又抄写了法师答疑,对义工相的内涵有了形象的认识,特别感恩老师以华藏楼为例,法师用“影像就是事物的义共相,因为不是事物的本身,所以叫影像。”来讲解什么是义共相。弟子回忆起三年前曾看到有老师教导他的弟子观想天空来练习冥想。当时弟子尚未学法,障深慧浅非常不理解,觉得抬头就见到的事物,为什么还要每天清晨四点静坐去观想?今日自己有幸学到毗婆舍那的意涵,在背诵思维法义的过程中,才明白内心一片暗黑,如果不刻意练习什么都观想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只是静坐不动,结果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妄念纷飞。心是需要练习的,让它透过闻思正法的教理才能看见光明照破黑暗,我们通过善知识的引导闻思佛陀的教授,一心专注地缘着这些教授的甚深意涵,以分别心思维抉择安住,直至升起现量直接看到真实的境,印证佛所说法真实不虚。弟要积资净障,努力闻思!广州王越敬呈
饒〇〇 2021-07-02 09:49:57 (h******j@y***o.***.**)
這次聽時,注意到止觀所緣的是相同的,那麽修止時,緣著法類時要做什麼呢?跟修觀時有何差別呢?
之前有講到嗎?
沒印象,忘了。
修止時也要緣要一個法類啊?
想著這些問題,覺得自己好像前面沒聽懂耶。
果然很需要反覆聽。
相信會愈來愈熟悉。
感恩老師耐心為弟子講解,聽完這段再背,比較能跟著思惟。
太開心了!
之前有講到嗎?
沒印象,忘了。
修止時也要緣要一個法類啊?
想著這些問題,覺得自己好像前面沒聽懂耶。
果然很需要反覆聽。
相信會愈來愈熟悉。
感恩老師耐心為弟子講解,聽完這段再背,比較能跟著思惟。
太開心了!
沈〇〇 2021-06-14 04:50:53 (a******9@g***l.***)
頂禮大寶恩師:
弟子恭讀此段落現起現階段善思惟法銘記於心非常重要,奢摩他時內心顯現所行境義共相延續至毘婆舍那觀察勝解,義共相如何真實如理顯現,是無可取代必要的條件。另,弟子要小心平日對經典輕忽、不恭敬態度,免得落入支那堪布錯誤見解與行徑。
弟子恭讀此段落現起現階段善思惟法銘記於心非常重要,奢摩他時內心顯現所行境義共相延續至毘婆舍那觀察勝解,義共相如何真實如理顯現,是無可取代必要的條件。另,弟子要小心平日對經典輕忽、不恭敬態度,免得落入支那堪布錯誤見解與行徑。
邱〇〇 2021-03-17 10:16:48 (t***1@m**5.*****.***)
敬愛的老師:
恭聞12講,除了理解毗缽舍那的體性外,也深覺傳承的重要性。
非常感恩宗大師、師父、老師、諸善知識們,將佛陀的圓滿教法送到我們心間,領納清淨傳承的殊勝。
希望一切如母有情,生生世世都能值遇師父及老師,成就止觀雙運的勝利。
敬祝老師及善知識們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虔敬頂禮
恭聞12講,除了理解毗缽舍那的體性外,也深覺傳承的重要性。
非常感恩宗大師、師父、老師、諸善知識們,將佛陀的圓滿教法送到我們心間,領納清淨傳承的殊勝。
希望一切如母有情,生生世世都能值遇師父及老師,成就止觀雙運的勝利。
敬祝老師及善知識們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虔敬頂禮
孫〇〇 2021-02-16 10:42:47 (k**9@r*s.***.**)
頂禮老師
在《四家合註》裡提到止觀的所緣是相同的,所以毘缽舍那就是緣著之前奢摩他所緣的那些法。而奢摩他是緣著什麼法呢?就是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毘缽舍那將善思惟法作為內在三摩地所行境的這個影像,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去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抉擇之後,不害怕或不擾動,所以稱之為忍;那希樂、欲求如此抉擇,所以稱之為樂,就是它很有希求心,很以此為樂這樣的一個狀態,稱之為樂。用覺慧去抉擇分辨,所以稱之為覺;那麼緣取或隨見,就稱之為見;耽著,所以稱之為觀。也就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這四種毘缽舍那,各別都可以有忍、樂、覺、見、觀五個,菩薩便能夠善巧毘缽舍那了。
弟子孫維政虔十
在《四家合註》裡提到止觀的所緣是相同的,所以毘缽舍那就是緣著之前奢摩他所緣的那些法。而奢摩他是緣著什麼法呢?就是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毘缽舍那將善思惟法作為內在三摩地所行境的這個影像,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去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抉擇之後,不害怕或不擾動,所以稱之為忍;那希樂、欲求如此抉擇,所以稱之為樂,就是它很有希求心,很以此為樂這樣的一個狀態,稱之為樂。用覺慧去抉擇分辨,所以稱之為覺;那麼緣取或隨見,就稱之為見;耽著,所以稱之為觀。也就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這四種毘缽舍那,各別都可以有忍、樂、覺、見、觀五個,菩薩便能夠善巧毘缽舍那了。
弟子孫維政虔十
鄭〇〇 2021-01-31 23:02:28 (h********1@g***l.***)
頂禮親愛的上師:弟子對這一講實在無法理解,但大約知道要修觀,則需善思「止」所緣行境;其中包含: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各別都有「忍」「樂」「覺」「見」「觀」,而這5個妙音笑大師也都有一一為其解釋。再來比較了解的是巴梭法王解釋三摩地所行境的影像,是指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用分別心的奢摩他來修空性,將不是「與空性為一」的顯現為「與空性為一」,這樣增益的那一分,是空性的義共相。也因此弟子更加明白為何必須要跟著有傳承的師長,依著道次第聞思修,一步一步走到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如果沒有聞思的基礎,修的時候就不知道所緣境要如何善所緣,那麼就會變成師父說的空過一生。感謝您開示「止觀初探」,讓弟子更清楚明白跟著師父學《廣論》的重要。願 正法久住 生生世世得師攝授 一切有情圓成無上菩提!祈願老師及所有持教大善知識,法體康泰旅行社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弟子 妙瑩 摯誠頂禮
郑〇〇 2021-01-18 04:08:20 (r*******d@g***l.***)
尊敬的大宝恩师:
听了这一讲才明了,支那堪布有两种。
弟子以为当时文成公主进西藏带的支那堪布。是见解错谬。原来是过后静命论师知道将来会有一位持错谬的支那堪布。而且要请他的大弟子莲花戒大师来破斥他。感恩老师的解释。
并祝老师法体安康!
弟子宝艳顶礼
听了这一讲才明了,支那堪布有两种。
弟子以为当时文成公主进西藏带的支那堪布。是见解错谬。原来是过后静命论师知道将来会有一位持错谬的支那堪布。而且要请他的大弟子莲花戒大师来破斥他。感恩老师的解释。
并祝老师法体安康!
弟子宝艳顶礼
陈〇〇 2021-01-17 06:33:21 (h******i@h*****l.***)
听到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虽然不明白,不过觉的好不可思议。感恩老师。我会慢慢的去消化。
幸好我们有老师在,才不会变成持错误见解的那位支那堪布那样。老师,谢谢您。
幸好我们有老师在,才不会变成持错误见解的那位支那堪布那样。老师,谢谢您。
張〇〇 2021-01-16 00:01:50 (j*************6@g***l.***)
感謝老師為我們宣說止觀。雖對自己而言有點高不可攀的高度,但弟子有感受,老師用盡各種善巧的解釋,就是在幫我們鋪設觸到、摸到、嘗到的階梯。弟子也會不斷的墊起腳尖,再往上攀一點,願意一試再試…
對於//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弟子特別好奇,不斷的去揣摩到底是什麼境界?想到了心經裡面的”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等觀察的過程能夠運用此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來思擇,應該就是所謂的[觀察慧]吧?那要怎麼用在生活上呢?目前弟子體會到,如果能將思惟的法,將心安住於理上,咬緊牙關的實踐忍可於心,若跨過的那一刻將會有”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喜悅。也會生起嚮往著想要再次達到的企圖心。
例如,當跟父母互動遇不順心時,思惟到[孝要先順],所以就先守住”口”不再多說什麼,”身”順著父母的想法去做。當真的做到時,內心會覺得有種輕鬆感,遠離了錯誤的無明、遠離了對惡業的恐怖,免於墮落的無罣礙心境。
弟子會繼續練習揣摩,不斷的去塑造內心的義共相,希望有一天內心的義共相能跟師長無二無別。感恩師長!
對於//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弟子特別好奇,不斷的去揣摩到底是什麼境界?想到了心經裡面的”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等觀察的過程能夠運用此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來思擇,應該就是所謂的[觀察慧]吧?那要怎麼用在生活上呢?目前弟子體會到,如果能將思惟的法,將心安住於理上,咬緊牙關的實踐忍可於心,若跨過的那一刻將會有”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喜悅。也會生起嚮往著想要再次達到的企圖心。
例如,當跟父母互動遇不順心時,思惟到[孝要先順],所以就先守住”口”不再多說什麼,”身”順著父母的想法去做。當真的做到時,內心會覺得有種輕鬆感,遠離了錯誤的無明、遠離了對惡業的恐怖,免於墮落的無罣礙心境。
弟子會繼續練習揣摩,不斷的去塑造內心的義共相,希望有一天內心的義共相能跟師長無二無別。感恩師長!
