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〇〇 2024-02-17 05:46:29 (t**********n@g***l.***)
禮敬珍貴的大寶上師:
宗大師說:「懷業就是菩提心與戒律。」
戒律能夠洗滌我們無始以來由於身、語、意所造作的惡行,以及這一生所承許的誓言還有律儀相違的罪惡垢染。戒律分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種。透過持戒防範身、語,更進一步能夠遮止心中的煩惱。之所以會在身、口上造惡業,會去傷害別人,是因為心中有瞋恚在作祟、內心是有煩惱。所以我們一開始如果透過持戒來防範身、語的行為,更進一步就讓我們心中的煩惱減輕,去除心中的熱惱。因為天天記恨別人,就不能持戒了。所以必須認真持戒,就是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
所以菩薩律就是不能懷有這樣的瞋念的,沒有什麼其他理由,就一個理由──要持戒!不在乎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就是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這件事已經變輕了,因為戒律太重了!我不要因為我心裡忍不過去就去犯戒。所以一個菩薩想要好好持戒的時候,就持戒這一條理由,就不敢去熱惱了,因為再熱惱會犯戒。不熱惱了,肯定是他自己佔便宜。他自己慢慢就都理順了,還很開心,就當做忍辱的資糧了。所以持戒的人也不用透過一種勢力去威嚇他人,因為由於持戒功德的緣故,一切眾生就會自然地恭敬、頂禮、供養持戒的人。
防護心是戒律的定義,因此必須盡力地防護罪行,捨惡取善。所以我們持戒的時候,也要效學阿底峽尊者愛護戒律,就像氂牛愛尾一般地守護戒律的行誼,一絲絲的這種都不行這樣精進的狀態來認真持戒。哪怕是微小的遮罪也要盡力不去沾染,對十不善業,一定要加以防範。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因為我們的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極力地防護這個口以免造下語的惡業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應當隨學正士們,對於我們所受持的律儀,就像保護我們自己的眼睛一樣好好地守護,必須清淨地持守如同這皮筏的戒律,因為用戒船才能抵達輪迴大海的彼岸、到達解脫的大城。
謝謝師父老師的指授。以此法供養上師三寶。
弟子 珮宸 頂禮 (高15宗05班)
宗大師說:「懷業就是菩提心與戒律。」
戒律能夠洗滌我們無始以來由於身、語、意所造作的惡行,以及這一生所承許的誓言還有律儀相違的罪惡垢染。戒律分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種。透過持戒防範身、語,更進一步能夠遮止心中的煩惱。之所以會在身、口上造惡業,會去傷害別人,是因為心中有瞋恚在作祟、內心是有煩惱。所以我們一開始如果透過持戒來防範身、語的行為,更進一步就讓我們心中的煩惱減輕,去除心中的熱惱。因為天天記恨別人,就不能持戒了。所以必須認真持戒,就是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
所以菩薩律就是不能懷有這樣的瞋念的,沒有什麼其他理由,就一個理由──要持戒!不在乎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就是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這件事已經變輕了,因為戒律太重了!我不要因為我心裡忍不過去就去犯戒。所以一個菩薩想要好好持戒的時候,就持戒這一條理由,就不敢去熱惱了,因為再熱惱會犯戒。不熱惱了,肯定是他自己佔便宜。他自己慢慢就都理順了,還很開心,就當做忍辱的資糧了。所以持戒的人也不用透過一種勢力去威嚇他人,因為由於持戒功德的緣故,一切眾生就會自然地恭敬、頂禮、供養持戒的人。
防護心是戒律的定義,因此必須盡力地防護罪行,捨惡取善。所以我們持戒的時候,也要效學阿底峽尊者愛護戒律,就像氂牛愛尾一般地守護戒律的行誼,一絲絲的這種都不行這樣精進的狀態來認真持戒。哪怕是微小的遮罪也要盡力不去沾染,對十不善業,一定要加以防範。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因為我們的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極力地防護這個口以免造下語的惡業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應當隨學正士們,對於我們所受持的律儀,就像保護我們自己的眼睛一樣好好地守護,必須清淨地持守如同這皮筏的戒律,因為用戒船才能抵達輪迴大海的彼岸、到達解脫的大城。
謝謝師父老師的指授。以此法供養上師三寶。
弟子 珮宸 頂禮 (高15宗05班)
何〇〇 2024-02-09 22:49:17 (r********3@g***l.***)
恭敬頂禮大寶老師!
主題:講次13 標題持戒度 菩提道次笫略義第25、26偈
老師早,弟子在此向老師拜年 ,祝 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提醒弟子要上網聽逢星期六早上8:45分之開示,讓弟子突破近年年初一那個放逸懈怠惡習睡至自然醒,起床差不多是午餐時間的壞習慣。
新一年,弟子很想透修信念恩修師所喜,將餘下生命對治無始以來令弟子在苦海中不斷漂流無法抵達彼岸的惡習。
祈請老師加持弟子能如理如法持守自己已受之五戒,能真心誠意實踐「我於苦海誓無畏,莊嚴戒筏度有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特別是師父上師您倆對弟子的說法恩。
弟子會將上師您以下這段開示列印出來貼在記事薄帶在身邊數數思擇 ,勤察三業,祈求上師加持弟子學好南山律及五部大論,從微漸修「隨行」改善改善直至完善。
《所以有人說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過去也曾經有一句話說:「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如果有個門鎖著該有多好。」所以我們的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極力地防護造下語的惡業非常重要!平時容易透過嘴──就是這個口──造下許多的罪過,尤其如果毀謗上師、非議同行法友,還有說四眾過等等,那都是菩薩戒要犯到很重的,也會造下太多的惡業。在這一點上,我們一起要謹慎而行》
弟子何錦潮虔禮
2024年1月11日
主題:講次13 標題持戒度 菩提道次笫略義第25、26偈
老師早,弟子在此向老師拜年 ,祝 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提醒弟子要上網聽逢星期六早上8:45分之開示,讓弟子突破近年年初一那個放逸懈怠惡習睡至自然醒,起床差不多是午餐時間的壞習慣。
新一年,弟子很想透修信念恩修師所喜,將餘下生命對治無始以來令弟子在苦海中不斷漂流無法抵達彼岸的惡習。
祈請老師加持弟子能如理如法持守自己已受之五戒,能真心誠意實踐「我於苦海誓無畏,莊嚴戒筏度有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特別是師父上師您倆對弟子的說法恩。
弟子會將上師您以下這段開示列印出來貼在記事薄帶在身邊數數思擇 ,勤察三業,祈求上師加持弟子學好南山律及五部大論,從微漸修「隨行」改善改善直至完善。
《所以有人說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過去也曾經有一句話說:「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如果有個門鎖著該有多好。」所以我們的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極力地防護造下語的惡業非常重要!平時容易透過嘴──就是這個口──造下許多的罪過,尤其如果毀謗上師、非議同行法友,還有說四眾過等等,那都是菩薩戒要犯到很重的,也會造下太多的惡業。在這一點上,我們一起要謹慎而行》
弟子何錦潮虔禮
2024年1月11日
沈〇〇 2024-02-08 20:33:39 (s**********3@g***l.***)
道次第略義淺釋13_持戒度
頂禮大寶恩師:
覺得持戒的功德非常嚮往。戒就像水一樣能洗淨身語意三業的垢染,像月光一樣能淨除煩惱讓身心感到清涼。老師說:理由非常簡單,就是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弟子很喜歡,想到生活中許多的對境,但此時聽到您的開示時,當下有清涼感,弟子想做師父老師歡喜的所有事,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想法~因為弟子想希求菩提心,老師教導我不能計較、不然會犯戒。
持戒像須彌山王一樣威嚴,別人也無法傷害自己,我不希望被人傷害,那因地中的自己一定要遮止十惡業、守護好五戒。老師說:持戒的人,在眾人當中都會顯得格外莊嚴,他不需要威脅別人,別人就會很自然地來親近他、恭敬他。這也讓弟子想到世間的主管們或在義工單位承擔或者生活中的對境,原來下手處就是持守好戒律,非常感謝老師的教導。
因為有全廣、道次第略義淺釋,因為有您們的法音,祂就是一面鏡子、一把度量的尺!給弟子快樂的泉源處!
