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〇〇 2024-02-28 21:00:36 (s**********3@g***l.***)
廣海明月0478_依師學教,培養大乘胸襟
頂禮大寶恩師:
雖然每次聽法前都會念大乘發心,但多數時候都是嘴念心沒到,本想跟您祈白希求老師教導,接著聽到六想,原來除了大乘發心外、六想是弟子要繼續認真思惟串習的!是我生病了,這法藥是上師開給弟子的,所以我要恭敬如對聖顏的聽聞。
弟子覺得自己越來越懶散、提不起勁來,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很嚮往但弟子越來越退步了怎麼辦?希求師長救弟子。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4.02.29
頂禮大寶恩師:
雖然每次聽法前都會念大乘發心,但多數時候都是嘴念心沒到,本想跟您祈白希求老師教導,接著聽到六想,原來除了大乘發心外、六想是弟子要繼續認真思惟串習的!是我生病了,這法藥是上師開給弟子的,所以我要恭敬如對聖顏的聽聞。
弟子覺得自己越來越懶散、提不起勁來,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很嚮往但弟子越來越退步了怎麼辦?希求師長救弟子。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4.02.29
嚴〇〇 2024-02-27 01:45:11 (r*******n@g***l.***)
頂禮上師, 上師是的, 弟子比較位學廣論前至於現今, 從只顧自己倒帶人著想, 都是在一點一點學習上, 在善知識的語教中, 我們的生命在改變了! 感恩上師!
張〇〇 2024-02-23 23:55:39 (j*************6@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這一講學習了幾次,從一開始無法理解老師所說的驚訝,到後來真的感受到師長的恩德,帶給我生命與眾不同的饒益。趣入大乘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次增上,一是初始即入大乘。驚訝於我的師長,祂一開始就引導我走向”初始即入大乘”!
感恩師長對我的生命做了很長遠的規劃,一開始就了給了我大鵬鳥的志向,期待我有一天能像大鵬鳥一樣,翅膀一打開,展翅千萬里那種。驚訝於,師長是這麼的看重我、相信我且願意教我,一生一生的勸我、小心翼翼的啟發我,等待著我!
原來,我對學生多一點的付出,多一點的耐性。甚至於為了學生好,我更願意鼓起勇氣跟家長溝通。這些都是在學習教典的過程中,在善知識的語教中,一點一點、一點一點,我的生命已經發生著強烈的改變了。一點一滴增盛大乘習氣。
感恩師長教我「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
弟子願努力,懷著利益他人的心,努力讓此心一天比一天多一點,一天比一天再強烈一點。並將此想利益他人的心,虔誠的供養給我的師長,感恩這一切的美好都是師長教我的。
這一講學習了幾次,從一開始無法理解老師所說的驚訝,到後來真的感受到師長的恩德,帶給我生命與眾不同的饒益。趣入大乘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次增上,一是初始即入大乘。驚訝於我的師長,祂一開始就引導我走向”初始即入大乘”!
感恩師長對我的生命做了很長遠的規劃,一開始就了給了我大鵬鳥的志向,期待我有一天能像大鵬鳥一樣,翅膀一打開,展翅千萬里那種。驚訝於,師長是這麼的看重我、相信我且願意教我,一生一生的勸我、小心翼翼的啟發我,等待著我!
原來,我對學生多一點的付出,多一點的耐性。甚至於為了學生好,我更願意鼓起勇氣跟家長溝通。這些都是在學習教典的過程中,在善知識的語教中,一點一點、一點一點,我的生命已經發生著強烈的改變了。一點一滴增盛大乘習氣。
感恩師長教我「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
弟子願努力,懷著利益他人的心,努力讓此心一天比一天多一點,一天比一天再強烈一點。並將此想利益他人的心,虔誠的供養給我的師長,感恩這一切的美好都是師長教我的。
包〇〇 2024-02-17 23:00:03 (d*******o@g***l.***)
敬愛的上師:
這一講是妙音笑大師在此論教授殊勝的四種殊勝的第一個-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再分八個中的第六個,其一是經續相共應理者、其二是若不爾者,便致謗法之理者。第一是說顯密相共,是佛說或依據經續,而確立是相順的、是都要學的,只有少分開遮不同;第二是指趣入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雖有依次增上及初始即入大乘,但現證菩薩果位,一定是具足下下所有功德。
這使得我們反思善知識引導我們的方式,師父在生生世世中,在我們的心續中種下菩提種子、引導我們如何呵護菩提心苗的成長茁壯,為發菩提心而做長遠的規劃,上師指出:「所以一邊學習經典,一邊聽善知識的教誡,一邊培養著自己的這種胸襟,自己的對生命很遼闊的規劃,我會覺得這是在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不知不覺很多生命都在產生的一種變化。」我慢慢體會而最終發現,善知識這個培養弟子大乘種性的教育工程,多麼精妙而不可思議😅,上師加持。
這一講是妙音笑大師在此論教授殊勝的四種殊勝的第一個-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再分八個中的第六個,其一是經續相共應理者、其二是若不爾者,便致謗法之理者。第一是說顯密相共,是佛說或依據經續,而確立是相順的、是都要學的,只有少分開遮不同;第二是指趣入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雖有依次增上及初始即入大乘,但現證菩薩果位,一定是具足下下所有功德。
這使得我們反思善知識引導我們的方式,師父在生生世世中,在我們的心續中種下菩提種子、引導我們如何呵護菩提心苗的成長茁壯,為發菩提心而做長遠的規劃,上師指出:「所以一邊學習經典,一邊聽善知識的教誡,一邊培養著自己的這種胸襟,自己的對生命很遼闊的規劃,我會覺得這是在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不知不覺很多生命都在產生的一種變化。」我慢慢體會而最終發現,善知識這個培養弟子大乘種性的教育工程,多麼精妙而不可思議😅,上師加持。
劉〇〇 2024-02-15 21:01:46 (f**********a@g***l.***)
頂禮大寶真如老師:
弟子今日善行供養老師:聽善知識的話,聞法後認真消化、思惟總結。
過了一整個寒假,很久沒好好聽全廣...好動人心弦...