林〇〇 2021-01-12 03:48:56 (j********8@g***l.***)
頂禮至尊具恩上師真如老師,感恩老師的開示,弟子很想您。
這一講剛聽覺得很難,但不斷重複聽聞後,就有點聽懂了。
以前弟子以為奢摩他的所行境影像,與毗缽舍那是不同的!因為會認為前者是寂止,後者是勝觀,所以後者應該要聞思抉擇思惟更多的內涵,但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是同一個,可以扭轉自己錯誤的見解,特別的開心,很感恩老師的教導。
很感謝老師舉華藏樓的例子,讓弟子在不斷聽聞的過程中,義共相的樣子就變得很鮮明,所以連接到空性的義共相時,就變得很簡單,太感恩老師了!
至於毘缽舍那的類別部份,弟子文字及行相還是很模糊,什麼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以及如何若忍、樂、覺、見、觀等,還是不太懂;但可以聽到這些自己完全不懂的法,覺得很開心,很隨喜自己有這麼殊勝的機會,原來往佛菩薩的世界是這樣子,心裡很開心,很期待老師接下來的開示。
宗大師在廣論很多處都提到支那堪布毫不作意才是修行的謬論,所以弟子聽到支那堪布就會直接聯想到所有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很謝謝老師這邊的提醒;但弟子這輩子身邊的人,凡只要提到打坐都是認為不要作意,由此可知此謬論已深植很多修行人的心,真的很恐怖!
師心佛心 弟子林豐圃叩禮
這一講剛聽覺得很難,但不斷重複聽聞後,就有點聽懂了。
以前弟子以為奢摩他的所行境影像,與毗缽舍那是不同的!因為會認為前者是寂止,後者是勝觀,所以後者應該要聞思抉擇思惟更多的內涵,但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是同一個,可以扭轉自己錯誤的見解,特別的開心,很感恩老師的教導。
很感謝老師舉華藏樓的例子,讓弟子在不斷聽聞的過程中,義共相的樣子就變得很鮮明,所以連接到空性的義共相時,就變得很簡單,太感恩老師了!
至於毘缽舍那的類別部份,弟子文字及行相還是很模糊,什麼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以及如何若忍、樂、覺、見、觀等,還是不太懂;但可以聽到這些自己完全不懂的法,覺得很開心,很隨喜自己有這麼殊勝的機會,原來往佛菩薩的世界是這樣子,心裡很開心,很期待老師接下來的開示。
宗大師在廣論很多處都提到支那堪布毫不作意才是修行的謬論,所以弟子聽到支那堪布就會直接聯想到所有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很謝謝老師這邊的提醒;但弟子這輩子身邊的人,凡只要提到打坐都是認為不要作意,由此可知此謬論已深植很多修行人的心,真的很恐怖!
師心佛心 弟子林豐圃叩禮
陳〇〇 2021-01-10 02:14:15 (c**********2@g***l.***)
頂禮敬愛的老師:
進入毘缽舍那的體性,這部分開始出現許多以往不熟悉的名相,因此剛開始聽聞時會比較難進入狀況。
但老師用很清楚的喻來解釋義共相,讓我能夠提起心力來思維。同時在最後破支那堪布部分錯繆的見解,讓我升起需要謹慎的學法。
謝謝老師用心的為我們講法,雖現階段有些概念如如何正思擇?如何最極思擇?如何周遍尋思?如何周遍伺察?還不知具體下手處,但相信持續往下學,會有所突破。
弟子伊瑩 虔誠禮敬
進入毘缽舍那的體性,這部分開始出現許多以往不熟悉的名相,因此剛開始聽聞時會比較難進入狀況。
但老師用很清楚的喻來解釋義共相,讓我能夠提起心力來思維。同時在最後破支那堪布部分錯繆的見解,讓我升起需要謹慎的學法。
謝謝老師用心的為我們講法,雖現階段有些概念如如何正思擇?如何最極思擇?如何周遍尋思?如何周遍伺察?還不知具體下手處,但相信持續往下學,會有所突破。
弟子伊瑩 虔誠禮敬
林〇〇 2021-01-09 09:59:11 (b******0@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
弟子在此講學習到:「不是說那所有的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也有講正確見解的。」
因為學習廣論過程,在廣論第52、247、328、535頁,很多地方宗大師都再再破除支那堪布「唯無分別修,棄捨觀察修」的邪執,讓我們後世弟子學修時避免落入謗法的大險坑中,非常感恩宗大師的殷殷教誡。
而因此弟子一直以為只要講到支那堪布,全都是邪執,經過這一講的學習,才知道喔~原來我的見解是不週遍的。
感恩老師!
弟子妙秀伏首禮拜
弟子在此講學習到:「不是說那所有的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也有講正確見解的。」
因為學習廣論過程,在廣論第52、247、328、535頁,很多地方宗大師都再再破除支那堪布「唯無分別修,棄捨觀察修」的邪執,讓我們後世弟子學修時避免落入謗法的大險坑中,非常感恩宗大師的殷殷教誡。
而因此弟子一直以為只要講到支那堪布,全都是邪執,經過這一講的學習,才知道喔~原來我的見解是不週遍的。
感恩老師!
弟子妙秀伏首禮拜
何〇〇 2021-01-08 23:10:25 (h******0@g***l.***)
至誠頂禮大寶恩師:弟子真的無比的幸福,無量劫來能得到師父、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引導,今天能值遇大師清淨圓滿的教法,現在又能學到止觀,有機會全面圓滿的認識大師的教法,真是白千萬劫難遭遇,弟子發誓一定要堅持歡喜的學完,更祈求老師加持讓弟子能實證止觀,令師歡喜。
這一講讓弟子能觸摸、體會到什麼是毗婆舍那,弟子內心真的歡喜無比,真是無法想像生命能走到這個高度,這一切都是師父、老師給予的,弟子一定會認真歡喜的學習,把教師的教法能住世,利益一切有情,也把這樣的善根回向老師身體速即康復,繼續帶領弟子學習!
這一講讓弟子能觸摸、體會到什麼是毗婆舍那,弟子內心真的歡喜無比,真是無法想像生命能走到這個高度,這一切都是師父、老師給予的,弟子一定會認真歡喜的學習,把教師的教法能住世,利益一切有情,也把這樣的善根回向老師身體速即康復,繼續帶領弟子學習!
沈〇〇 2021-01-08 14:29:45 (w************h@g***l.***)
止觀初探(12)問題 (三)
『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
11. 因為還沒有親眼看到物質無自性的體性,所以必須靠能思維抉擇的心,去思維之前所聞思的空性的義理,才能讓心安住(緣在)空性的義理上?
『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
12.是否是透過深入的思維抉擇空性的義理,而得到對空性的完整認識,徹底的了解空性,思所成慧的狀態?
13. 弟子對於「覺」,「見」,「觀」不是很理解。好像覺與觀是同樣的意思,都是在做分別抉擇,不明白有什麼差別。
14. 非常希求真如老師能夠深入的解釋對於『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的行相。
感恩真如老師,感恩法師!
『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
11. 因為還沒有親眼看到物質無自性的體性,所以必須靠能思維抉擇的心,去思維之前所聞思的空性的義理,才能讓心安住(緣在)空性的義理上?
『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
12.是否是透過深入的思維抉擇空性的義理,而得到對空性的完整認識,徹底的了解空性,思所成慧的狀態?
13. 弟子對於「覺」,「見」,「觀」不是很理解。好像覺與觀是同樣的意思,都是在做分別抉擇,不明白有什麼差別。
14. 非常希求真如老師能夠深入的解釋對於『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的行相。
感恩真如老師,感恩法師!
沈〇〇 2021-01-08 14:28:11 (w************h@g***l.***)
止觀初探(12)問題 (二)
在真如老師說月稱光明寺的華藏樓的例子『是在分別心中,卻會顯現為與華藏樓是一。這樣的影像就是華藏樓的義共相』
6. 義共相,是否可以比喻成是自己對莫樣東西或者理路的想像,一種想像力?
7. 影像是靠自己的想像力而在腦海裡所出現的一種畫面?好像在看電影一樣,可以在熒幕上見到,但是不是真實存在在眼前的東西?
『如果是用分別心的奢摩他來修空性的話,那麼在分別心當中,將不是與空性為一的顯現為與空性為一,這樣增益的那一分,就是空性的義共相』
8. 需要用分別心是否是因為還沒有現量證得空性,所以要靠比量,就是靠思維所聽聞過的空性法義?
9. 增益的那一分,是否是指在現量證得空性跟比量證得空性,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或者距離,就是指增益?