祝師父 老師 法師們 新年快樂!謝謝您們的說法恩!祈請師長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2024.02.09
頂禮大寶恩師:
覺得持戒的功德非常嚮往。戒就像水一樣能洗淨身語意三業的垢染,像月光一樣能淨除煩惱讓身心感到清涼。老師說:理由非常簡單,就是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弟子很喜歡,想到生活中許多的對境,但此時聽到您的開示時,當下有清涼感,弟子想做師父老師歡喜的所有事,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想法~因為弟子想希求菩提心,老師教導我不能計較、不然會犯戒。
持戒像須彌山王一樣威嚴,別人也無法傷害自己,我不希望被人傷害,那因地中的自己一定要遮止十惡業、守護好五戒。老師說:持戒的人,在眾人當中都會顯得格外莊嚴,他不需要威脅別人,別人就會很自然地來親近他、恭敬他。這也讓弟子想到世間的主管們或在義工單位承擔或者生活中的對境,原來下手處就是持守好戒律,非常感謝老師的教導。
因為有全廣、道次第略義淺釋,因為有您們的法音,祂就是一面鏡子、一把度量的尺!給弟子快樂的泉源處!
祝師父 老師 法師們 新年快樂!謝謝您們的說法恩!祈請師長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2024.02.09
張〇〇 2024-02-06 20:33:01 (j*************6@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排除萬難為了救拔弟子而一次又一次的宣說持戒的重要。感恩老師雖然知道弟子目前可能無法完全的理解持戒度的內涵,但仍是透過此講殷殷引導,給予弟子往上跨的學習機會。感恩老師一直以來相信並等待弟子有一天真的可以跨得過去。
弟子很慚愧自己目前雖然已受戒,但對於戒律的認識還是很模糊。感謝老師在此講中給予很具體的階梯,提醒加以防範十不善(殺、盜、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癡)。並再把階梯往下一階擺,叮嚀弟子:極力防護造下語的惡業。因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需多留意因為自己看不慣他人行為,而說綺語冷嘲熱諷他人,引發他人的瞋心。當心自己說一些狂妄的話,為了就是貪著他人的稱讚美名。要深知:語業是各種過失的大門。
弟子會把您的叮嚀當作努力行持的準則。從留意自己的語業開始!祈請師長加持!
感恩老師排除萬難為了救拔弟子而一次又一次的宣說持戒的重要。感恩老師雖然知道弟子目前可能無法完全的理解持戒度的內涵,但仍是透過此講殷殷引導,給予弟子往上跨的學習機會。感恩老師一直以來相信並等待弟子有一天真的可以跨得過去。
弟子很慚愧自己目前雖然已受戒,但對於戒律的認識還是很模糊。感謝老師在此講中給予很具體的階梯,提醒加以防範十不善(殺、盜、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癡)。並再把階梯往下一階擺,叮嚀弟子:極力防護造下語的惡業。因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需多留意因為自己看不慣他人行為,而說綺語冷嘲熱諷他人,引發他人的瞋心。當心自己說一些狂妄的話,為了就是貪著他人的稱讚美名。要深知:語業是各種過失的大門。
弟子會把您的叮嚀當作努力行持的準則。從留意自己的語業開始!祈請師長加持!
劉〇〇 2024-02-02 23:56:20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戒是洗滌惡行水 除煩惱熱明月光 處眾威嚴如須彌 不加威嚇眾生敬
如是知已諸正士 如目守護正受戒 瑜伽師我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行 」
戒能洗滌我們無始以來由身、語、意所造的惡行,以及這一生所承許的誓言,還有律儀相違的罪惡垢染。
一開始若透過持戒來防身、語的行為,更進一步就讓我們心中的煩惱減輕,去除心中的熱惱。天天記恨別人,就無法持戒了。計較也會犯戒。因為戒律太重了,就會不在乎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所以不要因為忍不過去,就犯罪了。
想要持好戒,就不敢去熱惱了,變成忍辱的資糧!
因為持戒功德的緣故,一切眾生就會自然地恭敬、頂禮、供養他。
防護心是戒律的定義,必須盡力地防護罪行,捨惡取善;如氂牛愛尾般,寧捨生命不捨戒!
密宗的四種修法:息、增、懷、誅。其中的懷業,就是菩提心和戒律。
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誹謗上師、非議同行法友、說四眾過,都是菩薩戒很重的戒,不可不慎!
對語業的嚴重性不清楚,覺得不罵人就可以了,會嚴重到謗法,謗上師!
認識經典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很難正確理解。知見都有問題,行持也會有問題,想要得到快樂,很難!
有您和師父生生世世的陪伴很幸福!
弟子慧依頂禮
「戒是洗滌惡行水 除煩惱熱明月光 處眾威嚴如須彌 不加威嚇眾生敬
如是知已諸正士 如目守護正受戒 瑜伽師我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行 」
戒能洗滌我們無始以來由身、語、意所造的惡行,以及這一生所承許的誓言,還有律儀相違的罪惡垢染。
一開始若透過持戒來防身、語的行為,更進一步就讓我們心中的煩惱減輕,去除心中的熱惱。天天記恨別人,就無法持戒了。計較也會犯戒。因為戒律太重了,就會不在乎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所以不要因為忍不過去,就犯罪了。
想要持好戒,就不敢去熱惱了,變成忍辱的資糧!
因為持戒功德的緣故,一切眾生就會自然地恭敬、頂禮、供養他。
防護心是戒律的定義,必須盡力地防護罪行,捨惡取善;如氂牛愛尾般,寧捨生命不捨戒!
密宗的四種修法:息、增、懷、誅。其中的懷業,就是菩提心和戒律。
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誹謗上師、非議同行法友、說四眾過,都是菩薩戒很重的戒,不可不慎!
對語業的嚴重性不清楚,覺得不罵人就可以了,會嚴重到謗法,謗上師!
認識經典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很難正確理解。知見都有問題,行持也會有問題,想要得到快樂,很難!
有您和師父生生世世的陪伴很幸福!
弟子慧依頂禮
李〇〇 2024-02-02 22:43:18 (r********1@g***l.***)
感恩師長時時刻刻殷切的叮嚀,雖然,我還沒有受戒、也還未升起真實的菩提心,但如果現在不時時提醒自己,謹慎而行,防範身口,未來臨終大考時怎麼過得了關?地獄之門、三惡趣...等不是別人,等的就是我啊!