感恩老師這麼理解我們,總能抓住我的各種現行引導聽聞前行,而且都不會重複,太強了...透過老師和仁波切的引導及問答,才更清楚一點「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多釐清一點自己的模糊。宗大師太厲害了~就像師父老是叮囑一開始就要發菩提心趣入大乘!這段也是針對大乘人宣說,難怪我之前都搞不懂,因為心量太小...佛陀從頭到尾講的都是一佛乘啊,是我自己不知道聽到哪裡去了...待他而言,道有三乘以饒益三種所化機,但待自,我只能發一種心、選一條道、串習成為一種種姓,另外二條不是必經,但也需要學,因為目的唯為利有情而成佛!除了自心必須生起、了知、圓滿諸道,還要成辦諸道所作~超級浩瀚!佛陀正是我們絕對的榜樣,對其所說一切至言=道之正體+支分,都要一樣地恭敬,切忌妄加分判好與不好,依我老是憑感覺、好惡、配胃口的習氣,動不動對圓滿的教法作錯誤的取捨,輕輕鬆鬆就謗法了!果然,聞思要串習、資糧要累積,溫故知新,才能漸次深入!才更能釐清、整合內涵及總別次第!感恩如華法師以無比的耐心、親自陪著我們蹲馬步練基本功!深深感恩善知識~透過師長教言趣入教典,對整體、綱要、次第才有機會正確認識,才能試著思惟探索:到底我如何運用佛法以解決從眼前乃至究竟的苦樂問題?"究竟"到底是有多究竟?原來,初發心就決定了我們的生命高度及看待一切的深廣度!對境的所求,就是我內心的渴望,需要再再檢視,在每個當下思惟轉心練發願,令心成彼事彼體分!發心的高度也正是佛法跟世間法的絕對差異!但佛法又不離世間法,難怪解方不一般,觀業忍受的同時以苦為道、轉過患為功德!!!堅穩沉靜的快樂就存在於以終為始、自我突破的每個當下,原來,立地成佛是一個能夠享受從樂趣勝樂的全過程?!
以上供養老師。祈願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速疾來台陪伴教導引領弟子們成辦諸道所作!弟子芳琪頂禮
弟子今日善行供養老師:聽善知識的話,聞法後認真消化、思惟總結。
過了一整個寒假,很久沒好好聽全廣...好動人心弦...
感恩老師這麼理解我們,總能抓住我的各種現行引導聽聞前行,而且都不會重複,太強了...透過老師和仁波切的引導及問答,才更清楚一點「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多釐清一點自己的模糊。宗大師太厲害了~就像師父老是叮囑一開始就要發菩提心趣入大乘!這段也是針對大乘人宣說,難怪我之前都搞不懂,因為心量太小...佛陀從頭到尾講的都是一佛乘啊,是我自己不知道聽到哪裡去了...待他而言,道有三乘以饒益三種所化機,但待自,我只能發一種心、選一條道、串習成為一種種姓,另外二條不是必經,但也需要學,因為目的唯為利有情而成佛!除了自心必須生起、了知、圓滿諸道,還要成辦諸道所作~超級浩瀚!佛陀正是我們絕對的榜樣,對其所說一切至言=道之正體+支分,都要一樣地恭敬,切忌妄加分判好與不好,依我老是憑感覺、好惡、配胃口的習氣,動不動對圓滿的教法作錯誤的取捨,輕輕鬆鬆就謗法了!果然,聞思要串習、資糧要累積,溫故知新,才能漸次深入!才更能釐清、整合內涵及總別次第!感恩如華法師以無比的耐心、親自陪著我們蹲馬步練基本功!深深感恩善知識~透過師長教言趣入教典,對整體、綱要、次第才有機會正確認識,才能試著思惟探索:到底我如何運用佛法以解決從眼前乃至究竟的苦樂問題?"究竟"到底是有多究竟?原來,初發心就決定了我們的生命高度及看待一切的深廣度!對境的所求,就是我內心的渴望,需要再再檢視,在每個當下思惟轉心練發願,令心成彼事彼體分!發心的高度也正是佛法跟世間法的絕對差異!但佛法又不離世間法,難怪解方不一般,觀業忍受的同時以苦為道、轉過患為功德!!!堅穩沉靜的快樂就存在於以終為始、自我突破的每個當下,原來,立地成佛是一個能夠享受從樂趣勝樂的全過程?!