10. 就是指自己所思維,所想像的空性跟現證的空性的差別?而這之間的差別也能說是義共相?
在真如老師說月稱光明寺的華藏樓的例子『是在分別心中,卻會顯現為與華藏樓是一。這樣的影像就是華藏樓的義共相』
6. 義共相,是否可以比喻成是自己對莫樣東西或者理路的想像,一種想像力?
7. 影像是靠自己的想像力而在腦海裡所出現的一種畫面?好像在看電影一樣,可以在熒幕上見到,但是不是真實存在在眼前的東西?
『如果是用分別心的奢摩他來修空性的話,那麼在分別心當中,將不是與空性為一的顯現為與空性為一,這樣增益的那一分,就是空性的義共相』
8. 需要用分別心是否是因為還沒有現量證得空性,所以要靠比量,就是靠思維所聽聞過的空性法義?
9. 增益的那一分,是否是指在現量證得空性跟比量證得空性,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或者距離,就是指增益?
10. 就是指自己所思維,所想像的空性跟現證的空性的差別?而這之間的差別也能說是義共相?
沈〇〇 2021-01-08 14:27:12 (w************h@g***l.***)
止觀初探(12)問題 (一)
至誠恭敬頂禮真如老師與法師們!
弟子聽了止觀初探第12講後,有些問題想要請問老師與法師們,希望有機會祈請老師慈悲的教導,感恩!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
1. 對於善思維法,是否可以說是思維之前所聽聞的善法?
『而奢摩他是緣著什麼法呢?就是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
2. 對於聞思抉擇思惟,是否可以說是對於之前所聽聞,思維,抉擇的善法的內涵,在修止觀時,繼續的專注深入思維這個內涵?
『毘缽舍那將善思惟法作為內在三摩地所行境的這個影像,三摩地的所行境的影像是什麼呢』
3. 對於所行境,是否是跟所緣境一樣的意識?深入思維觀察的對象?
『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
4. 所顯現,是否可以理解為在內心裡出所浮現,所想到的?
「在分別心中,將不是為一,顯現為好像為一的增益分。」
5. 分別心,是否是用這個心來做思維抉擇?
至誠恭敬頂禮真如老師與法師們!
弟子聽了止觀初探第12講後,有些問題想要請問老師與法師們,希望有機會祈請老師慈悲的教導,感恩!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
1. 對於善思維法,是否可以說是思維之前所聽聞的善法?
『而奢摩他是緣著什麼法呢?就是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
2. 對於聞思抉擇思惟,是否可以說是對於之前所聽聞,思維,抉擇的善法的內涵,在修止觀時,繼續的專注深入思維這個內涵?
『毘缽舍那將善思惟法作為內在三摩地所行境的這個影像,三摩地的所行境的影像是什麼呢』
3. 對於所行境,是否是跟所緣境一樣的意識?深入思維觀察的對象?
『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
4. 所顯現,是否可以理解為在內心裡出所浮現,所想到的?
「在分別心中,將不是為一,顯現為好像為一的增益分。」
5. 分別心,是否是用這個心來做思維抉擇?
沈〇〇 2021-01-08 14:11:00 (w************h@g***l.***)
至誠恭敬頂禮真如老師!
真如老師您好!非常感恩真如老師不但費盡千辛萬苦錄製影像檔,甚至還在非常疲憊的狀態下堅持在首播的時候上線陪伴與關懷弟子們一起學習止觀初探。深深的感恩於隨喜真如老師不惜任何的代價,一心一意的想盡方法來饒益弟子們,弟子感受到真如老師對弟子們無法形容的深切關愛,無比的感動!祈請真如老師有足夠的休息,多注意保暖,不要太過操勞。
非常感恩真如老師非常細緻的引導弟子們學習宗大師清淨圓滿傳承的教法,非常耐心的一字一句教導弟子們。弟子發願一定要盡全力的堅持每天全神貫注的反复聞思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認真的學習老師付出了生命所有的心血,而特別為弟子們精心準備的法宴。弟子在這個星期重複聽了7遍的止觀初探第12講,也有重複的學習之前止觀的開示,希望弟子所作的一切能令師父老師歡喜,種下能夠生生世世得到師父老師歡喜攝受的正因!
祈請真如老師賜予弟子們無上的加持,能夠聽懂老師所開示的蜜意,讓內心早日生起真實止觀雙運的道,成為師父老師的千手千眼,承擔師長建立教法的事業,荷擔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的重擔,為利有情願速成佛!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弟子慶豪合十頂禮
真如老師您好!非常感恩真如老師不但費盡千辛萬苦錄製影像檔,甚至還在非常疲憊的狀態下堅持在首播的時候上線陪伴與關懷弟子們一起學習止觀初探。深深的感恩於隨喜真如老師不惜任何的代價,一心一意的想盡方法來饒益弟子們,弟子感受到真如老師對弟子們無法形容的深切關愛,無比的感動!祈請真如老師有足夠的休息,多注意保暖,不要太過操勞。
非常感恩真如老師非常細緻的引導弟子們學習宗大師清淨圓滿傳承的教法,非常耐心的一字一句教導弟子們。弟子發願一定要盡全力的堅持每天全神貫注的反复聞思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認真的學習老師付出了生命所有的心血,而特別為弟子們精心準備的法宴。弟子在這個星期重複聽了7遍的止觀初探第12講,也有重複的學習之前止觀的開示,希望弟子所作的一切能令師父老師歡喜,種下能夠生生世世得到師父老師歡喜攝受的正因!
祈請真如老師賜予弟子們無上的加持,能夠聽懂老師所開示的蜜意,讓內心早日生起真實止觀雙運的道,成為師父老師的千手千眼,承擔師長建立教法的事業,荷擔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的重擔,為利有情願速成佛!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弟子慶豪合十頂禮
J** S** 2021-01-07 18:28:39 (h******3@g***l.***)
親愛的上師:
弟子有疑惑,覺是區別、用覺慧去抉擇分辨它的差別。「觀」是分別。區別、分辨、分別這三個詞有什麼不同?
感恩上師能為弟子解惑
弟子 頂禮
弟子有疑惑,覺是區別、用覺慧去抉擇分辨它的差別。「觀」是分別。區別、分辨、分別這三個詞有什麼不同?
感恩上師能為弟子解惑
弟子 頂禮
倪〇〇 2021-01-07 15:18:12 (c************4@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好辛苦為弟子開示止觀。弟子學得很高興,雖然不懂但會努力學。目前每天聽一次止觀.希望以後一天兩次.
但這一次透過老師的開示,義共相好像有點體會.
不是真正的華藏樓, 在分別心中顯現與華藏樓是一, 這樣的影相就是華藏樓的意共相。 這是弟子的體會。
感恩老師說出也有正確的見解的知那堪布。 以前有遇過一位學打坐的朋友, 她跟我說真的是腦子放空好幾個小時, 幸好弟子學了廣論,現在又有老師親自教導 , 更了解正確的修定的方法,善知識是太重要了!感恩!
弟子 有疑惑: 奢摩他和毘缽舍那修行次第 , 是 互相輾轉增上 的嗎?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南加 倪秀琴 虔十頂禮
感恩! 老師好辛苦為弟子開示止觀。弟子學得很高興,雖然不懂但會努力學。目前每天聽一次止觀.希望以後一天兩次.
但這一次透過老師的開示,義共相好像有點體會.
不是真正的華藏樓, 在分別心中顯現與華藏樓是一, 這樣的影相就是華藏樓的意共相。 這是弟子的體會。
感恩老師說出也有正確的見解的知那堪布。 以前有遇過一位學打坐的朋友, 她跟我說真的是腦子放空好幾個小時, 幸好弟子學了廣論,現在又有老師親自教導 , 更了解正確的修定的方法,善知識是太重要了!感恩!
弟子 有疑惑: 奢摩他和毘缽舍那修行次第 , 是 互相輾轉增上 的嗎?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南加 倪秀琴 虔十頂禮
張〇〇 2021-01-07 07:53:46 (j*************6@g***l.***)
將我們歡喜共學止觀0012講的心得,虔誠供養給師長:
(第二回)
葉美鴻:
在有傳承的善知識指引下,學習上可以避免走錯路,這樣的學習真的很幸福;另不熟悉的義理,有了師長的教導,透由清晰的例子解釋它,也讓自己不害怕聞思,更具信心了,學習止觀變得容易,想到了”外支已成”,接下來就是我這弟子怎樣如法的學習,感恩真如老師用心的教導。
胡幸宜:
自己對於「義共相」、「增益分」的名詞是不了解的﹐但是老師用華藏樓這樣的喻來解釋後﹐就對「義共相」、「增益分」這兩個意思較為具體了。
許慈莉:
對於從體會過的生命經驗無從想像,但因為有老師的宣說,弟子才有機會聽聞名相,了解法義,乃至有義共相的想像,師恩勝佛恩,感恩老師帶弟子初探止觀,弟子會跟緊隨學的。
感恩師長!