林〇〇 2024-02-02 10:27:18 (a*****5@b*******t.***)
頂禮具恩根本上師:
聽到戒律的功德弟子沒有絲毫疑惑,但談到持戒就有無能為力之感;不僅如此心中還會出現可怕的念頭:自己不記恨的只是嘴上唸叨唸叨,碎碎嘴不生瞋的!這樣應該可以躲過業果法則……雖然知道不可能但心中卻藏著這樣的小確幸,希望不會被發現。
看到仁波切的提策;小心肝顫了兩下:皮筏給人不是大肚嗎?怎麼被根本墮所染?半筏送人不是分享嗎?怎麼僧殘所染?乃至針扎一下,不就蚊子叮一下嗎?怎麼也成了惡作等墮罪所染?跟自己以為的都不一樣!到底弟子心中有什麼誤會嗎?為什麼對持戒完全沒有半點堅持的能力?
祈求師父、上師加持持戒度就學完了!可是弟子的心卻像爛泥扶不上牆,無力到極點請。請問上師;弟子該怎麼做才能如祖師一般護戒如㹈牛愛尾。弟子不想做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弟子 慧玲 至誠頂禮
聽到戒律的功德弟子沒有絲毫疑惑,但談到持戒就有無能為力之感;不僅如此心中還會出現可怕的念頭:自己不記恨的只是嘴上唸叨唸叨,碎碎嘴不生瞋的!這樣應該可以躲過業果法則……雖然知道不可能但心中卻藏著這樣的小確幸,希望不會被發現。
看到仁波切的提策;小心肝顫了兩下:皮筏給人不是大肚嗎?怎麼被根本墮所染?半筏送人不是分享嗎?怎麼僧殘所染?乃至針扎一下,不就蚊子叮一下嗎?怎麼也成了惡作等墮罪所染?跟自己以為的都不一樣!到底弟子心中有什麼誤會嗎?為什麼對持戒完全沒有半點堅持的能力?
祈求師父、上師加持持戒度就學完了!可是弟子的心卻像爛泥扶不上牆,無力到極點請。請問上師;弟子該怎麼做才能如祖師一般護戒如㹈牛愛尾。弟子不想做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弟子 慧玲 至誠頂禮
陳〇〇 2024-02-02 01:21:03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引導學習「菩提道次第要義」之持戒度的內涵。感恩 大師用簡短兩個偈頌,就完整描繪持戒的勝利、功德,與如何持戒護戒等教授。
首先, 大師用水來形容持戒功德。一潭清水要被染污,是很容易的!但要,把一潭污濁髒水變為清水,就要用盡力氣、漫長努力才行。無始劫來,清淨的佛性不斷地被煩惱所染污,不知積累多少髒垢。如今,值遇大乘師長傳授大乘教法;學修 佛陀所制的戒,期望清洗罪障。所以,透過持戒宛若開始減少在潭水中注入污濁水流,並依戒行善、如淨水般洗滌髒垢;持續努力終淨化身心,終將直至佛地。
其次,持戒如同清涼月光,除去貪瞋等熱惱,擺脫煩惱束縛,深悟明性徹見光明。感恩 老師勸勉不能記恨,不能懷著瞋恨過日子,不要計較他人過失等;透過持戒造善,處處與人為善,營造好的共業網,心清涼無熱惱,開心過日子,何其快哉!持戒的人,總有與眾不同的能量,尤其從業果道理來思辨這股力量的來源,就會發現持戒的人處處依教奉行,行十善,必然有好的共業環境,處處受人尊敬、頂禮。
感恩 老師用皮筏喻來描述持戒護戒,就是不能有絲毫捨戒之心,即使一念間都不行。因為只要一念之間捨戒,可能就犯下墮罪,過患就不知道有多大。然而,犯下墮罪的機緣甚多,稍不留神就犯了,如同在淨水池中倒入髒垢,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淨化。持戒,要如此嚴謹,如同氂牛護尾一般,絕對不容許任何可能犯罪的過失出現。
感恩 老師指出持戒時,要防範造下語業。身語意所造的業相,語業中有四種,開口閉口之間就會造語惡業,輕者如語劍傷人,重者犯下謗法罪,何其嚴重。沒有學法之前,動輒惡口相示;學法之後,或有收斂,但是依舊惡心惡念不斷,這些惡習性都要花更多心力淨除。持戒護戒而收斂造惡意樂,並遏止造惡業的身口行,都是修行。
持戒,從不犯罪到淨化身心,都是要努力的重心。護戒如護眼目;受戒之後,就要如此,時刻都不能犯戒,方能念念造善,淨化身心。感恩 老師提出皮筏喻、氂牛愛尾喻,策勉務必持戒清淨,如護眼目般的時刻不鬆懈,任何一念都不違犯戒律,致力守護所受的戒律,尤其從語業開始。持戒,到持戒清淨,就是要努力依著善知識教誨而行。時刻用心提正念,念念以正知守護,洗滌所有垢染!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恭敬叩首
感恩 老師引導學習「菩提道次第要義」之持戒度的內涵。感恩 大師用簡短兩個偈頌,就完整描繪持戒的勝利、功德,與如何持戒護戒等教授。
首先, 大師用水來形容持戒功德。一潭清水要被染污,是很容易的!但要,把一潭污濁髒水變為清水,就要用盡力氣、漫長努力才行。無始劫來,清淨的佛性不斷地被煩惱所染污,不知積累多少髒垢。如今,值遇大乘師長傳授大乘教法;學修 佛陀所制的戒,期望清洗罪障。所以,透過持戒宛若開始減少在潭水中注入污濁水流,並依戒行善、如淨水般洗滌髒垢;持續努力終淨化身心,終將直至佛地。
其次,持戒如同清涼月光,除去貪瞋等熱惱,擺脫煩惱束縛,深悟明性徹見光明。感恩 老師勸勉不能記恨,不能懷著瞋恨過日子,不要計較他人過失等;透過持戒造善,處處與人為善,營造好的共業網,心清涼無熱惱,開心過日子,何其快哉!持戒的人,總有與眾不同的能量,尤其從業果道理來思辨這股力量的來源,就會發現持戒的人處處依教奉行,行十善,必然有好的共業環境,處處受人尊敬、頂禮。
感恩 老師用皮筏喻來描述持戒護戒,就是不能有絲毫捨戒之心,即使一念間都不行。因為只要一念之間捨戒,可能就犯下墮罪,過患就不知道有多大。然而,犯下墮罪的機緣甚多,稍不留神就犯了,如同在淨水池中倒入髒垢,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淨化。持戒,要如此嚴謹,如同氂牛護尾一般,絕對不容許任何可能犯罪的過失出現。
感恩 老師指出持戒時,要防範造下語業。身語意所造的業相,語業中有四種,開口閉口之間就會造語惡業,輕者如語劍傷人,重者犯下謗法罪,何其嚴重。沒有學法之前,動輒惡口相示;學法之後,或有收斂,但是依舊惡心惡念不斷,這些惡習性都要花更多心力淨除。持戒護戒而收斂造惡意樂,並遏止造惡業的身口行,都是修行。
持戒,從不犯罪到淨化身心,都是要努力的重心。護戒如護眼目;受戒之後,就要如此,時刻都不能犯戒,方能念念造善,淨化身心。感恩 老師提出皮筏喻、氂牛愛尾喻,策勉務必持戒清淨,如護眼目般的時刻不鬆懈,任何一念都不違犯戒律,致力守護所受的戒律,尤其從語業開始。持戒,到持戒清淨,就是要努力依著善知識教誨而行。時刻用心提正念,念念以正知守護,洗滌所有垢染!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恭敬叩首
吳〇〇 2024-01-30 23:47:51 (j*******5@g***l.***)
感謝宗大師告訴弟子持戒的勝利,能洗滌惡行,除煩惱熱,處眾威嚴,眾生恭敬。提醒弟子要去受戒並好好持戒。
感恩老師告訴弟子要如何對境持戒。面對冤家,到底是要繼續瞋心,還是要好好持戒?還有持戒要做到一絲絲都不犯,因為一犯不但到不了解脫城,還可能因此連人身都沒有。要如同阿底峽尊者那樣愛護自己的戒,寧捨生命也不捨。還有提到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業。
沒有善知識時時引領著目標,並給予眼前的下手處。 就會忘失目標或者不知如何向前走。師父老師,謝謝您來到弟子的身邊加持弟子幫助弟子。 將聽聞道次第略義與背書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祈願教法久住!善士久住! 生生世世能得師攝受!速證菩提!