以上供養老師。祈願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速疾來台陪伴教導引領弟子們成辦諸道所作!弟子芳琪頂禮
冼〇〇 2024-02-15 05:59:26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今講弟子更加深加廣對自己在學修對治自己煩惱,有了無窮動力,生起精進心,在緣起下依師淨罪集資及廣發大願,老師的法音真的非常殊妙,無限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今講弟子更加深加廣對自己在學修對治自己煩惱,有了無窮動力,生起精進心,在緣起下依師淨罪集資及廣發大願,老師的法音真的非常殊妙,無限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易〇〇 2024-02-14 09:10:44 (y********8@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
親愛的老師,您說學習要精細的研究教典,反覆地觀察自己的見解是否清淨和純粹,還要跟自己的善知識多次地去請教討論,跟同行反覆地切磋。自己的見地才會愈來愈純。弟子以前是沒有這麼學習的,難怪我們的見地都亂亂的,建立不起來。總是愛怎麼想就怎麼想,沒有教典和善知識依據。更沒有討論切磋。我想自己要注意培養請益和謙恭的心。
您說ㄧ定要對無限的生命有長遠的規畫,就是ㄧ定要發菩提心。您說:師父ㄧ直在勸我們 引導我們,餵我們,培養我們像大鵬鳥的志向,弟子聽了很感動,感恩。透由此次拜三千佛,再次看到許多人共同努力互助增上的大乘道。非常的美。菩提心的修持,我們並不懂,但是師父就點點滴滴培養著我們,我對這點非常驚訝和感動。但自己迷失在自我時,又會忘記。很希望ㄧ直能看到這個偉大的恩德。老師,您辛苦了。弟子昨天非常高興及感動。願所有眾生都得到您的攝護。謝謝您。請您早日來台。
親愛的老師,您說學習要精細的研究教典,反覆地觀察自己的見解是否清淨和純粹,還要跟自己的善知識多次地去請教討論,跟同行反覆地切磋。自己的見地才會愈來愈純。弟子以前是沒有這麼學習的,難怪我們的見地都亂亂的,建立不起來。總是愛怎麼想就怎麼想,沒有教典和善知識依據。更沒有討論切磋。我想自己要注意培養請益和謙恭的心。
您說ㄧ定要對無限的生命有長遠的規畫,就是ㄧ定要發菩提心。您說:師父ㄧ直在勸我們 引導我們,餵我們,培養我們像大鵬鳥的志向,弟子聽了很感動,感恩。透由此次拜三千佛,再次看到許多人共同努力互助增上的大乘道。非常的美。菩提心的修持,我們並不懂,但是師父就點點滴滴培養著我們,我對這點非常驚訝和感動。但自己迷失在自我時,又會忘記。很希望ㄧ直能看到這個偉大的恩德。老師,您辛苦了。弟子昨天非常高興及感動。願所有眾生都得到您的攝護。謝謝您。請您早日來台。
孫〇〇 2024-02-13 10:03:36 (k**9@r*s.***.**)
頂禮老師
老師說要一邊學經典聽師長的教誡,一邊培養大乘的胸襟
想到自己初學廣論時,很多事情都只考慮到自己,覺得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顧別人,不覺得要一邊學經典一邊培養大乘胸襟
在很多修行的提策上,師父他也一直會強調說:一定要有一個大乘發心!
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
所以記住師長的言教很重要,遇到境界才會想到要有一顆利益他人的心。
感恩老師
弟子維政虔十
老師說要一邊學經典聽師長的教誡,一邊培養大乘的胸襟
想到自己初學廣論時,很多事情都只考慮到自己,覺得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顧別人,不覺得要一邊學經典一邊培養大乘胸襟
在很多修行的提策上,師父他也一直會強調說:一定要有一個大乘發心!
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
所以記住師長的言教很重要,遇到境界才會想到要有一顆利益他人的心。
感恩老師
弟子維政虔十
徐〇〇 2024-02-12 23:10:56 (l********2@h*****l.***)
昨日去鳳山寺參加朝禮法會,弟子殷重向三寶祈願天下無災。感恩師父老師再再引領弟子,發菩提心,為饒益有情努力學習廣論,直至菩提!
李〇〇〇 2024-02-12 19:40:54 (e*********6@g***l.***)
0478講《廣海明月》學習心得 寫信給老師
至心敬礼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念師父.老師以生命殷勤引導我們修学《廣論》的恩德!真是越學越能感受到老師依止師父心志饒益我們的用心。每次聽到老師数数提策.叮嚀听法前行要發大乘心的重要.要想到佛陀指示給芸芸眾生的一條離苦得樂的路,那我們就沿著這個正確的路在听聞。就非常非常感動!
並強調必須断三过.具六想,而且要銘記師父常說:「學佛.學佛就是要學佛說的,不要学我 一一我覺得什麼合理.我覺得什麼不合理 ...。」乃至初学時就教示我們要學上上的大乘.要學習下下的一切。這樣催促我們一定要趣大乘.一定要發菩提心。老師也告訴我們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油然深生心力倍加勇勵修学,隨念從生活中串習代人著想做起。对比初学至今近30年不知不覺中都在產生一種變化,心想要為大眾做,而生歡喜心。真是感恩啊!
祈願老師 法体安康.長久住世.正法久住.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体)李鎌清 顶礼 2023.02.13.
至心敬礼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念師父.老師以生命殷勤引導我們修学《廣論》的恩德!真是越學越能感受到老師依止師父心志饒益我們的用心。每次聽到老師数数提策.叮嚀听法前行要發大乘心的重要.要想到佛陀指示給芸芸眾生的一條離苦得樂的路,那我們就沿著這個正確的路在听聞。就非常非常感動!
並強調必須断三过.具六想,而且要銘記師父常說:「學佛.學佛就是要學佛說的,不要学我 一一我覺得什麼合理.我覺得什麼不合理 ...。」乃至初学時就教示我們要學上上的大乘.要學習下下的一切。這樣催促我們一定要趣大乘.一定要發菩提心。老師也告訴我們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油然深生心力倍加勇勵修学,隨念從生活中串習代人著想做起。对比初学至今近30年不知不覺中都在產生一種變化,心想要為大眾做,而生歡喜心。真是感恩啊!
祈願老師 法体安康.長久住世.正法久住.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体)李鎌清 顶礼 2023.02.13.
劉〇〇 2024-02-12 04:14:47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聽聞前洗個手,緣念發心偈、焚香、禮拜,讓心慢慢靜下來,讓自己的聽聞動機變得強烈、清晰!常常練斷器三過、依六種想,變成自己的寶貝!把經典的內涵在心中生起來,所破破掉,和經典越來越相應!