(第二回)
葉美鴻:
在有傳承的善知識指引下,學習上可以避免走錯路,這樣的學習真的很幸福;另不熟悉的義理,有了師長的教導,透由清晰的例子解釋它,也讓自己不害怕聞思,更具信心了,學習止觀變得容易,想到了”外支已成”,接下來就是我這弟子怎樣如法的學習,感恩真如老師用心的教導。
胡幸宜:
自己對於「義共相」、「增益分」的名詞是不了解的﹐但是老師用華藏樓這樣的喻來解釋後﹐就對「義共相」、「增益分」這兩個意思較為具體了。
許慈莉:
對於從體會過的生命經驗無從想像,但因為有老師的宣說,弟子才有機會聽聞名相,了解法義,乃至有義共相的想像,師恩勝佛恩,感恩老師帶弟子初探止觀,弟子會跟緊隨學的。
感恩師長!
張〇〇 2021-01-07 07:50:41 (j*************6@g***l.***)
將我們歡喜共學止觀0012講的心得,虔誠供養給師長:
(第一回)
詹倖宜:
感恩 老師為我們解說義共相的名相,在學攝類學時,沒有很清楚,果然再聽一次就更清楚了。
張玉佳:
很開心能有機會一次又一次的聽老師為我們說的止觀。每次聽好像又多聽懂一點,內心是很開心的。弟子在揣摩何謂"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就聯想到心經提到的//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好像對心經又再多認識一點。感恩師長!
楊政致:
持錯謬見解的這樣的一個支那堪布,會傷害聖教.是很恐怖的事,所以要跟緊正確無誤的善知識很重要,謝謝師長對我們的聞思修的幫助。
黃靜霓:
老師說學習止觀, 需要重複 重複 再重複的聽。有老師的加持,對於義共相的名相,有多一點點的了解 。
(第一回)
詹倖宜:
感恩 老師為我們解說義共相的名相,在學攝類學時,沒有很清楚,果然再聽一次就更清楚了。
張玉佳:
很開心能有機會一次又一次的聽老師為我們說的止觀。每次聽好像又多聽懂一點,內心是很開心的。弟子在揣摩何謂"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就聯想到心經提到的//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好像對心經又再多認識一點。感恩師長!
楊政致:
持錯謬見解的這樣的一個支那堪布,會傷害聖教.是很恐怖的事,所以要跟緊正確無誤的善知識很重要,謝謝師長對我們的聞思修的幫助。
黃靜霓:
老師說學習止觀, 需要重複 重複 再重複的聽。有老師的加持,對於義共相的名相,有多一點點的了解 。
黃〇〇 2021-01-07 04:49:58 (l***********1@g***l.***)
頂禮大寶恩師.弟子在這一講聽了六遍,因為對於<在分別心中,將不是為一,顯現為好像為一的增益分.>一直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聽到今天才明白過來,其實老師已用華藏樓的比喻說的很清楚,是自己完全沒有聽清楚.體會串習的力量,將自己不懂的或疑惑的部份,可以透由串習一點一點的削除障礙,就能理解過來了.自己會堅持聽下去.所以為了能夠掃除聽不懂的障礙,自己也發願要認真持誦大般若經及拜懺,並發願生生世世跟著恩師一直持續學下去直至成佛. 弟子秋萍合十
鄧******* 2021-01-07 00:33:07 (h******8@y***o.***)
1/3/2021 止觀初探 十二 回饋
感恩老師,老師用了這個解釋,最初用分別心透過顕現的義共相才執取空性,因為弟子聽到義共相非常相應,很有體會,馬上好像執取到老師的意思了。
感恩有學到攝類學,內心非常悦躍。
在支那堪布那一段,弟子把廣論內,破除此中邪妄分別的那一段連在一起了,啊,有著原來如此的感覺。接著說到靜命論師對支那堪布的所立所破也很明白。然後聽到,靜命論師的遺言,說,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支那堪布來到藏地傷害聖教,要去印度請大弟子,蓮花戒大師來破斥,弟子聽到很激動,也很感恩,這段不是就是老師在上星期的全港裏面有提到的靜命論師嗎?
感恩老師,弟子末能聽七次,也聽了三次。
弟子紐約福智青年-鄧顯津Tommy 恭敬頂禮
感恩老師,老師用了這個解釋,最初用分別心透過顕現的義共相才執取空性,因為弟子聽到義共相非常相應,很有體會,馬上好像執取到老師的意思了。
感恩有學到攝類學,內心非常悦躍。
在支那堪布那一段,弟子把廣論內,破除此中邪妄分別的那一段連在一起了,啊,有著原來如此的感覺。接著說到靜命論師對支那堪布的所立所破也很明白。然後聽到,靜命論師的遺言,說,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支那堪布來到藏地傷害聖教,要去印度請大弟子,蓮花戒大師來破斥,弟子聽到很激動,也很感恩,這段不是就是老師在上星期的全港裏面有提到的靜命論師嗎?
感恩老師,弟子末能聽七次,也聽了三次。
弟子紐約福智青年-鄧顯津Tommy 恭敬頂禮
林〇〇 2021-01-06 06:08:29 (f******8@g***l.***)
至誠頂禮恩師尊足下:
第12講裡,老師說「捨離心相」是斷除緣著其他對境的心行相,要緣著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弟子理解為「獲得身心輕安那時的所緣」,不知是否正確?弟子對於「義共相」老師舉了「華藏樓」為例這段彷彿有些了解,又聽到下一段的「增益的那一分」弟子又混淆不清了…弟子愚昧請示老師:「當聽到師父的法音時,就浮現師父就在眼前說法」這是不是華藏樓的影像?老師曾形容過:「所有的都不見了,只剩下師父的法音」這種專注是否也是「止」的狀態?
弟子愚昧對自己的問題也說不出真正的核心,但這一講裡,至少知道了支那堪布有正確和錯謬的,矯正了以往一聽到支那堪布就認為那是邪見的觀念,讀到他用足踏經典,內心為他的造惡恐懼,憐憫他沒有遇到善知識,也感恩自己的前世造下了能值遇師父和您的業,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不會造毀謗法的惡業!謝謝老師的教悔!
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1/1/6
第12講裡,老師說「捨離心相」是斷除緣著其他對境的心行相,要緣著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弟子理解為「獲得身心輕安那時的所緣」,不知是否正確?弟子對於「義共相」老師舉了「華藏樓」為例這段彷彿有些了解,又聽到下一段的「增益的那一分」弟子又混淆不清了…弟子愚昧請示老師:「當聽到師父的法音時,就浮現師父就在眼前說法」這是不是華藏樓的影像?老師曾形容過:「所有的都不見了,只剩下師父的法音」這種專注是否也是「止」的狀態?
弟子愚昧對自己的問題也說不出真正的核心,但這一講裡,至少知道了支那堪布有正確和錯謬的,矯正了以往一聽到支那堪布就認為那是邪見的觀念,讀到他用足踏經典,內心為他的造惡恐懼,憐憫他沒有遇到善知識,也感恩自己的前世造下了能值遇師父和您的業,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不會造毀謗法的惡業!謝謝老師的教悔!
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1/1/6
蘇〇〇 2021-01-05 22:00:46 (b***********2@g***l.***)
頂禮大寶恩師:
本講首播時正好在上居佛營。早上剛剛上完心類學的課程,還有點頭昏腦脹。接著就聽到老師為我們解釋毗缽舍那的自性。老師講到了「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並且舉了華藏樓的例子。在聽聞的當下覺得非常激動。雖然居佛營的課程學的很辛苦。但是能聽懂老師開示的一小段時,內心的喜悅是文字無法形容的。經過這麼多年居佛營的學習,現在聽止觀初探的開示,面對很多的名相,不再像之前那麼害怕。這些都是因為老師為我們安排的學制,讓我們可以更有機會更貼近佛法真實的內涵。真的非常的歡喜。以此小小的心得,供養我最親愛的老師。
弟子妙彣恭敬頂禮
本講首播時正好在上居佛營。早上剛剛上完心類學的課程,還有點頭昏腦脹。接著就聽到老師為我們解釋毗缽舍那的自性。老師講到了「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並且舉了華藏樓的例子。在聽聞的當下覺得非常激動。雖然居佛營的課程學的很辛苦。但是能聽懂老師開示的一小段時,內心的喜悅是文字無法形容的。經過這麼多年居佛營的學習,現在聽止觀初探的開示,面對很多的名相,不再像之前那麼害怕。這些都是因為老師為我們安排的學制,讓我們可以更有機會更貼近佛法真實的內涵。真的非常的歡喜。以此小小的心得,供養我最親愛的老師。
弟子妙彣恭敬頂禮
曾〇〇 2021-01-05 00:03:43 (t**********n@g***l.***)
禮敬珍貴的大寶上師:
毘缽舍那自性:修定的人獲得了身輕安與心輕安之後,安住在輕安的狀態中,而不緣著其他的境,對於如所善思惟法的那個三摩地所行影像,就是指奢摩他緣著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作為內在的三摩地所行的這個影像。止觀的所緣是相同的,所以毘缽舍那就是緣著之前奢摩他所緣的那些法,毘缽舍那將善思惟法作為內在三摩地所行境的這個影像(在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做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在這些三摩地所行的影像當中,對於所知的意涵就要開始思擇了──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毘缽舍那,各別都可以有忍、樂、覺、見、觀五個。這就是為菩薩能夠善巧毘缽舍那了。宗大師說:這個《解深密經》這段經文極其清晰地宣說了毘缽舍那為觀察慧,不可以抵賴!另外破斥持錯謬見解的那個支那堪布,因為他認為凡是分別心都是執著行相,因此他拋棄了觀察慧,認為毫不作意才是修持甚深的空性,在當時還有很多追隨者。我們千萬不能隨學,因為它不是正確地觀修空性的方式、沒有清淨的傳承,完全不是佛陀讓我們去思惟觀察空性的清淨傳承。謝謝老師的指授!