感恩老師告訴弟子要如何對境持戒。面對冤家,到底是要繼續瞋心,還是要好好持戒?還有持戒要做到一絲絲都不犯,因為一犯不但到不了解脫城,還可能因此連人身都沒有。要如同阿底峽尊者那樣愛護自己的戒,寧捨生命也不捨。還有提到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業。
沒有善知識時時引領著目標,並給予眼前的下手處。 就會忘失目標或者不知如何向前走。師父老師,謝謝您來到弟子的身邊加持弟子幫助弟子。 將聽聞道次第略義與背書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祈願教法久住!善士久住! 生生世世能得師攝受!速證菩提!
劉〇〇 2024-01-30 05:04:55 (s***********1@g***l.***)
頂禮敬愛的大寶恩師:
弟子是23備學員,所以對於持戒度特別受用,但才剛學不久,只知道戒是聖道本基,戒有大用,還有大致知道性罪與遮罪,對於老師提到的「僧殘」「捨墮」「單墮」「別懺」還有「息、增、懷、誅」等密宗修法等就完全不懂了。
不過老師舉的譬喻讓弟子印象深刻、心生警惕,例如戒律如同戒船皮筏,絕對不能送人或者捨棄,或有一丁點損毀,阿底峽尊者愛護戒律如同氂牛愛尾一般,老師說哪怕微小遮罪都要盡力不去沾染,尤其要防範語業,舌如利刃會割傷人心,這張嘴是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是引生貪欲的大門,「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如果有個門鎖著該有多好。」弟子聽到這裡,毛孔豎起,也思惟自己平日是多麼容易犯下可怕的語業啊,我們現在學法,周圍都是同行善友,絕對不能觀過,說人是非,否則輕易造作惡業,真是划不來!
雖然尚未受五戒,但戒是洗滌惡行水,弟子於日常生活一定一定要小心謹慎。敬祝老師和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弟子是23備學員,所以對於持戒度特別受用,但才剛學不久,只知道戒是聖道本基,戒有大用,還有大致知道性罪與遮罪,對於老師提到的「僧殘」「捨墮」「單墮」「別懺」還有「息、增、懷、誅」等密宗修法等就完全不懂了。
不過老師舉的譬喻讓弟子印象深刻、心生警惕,例如戒律如同戒船皮筏,絕對不能送人或者捨棄,或有一丁點損毀,阿底峽尊者愛護戒律如同氂牛愛尾一般,老師說哪怕微小遮罪都要盡力不去沾染,尤其要防範語業,舌如利刃會割傷人心,這張嘴是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是引生貪欲的大門,「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如果有個門鎖著該有多好。」弟子聽到這裡,毛孔豎起,也思惟自己平日是多麼容易犯下可怕的語業啊,我們現在學法,周圍都是同行善友,絕對不能觀過,說人是非,否則輕易造作惡業,真是划不來!
雖然尚未受五戒,但戒是洗滌惡行水,弟子於日常生活一定一定要小心謹慎。敬祝老師和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林〇〇 2024-01-30 02:34:49 (f******8@g***l.***)
至誠頂禮老師:
戒能洗滌惡行水---弟子思惟了除水而外,再沒有非有不可的洗垢之物,甚麼清潔劑都得要有水,晨間共學時,慶雄師兄還分享純度極高的水還能用來隔絕輻射……受五戒後弟子每日晨起三皈依後,就警醒自己要守護自心,職場上第一件事就向老闆懺悔往昔常公器私列印學習文稿,慷慨的老闆很詫異直說沒關係別在意,因為公司周遭環境上不方便列印,所以我向老闆請求往後能列印付費,貼心的老闆說他同意我列印就好,反勸我別執著,弟子感謝老闆的體諒,還是懇切的請老闆成全我付費免我犯盜罪,後來老闆終於同意了,於是我的辦公室裡多了一個投幣存錢筒。這件事後,弟子還發現自己常常忘性把公司的筆弄丟了,或隨手放入包包外出使用……現在,每天上班時,那些從前種種不在意的行徑,成了我要嚴謹防範的境域。
老師說(理由非常簡單)充分給了弟子當頭棒喝,也給了弟子無比的正能量,是啊!因為熱腦會犯戒,因為戒律太重了,他人的傷害就變輕了……時時記住老師的語業教授,把不善的倉庫緊鎖著,極力防護造語惡業的三重點,對待他人要柔軟語,小心守護自己度彼岸的皮筏,不讓他人畫一刀或搓一針,祈願師長加持弟子將來能一如尊者如氂牛愛尾般的精進持戒。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4/1/30
戒能洗滌惡行水---弟子思惟了除水而外,再沒有非有不可的洗垢之物,甚麼清潔劑都得要有水,晨間共學時,慶雄師兄還分享純度極高的水還能用來隔絕輻射……受五戒後弟子每日晨起三皈依後,就警醒自己要守護自心,職場上第一件事就向老闆懺悔往昔常公器私列印學習文稿,慷慨的老闆很詫異直說沒關係別在意,因為公司周遭環境上不方便列印,所以我向老闆請求往後能列印付費,貼心的老闆說他同意我列印就好,反勸我別執著,弟子感謝老闆的體諒,還是懇切的請老闆成全我付費免我犯盜罪,後來老闆終於同意了,於是我的辦公室裡多了一個投幣存錢筒。這件事後,弟子還發現自己常常忘性把公司的筆弄丟了,或隨手放入包包外出使用……現在,每天上班時,那些從前種種不在意的行徑,成了我要嚴謹防範的境域。
老師說(理由非常簡單)充分給了弟子當頭棒喝,也給了弟子無比的正能量,是啊!因為熱腦會犯戒,因為戒律太重了,他人的傷害就變輕了……時時記住老師的語業教授,把不善的倉庫緊鎖著,極力防護造語惡業的三重點,對待他人要柔軟語,小心守護自己度彼岸的皮筏,不讓他人畫一刀或搓一針,祈願師長加持弟子將來能一如尊者如氂牛愛尾般的精進持戒。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4/1/30
孫〇〇 2024-01-29 23:41:42 (k**9@r*s.***.**)
頂禮老師
老師說到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
反省自己看到不喜歡的同事,會很想記恨他不想放下心中的計較,不覺得我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因為他的事情都推給我做讓我很不開心
感恩老師說到:要持戒,你就不能過得那麼痛苦,天天記恨別人就不能持戒了。
給了我當頭棒和瞬間清醒了不少
弟子維政虔十
老師說到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
反省自己看到不喜歡的同事,會很想記恨他不想放下心中的計較,不覺得我不能計較,計較會犯戒,因為他的事情都推給我做讓我很不開心
感恩老師說到:要持戒,你就不能過得那麼痛苦,天天記恨別人就不能持戒了。
給了我當頭棒和瞬間清醒了不少
弟子維政虔十
梁〇〇 2024-01-29 22:45:56 (a************8@g***l.***)
頂禮最敬愛的老師:
弟子好想懺悔,因為心裡一直不喜在母班學習,有一次幫助護持班務時跌傷了,班長只在看也沒有關懷半句,弟子的內心在滴淚,比看到染血的傷口更難受,弟子都知道不應該起瞋心,但就是過不去,每次想起就在懲罰自己。很感謝老師今天給弟子很多療傷的理路,戒律太重了!而且最簡單的理由就是不要再痛苦下去。有很多時也犯了說同行的過失,班長其實也很熱愛團體,非常敬愛師長,自己也有很多要去向她學習的地方。
老師說懷業是菩提心與戒律,兩者是總別嗎?它們是否一體呢?如果戒律做得不好,那更不用談菩提心了,氂牛愛尾,寧捨生命,不要犯戒!