四家合註,通達聖教無為殊勝分八,其中第六開示彼為應理分二1.經續相共應理者;除了很少的開遮外,顯密任何經教都是相順的。要趣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的功德種類。
若學了一段時間,要反覆觀察自己的見解是否清淨、純粹,還要跟善知識多次請教、討論,跟同行反覆切磋,不可失去向學謙恭的心!
現證菩薩果位(菩提心)時,他一定要具足下下的功德。師父、上師不斷勸發我們發菩提心,這種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很珍貴!
所以一邊學習經典,一邊聽善知識的教誡,一邊培養著自己的這種胸襟,自己的對生命很遼闊的規劃,我會覺得這是在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不知不覺很多生命都在產生的一種變化。
我有發覺自己承擔班級幹部,傳心窗口後,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你更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其實沒有進入這樣的學習的時候,心中的這個習氣沒有這麼強、這麼積極,或者歡喜,或者不怕苦。這些都在學習教典的過程中,在善知識的語教中,一點一點、一點一點,我的生命已經發生著強烈的改變!
沒有師父、上師,今生想改變一點點都很困難,因為連看都看不見啊!
求您和師父生生的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聽聞前洗個手,緣念發心偈、焚香、禮拜,讓心慢慢靜下來,讓自己的聽聞動機變得強烈、清晰!常常練斷器三過、依六種想,變成自己的寶貝!把經典的內涵在心中生起來,所破破掉,和經典越來越相應!
四家合註,通達聖教無為殊勝分八,其中第六開示彼為應理分二1.經續相共應理者;除了很少的開遮外,顯密任何經教都是相順的。要趣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的功德種類。
若學了一段時間,要反覆觀察自己的見解是否清淨、純粹,還要跟善知識多次請教、討論,跟同行反覆切磋,不可失去向學謙恭的心!
現證菩薩果位(菩提心)時,他一定要具足下下的功德。師父、上師不斷勸發我們發菩提心,這種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很珍貴!
所以一邊學習經典,一邊聽善知識的教誡,一邊培養著自己的這種胸襟,自己的對生命很遼闊的規劃,我會覺得這是在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不知不覺很多生命都在產生的一種變化。
我有發覺自己承擔班級幹部,傳心窗口後,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你更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其實沒有進入這樣的學習的時候,心中的這個習氣沒有這麼強、這麼積極,或者歡喜,或者不怕苦。這些都在學習教典的過程中,在善知識的語教中,一點一點、一點一點,我的生命已經發生著強烈的改變!
沒有師父、上師,今生想改變一點點都很困難,因為連看都看不見啊!
求您和師父生生的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吳〇〇 2024-02-12 01:13:58 (j*******5@g***l.***)
老師好,新年快樂!感恩您這一年來的陪伴與教導, 幫助弟子能在學佛的路上持續跟著善知識學習廣論!
老師在這一講最後問到:我們跟著師父學廣論,已經產生強烈的改變,你有發現嗎? 假如給我自己總結,自己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有進步, 但是要說強烈的改變,卻也說不出口。 可是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問?是從什麼樣的觀點,去看到那個強烈的改變?一定有我沒有體會到的點。
這當中又提到要學佛不要學我,不是憑著自己感覺的一點點,就覺得已經全部學會了。 要反覆的去學經典,跟善知識學,跟同行切磋。這樣才能真正的通達。
感恩老師在後面帶著弟子去憶念師父對我的滿滿心意,這一切都是為了培養弟子走大乘。有了師父老師的陪伴與教導,自己才能在這20年堅持學習下去:從沒想過學佛要成佛,還有要達到成佛的目標,我得發菩提心,做種種的淨罪集資。感恩上師三寶的加持!
將聽聞全廣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祈願能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老師在這一講最後問到:我們跟著師父學廣論,已經產生強烈的改變,你有發現嗎? 假如給我自己總結,自己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有進步, 但是要說強烈的改變,卻也說不出口。 可是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問?是從什麼樣的觀點,去看到那個強烈的改變?一定有我沒有體會到的點。
這當中又提到要學佛不要學我,不是憑著自己感覺的一點點,就覺得已經全部學會了。 要反覆的去學經典,跟善知識學,跟同行切磋。這樣才能真正的通達。
感恩老師在後面帶著弟子去憶念師父對我的滿滿心意,這一切都是為了培養弟子走大乘。有了師父老師的陪伴與教導,自己才能在這20年堅持學習下去:從沒想過學佛要成佛,還有要達到成佛的目標,我得發菩提心,做種種的淨罪集資。感恩上師三寶的加持!