弟子 珮宸 頂禮 (高15宗05班)
毘缽舍那自性:修定的人獲得了身輕安與心輕安之後,安住在輕安的狀態中,而不緣著其他的境,對於如所善思惟法的那個三摩地所行影像,就是指奢摩他緣著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作為內在的三摩地所行的這個影像。止觀的所緣是相同的,所以毘缽舍那就是緣著之前奢摩他所緣的那些法,毘缽舍那將善思惟法作為內在三摩地所行境的這個影像(在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做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在這些三摩地所行的影像當中,對於所知的意涵就要開始思擇了──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毘缽舍那,各別都可以有忍、樂、覺、見、觀五個。這就是為菩薩能夠善巧毘缽舍那了。宗大師說:這個《解深密經》這段經文極其清晰地宣說了毘缽舍那為觀察慧,不可以抵賴!另外破斥持錯謬見解的那個支那堪布,因為他認為凡是分別心都是執著行相,因此他拋棄了觀察慧,認為毫不作意才是修持甚深的空性,在當時還有很多追隨者。我們千萬不能隨學,因為它不是正確地觀修空性的方式、沒有清淨的傳承,完全不是佛陀讓我們去思惟觀察空性的清淨傳承。謝謝老師的指授!
弟子 珮宸 頂禮 (高15宗05班)
湯〇〇 2021-01-04 23:12:46 (t***********2@g***l.***)
頂禮真如老師
感恩老師 授予弟子 思惟觀修空性的清淨傳承 讓我的心 一點一滴地 注入了止觀的義共相和聲共相 祈請上師法體安康 能完整傳授止觀的教授 弟子們能有慧力福報 聽完學會 期待自己能速得定解和證德 運用止觀 深入您的心法 實現成佛的誓願
感恩老師 帶來出離增上的希望 謝謝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感恩老師 授予弟子 思惟觀修空性的清淨傳承 讓我的心 一點一滴地 注入了止觀的義共相和聲共相 祈請上師法體安康 能完整傳授止觀的教授 弟子們能有慧力福報 聽完學會 期待自己能速得定解和證德 運用止觀 深入您的心法 實現成佛的誓願
感恩老師 帶來出離增上的希望 謝謝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何〇〇 2021-01-04 12:53:40 (r********3@g***l.***)
上師您每週都為弟子開示止觀,弟子晚年-定比年青時活得更精彩更與眾不同,因為有師父上師您們於「緣起性空」這個法類教證上之傳遞。
其實弟子只要乖乖依循您具次第及系統性引導,貼緊原文整理您的開示找出適合自己緣起上學習之方法,不空談不好高騖遠,堅持堅信0.1進步,今年底定將再度脫胎換骨特飛猛進,迎頭趕上過往嚴重墮後於廣論,南山律及居佛…等等之學習,觀功念恩之實踐。
在團體關於《止觀》學習,見不賢而內自省及見賢思齊個案俯拾皆是,所以弟子要時刻問自己為什麼要學好《止觀》,勳機,發心,方向及方法是什麼?云云方法中最快速成就之方法是那一個?
弟子也是善忘的人,自從用了第九講您所教之以下方法,境與有境51個心所…等等都不陌生了,久不久背背便不那麼易忘記,聽課當下反應自然而然比前敏銳了一些,各法類之關係也慢慢記起來。
「可是如果你天天見面,甚至一天見三次、一天見四次,你說你能把你辦公室裡你的桌子對面那個同事忘掉嗎?那是不會的,正常狀態下是不會,因為天天見面嘛!」
其實弟子只要乖乖依循您具次第及系統性引導,貼緊原文整理您的開示找出適合自己緣起上學習之方法,不空談不好高騖遠,堅持堅信0.1進步,今年底定將再度脫胎換骨特飛猛進,迎頭趕上過往嚴重墮後於廣論,南山律及居佛…等等之學習,觀功念恩之實踐。
在團體關於《止觀》學習,見不賢而內自省及見賢思齊個案俯拾皆是,所以弟子要時刻問自己為什麼要學好《止觀》,勳機,發心,方向及方法是什麼?云云方法中最快速成就之方法是那一個?
弟子也是善忘的人,自從用了第九講您所教之以下方法,境與有境51個心所…等等都不陌生了,久不久背背便不那麼易忘記,聽課當下反應自然而然比前敏銳了一些,各法類之關係也慢慢記起來。
「可是如果你天天見面,甚至一天見三次、一天見四次,你說你能把你辦公室裡你的桌子對面那個同事忘掉嗎?那是不會的,正常狀態下是不會,因為天天見面嘛!」
王〇〇 2021-01-04 03:10:45 (b*****8@b*******t.***)
亲爱的老师:
弟子非常的想念您!
非常感恩在新的一年第一讲止观能够在家静静的坐下来听,很好的缘起。因为平时星期六都是上班时间,总是小心翼翼的听不想被人发现。
其次是对于您说空性的义共相,完全没有见过,也无照片,那只能听空性是怎样怎样,对弟子来说,完全没概念和把握升起空性的义共相,这是弟子的疑惑。
再者是很感恩您解惑,对支那堪布一直疑惑怎么一時持正见,一时是邪见,現在清楚知道其因緣,感恩您非常的用心为弟子解惑。
弟子王志慧顶礼
弟子非常的想念您!
非常感恩在新的一年第一讲止观能够在家静静的坐下来听,很好的缘起。因为平时星期六都是上班时间,总是小心翼翼的听不想被人发现。
其次是对于您说空性的义共相,完全没有见过,也无照片,那只能听空性是怎样怎样,对弟子来说,完全没概念和把握升起空性的义共相,这是弟子的疑惑。
再者是很感恩您解惑,对支那堪布一直疑惑怎么一時持正见,一时是邪见,現在清楚知道其因緣,感恩您非常的用心为弟子解惑。
弟子王志慧顶礼
袁〇〇 2021-01-03 10:55:03 (y*******8@g***l.***)
1.「捨離」就是捨棄、斷除緣著其他對境的內心行相,不是什麼都不緣、什麼都不想,而是不緣著其他的境。就是對於所善思惟的那個三摩地所行影像。將之前奢摩他緣的那些聞思抉擇後思惟的這個內涵,作為內在的三摩地所行的影像。簡言之,止觀的所缘是相同的。毘缽舍那將善思惟作為內在三摩地(內心所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譬如奢摩他執取空性而修,空性就是奢摩他的所行境,也就是奢摩他最主要執取的這個境。故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取空性。(分別觀察空性、勝解空性)
2.毘缽舍那四種類別: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毘缽舍那各別都可以有忍(忍可)、樂(欲樂、希求、欲求)、覺(區別、分辨差別)、見(觀見)、觀(分別)五個,所以菩薩便能夠善巧毘缽舍那了。
3.廣論裡所破斥的支那堪布,是指持錯謬見解的那個支那堪布(非所有支那堪布),因為它沒有清淨傳承(非佛陀)是不正確地觀修空性的方式。所以宗大師才說毘缽舍那為觀察慧(觀修空性)性,不可抵賴的餘地。
4.最後祈請老師早日來台宣講、開示,老師法體安康、正法久住。
弟子南21增001班
2.毘缽舍那四種類別: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毘缽舍那各別都可以有忍(忍可)、樂(欲樂、希求、欲求)、覺(區別、分辨差別)、見(觀見)、觀(分別)五個,所以菩薩便能夠善巧毘缽舍那了。
3.廣論裡所破斥的支那堪布,是指持錯謬見解的那個支那堪布(非所有支那堪布),因為它沒有清淨傳承(非佛陀)是不正確地觀修空性的方式。所以宗大師才說毘缽舍那為觀察慧(觀修空性)性,不可抵賴的餘地。
4.最後祈請老師早日來台宣講、開示,老師法體安康、正法久住。
弟子南21增001班
湯〇〇 2021-01-03 05:21:38 (t***********2@g***l.***)
頂禮真如老師
感恩 供養老師 弟子學到這一講的諸多驚訝
一 若不捨離心相 便無法深進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順著緣起收放 才能捨得
二 止觀的所緣是相同的。 平常的心比之於修習止觀的心 顯得粗重膚淺 卻幾乎是我所能意識的全部 如果沒有追隨善知識 學習經論 一生都活在淺層虛幻的現象界中
三 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 才能直接執取空性。 沒有上師教導 我一樣不知不覺地將義共相視以為真 憑它探究空性的路上 如何觀察 勝解 達到忍樂覺見觀的善巧? 希望自己能依師 早日穿越這些層層疊疊的影像 看見真相
五 有人竟然會因經典的說法與自己的主張不相符順而踩踏經典。 主張也是聞思而來 我心中是否也存在著自我解經的偏執 以此凌駕教誡 不覺不悟?