以上供養老師!祈永老師為弟子們開示毗缽舍那,直趣空性的心臟!
弟子妙淨頂禮
弟子好想懺悔,因為心裡一直不喜在母班學習,有一次幫助護持班務時跌傷了,班長只在看也沒有關懷半句,弟子的內心在滴淚,比看到染血的傷口更難受,弟子都知道不應該起瞋心,但就是過不去,每次想起就在懲罰自己。很感謝老師今天給弟子很多療傷的理路,戒律太重了!而且最簡單的理由就是不要再痛苦下去。有很多時也犯了說同行的過失,班長其實也很熱愛團體,非常敬愛師長,自己也有很多要去向她學習的地方。
老師說懷業是菩提心與戒律,兩者是總別嗎?它們是否一體呢?如果戒律做得不好,那更不用談菩提心了,氂牛愛尾,寧捨生命,不要犯戒!
以上供養老師!祈永老師為弟子們開示毗缽舍那,直趣空性的心臟!
弟子妙淨頂禮
鄧〇〇 2024-01-29 06:13:14 (e******8@g***l.***)
這兩天弟子有重複聽持戒度和閱讀利器之輪,恰好跟家人因為小事不愉快,心中的煩惱不斷的發酵,在上班途中原本忍不住要傳簡訊發洩心中的不滿,但上師您的教誡「舌頭像利刃會割傷人...」和師父的利器之輪的開示在腦海現起,要放棄這個練心的機會嗎?
可是心裡真的好苦!可是師父說不要小看我們心的力量。
於是祈求上師三寶加持,深呼吸照顧自己受傷的心,早上法人共學完,心中的善念又能生起了!
感恩上師的法語陪弟子跨過心靈的風暴,繼續朝著終極目標前行。
可是心裡真的好苦!可是師父說不要小看我們心的力量。
於是祈求上師三寶加持,深呼吸照顧自己受傷的心,早上法人共學完,心中的善念又能生起了!
感恩上師的法語陪弟子跨過心靈的風暴,繼續朝著終極目標前行。
易〇〇 2024-01-29 02:26:56 (y********8@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
親愛的老師,弟子學習了很多年,但是對於戒律一直沒有深切體會,在心中抓不到感覺。但是弟子又知道很重要,絕對不能放棄,幸而有師父的備覽及您的教授才得以慢慢學習沒有中斷。要想做到寧捨生命不捨戒,尤其是對上師的誓言,以及未來能持守出家律儀,菩薩戒 金剛乘律儀,是弟子的願境。您說,計較會犯戒,因為戒律太重了。便宜的是自己,還很開心,得到忍辱的資糧了。而且持戒的人,會有持戒的能量,真是太殊勝了。否則世間人,總是要用送禮,巴結,攀關係,諂曲的方式交往,而持戒者都不需要,人家就來親近他恭敬他。 所以要守護好律儀。如同守護眼睛。鎖好自己的三門,尤其是語業,ㄧ定要謹慎而行。很感謝您的提醒。不要非議同行法友。此生幸得您指導,才能不毀謗師長 說四眾過。否則也常常對父母説話粗惡。造下太多惡業。都需要對治習氣,徹底改過。弟子在打球時,會極努力專注敵方全心全意防護對方攻擊。我想這個心也是更要用在對治自己的習氣上面。才能把戒持好。沒有了戒,定慧都不能成辦。人身也會失去。自己必須要很殷重行持才是。
此次唐卡展,弟子看了非常歡喜,因為這些都非常莊嚴,而且數量有這麼多的佛菩薩,能夠認識瞻仰,想到原來這些都是為了救度我幫助我而出現,沒有什麼災難是過不去的,佛菩薩ㄧ定有方法,有能力有心意要幫助弟子,不是弟子自己孤單面對,最重要是弟子的信心要修出來。ㄧ定不能容忍自己的煩惱造惡。無論如何,我都有遇到佛了。弟子最近透過運動訓練反思,體會到思惟修的重要 ,滿開心的。希望今年的拜佛也能用功得加持。最近實在太冷了,很難想像p島的溫度要如何生存,這是弟子從沒經歷過的,也覺得自己的身體大概不適應,更加體會您在遠方建立教法的辛苦,和決心。弟子發願無論如何弟子ㄧ定要追隨您建立教法的事業。祈請您法體安康,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親愛的老師,弟子學習了很多年,但是對於戒律一直沒有深切體會,在心中抓不到感覺。但是弟子又知道很重要,絕對不能放棄,幸而有師父的備覽及您的教授才得以慢慢學習沒有中斷。要想做到寧捨生命不捨戒,尤其是對上師的誓言,以及未來能持守出家律儀,菩薩戒 金剛乘律儀,是弟子的願境。您說,計較會犯戒,因為戒律太重了。便宜的是自己,還很開心,得到忍辱的資糧了。而且持戒的人,會有持戒的能量,真是太殊勝了。否則世間人,總是要用送禮,巴結,攀關係,諂曲的方式交往,而持戒者都不需要,人家就來親近他恭敬他。 所以要守護好律儀。如同守護眼睛。鎖好自己的三門,尤其是語業,ㄧ定要謹慎而行。很感謝您的提醒。不要非議同行法友。此生幸得您指導,才能不毀謗師長 說四眾過。否則也常常對父母説話粗惡。造下太多惡業。都需要對治習氣,徹底改過。弟子在打球時,會極努力專注敵方全心全意防護對方攻擊。我想這個心也是更要用在對治自己的習氣上面。才能把戒持好。沒有了戒,定慧都不能成辦。人身也會失去。自己必須要很殷重行持才是。
此次唐卡展,弟子看了非常歡喜,因為這些都非常莊嚴,而且數量有這麼多的佛菩薩,能夠認識瞻仰,想到原來這些都是為了救度我幫助我而出現,沒有什麼災難是過不去的,佛菩薩ㄧ定有方法,有能力有心意要幫助弟子,不是弟子自己孤單面對,最重要是弟子的信心要修出來。ㄧ定不能容忍自己的煩惱造惡。無論如何,我都有遇到佛了。弟子最近透過運動訓練反思,體會到思惟修的重要 ,滿開心的。希望今年的拜佛也能用功得加持。最近實在太冷了,很難想像p島的溫度要如何生存,這是弟子從沒經歷過的,也覺得自己的身體大概不適應,更加體會您在遠方建立教法的辛苦,和決心。弟子發願無論如何弟子ㄧ定要追隨您建立教法的事業。祈請您法體安康,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黃〇〇 2024-01-29 01:06:15 (w********3@y***o.***.**)
頂禮敬愛的師父老師:
聽完這一講,弟子感受到有善知識的教授真是重要!老師提到,不能懷有嗔念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計較就會犯戒!相較於持守戒律的重要,其他傷害都顯得輕微。
這讓弟子想到自己對境起嗔唸時,總要花好大的功夫才能平復,要不計較真是困難!從沒想過,不生嗔念可以是簡單的事情。原來是內心沒有現起更應該重視的、對生命影響更為深遠的內涵。
早上與家人有些不愉快,內心有點賭氣。但想到了有甚麼更為重要,可以讓我放下內心的計較?我還做不到想到戒律就不生嗔心,但為了令師歡喜而做就比較有力量。於是就先放下內心的執著、釋出善意,也改善了僵住的氣氛。
透過對比甚麼更為重要,真的就讓那件困難的事情,變得比較簡單了!希望未來也能如同祖師對戒律生起更大的重視與信心!感恩老師的教導。
聽完這一講,弟子感受到有善知識的教授真是重要!老師提到,不能懷有嗔念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計較就會犯戒!相較於持守戒律的重要,其他傷害都顯得輕微。
這讓弟子想到自己對境起嗔唸時,總要花好大的功夫才能平復,要不計較真是困難!從沒想過,不生嗔念可以是簡單的事情。原來是內心沒有現起更應該重視的、對生命影響更為深遠的內涵。
早上與家人有些不愉快,內心有點賭氣。但想到了有甚麼更為重要,可以讓我放下內心的計較?我還做不到想到戒律就不生嗔心,但為了令師歡喜而做就比較有力量。於是就先放下內心的執著、釋出善意,也改善了僵住的氣氛。
透過對比甚麼更為重要,真的就讓那件困難的事情,變得比較簡單了!希望未來也能如同祖師對戒律生起更大的重視與信心!感恩老師的教導。
宋〇〇 2024-01-28 11:33:54 (0****9@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父老師教授持戒度的內涵及諸多利益,讓弟子發起效學之心,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持守律儀,讓自己變莊嚴,更有能量去影響利益他人,在度脫輪迴到達彼岸這條皮筏上,堅守這皮筏不捨棄,猶如尊者所說氂牛愛尾。祈願師父老師恆加持弟子,永發菩提心及堅守律儀不違犯,生生世世追隨你。
感恩師父老師教授持戒度的內涵及諸多利益,讓弟子發起效學之心,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持守律儀,讓自己變莊嚴,更有能量去影響利益他人,在度脫輪迴到達彼岸這條皮筏上,堅守這皮筏不捨棄,猶如尊者所說氂牛愛尾。祈願師父老師恆加持弟子,永發菩提心及堅守律儀不違犯,生生世世追隨你。
陳〇〇 2024-01-28 10:40:01 (w**************y@g***l.***)
頂禮老師,願修語業。
感恩老師開示說法,其中渡筏喻詳細地解說了不同程度的墮罪行,令弟子更清楚明白戒律的內容,也更心生警惕。還有依憑持戒--我不要犯戒、依此度越煩惱,願弟子效學。
祈願 老師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開示說法,其中渡筏喻詳細地解說了不同程度的墮罪行,令弟子更清楚明白戒律的內容,也更心生警惕。還有依憑持戒--我不要犯戒、依此度越煩惱,願弟子效學。
祈願 老師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楊〇〇 2024-01-28 09:33:20 (t*********3@y***o.***.**)
頂禮至尊恩師
感恩老師開示戒律的內涵,戒是洗滌惡行水,警策弟子身語意謹慎造業,弟子參觀狐狸動物園,不以玩樂的心,恭敬地多多佈施飼料,輕輕地為眾生念誦皈依,希望眾生安樂、不飢餓,早日得暇身、得上師三寶攝受。
也告訴自己要努力,否則來世墮入畜生道,無法自主、任意選擇,三餐要爭食才能活命,被關在柵欄裡沒有自由,身體病痛無法說出口,也聽不懂佛法,該珍惜暇身、依師聽聞佛法,持守淨戒,才能生生增上、離苦得樂!
施是摩尼滿眾願,旅行中旅伴想去觀賞歷史人物雕像,我沒什麼興趣,因為不了解歷史人物的功德,也不加以批評、造口業,佈施體力陪伴他去,完成他的心願,成就我的佈施、他也歡喜。雖然這些都是世間的例子,但因為有每天聽聞廣論,才能與人和睦相處,練習觀功念恩、實踐佛法,感恩宗大師、師父、老師賜予教誡教授,弟子人際相處和樂,心靈安穩、更有助於學法增上!
感恩老師開示戒律的內涵,戒是洗滌惡行水,警策弟子身語意謹慎造業,弟子參觀狐狸動物園,不以玩樂的心,恭敬地多多佈施飼料,輕輕地為眾生念誦皈依,希望眾生安樂、不飢餓,早日得暇身、得上師三寶攝受。
也告訴自己要努力,否則來世墮入畜生道,無法自主、任意選擇,三餐要爭食才能活命,被關在柵欄裡沒有自由,身體病痛無法說出口,也聽不懂佛法,該珍惜暇身、依師聽聞佛法,持守淨戒,才能生生增上、離苦得樂!
施是摩尼滿眾願,旅行中旅伴想去觀賞歷史人物雕像,我沒什麼興趣,因為不了解歷史人物的功德,也不加以批評、造口業,佈施體力陪伴他去,完成他的心願,成就我的佈施、他也歡喜。雖然這些都是世間的例子,但因為有每天聽聞廣論,才能與人和睦相處,練習觀功念恩、實踐佛法,感恩宗大師、師父、老師賜予教誡教授,弟子人際相處和樂,心靈安穩、更有助於學法增上!
李〇〇 2024-01-27 22:47:58 (m****5@g***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帶著弟子們學習持戒度的內容,弟子聽到「戒是洗滌惡行水,除煩惱熱明月光,處眾威嚴如須彌,不加威嚇眾生敬。」這個偈頌就好歡喜,因為真的是太美了。師父在廣論跟備覽的開示中,常常說到戒律的殊勝以及持戒的功德,對於學習佛法要究竟離苦得樂的我們,有誰不想得到呢?