將聽聞全廣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祈願能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陳〇〇 2024-02-11 10:16:13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在478講持續引導學習前的聽聞前行,鼓勵能夠做到一旦聽聞法音,就能夠全神貫注、一心投入聽聞學習,而不受其他外境所牽絆。本講次當中,也指導著要有個聞法前的過渡,讓緣著外境的心思能夠靜息下來,聞法動機也同時被提策起來,藉由聞法而得法喜、對經典就愈來愈相應。感恩 老師提策此一思路,就是從內心產生強猛的善法欲,聞法入心、得法饒益。
478講,引導由 妙音笑大師所造八科判之第六:「開示彼為應理之一、經續相共應理者」之相關段落內涵。 大師造論時,用「別緣開遮」四字來說明顯密之間的少分開遮因緣,也就是 佛陀說法必是為利有情眾生,而且依著不同根器眾生說法,何來別有異同、衝突之說;但是,部分學子誤以為字義上看似衝突而加以妄議是非,導致教法分崩;這是錯誤見解所引導。所以,顯密之中雖有少許特別開遮之別,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共道,沒有衝突、也不能忽略少分別緣開遮的用意。所以,波羅蜜多乘、密乘是共道;只有在極為特殊的狀態下,有些許開遮不同而已。忽略此一極為特殊之處,就誤以為顯密有著極大差異,顯然徹底誤解、妄議教理內涵之失,尤其是完全不了解為何會有特殊開許之別緣。
別緣二字之深意,感恩 大師如此善巧的引領學習所有聖教毫不相違、完全融通之理。所以,學佛必然要學習 佛陀聖教,千萬不能妄議聖教內涵,尤其只有懂一點點之時,更要謹慎的與善知識再再確認,與同行善知識反覆討論確認,讓所得到的見地能夠愈來愈純淨,「如煉羯摩金」般地將教理持續純化而不留下任何染污思路。因而,唯有懷著謙虛向學之心,持續依師揣摩鑽研,致力見行合一。
感恩 老師在本講中提到是否會驚訝大乘發心?學習本講,特別感念 師父不知多少生多少世,時時都在引導著大乘發心,所以就對大乘發心特別熟悉,毫不驚訝。雖然為利有情的心思被啟發出來,但是真實對境之時也容易遇到困難就退縮。不過,就在 師父、老師一次次的引領之下,持續練習與增長大乘發心的強度。
改變的歷程,是漫長的、艱辛的,但是也是愉悅的、歡欣的。感恩 老師、師父持續引導學習,從引導大乘發心,到鑽研 佛陀聖教內涵,都是逐步的、一點一滴的轉變生命。或許當下的轉變很慢,但是一定會堅持下去,絕不放棄。學習路上,期望能持續感得 老師、師父生生世世的指導與引領,逐步增上、直趣菩提。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恭敬叩首
感恩 老師在478講持續引導學習前的聽聞前行,鼓勵能夠做到一旦聽聞法音,就能夠全神貫注、一心投入聽聞學習,而不受其他外境所牽絆。本講次當中,也指導著要有個聞法前的過渡,讓緣著外境的心思能夠靜息下來,聞法動機也同時被提策起來,藉由聞法而得法喜、對經典就愈來愈相應。感恩 老師提策此一思路,就是從內心產生強猛的善法欲,聞法入心、得法饒益。
478講,引導由 妙音笑大師所造八科判之第六:「開示彼為應理之一、經續相共應理者」之相關段落內涵。 大師造論時,用「別緣開遮」四字來說明顯密之間的少分開遮因緣,也就是 佛陀說法必是為利有情眾生,而且依著不同根器眾生說法,何來別有異同、衝突之說;但是,部分學子誤以為字義上看似衝突而加以妄議是非,導致教法分崩;這是錯誤見解所引導。所以,顯密之中雖有少許特別開遮之別,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共道,沒有衝突、也不能忽略少分別緣開遮的用意。所以,波羅蜜多乘、密乘是共道;只有在極為特殊的狀態下,有些許開遮不同而已。忽略此一極為特殊之處,就誤以為顯密有著極大差異,顯然徹底誤解、妄議教理內涵之失,尤其是完全不了解為何會有特殊開許之別緣。
別緣二字之深意,感恩 大師如此善巧的引領學習所有聖教毫不相違、完全融通之理。所以,學佛必然要學習 佛陀聖教,千萬不能妄議聖教內涵,尤其只有懂一點點之時,更要謹慎的與善知識再再確認,與同行善知識反覆討論確認,讓所得到的見地能夠愈來愈純淨,「如煉羯摩金」般地將教理持續純化而不留下任何染污思路。因而,唯有懷著謙虛向學之心,持續依師揣摩鑽研,致力見行合一。
感恩 老師在本講中提到是否會驚訝大乘發心?學習本講,特別感念 師父不知多少生多少世,時時都在引導著大乘發心,所以就對大乘發心特別熟悉,毫不驚訝。雖然為利有情的心思被啟發出來,但是真實對境之時也容易遇到困難就退縮。不過,就在 師父、老師一次次的引領之下,持續練習與增長大乘發心的強度。
改變的歷程,是漫長的、艱辛的,但是也是愉悅的、歡欣的。感恩 老師、師父持續引導學習,從引導大乘發心,到鑽研 佛陀聖教內涵,都是逐步的、一點一滴的轉變生命。或許當下的轉變很慢,但是一定會堅持下去,絕不放棄。學習路上,期望能持續感得 老師、師父生生世世的指導與引領,逐步增上、直趣菩提。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恭敬叩首
蔡〇〇 2024-02-09 06:46:07 (p*****3@y***o.***.**)
在這個除夕夜裡,特別想念師父和上師!總結自己學佛以來的進步,是心的格局變大了,就像這一講裡提到的,「是不是比剛開始學《廣論》的時候,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你更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甚至一發現有什麼要為大眾做的,心裡就很想去做?」是的!2024.01.26-01.30我去護持教師營,就是為了報師長恩!
