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〇〇 2025-03-24 23:46:10 (m******1@h*****l.***)
																					頂禮師長三寶: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有一定證量才能到達的境界。
《起信津梁》說:「對於以戒律為基礎,然後透過聞思來抉擇空性──就是實性,以修所成作意其內涵,這樣的三學次第順逆無有錯亂的這一點,佛陀是如此宣說的。」戒律是學習的明燈所以<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因為你不好好持戒就沒有人身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有一定證量才能到達的境界。
《起信津梁》說:「對於以戒律為基礎,然後透過聞思來抉擇空性──就是實性,以修所成作意其內涵,這樣的三學次第順逆無有錯亂的這一點,佛陀是如此宣說的。」戒律是學習的明燈所以<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因為你不好好持戒就沒有人身了。>
 張〇〇 2024-02-23 23:05:35 (j*************6@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在此講的學習中,弟子學習到了看到不同處,有時會有背後的因緣,不一定是寒熱相違牴觸。就很像藏傳佛教派系極多大概可分為寧瑪(紅)派、噶舉(白)派、薩迦(花)派、格魯(黃)派等四大教派。每個教派有自己的緣起,所以當看到不明白處,對方有多少證量我們一定無從得知。但身為宗大師弟子的我們,心中的準則就是[真正清淨行持的教法,它是非常非常重視戒律的。]
感恩佛陀教誡我們說:以戒律為明燈。感恩宗大師樹立了正確持戒的宗風。感恩老師的叮嚀:大家一定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因為你不好好持戒就沒有人身了。弟子一定要努力練習持戒,並努力實踐十善法:身體的行為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三種;語言的行為有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四種;心理的行為有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三種。
也祈請老師為弟子們開講《起信津梁》。讓我們能透過宗大師傳記,更認識師長並發起跟他效學的心。感恩師長!
																				在此講的學習中,弟子學習到了看到不同處,有時會有背後的因緣,不一定是寒熱相違牴觸。就很像藏傳佛教派系極多大概可分為寧瑪(紅)派、噶舉(白)派、薩迦(花)派、格魯(黃)派等四大教派。每個教派有自己的緣起,所以當看到不明白處,對方有多少證量我們一定無從得知。但身為宗大師弟子的我們,心中的準則就是[真正清淨行持的教法,它是非常非常重視戒律的。]
感恩佛陀教誡我們說:以戒律為明燈。感恩宗大師樹立了正確持戒的宗風。感恩老師的叮嚀:大家一定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因為你不好好持戒就沒有人身了。弟子一定要努力練習持戒,並努力實踐十善法:身體的行為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三種;語言的行為有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四種;心理的行為有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三種。
也祈請老師為弟子們開講《起信津梁》。讓我們能透過宗大師傳記,更認識師長並發起跟他效學的心。感恩師長!
 沈〇〇 2024-02-23 22:09:28 (s**********3@g***l.***)
																					廣海明月0477_《起信津梁》:以戒律為明燈
頂禮大寶恩師:
謝謝老師為我們繼續開示,用濟公佛活及鳩摩羅什大師的喻讓弟子更容易了解。也帶弟子去了解在《起信津梁》中的一段開示,這些都讓弟子能再再的學習到~生命中能值遇到清淨傳承的師父與老師,是多麼難得可貴!在分不清楚東西南北時就有您們的出現,像明燈一樣一直指導引著、教導著我們。
”以戒律為明燈”非常非常的嚮往,希望弟子有一天真的都能證得!祈請師父、老師永遠做弟子的上師,做弟子的明燈,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
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4.02.24
																				頂禮大寶恩師:
謝謝老師為我們繼續開示,用濟公佛活及鳩摩羅什大師的喻讓弟子更容易了解。也帶弟子去了解在《起信津梁》中的一段開示,這些都讓弟子能再再的學習到~生命中能值遇到清淨傳承的師父與老師,是多麼難得可貴!在分不清楚東西南北時就有您們的出現,像明燈一樣一直指導引著、教導著我們。
”以戒律為明燈”非常非常的嚮往,希望弟子有一天真的都能證得!祈請師父、老師永遠做弟子的上師,做弟子的明燈,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
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4.02.24
 包〇〇 2024-02-13 08:48:13 (d*******o@g***l.***)
																					敬愛的上師:
初三返回園區,得以在初四上午參加朝禮法會、下午去湖山道場瞻仰尊聖塔等聖物及佛像,晚上趕緊來補功課。
這一講我整理的脈絡如下:宗大師確立成就佛道的戒律,或說是修持無上密的二種律儀,分相共於顯教的三聚戒(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等菩蕯學處,以及不共的密乘戒,換言之,一切正法、三乘正妙法都要受持及誓言,其三乘正妙法有外-事部及行部、密-瑜伽及無上瑜珈、波羅蜜多乘。
以上戒律所包含的內容,有一些開遮不同,例如能否受用肉、酒、及眷屬,在沒有清楚教法的情況下,會認為是如冷熱相違背的,這種搞不清楚狀況的人,被祖師們指出是"顯自智極粗淺者"!