增上三學中,增上戒學是修行最基本、最基礎的,它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由增上戒學進一步引生增上定學,再由增上定學引生增上慧學而達到修行究竟圓滿的目標。
弟子已進入備覽班學習,很期待能受持五戒並效法尊者護戒如氂牛愛尾的行誼及顯揚師父重視戒律的的宗風。
在這一講裡,老師提到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這個讓弟子想到師父在廣論手抄第7冊165頁的開示說:不要小看那個綺語喔,這個事情可以說論它的業的輕重,那是最輕最輕,但是呢,犯毛病都從這地方根本犯起,最容易的地方。所以它這東西一開口就錯了,一開口錯。所以我們平時就容易透過嘴──就是這個口──造下許多口業的罪過,因此必須時時作意對治,隨時提醒自己多聽少說謹慎而行。感恩老師的叮嚀並以此心得回饋供養老師。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感恩老師帶著弟子們學習持戒度的內容,弟子聽到「戒是洗滌惡行水,除煩惱熱明月光,處眾威嚴如須彌,不加威嚇眾生敬。」這個偈頌就好歡喜,因為真的是太美了。師父在廣論跟備覽的開示中,常常說到戒律的殊勝以及持戒的功德,對於學習佛法要究竟離苦得樂的我們,有誰不想得到呢?
增上三學中,增上戒學是修行最基本、最基礎的,它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由增上戒學進一步引生增上定學,再由增上定學引生增上慧學而達到修行究竟圓滿的目標。
弟子已進入備覽班學習,很期待能受持五戒並效法尊者護戒如氂牛愛尾的行誼及顯揚師父重視戒律的的宗風。
在這一講裡,老師提到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這個讓弟子想到師父在廣論手抄第7冊165頁的開示說:不要小看那個綺語喔,這個事情可以說論它的業的輕重,那是最輕最輕,但是呢,犯毛病都從這地方根本犯起,最容易的地方。所以它這東西一開口就錯了,一開口錯。所以我們平時就容易透過嘴──就是這個口──造下許多口業的罪過,因此必須時時作意對治,隨時提醒自己多聽少說謹慎而行。感恩老師的叮嚀並以此心得回饋供養老師。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妙〇 2024-01-27 08:03:29 (m*********8@g***l.***)
至誠頂禮大寶恩師蓮足下!
無比感恩老師又為弟子帶來振聾發聵、醍醐灌頂的開示,引領弟子建立對持戒度的正確認識,從思維持戒的勝利入手,在了知持戒所帶來的許多利益之後,如同守護眼珠一般,善加守護律儀。而最重要的下手處就是極力地防護造下語的惡業,因為我們平時最容易透過口而造下許多的罪過。
透過老師的慈悲講說,讓弟子感覺持戒真的好殊勝!戒律如潔淨的水流,可以洗滌我們無始以來由於身、語、意所造作的惡行;戒律如一輪清涼的明月,能去除我們心中的種種熱惱;持戒的人會散發出一種不可言說的持戒的能量,在人群中如須彌山王一樣威嚴,人們會很自然地來親近他、恭敬他,因為來到他的面前,瞋心都會變弱。聽老師這麼引導時,弟子心中立即現起師父持戒的種種威儀、行誼與功德,法師所描述的師父衣服上絲絲縷縷的戒香;師父庠序而行於道,人們投去崇敬渴仰的目光;師父俯身去撿地上的一個大頭針、師父在孔子像前深深的一鞠躬、師父每次敬重無比、雙手捧著經書上講臺的行誼……感動了無數人,震撼了無數的心靈,在弟子們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跡!這就是持戒的真實利益啊!
無比感恩老師悲心切切地叮嚀弟子不要記恨別人,哪怕別人可能對我們做了非常不利的事,也不能記恨,不能計較,因為我們要持戒,而計較會犯戒!老師這是擔心弟子因記恨別人而天天過得很痛苦,更擔心弟子因破戒而在菩提道上走的千辛萬苦,所以才殷殷地叮嚀、再再地警策啊!
老師還善巧地引導弟子去做對比,到底他人對我的傷害重,還是我破戒對自己的傷害重?老師說“你會不在乎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就是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這件事已經變輕了,為什麼?因為戒律太重了!”智慧的人知道怎樣做才對自他最有利,就如同守護著渡河的皮筏一般,一定要清淨地持守能夠幫助自他前往輪迴大海的彼岸、到達解脫大城的戒筏。
最容易造下的惡業、最容易破戒的因緣,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是語業,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我們不經意間說出的話,不僅會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老師悲心切切地叮囑弟子一定要極力防護隨時隨地造下的語的惡業。弟子聽到這時,感覺後背陣陣發涼,就如同老師所指出的毀謗上師、非議同行法友,還有說四眾過等等語業,不仔細檢查,就會以為自己不太會麼犯,但細細檢點到處都是,因為觀過時時都在,隨意評點處處都有!老師是不忍心看到弟子隨時、輕易、無心就犯下如此嚴重的口業,才會這樣不停地叮囑、反復的敦勸啊!
至心感恩老師對弟子細膩的關顧,慈悲的救拔!弟子願努力嚴持淨戒,謹慎而行!
弟子 妙融 虔敬頂禮
無比感恩老師又為弟子帶來振聾發聵、醍醐灌頂的開示,引領弟子建立對持戒度的正確認識,從思維持戒的勝利入手,在了知持戒所帶來的許多利益之後,如同守護眼珠一般,善加守護律儀。而最重要的下手處就是極力地防護造下語的惡業,因為我們平時最容易透過口而造下許多的罪過。
透過老師的慈悲講說,讓弟子感覺持戒真的好殊勝!戒律如潔淨的水流,可以洗滌我們無始以來由於身、語、意所造作的惡行;戒律如一輪清涼的明月,能去除我們心中的種種熱惱;持戒的人會散發出一種不可言說的持戒的能量,在人群中如須彌山王一樣威嚴,人們會很自然地來親近他、恭敬他,因為來到他的面前,瞋心都會變弱。聽老師這麼引導時,弟子心中立即現起師父持戒的種種威儀、行誼與功德,法師所描述的師父衣服上絲絲縷縷的戒香;師父庠序而行於道,人們投去崇敬渴仰的目光;師父俯身去撿地上的一個大頭針、師父在孔子像前深深的一鞠躬、師父每次敬重無比、雙手捧著經書上講臺的行誼……感動了無數人,震撼了無數的心靈,在弟子們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跡!這就是持戒的真實利益啊!
無比感恩老師悲心切切地叮嚀弟子不要記恨別人,哪怕別人可能對我們做了非常不利的事,也不能記恨,不能計較,因為我們要持戒,而計較會犯戒!老師這是擔心弟子因記恨別人而天天過得很痛苦,更擔心弟子因破戒而在菩提道上走的千辛萬苦,所以才殷殷地叮嚀、再再地警策啊!
老師還善巧地引導弟子去做對比,到底他人對我的傷害重,還是我破戒對自己的傷害重?老師說“你會不在乎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就是他對自己所做的傷害這件事已經變輕了,為什麼?因為戒律太重了!”智慧的人知道怎樣做才對自他最有利,就如同守護著渡河的皮筏一般,一定要清淨地持守能夠幫助自他前往輪迴大海的彼岸、到達解脫大城的戒筏。
最容易造下的惡業、最容易破戒的因緣,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是語業,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我們不經意間說出的話,不僅會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老師悲心切切地叮囑弟子一定要極力防護隨時隨地造下的語的惡業。弟子聽到這時,感覺後背陣陣發涼,就如同老師所指出的毀謗上師、非議同行法友,還有說四眾過等等語業,不仔細檢查,就會以為自己不太會麼犯,但細細檢點到處都是,因為觀過時時都在,隨意評點處處都有!老師是不忍心看到弟子隨時、輕易、無心就犯下如此嚴重的口業,才會這樣不停地叮囑、反復的敦勸啊!