林〇〇 2024-02-09 02:57:05 (f******8@g***l.***)
至誠頂禮老師:
478講晨間共學研討時,慶雄師兄以曾經看了一場一票難求的電影,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昇霖師兄說因難得而珍貴,因期待而專注,證成我們的聽聞是可以有這樣的執持力的。董宏師兄也舉了以前蒐集郵票的愛好,一翻開集郵冊就很愉悅,一有新出版的郵票立刻買……昇霖師兄說可以練到把翻開經典如翻開集郵冊一樣歡喜的善法欲。大家都結合心緒認真地思惟「此時此刻為什麼要聽講?」努力練就正確的聽聞前行。弟子也學習到以「想到佛陀」立起的感恩心,清晰動機令專注也有力,做聽聞前行的「過渡」教授,無論老師說多少次,每次都有新的收穫,在今天的除夕日,做年度總結時,對昇霖師兄帶領的晨間共學中每一位師兄姐有無限的感激,因為有他們不畏寒熱從不間斷的堅持研討,弟子也才不敢懈怠地跟著跟著,因為有佳餘善友的錄音檔,弟子也才能一步步隨後同行。
除夕的今日 478講是師長恩賜的新年禮物……從「經續相共」教誡弟子顯密「就是都要學」,在師父說的「學佛要學佛說的」一層層地發現自己要修正的過失,一次次加深謙恭向學的心念,仁波切教授的「初始即入大乘」老師問「眼睛好驚訝,還是內心好驚訝?」是善知識把震驚眼與心的教義,一而再,再而三的植入弟子的識田裡。師父勸著無限生命的長遠規劃就是發菩提心,仁波切說懷著強烈利益別人的心是非常珍貴的,是老師引導弟子體會善知識不知多少生,就是這樣呵護澆灌著弟子的慧命,才冒出趣入大乘的心芽…….感恩師長的說法深恩,弟子誓願把一天比一天更進步的自己,供養老師。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478講晨間共學研討時,慶雄師兄以曾經看了一場一票難求的電影,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昇霖師兄說因難得而珍貴,因期待而專注,證成我們的聽聞是可以有這樣的執持力的。董宏師兄也舉了以前蒐集郵票的愛好,一翻開集郵冊就很愉悅,一有新出版的郵票立刻買……昇霖師兄說可以練到把翻開經典如翻開集郵冊一樣歡喜的善法欲。大家都結合心緒認真地思惟「此時此刻為什麼要聽講?」努力練就正確的聽聞前行。弟子也學習到以「想到佛陀」立起的感恩心,清晰動機令專注也有力,做聽聞前行的「過渡」教授,無論老師說多少次,每次都有新的收穫,在今天的除夕日,做年度總結時,對昇霖師兄帶領的晨間共學中每一位師兄姐有無限的感激,因為有他們不畏寒熱從不間斷的堅持研討,弟子也才不敢懈怠地跟著跟著,因為有佳餘善友的錄音檔,弟子也才能一步步隨後同行。
除夕的今日 478講是師長恩賜的新年禮物……從「經續相共」教誡弟子顯密「就是都要學」,在師父說的「學佛要學佛說的」一層層地發現自己要修正的過失,一次次加深謙恭向學的心念,仁波切教授的「初始即入大乘」老師問「眼睛好驚訝,還是內心好驚訝?」是善知識把震驚眼與心的教義,一而再,再而三的植入弟子的識田裡。師父勸著無限生命的長遠規劃就是發菩提心,仁波切說懷著強烈利益別人的心是非常珍貴的,是老師引導弟子體會善知識不知多少生,就是這樣呵護澆灌著弟子的慧命,才冒出趣入大乘的心芽…….感恩師長的說法深恩,弟子誓願把一天比一天更進步的自己,供養老師。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李〇〇 2024-02-08 23:13:43 (m****5@g***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在每一次開示前都會提策弟子聽聞前行的重要,除了廣論裡面的聽聞軌理要努力思惟串習外,還可以用一種跟自己更貼近的想法讓自己聽聞的動機能更清晰,進一步鼓勵自己更專心的聽聞,就如同老師在這裡所說的:為了要離苦得樂所以要想到佛陀,因為佛陀就是為我們指示一條最正確的離苦得樂的路,現在我就是沿著這個正確的路在做聽聞,而在這個正確的路裡聽聞前行就是正確中的正確。
三乘五道的修行過程當中,除了追求目標的不同而有少分別緣開遮之外,佛陀的至言都是相順的。要趣上上的三乘五道,就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的功德種類,因為下下為上上不可或缺之基礎,如果能按次拾級而上自然會達到上上,所以要依著道次第的內涵來修行。
趣入大乘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次增上,弟子的理解是回小向大或是剛開始並不確定是走哪一條路,因此會有繞遠路的問題,不知此理解是否正確,感謝老師或法師為弟子釋疑。一是初始即入大乘,也就是師父的悲心一直強調說:一定要有一個大乘發心,跟著大乘善知識的引導直接趣入大乘,學習善財童子一生取辦達到究竟。感恩老師帶弟子向仁波切及師父念恩。
弟子依著老師的引導觀察自己生命的變化,現在的確比剛開始學《廣論》的時候,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會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看到境況不佳的眾生,也會在心中發願希望對方能離苦得到改善甚至實際行動給予幫助。整個人生的規劃也是以無限生命走增上生道為目標,發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及持較大善知識學習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直到究竟。這些人生的改變都源自於師長的說法恩,以此心得供養老師。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感恩老師在每一次開示前都會提策弟子聽聞前行的重要,除了廣論裡面的聽聞軌理要努力思惟串習外,還可以用一種跟自己更貼近的想法讓自己聽聞的動機能更清晰,進一步鼓勵自己更專心的聽聞,就如同老師在這裡所說的:為了要離苦得樂所以要想到佛陀,因為佛陀就是為我們指示一條最正確的離苦得樂的路,現在我就是沿著這個正確的路在做聽聞,而在這個正確的路裡聽聞前行就是正確中的正確。
三乘五道的修行過程當中,除了追求目標的不同而有少分別緣開遮之外,佛陀的至言都是相順的。要趣上上的三乘五道,就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的功德種類,因為下下為上上不可或缺之基礎,如果能按次拾級而上自然會達到上上,所以要依著道次第的內涵來修行。
趣入大乘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次增上,弟子的理解是回小向大或是剛開始並不確定是走哪一條路,因此會有繞遠路的問題,不知此理解是否正確,感謝老師或法師為弟子釋疑。一是初始即入大乘,也就是師父的悲心一直強調說:一定要有一個大乘發心,跟著大乘善知識的引導直接趣入大乘,學習善財童子一生取辦達到究竟。感恩老師帶弟子向仁波切及師父念恩。
弟子依著老師的引導觀察自己生命的變化,現在的確比剛開始學《廣論》的時候,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會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看到境況不佳的眾生,也會在心中發願希望對方能離苦得到改善甚至實際行動給予幫助。整個人生的規劃也是以無限生命走增上生道為目標,發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及持較大善知識學習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直到究竟。這些人生的改變都源自於師長的說法恩,以此心得供養老師。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胡〇〇 2024-02-08 21:04:20 (y********u@g***l.***)
頂禮上師!