上師引述仁波切的解說:已達高度證量者,也就是自心相續中生起合量證德的人,才能受用肉酒眷屬等,並非一入密乘即可!因此,真正清淨教法指導重視戒律的行持,這也是宗大師在當時顛倒謬論、名實不符的歪風盛行時,悲智力地振興戒律,而有黃帽派-特別強調以清淨戒律為基底的教證法,最終建立三學次第順逆無有錯亂,完整服順佛陀所宣說的成佛之道,而我發現:清淨圓滿教法所指示的律儀,是正確行持次第的標準及依據,感恩上師講授。
20240213於園區
																				初三返回園區,得以在初四上午參加朝禮法會、下午去湖山道場瞻仰尊聖塔等聖物及佛像,晚上趕緊來補功課。
這一講我整理的脈絡如下:宗大師確立成就佛道的戒律,或說是修持無上密的二種律儀,分相共於顯教的三聚戒(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等菩蕯學處,以及不共的密乘戒,換言之,一切正法、三乘正妙法都要受持及誓言,其三乘正妙法有外-事部及行部、密-瑜伽及無上瑜珈、波羅蜜多乘。
以上戒律所包含的內容,有一些開遮不同,例如能否受用肉、酒、及眷屬,在沒有清楚教法的情況下,會認為是如冷熱相違背的,這種搞不清楚狀況的人,被祖師們指出是"顯自智極粗淺者"!
上師引述仁波切的解說:已達高度證量者,也就是自心相續中生起合量證德的人,才能受用肉酒眷屬等,並非一入密乘即可!因此,真正清淨教法指導重視戒律的行持,這也是宗大師在當時顛倒謬論、名實不符的歪風盛行時,悲智力地振興戒律,而有黃帽派-特別強調以清淨戒律為基底的教證法,最終建立三學次第順逆無有錯亂,完整服順佛陀所宣說的成佛之道,而我發現:清淨圓滿教法所指示的律儀,是正確行持次第的標準及依據,感恩上師講授。
20240213於園區
 陳〇〇 2024-02-07 10:08:45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在477講,詳述顯密之間,除了少分開遮之外,持續引導學習教法毫無相違之理,尤其以持戒的角度,深細說明持戒功德。即使能得師長引導入密學習,依舊需要持守菩薩戒、密乘戒,尤其密乘戒之事部、行部,與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的律儀,都要信守。但是,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沒有完整的教理意涵之認識,尤其誤解原本是某些高量密乘行者可以的特殊開許,就以為所有密乘行者都能如此。此種錯謬,曾經在藏地四處流傳,導致教法衰頹。 宗大師乘願再來,以戒律為依,重新振興教法。感恩 老師引用《起信津梁》的相關段落,陳述當年在藏地的光景,在錯解教理、迷失正見的多少錯誤舉措之下,嚴重影響到聖教的發展。那些錯謬作為,甚或到現在還會產生影響作用。
感恩 大師建構所有引導教法清淨傳流的傳規,感恩 師父將這些教理傳規引到漢地,感恩 老師詮釋與引導學習清淨傳承教法。
教法傳流,唯有清淨傳承來撐持弘傳大任;所有傳承祖師,依著清淨傳承的師長教言、如實奉行,才將聖教流傳至今。因而,千萬不能用自己的見解妄加詮釋教理,甚至對於所聽聞的教理都需要持續思惟辨析,持續與傳承師長確認內涵,接著如法行持。否則,妄議教理內涵,導致出現錯謬看法與修為,可能就會不知道錯到哪裡去!因而,唯有依循傳承師長之教言與引導,才能確實無誤地奉行戒律、修身淨心,依著道次第直趣果地。
感恩 老師,在詮釋大小乘、顯密之共、不共的教理內涵時,一再從各種角度引導學習,認識所有細微異同之處,並且清晰地闡釋這些異同處的內涵差異。透過這些講次的學習,就是要能夠明辨所有的異同處,以及形成這些異同的意義與背景,並詮釋過去曾經出現的誤解等,避免未來又犯同樣的錯誤。