六 靜命論師留下的遺言。 若已知必然 何必開始 或許定業不可轉 且建立教法的事業 佛菩薩已了然於心 只在等待我奮力一搏 再次提升每個人都有的這顆心 擁有那麼強大深沉的力量 卻被無明惑業禁錮著 有幸值遇清淨傳承的教法和師長 願弟子能生起病想 把握您教導的因緣 能讓這期的生命成就恭敬依止上師的正因資糧
祈請老師能開示完止觀 感恩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感恩 供養老師 弟子學到這一講的諸多驚訝
一 若不捨離心相 便無法深進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順著緣起收放 才能捨得
二 止觀的所緣是相同的。 平常的心比之於修習止觀的心 顯得粗重膚淺 卻幾乎是我所能意識的全部 如果沒有追隨善知識 學習經論 一生都活在淺層虛幻的現象界中
三 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 才能直接執取空性。 沒有上師教導 我一樣不知不覺地將義共相視以為真 憑它探究空性的路上 如何觀察 勝解 達到忍樂覺見觀的善巧? 希望自己能依師 早日穿越這些層層疊疊的影像 看見真相
五 有人竟然會因經典的說法與自己的主張不相符順而踩踏經典。 主張也是聞思而來 我心中是否也存在著自我解經的偏執 以此凌駕教誡 不覺不悟?
六 靜命論師留下的遺言。 若已知必然 何必開始 或許定業不可轉 且建立教法的事業 佛菩薩已了然於心 只在等待我奮力一搏 再次提升每個人都有的這顆心 擁有那麼強大深沉的力量 卻被無明惑業禁錮著 有幸值遇清淨傳承的教法和師長 願弟子能生起病想 把握您教導的因緣 能讓這期的生命成就恭敬依止上師的正因資糧
祈請老師能開示完止觀 感恩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黃〇〇 2021-01-02 22:20:23 (c**************6@y***o.***.**)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老師:
老師好,新年快樂! 一切吉祥安康!
驚覺原來巳講到《毘缽舍那》,感恩老師費盡心力《滴滴心血化為字》都是為了師父一眾弟子,弟子定當努力學習,重複、重複、重複聽,慢慢學,祈願在今生有所成就報答老師。
弟子黃妙華頂禮
老師好,新年快樂! 一切吉祥安康!
驚覺原來巳講到《毘缽舍那》,感恩老師費盡心力《滴滴心血化為字》都是為了師父一眾弟子,弟子定當努力學習,重複、重複、重複聽,慢慢學,祈願在今生有所成就報答老師。
弟子黃妙華頂禮
WONG〇〇〇 2021-01-02 22:08:36 (p******w@y***o.***.**)
頂禮大寶恩師:
港19進008同學回饋老師第12講如下列:
6.鄺淑儀:
感恩老師今天教導毘缽舍那體性,能夠正確的思擇和最極思擇所緣的如所有性,周全普遍的思惟觀察或再進一步細的周遍伺察🙏
7.鄭麗如:
感恩老師,開示第十二講止觀。解釋毘缽舍那體性
能正思擇,最極思擇
周徧尋思,周徧伺察
四種毘缽舍那,
各别都 可以有忍,樂,覺,見,觀
的內涵。
內心顯現所行境的
〈義共相〉
港19進008同學回饋老師第12講如下列:
6.鄺淑儀:
感恩老師今天教導毘缽舍那體性,能夠正確的思擇和最極思擇所緣的如所有性,周全普遍的思惟觀察或再進一步細的周遍伺察🙏
7.鄭麗如:
感恩老師,開示第十二講止觀。解釋毘缽舍那體性
能正思擇,最極思擇
周徧尋思,周徧伺察
四種毘缽舍那,
各别都 可以有忍,樂,覺,見,觀
的內涵。
內心顯現所行境的
〈義共相〉
WONG〇〇〇 2021-01-02 22:06:48 (p******w@y***o.***.**)
頂禮大寶恩師:
港19進008同學回饋老師第12講如下列:
1.黃少碧:
感恩老師,今天學習有不同毘缽舍那,名相耍反覆聽。總是思惟觀察。
用華藏楼耒说明<義共相>
是在分品心。
2.利月媚:
感恩老師,解釋了:能正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覺若見觀的內涵。感恩🙏🙏🙏❤️❤️❤️
3.陳蓮珠:
感恩💖頂禮大寶恩師🙇🏻♀️🙏🏻
今天開示第12講止觀:獲得身輕安和心輕安要安住在這狀態中,捨棄斷除其它內心行相,緣著聞思抉擇後思惟的內涵,如所善思維執取這個境觀察這個影像。祈求加持攝受🙇🏻♀️🙇🏻♀️🙇🏻♀️🙏🏻🙏🏻🙏🏻
4.鄭月美:
恭敬頂禮老師,感恩老師開示止觀第12講,雖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弟子會重複,重複聽,能夠在佛陀清淨傳承下並由我們敬愛的老師教授止觀,弟子有滿滿幸福之感,感恩老師。
5.梁東成:
恭敬頂禮老師🙇🏻♂️
從今午的12講:身心輕安的奢摩他,要捨離心相,在善所緣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與伺察,再向若忍、樂、覺、見、觀,導向毘缽捨那,而作真實觀;故弟子懇祈待老師下課的譯義🙏🙏
港19進008同學回饋老師第12講如下列:
1.黃少碧:
感恩老師,今天學習有不同毘缽舍那,名相耍反覆聽。總是思惟觀察。
用華藏楼耒说明<義共相>
是在分品心。
2.利月媚:
感恩老師,解釋了:能正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覺若見觀的內涵。感恩🙏🙏🙏❤️❤️❤️
3.陳蓮珠:
感恩💖頂禮大寶恩師🙇🏻♀️🙏🏻
今天開示第12講止觀:獲得身輕安和心輕安要安住在這狀態中,捨棄斷除其它內心行相,緣著聞思抉擇後思惟的內涵,如所善思維執取這個境觀察這個影像。祈求加持攝受🙇🏻♀️🙇🏻♀️🙇🏻♀️🙏🏻🙏🏻🙏🏻
4.鄭月美:
恭敬頂禮老師,感恩老師開示止觀第12講,雖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弟子會重複,重複聽,能夠在佛陀清淨傳承下並由我們敬愛的老師教授止觀,弟子有滿滿幸福之感,感恩老師。
5.梁東成:
恭敬頂禮老師🙇🏻♂️
從今午的12講:身心輕安的奢摩他,要捨離心相,在善所緣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與伺察,再向若忍、樂、覺、見、觀,導向毘缽捨那,而作真實觀;故弟子懇祈待老師下課的譯義🙏🙏
WONG〇〇〇 2021-01-02 22:03:30 (p******w@y***o.***.**)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開示<毘缽舍那>自性, 很深難理解, 老師帶著弟子慢慢走, 只感覺要多聽重要。重要是: 不緣著其他的境,要緣「即於如所善思惟法,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弟子想先做這一步, 不明白也可以多思惟。
而止觀所緣境是相同, 緣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想弟子有學<廣海明月, 止觀>, 先緣著, 而對於影像, 這些都是義共相, 又升起老師說的華藏樓, 記起來了。
但對於奢摩他執取空性⽽修, 這部份不明白, 想起老師說要不急, 不火, 弟子就不急著求答案, 去找資料, 聽老師話<重覆、重覆、重覆>
感恩老師!
弟子黃少碧頂禮
2021.1.2
感恩老師開示<毘缽舍那>自性, 很深難理解, 老師帶著弟子慢慢走, 只感覺要多聽重要。重要是: 不緣著其他的境,要緣「即於如所善思惟法, 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弟子想先做這一步, 不明白也可以多思惟。
而止觀所緣境是相同, 緣過去聞思抉擇思惟的內涵。想弟子有學<廣海明月, 止觀>, 先緣著, 而對於影像, 這些都是義共相, 又升起老師說的華藏樓, 記起來了。
但對於奢摩他執取空性⽽修, 這部份不明白, 想起老師說要不急, 不火, 弟子就不急著求答案, 去找資料, 聽老師話<重覆、重覆、重覆>
感恩老師!
弟子黃少碧頂禮
2021.1.2
符(高17春49班阿蓮教室)〇〇 2021-01-02 20:00:08 (f************5@g***l.***)
頂禮上師吉祥
在毘鉢舍那之前,修定時必須先了解所緣内涵,透過分別知所顯現境做專一所缘,到達能夠清楚顯現境的實像(一)!得身,心軽安是為止!而剛開始修學時,執取一善所緣做為初步學習,乃至於最後觀察無自性緣起性空,也要有止的作用存在。有了止再從其中如上師所教的四種思擇,五種現行次第修行為觀體性!