至心感恩老師對弟子細膩的關顧,慈悲的救拔!弟子願努力嚴持淨戒,謹慎而行!
弟子 妙融 虔敬頂禮
方〇〇 2024-01-27 06:19:15 (t********y@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持戒度。幫助弟子學習到:
洗滌惡行除煩惱
處眾威嚴眾生敬
守護眼珠氂愛尾
防護造惡如門鎖
戒是洗滌惡行水,除煩惱熱明月光,處眾威嚴如須彌,不加威嚇眾生敬。
在了知持戒所帶來的許多利益之後,過去的正士夫們,都是在自己的親教師、軌範師座前正受戒律──一定要受戒嘛!並且受了之後怎麼樣啊?他會如同守護眼珠一般,善加守護律儀。
防護心是戒律的定義,因此必須盡力地防護罪行,捨惡取善。在《廣論》上,阿底峽尊者有個譬喻,記得吧?阿底峽尊者愛護戒律,就像氂牛愛尾一般地守護戒律。
所以有人說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過去也曾經有一句話說:「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如果有個門鎖著該有多好。」所以我們的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極力地防護造下語的惡業非常重要!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持戒度。幫助弟子學習到:
洗滌惡行除煩惱
處眾威嚴眾生敬
守護眼珠氂愛尾
防護造惡如門鎖
戒是洗滌惡行水,除煩惱熱明月光,處眾威嚴如須彌,不加威嚇眾生敬。
在了知持戒所帶來的許多利益之後,過去的正士夫們,都是在自己的親教師、軌範師座前正受戒律──一定要受戒嘛!並且受了之後怎麼樣啊?他會如同守護眼珠一般,善加守護律儀。
防護心是戒律的定義,因此必須盡力地防護罪行,捨惡取善。在《廣論》上,阿底峽尊者有個譬喻,記得吧?阿底峽尊者愛護戒律,就像氂牛愛尾一般地守護戒律。
所以有人說語業是出生各種過失的大門,過去也曾經有一句話說:「語言是一切不善的倉庫,如果有個門鎖著該有多好。」所以我們的這張嘴,不僅成為令自他生起瞋心的根基,也是引生貪欲的大門,所以極力地防護造下語的惡業非常重要!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黃〇〇 2024-01-27 00:38:31 (v*******l@g***l.***)
深深禮敬大寶恩師開示持戒度之
殊勝和該防護之處,特別是語業
易因瞋而造傷害他人和犯菩薩戒之
惡業,弟子亦曾在法王座前受菩薩
戒,然因眷屬曾以負面之語言對自
身之傷害而起今後將捨離之心或不
再理會他之心,雖口未說出亦應有
犯戒之處(棄捨有情心)。弟子想請問
恩師您,是否透過拜懺即可消除犯
菩薩罪之惡業?
另外家兄因恐犯戒而甚至連受八關
齋戒都避開,這如何說能令其轉念?
殊勝和該防護之處,特別是語業
易因瞋而造傷害他人和犯菩薩戒之
惡業,弟子亦曾在法王座前受菩薩
戒,然因眷屬曾以負面之語言對自
身之傷害而起今後將捨離之心或不
再理會他之心,雖口未說出亦應有
犯戒之處(棄捨有情心)。弟子想請問
恩師您,是否透過拜懺即可消除犯
菩薩罪之惡業?
另外家兄因恐犯戒而甚至連受八關
齋戒都避開,這如何說能令其轉念?
邱〇〇 2024-01-26 23:56:00 (j**********4@g***l.***)
敬禮上師.感恩老師慈悲為我說法持戒度的部分.我聽聞之後.內心非常的歡喜.因為老師依據各家祖師的教授有次第的將戒的定義.分類.勝利.比喻.滲入淺出的康薩仁波切比喻引導給我.使我易於受持.我就想起護持備覽時.我才剛剛帶的課程.就是戒如浮囊喻.現在聽聞起來格外印象深刻.這對我的學習以及研討班的經營有很大幫助的緣故也增添一分我對老師的信心.希求老師再繼續慈悲開示.因為透過老師的修行體驗以及所宣說各家祖師仁波切功德.點點滴滴鼓勵策勵安慰了我.使我生起修學佛法的歡喜心與善法欲.也易於對師長修信念恩.這是我獨自聞思所得不到的效果.
冼〇〇 2024-01-26 22:40:57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弟子今講學習得知戒律有三種: 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請問老師這三種戒是怎樣劃分? 一般受持五戒、八戒、(在家/ 出家)菩薩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三昧耶戒,與三種戒律內涵有何等含義聯繫? 現在每當用水及看到月亮時會起殊勝作意地想要生生世世養成希求持好一切戒律為根本成為妙善等流習氣,而當自己起不高興的心時要想到要持受好戒律,不可有記恨心的種子,而且可以令自己修圓滿忍辱波羅蜜的資糧,所以弟子要好好發願好樂去學習嚴持一切戒律,效學師父、老師、阿底峽尊者、宗大師等大善知識們要學修嚴持一切戒律如同氂牛愛尾,一絲絲違犯戒律都要遮止,達到以精進度標準來持好一切戒律,現在的緣起點是要好好學修好十善業! 請問老師為什麼密法會用息、增、懷、誅這四種修法? 是修什麼法? 這四種法的內涵是什麼? 弟子會好好對治自己惡口? 平常二六時中便要多練習用溫柔態度、柔軟話語、寬容談話氣氛多讚別人、多做家務公務、多體諒別人、多恭敬別人,也是弟子要好好學修好的功課,這是隨順持受戒律的下手處,因這是老師送給予弟子在請師請法的過程中要把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利他之方便,弟子銘記心中努力實踐當中,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今講學習得知戒律有三種: 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請問老師這三種戒是怎樣劃分? 一般受持五戒、八戒、(在家/ 出家)菩薩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三昧耶戒,與三種戒律內涵有何等含義聯繫? 現在每當用水及看到月亮時會起殊勝作意地想要生生世世養成希求持好一切戒律為根本成為妙善等流習氣,而當自己起不高興的心時要想到要持受好戒律,不可有記恨心的種子,而且可以令自己修圓滿忍辱波羅蜜的資糧,所以弟子要好好發願好樂去學習嚴持一切戒律,效學師父、老師、阿底峽尊者、宗大師等大善知識們要學修嚴持一切戒律如同氂牛愛尾,一絲絲違犯戒律都要遮止,達到以精進度標準來持好一切戒律,現在的緣起點是要好好學修好十善業! 請問老師為什麼密法會用息、增、懷、誅這四種修法? 是修什麼法? 這四種法的內涵是什麼? 弟子會好好對治自己惡口? 平常二六時中便要多練習用溫柔態度、柔軟話語、寬容談話氣氛多讚別人、多做家務公務、多體諒別人、多恭敬別人,也是弟子要好好學修好的功課,這是隨順持受戒律的下手處,因這是老師送給予弟子在請師請法的過程中要把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利他之方便,弟子銘記心中努力實踐當中,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總共 25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