老師您在最後一段問"你們有沒有觀察自己?你是不是比剛開始學《廣論》的時候,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你更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甚至一發現有什麼要為大眾做的,心裡就很想去做?" 回答老師"有的!"這一切都是師父與老師教導的,師父與老師一再再提醒我們在聞思與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發心,就像老師在文中提到的,您們"特別小心地啟發著我們趣向於大乘的這個覺悟。"而經過了幾年的學習,弟子也漸漸覺得承擔事項沒那麼苦,反而越來越歡喜。感恩上師的殷切叮嚀,祝您與大寶僧團新年吉祥,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怡靜虔十頂禮!
老師您在最後一段問"你們有沒有觀察自己?你是不是比剛開始學《廣論》的時候,更能夠承載一些事情,你更想要為大眾做點什麼,甚至一發現有什麼要為大眾做的,心裡就很想去做?" 回答老師"有的!"這一切都是師父與老師教導的,師父與老師一再再提醒我們在聞思與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發心,就像老師在文中提到的,您們"特別小心地啟發著我們趣向於大乘的這個覺悟。"而經過了幾年的學習,弟子也漸漸覺得承擔事項沒那麼苦,反而越來越歡喜。感恩上師的殷切叮嚀,祝您與大寶僧團新年吉祥,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怡靜虔十頂禮!
秦〇〇 2024-02-08 04:10:50 (b*******w@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總是處處 提醒 我們在學習還有承擔時要先做好意樂前行的提策。 弟子在學習多年後,才慢慢熟悉,並體會到意樂提策的重要性!在教養孩子上,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弟子體會到控制型的教養只會讓親子關係緊張,也無益於孩子的是非概念建立。這時特別體會到:若沒有佛陀的悲智功德,我連自己的孩子都幫不了。原來大乘菩提心就是從利益一切眾生,到幫助自己,幫助自己最親密的家人。 感恩師長關照弟子, 讓 弟子的菩提心萌芽 。祈願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長轉法輪。弟子願生生世世追隨師長,直至成佛。
弟子秦淑儀頂禮虔十
感恩師長總是處處 提醒 我們在學習還有承擔時要先做好意樂前行的提策。 弟子在學習多年後,才慢慢熟悉,並體會到意樂提策的重要性!在教養孩子上,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弟子體會到控制型的教養只會讓親子關係緊張,也無益於孩子的是非概念建立。這時特別體會到:若沒有佛陀的悲智功德,我連自己的孩子都幫不了。原來大乘菩提心就是從利益一切眾生,到幫助自己,幫助自己最親密的家人。 感恩師長關照弟子, 讓 弟子的菩提心萌芽 。祈願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長轉法輪。弟子願生生世世追隨師長,直至成佛。
弟子秦淑儀頂禮虔十
冼〇〇 2024-02-08 02:50:05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弟子真的學習了廣論後,生命有很大改變,由只緣著自己,到現在會懇切發心效學如同師父和老師一樣想作一切善利益如母有情眾生,而且今生弟子當聽到師父說學佛是為了成佛,弟子便很認同: 對! 我學法是為了成佛! 這是師父在過往生已曾教導弟子,弟子有串習才會有此見解,現在比以往更希求更好樂想學修證得道次第全圓教授,成為一本活廣論,速疾證得四方道: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密法攝持一切聖教,並且希求修證得止觀雙運作世出世間一切善業,迴向請師請法住世恆光耀、聖教廣弘、饒益如母有情眾生,皆生生增上共修成佛道,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真的學習了廣論後,生命有很大改變,由只緣著自己,到現在會懇切發心效學如同師父和老師一樣想作一切善利益如母有情眾生,而且今生弟子當聽到師父說學佛是為了成佛,弟子便很認同: 對! 我學法是為了成佛! 這是師父在過往生已曾教導弟子,弟子有串習才會有此見解,現在比以往更希求更好樂想學修證得道次第全圓教授,成為一本活廣論,速疾證得四方道: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密法攝持一切聖教,並且希求修證得止觀雙運作世出世間一切善業,迴向請師請法住世恆光耀、聖教廣弘、饒益如母有情眾生,皆生生增上共修成佛道,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邱〇〇 2024-02-08 00:20:22 (j**********4@g***l.***)
敬禮上師.感恩老師慈悲不捨友情繼續開示四家合註.聽聞這一講使我內心非常歡喜.因為檢查一下自己的20多年的學習過程.的確是如老師所說的一樣.透過聞思廣論備覽等諸多經論.以及老師師父的言教.還依此策勵漸漸擴大自己的發心.就是要一心利益他人的心.從承擔小義工到法會總護持.從學員到承擔2個研討班的班長.這對我的學習以及研討班的經營都有很大幫助的緣故.也增添一分我對老師的信心.希求老師繼續為我做引導.因為透過老師的修行體驗以及所宣說的祖師公德.理路的破立.顯密不相違.點點滴滴鼓勵策勵勉勵關懷了我.使我繼續生起修學佛法的歡喜心與善法欲.也易於提起心力對師長修信念恩.這是我獨自聞思所得不到的效果.