新學員不怕錯,有錯則改!
感謝上師恩德!
隨喜上師如意
在毘鉢舍那之前,修定時必須先了解所緣内涵,透過分別知所顯現境做專一所缘,到達能夠清楚顯現境的實像(一)!得身,心軽安是為止!而剛開始修學時,執取一善所緣做為初步學習,乃至於最後觀察無自性緣起性空,也要有止的作用存在。有了止再從其中如上師所教的四種思擇,五種現行次第修行為觀體性!
新學員不怕錯,有錯則改!
感謝上師恩德!
隨喜上師如意
J** S** 2021-01-02 19:55:34 (h******3@g***l.***)
親愛的上師:
修定不是如過去的認知要斷一切想,不是什麼都不緣、什麼都不想,而是不緣著其他的境,緣所聞的正法,善思惟。是用分別心的奢摩他來修空性,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對分別心生起的義共相觀察空性、勝解空性。好深奧,也好歡喜喔!聽起來修空性是非常歡喜、非常愉悅、非常清涼的。
感恩親愛的上師如此詳細的解說,引領弟子學習
弟子 深深頂禮
修定不是如過去的認知要斷一切想,不是什麼都不緣、什麼都不想,而是不緣著其他的境,緣所聞的正法,善思惟。是用分別心的奢摩他來修空性,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對分別心生起的義共相觀察空性、勝解空性。好深奧,也好歡喜喔!聽起來修空性是非常歡喜、非常愉悅、非常清涼的。
感恩親愛的上師如此詳細的解說,引領弟子學習
弟子 深深頂禮
林〇〇 2021-01-02 18:20:03 (l*********l@g***l.***)
頂禮具恩根本上師:
非常感動聽到毗缽舍那的自性,如果沒有攝類學的基礎,弟子就會像共學小組中的同學一樣不知如何是好?弟子知道自己不是主要的承法者,但是自己也跟同學說;聽不懂沒關係好好發願,將來一定要能聽到、聽懂,千萬不要像支那堪布這是借鏡。
感恩上師為弟子向師父請法,如果沒有上師的誓願弟子又怎能學到五大論,非常感動能夠聽懂文字雖然未能明瞭字裡行間。但祈求上師能夠繼續為弟子開示,弟子需要這了不起的法!因為是世出世間一切功德之果!這一生沒學會沒關係。
弟子誓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上師學宏宗大師顯密圓滿正法直至菩提乃至命難絕不捨離善知識永不退心
弟子 慧玲至誠頂禮
非常感動聽到毗缽舍那的自性,如果沒有攝類學的基礎,弟子就會像共學小組中的同學一樣不知如何是好?弟子知道自己不是主要的承法者,但是自己也跟同學說;聽不懂沒關係好好發願,將來一定要能聽到、聽懂,千萬不要像支那堪布這是借鏡。
感恩上師為弟子向師父請法,如果沒有上師的誓願弟子又怎能學到五大論,非常感動能夠聽懂文字雖然未能明瞭字裡行間。但祈求上師能夠繼續為弟子開示,弟子需要這了不起的法!因為是世出世間一切功德之果!這一生沒學會沒關係。
弟子誓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上師學宏宗大師顯密圓滿正法直至菩提乃至命難絕不捨離善知識永不退心
弟子 慧玲至誠頂禮
劉〇〇 2021-01-02 09:40:37 (s**********1@y***o.***.**)
敬愛的大寶恩師:
從止觀初探前行課程開始,直到12講,都無比歡喜的學習,聽聞的義理如同天籟般的美妙。想到「大小二乘所有功德皆止觀之果」,且止觀如同一樹之根,無根便無枝葉花果,更加確定要將止觀視如珍寶努力修學才行。
今日聽老師講述「毘缽舍那自性」,尚有許多不明其義之處。如「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巴梭法王解釋「所行影像」為內心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但我等凡夫未見空性,更無法顯現空性之義共性,應如何觀察勝解---,還有「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對弟子而言,也是毫無所悉、不知如何理解的內涵。
懇請恩師若得便時,能為魯鈍的弟子再加詳解。
並敬祝恩師 與僧團法師們 新年快樂 吉祥輕安
從止觀初探前行課程開始,直到12講,都無比歡喜的學習,聽聞的義理如同天籟般的美妙。想到「大小二乘所有功德皆止觀之果」,且止觀如同一樹之根,無根便無枝葉花果,更加確定要將止觀視如珍寶努力修學才行。
今日聽老師講述「毘缽舍那自性」,尚有許多不明其義之處。如「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巴梭法王解釋「所行影像」為內心顯現所行境的義共相。但我等凡夫未見空性,更無法顯現空性之義共性,應如何觀察勝解---,還有「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對弟子而言,也是毫無所悉、不知如何理解的內涵。
懇請恩師若得便時,能為魯鈍的弟子再加詳解。
並敬祝恩師 與僧團法師們 新年快樂 吉祥輕安
王〇〇 2021-01-02 07:12:12 (y*****8@o*****k.***)
頂禮上師:
從這一講聽聞到有持錯謬見解的支那堪布毀壞聖教,也有持正確知見的支那堪布弘揚禪學,始明白原來宗大師在此處所指就是持錯謬見解的支那堪布,並非所有的支那和尚都是毀壞聖教者,弟子為此有些許感動,並發願希望能夠成為那些沒有得到清淨傳承而持有錯誤知見的人的善知識,乃至成為那些曾經造下毀壞聖教惡業的人的善友,引導令趣圓滿的佛地,令正法興盛久住,聖教廣弘。祈請上師加持。
弟子圓茗 頂禮
從這一講聽聞到有持錯謬見解的支那堪布毀壞聖教,也有持正確知見的支那堪布弘揚禪學,始明白原來宗大師在此處所指就是持錯謬見解的支那堪布,並非所有的支那和尚都是毀壞聖教者,弟子為此有些許感動,並發願希望能夠成為那些沒有得到清淨傳承而持有錯誤知見的人的善知識,乃至成為那些曾經造下毀壞聖教惡業的人的善友,引導令趣圓滿的佛地,令正法興盛久住,聖教廣弘。祈請上師加持。
弟子圓茗 頂禮
王〇〇 2021-01-02 07:00:46 (w*******5@y***o.***.**)
居然這麼快,就到12講了,之前,就是聽個一兩遍,可越來越發現如果沒有熟悉廣論原文,根本無法真正聽進老師的講解,即使稍稍熟悉原文,也得多聽老師的講解,可是可以聽的時間不多,我竟然覺得要想法多聽,洗碗時想聽,吃飯時也想聽,靜下來更該聽,聽得很感動,對原文即使無法背下來,最少也要讀到一百次。 上師!上師!從來沒有這種感覺,我竟可這麼靠近您!!!!
廖〇〇 2021-01-02 05:50:26 (p*******w@g***l.***)
頂禮大寶恩師
聽到「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這句話就像個內心的醒鐘,敲了好大一聲!大師告誡我們要注意不要落入棄捨觀慧的謬論和陷阱,就像走在懸崖邊別摔落下去...老師提醒我們要聽清楚,跟著有傳承的理路來觀察思維,我們真的要努力累積資糧,學習甚深的道理,改變生命的關鍵!
聽到「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這句話就像個內心的醒鐘,敲了好大一聲!大師告誡我們要注意不要落入棄捨觀慧的謬論和陷阱,就像走在懸崖邊別摔落下去...老師提醒我們要聽清楚,跟著有傳承的理路來觀察思維,我們真的要努力累積資糧,學習甚深的道理,改變生命的關鍵!
P******** C*** 2021-01-02 05:48:03 (p******1@g***l.***)
親愛的老師:
在本講中對於「義共相」、「支那堪布」、「執取空性」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以往對於空性的認識,空性應該無所著的認知,很可能會否認一切法的存在,然而今日「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引發自己想要更進一步探究何為空性的?
本講中,也對於廣論中常出現的支那堪布意旨為「漢地的出家人」,發現自己所知太狹,更明白師長提醒我們要希求遍知無雜的教授與希求心的重要。
老師,謝謝您。
弟子 品潔 頂禮
在本講中對於「義共相」、「支那堪布」、「執取空性」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以往對於空性的認識,空性應該無所著的認知,很可能會否認一切法的存在,然而今日「分別心必須透過顯現義共相才能直接執取空性。」引發自己想要更進一步探究何為空性的?