感恩 老師在在提醒,絕對不能憑著自己有限的認識來妄議經典內涵;唯有依止善知識,聽聞善知識講法、引領辨析思惟教理內涵,才能免於犯錯而入錯道。持戒如此,其餘的修行也都如此。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恭敬叩首
																				感恩 老師在477講,詳述顯密之間,除了少分開遮之外,持續引導學習教法毫無相違之理,尤其以持戒的角度,深細說明持戒功德。即使能得師長引導入密學習,依舊需要持守菩薩戒、密乘戒,尤其密乘戒之事部、行部,與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的律儀,都要信守。但是,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沒有完整的教理意涵之認識,尤其誤解原本是某些高量密乘行者可以的特殊開許,就以為所有密乘行者都能如此。此種錯謬,曾經在藏地四處流傳,導致教法衰頹。 宗大師乘願再來,以戒律為依,重新振興教法。感恩 老師引用《起信津梁》的相關段落,陳述當年在藏地的光景,在錯解教理、迷失正見的多少錯誤舉措之下,嚴重影響到聖教的發展。那些錯謬作為,甚或到現在還會產生影響作用。
感恩 大師建構所有引導教法清淨傳流的傳規,感恩 師父將這些教理傳規引到漢地,感恩 老師詮釋與引導學習清淨傳承教法。
教法傳流,唯有清淨傳承來撐持弘傳大任;所有傳承祖師,依著清淨傳承的師長教言、如實奉行,才將聖教流傳至今。因而,千萬不能用自己的見解妄加詮釋教理,甚至對於所聽聞的教理都需要持續思惟辨析,持續與傳承師長確認內涵,接著如法行持。否則,妄議教理內涵,導致出現錯謬看法與修為,可能就會不知道錯到哪裡去!因而,唯有依循傳承師長之教言與引導,才能確實無誤地奉行戒律、修身淨心,依著道次第直趣果地。
感恩 老師,在詮釋大小乘、顯密之共、不共的教理內涵時,一再從各種角度引導學習,認識所有細微異同之處,並且清晰地闡釋這些異同處的內涵差異。透過這些講次的學習,就是要能夠明辨所有的異同處,以及形成這些異同的意義與背景,並詮釋過去曾經出現的誤解等,避免未來又犯同樣的錯誤。
感恩 老師在在提醒,絕對不能憑著自己有限的認識來妄議經典內涵;唯有依止善知識,聽聞善知識講法、引領辨析思惟教理內涵,才能免於犯錯而入錯道。持戒如此,其餘的修行也都如此。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恭敬叩首
 劉〇〇 2024-02-07 06:43:31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接受無上密灌頂時,要接受菩薩戒和密乗戒二種戒。共就是菩薩戒,不共的就是密乘戒。在受密乗律儀時,需要受學波羅蜜多乘,這也是誓言、律儀。
三乘正妙法,是指「外(事部、行部)密(瑜伽、無上瑜伽部)乘(波羅蜜多乘)」
「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其粗淺耳」,律典中說不能喝酒、親近女人,密咒中卻要求,已達高度證量者要飲酒、親近女人。仁波切教我們抉擇:不是ㄧ入密就要親近女人、喝酒,只有在心相續中生起一定合量的時候,才可以。
顯教中也有這樣的示現:濟公活佛、鳩摩羅什大師。
「自許是密咒金剛乘的行者,如果不飲酒類,不受用非時食等,會產生墮罪,違犯誓言。」這樣顛倒的謬論,在藏地曾經流傳很廣。導致那些極其貪愛五欲的人,由於符順自己的慾望,非常地愜意。由此在趣入密乗的形式後,捨棄了出家律儀如野草。
宗大師的黃帽派,特別強調清淨的戒律為基底的教證法。樹立了正確持戒的宗風!振興戒律!