林〇〇 2024-02-07 22:00:08 (a*********7@g***l.***)
感恩老師每每叮嚀弟子的聽聞前行,斷三過具六想。有時一個心念閃過,自以為熟練了,但沒有注意到用心的程度。有人提醒是幸福的。只有愛我,關心我的人才會不斷的數數叮嚀。
要趣向上上三乘五道,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對基礎法類,要耐心懇切的學習,不能急進。
因老師開示,弟子再次體會到師父對弟子們的用心,對無限生命一定要有長遠的規劃,一定要發起菩提心。
如同老師說的,在這十幾年的學習中,透由師父,老師的言教,身教,慢慢轉變了習氣,從緣自己的修行,轉而想多承載一些衆生事,能為大衆做些什麼?以前覺得那是麻煩,現在很歡喜,沒有老師提醒,弟子是沒有發覺的。所以老師說的,要善於總結做到的部份很重要。
小年夜收到老師對我無限生命的關懷,心中滿滿的溫暖,感恩老師,祈願祝福老師新年快樂,法體安康。
弟子 秀貞誠頂禮
要趣向上上三乘五道,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對基礎法類,要耐心懇切的學習,不能急進。
因老師開示,弟子再次體會到師父對弟子們的用心,對無限生命一定要有長遠的規劃,一定要發起菩提心。
如同老師說的,在這十幾年的學習中,透由師父,老師的言教,身教,慢慢轉變了習氣,從緣自己的修行,轉而想多承載一些衆生事,能為大衆做些什麼?以前覺得那是麻煩,現在很歡喜,沒有老師提醒,弟子是沒有發覺的。所以老師說的,要善於總結做到的部份很重要。
小年夜收到老師對我無限生命的關懷,心中滿滿的溫暖,感恩老師,祈願祝福老師新年快樂,法體安康。
弟子 秀貞誠頂禮
曾〇〇 2024-02-07 21:32:39 (t**********n@g***l.***)
禮敬珍貴的大寶上師:
第六開示彼為應理,分二:第一、經續相共應理者。第二、若不爾者,便致謗法之理者: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這和[《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p.172:若未獲得如是知解。。。] 所說的不一樣。請為弟子釋疑。
謝謝師父老師的指授。以此法供養上師三寶。
弟子 珮宸頂禮(高15宗005班)
第六開示彼為應理,分二:第一、經續相共應理者。第二、若不爾者,便致謗法之理者: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這和[《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p.172:若未獲得如是知解。。。] 所說的不一樣。請為弟子釋疑。
謝謝師父老師的指授。以此法供養上師三寶。
弟子 珮宸頂禮(高15宗005班)
郭〇〇 2024-02-07 20:05:54 (2*****w@g***l.***)
敬愛的老師:
小年夜聽到這一講特別溫暖,團圓日想起師父老師永恆的陪伴,特別幸福。是一棵被細心照顧的小樹苗,陽光明媚的日子有甘霖澆灌著,風來雨去的日子裡也都有強而有力的依靠。
您的音聲、您的法語,在在提醒到暇滿難得啊,弟子不能不知不覺又賴在安逸中,要奮起,一起照顧自心中的小樹苗,讓它快快長大,也能像師父老師一樣,成為能庇蔭他人的大樹。
祈請您長久住世 法輪常轉
願僧團、法人,乃至一切有情平安吉祥。
小年夜聽到這一講特別溫暖,團圓日想起師父老師永恆的陪伴,特別幸福。是一棵被細心照顧的小樹苗,陽光明媚的日子有甘霖澆灌著,風來雨去的日子裡也都有強而有力的依靠。
您的音聲、您的法語,在在提醒到暇滿難得啊,弟子不能不知不覺又賴在安逸中,要奮起,一起照顧自心中的小樹苗,讓它快快長大,也能像師父老師一樣,成為能庇蔭他人的大樹。
祈請您長久住世 法輪常轉
願僧團、法人,乃至一切有情平安吉祥。
方〇〇 2024-02-07 14:54:06 (t********y@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依師學教,培養大乘胸襟。幫助弟子學習到:
大乘胸襟大不易
依師常懷利他心
學教啟發大乘覺
雖不故染自然薰
學到這裡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師父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講解中,幾乎每一講都能夠聽到師父勸我們:一定要對無限的生命有個長遠的規劃,就是一定要發菩提心。
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
我們可以在師父的帶子裡,包括所有善知識的言教,仔細去聽,你就會發現:他們特別小心地啟發著我們趣向於大乘的這個覺悟,對於有了一點這樣的習慣的人,就特別想要讓我們的習氣能夠增盛。
就好像餵小孩一樣,每天餵一點、每天餵一點,慢慢地長成了那種大乘的種姓,就可以像那個大鵬鳥一樣,翅膀一打開,展翅千萬里那種。他就不是一個麻雀的那個志向,只管自己,甚至自己也管不明白。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依師學教,培養大乘胸襟。幫助弟子學習到:
大乘胸襟大不易
依師常懷利他心
學教啟發大乘覺
雖不故染自然薰
學到這裡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師父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講解中,幾乎每一講都能夠聽到師父勸我們:一定要對無限的生命有個長遠的規劃,就是一定要發菩提心。
仁波切總是說:「要懷著強烈的利益他人的心,這個心是非常非常地珍貴的!」
我們可以在師父的帶子裡,包括所有善知識的言教,仔細去聽,你就會發現:他們特別小心地啟發著我們趣向於大乘的這個覺悟,對於有了一點這樣的習慣的人,就特別想要讓我們的習氣能夠增盛。
就好像餵小孩一樣,每天餵一點、每天餵一點,慢慢地長成了那種大乘的種姓,就可以像那個大鵬鳥一樣,翅膀一打開,展翅千萬里那種。他就不是一個麻雀的那個志向,只管自己,甚至自己也管不明白。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總共 24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