本講中,也對於廣論中常出現的支那堪布意旨為「漢地的出家人」,發現自己所知太狹,更明白師長提醒我們要希求遍知無雜的教授與希求心的重要。
老師,謝謝您。
弟子 品潔 頂禮
周〇〇 2021-01-02 02:14:59 (t*******7@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恭祝 上師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每週都能和 上師在止觀大課堂相見真的好開心,
大家仰頸盼望 上師親臨好像過年,
每週為弟子們帶來好消息,讓弟子「想上師」想的很溫馨 ^___^
法師精進用功亦是弟子的最好的策勵,並如是發願
今天的學習感恩供養
1. 佛法無人說,雖自不能了
看到 上師的眼神、表情、手勢、所說的譬喻,給弟子很大的幫助,試過回去看手抄還看
不懂,須反覆聽 上師的開示才能慢慢趣入
2. 感恩有手抄稿、標出段落主題、對學習真是太重要,
例如:緣取或隨見,就稱之為見。因為沒學過「緣取」、「隨見」
沒文字就是不懂。(頂禮辛苦的護持團隊)
3.學到「毘缽舍那的所緣」、「義共相的定義」、「支那堪布所持的錯謬見解」
以前覺得發呆什麼都不想很舒服,現在要徹底改變、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
隨法行。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各別都可以有忍、樂、 覺、見、觀五
個。這就「是為菩薩善巧毘缽舍那」。
紐約福智青年 弟子 周大雅 頂禮
恭祝 上師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每週都能和 上師在止觀大課堂相見真的好開心,
大家仰頸盼望 上師親臨好像過年,
每週為弟子們帶來好消息,讓弟子「想上師」想的很溫馨 ^___^
法師精進用功亦是弟子的最好的策勵,並如是發願
今天的學習感恩供養
1. 佛法無人說,雖自不能了
看到 上師的眼神、表情、手勢、所說的譬喻,給弟子很大的幫助,試過回去看手抄還看
不懂,須反覆聽 上師的開示才能慢慢趣入
2. 感恩有手抄稿、標出段落主題、對學習真是太重要,
例如:緣取或隨見,就稱之為見。因為沒學過「緣取」、「隨見」
沒文字就是不懂。(頂禮辛苦的護持團隊)
3.學到「毘缽舍那的所緣」、「義共相的定義」、「支那堪布所持的錯謬見解」
以前覺得發呆什麼都不想很舒服,現在要徹底改變、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
隨法行。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各別都可以有忍、樂、 覺、見、觀五
個。這就「是為菩薩善巧毘缽舍那」。
紐約福智青年 弟子 周大雅 頂禮
黄〇〇 2021-01-02 01:35:40 (y******3@g***l.***)
顶礼大宝恩师!弟子很感恩3年前有机会学习摄类学,去年才学习到境与有境认识到所谓义共相,上个月也有机会得到新加坡班长为我们复习第三期的摄类学,自己也透居佛班的复习网站自己再听一遍,因此现在听老师您为我们开示止观,原来和摄类学是连贯分不开的,也透过老师的解释什么是义共相就更加清楚明白! 看到老师您对这些佛法的名相与性相的娴熟,真的很赞叹和随喜,希望未来一直可以得到老师您的摄受加持与教诲。之前也只是听僧团法师说老师您对义理的明了通达,只能靠自己的义共相去体会! 现在愚钝的弟子是稍微可以体会老师您的教证功德。
老师您提到说毘鉢舍那的自性之一:若忍,若乐是一种对于空性的道理抉择不感到害怕或扰动,以及生起一种响往欲求的喜乐,弟子回忆曾经感受过一丝这样非常响往与欲求的喜乐,想要发菩提心,出离心,为利有请,但是毕竟是自己透过闻思的义共相,当面对镜界内心还是非常害怕不安与扰动不寂静的。
老师您也说到持错谬见解的支那和尚谤法却不感到惊讶和怖畏,想到说我们弟子是不是也是这样不知不觉谤法了也没有感到怖畏?
感恩今生又得老师您和师父以及僧团法师的摄受,以及有一群同心同愿的善友增上学习的环境,犹如浊世的莲花池。
老师您提到说毘鉢舍那的自性之一:若忍,若乐是一种对于空性的道理抉择不感到害怕或扰动,以及生起一种响往欲求的喜乐,弟子回忆曾经感受过一丝这样非常响往与欲求的喜乐,想要发菩提心,出离心,为利有请,但是毕竟是自己透过闻思的义共相,当面对镜界内心还是非常害怕不安与扰动不寂静的。
老师您也说到持错谬见解的支那和尚谤法却不感到惊讶和怖畏,想到说我们弟子是不是也是这样不知不觉谤法了也没有感到怖畏?
感恩今生又得老师您和师父以及僧团法师的摄受,以及有一群同心同愿的善友增上学习的环境,犹如浊世的莲花池。
林〇〇 2021-01-02 01:23:05 (m***********8@g***l.***)
頂禮大寶恩師
在自己修學的過程,有親友會持支那堪布錯誤見解「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來引導我。聽了此講,心生歡喜!感恩老師明析講授,並提醒不是所有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弟子深感受用,我一定會努力跟老師好好的學習。感恩佛菩薩、感恩所有師長!
在自己修學的過程,有親友會持支那堪布錯誤見解「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來引導我。聽了此講,心生歡喜!感恩老師明析講授,並提醒不是所有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弟子深感受用,我一定會努力跟老師好好的學習。感恩佛菩薩、感恩所有師長!
洪〇〇 2021-01-02 01:05:07 (s***********8@g***l.***)
至誠祈請老師來臺
親自爲我們宣說~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法要,並帶領我們修行此法要
頂禮三寶
頂禮師父
頂禮老師
弟子虔十
親自爲我們宣說~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法要,並帶領我們修行此法要
頂禮三寶
頂禮師父
頂禮老師
弟子虔十
冼〇〇 2021-01-02 00:46:32 (s*******k@g***l.***)
敬呈勝尊具大悲者足:
弟子對昆缽舍那體性的學習理解是,由成功修習奢摩他的人已得身心輕安的三摩地後,在出定後捨棄對一切境的執著,更專研聞思修所得慧之三藏三學一切法義,能作不害怕、欲樂希求、覺、見、觀五種方法作更深入周徧尋思和伺察,直至勝解得證空性,是菩薩善巧昆缽舍那。另從一部份有錯誤見解的支那堪布,更覺悟要親近善知識學習得到無錯具傳承教證具足的法義是非常重要,如因自己無知跟隨惡知識學習佛法是非常極痛苦,祈願學錯已作毀謗三寶的有錯能有救脱改過趣入正法之因,一切如母有情皆共成佛道,深深感恩師長三寶的功德和教導。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對昆缽舍那體性的學習理解是,由成功修習奢摩他的人已得身心輕安的三摩地後,在出定後捨棄對一切境的執著,更專研聞思修所得慧之三藏三學一切法義,能作不害怕、欲樂希求、覺、見、觀五種方法作更深入周徧尋思和伺察,直至勝解得證空性,是菩薩善巧昆缽舍那。另從一部份有錯誤見解的支那堪布,更覺悟要親近善知識學習得到無錯具傳承教證具足的法義是非常重要,如因自己無知跟隨惡知識學習佛法是非常極痛苦,祈願學錯已作毀謗三寶的有錯能有救脱改過趣入正法之因,一切如母有情皆共成佛道,深深感恩師長三寶的功德和教導。
弟子妙恩頂禮
王〇〇 2021-01-02 00:25:45 (w*w@s**h.***.***.**)
至誠頂禮上師
感恩上師為弟子宣講止觀內涵,激發弟子心生渴仰學習的心~看到上師法體似乎違和,卻一心為弟子的法身慧命拚卻生命,無比感恩~能參與首播,看到好多同修希求學習之心如此熾烈,再再感恩師長為弟子營造一個如此好樂學習的環境,期盼自己別再依循習性沉淪生死,而是大步跟上師長的腳步,為無限生命努力,並效學師長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中15宗 006王美文
感恩上師為弟子宣講止觀內涵,激發弟子心生渴仰學習的心~看到上師法體似乎違和,卻一心為弟子的法身慧命拚卻生命,無比感恩~能參與首播,看到好多同修希求學習之心如此熾烈,再再感恩師長為弟子營造一個如此好樂學習的環境,期盼自己別再依循習性沉淪生死,而是大步跟上師長的腳步,為無限生命努力,並效學師長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中15宗 006王美文
黃〇〇 2021-01-02 00:20:38 (b******2@g***l.***)
祈請上師快快來園區、祈請上師快快來園區、祈請上師快快來園區!!!
張〇〇 2021-01-02 00:19:40 (h*********5@g***l.***)
非常渴望聽聞老師的開示,因為很需求有傳承的教法。
黃〇〇 2021-01-02 00:17:24 (b******2@g***l.***)
老師吉祥:
園區昨天舉辦元旦路跑活動,迎接希望光明的新年。正值寒流來襲,大家一早頂著冷冽寒風,不畏困難,挑戰自我。連太陽公公都被我們的熱情喚醒,露出頭來說:讚!
好希望老師您能蒞臨現場,為我們鳴槍起跑!
弟子黃克經想祢...
園區昨天舉辦元旦路跑活動,迎接希望光明的新年。正值寒流來襲,大家一早頂著冷冽寒風,不畏困難,挑戰自我。連太陽公公都被我們的熱情喚醒,露出頭來說:讚!
好希望老師您能蒞臨現場,為我們鳴槍起跑!
弟子黃克經想祢...
總共 57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