上師所有的善知識都是非常非常重視戒律的,作為弟子的我們,一入手一定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得人身。佛陀也教誡我們:以戒律為明燈。
剛學佛時,看到親近女人的唐卡,內心很疑惑,不知所以然。透過您細細的說明,又舉譬喻,解了我長久以來的疑惑。同時也清楚,修行若沒有清淨傳承的師長帶領,不可能!
求您和師父生生的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接受無上密灌頂時,要接受菩薩戒和密乗戒二種戒。共就是菩薩戒,不共的就是密乘戒。在受密乗律儀時,需要受學波羅蜜多乘,這也是誓言、律儀。
三乘正妙法,是指「外(事部、行部)密(瑜伽、無上瑜伽部)乘(波羅蜜多乘)」
「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其粗淺耳」,律典中說不能喝酒、親近女人,密咒中卻要求,已達高度證量者要飲酒、親近女人。仁波切教我們抉擇:不是ㄧ入密就要親近女人、喝酒,只有在心相續中生起一定合量的時候,才可以。
顯教中也有這樣的示現:濟公活佛、鳩摩羅什大師。
「自許是密咒金剛乘的行者,如果不飲酒類,不受用非時食等,會產生墮罪,違犯誓言。」這樣顛倒的謬論,在藏地曾經流傳很廣。導致那些極其貪愛五欲的人,由於符順自己的慾望,非常地愜意。由此在趣入密乗的形式後,捨棄了出家律儀如野草。
宗大師的黃帽派,特別強調清淨的戒律為基底的教證法。樹立了正確持戒的宗風!振興戒律!
上師所有的善知識都是非常非常重視戒律的,作為弟子的我們,一入手一定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得人身。佛陀也教誡我們:以戒律為明燈。
剛學佛時,看到親近女人的唐卡,內心很疑惑,不知所以然。透過您細細的說明,又舉譬喻,解了我長久以來的疑惑。同時也清楚,修行若沒有清淨傳承的師長帶領,不可能!
求您和師父生生的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吳〇〇 2024-02-05 13:02:32 (j*******5@g***l.***)
																					感謝老師為弟子樹立的正確的概念。 即使是無上密灌頂也要受菩薩戒與密乘戒,而不是密乘行者就可以不用持戒。透過濟公活佛與鳩摩羅什大師的示現,起信津梁中克主傑尊者提到宗大師的功德,還有老師的上師們都是清淨持戒的比丘等等,去幫助弟子去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沒有善知識的引領,指出當中的關鍵,自己也無法完全辨別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即使自己感覺不對,可是也無法指出確切的不正確之處。就看不清前面的路。
好期待可以跟老師一起學習起信津梁,自己也讀過幾遍,透過老師的加持,自己的理解與印象都加深。大師的功德,原來跟廣論的內涵都是一樣。期待期待!
將聽聞廣海明月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 也希望能為自己累積廣大的學習宗大師教法的資糧。 希望能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沒有善知識的引領,指出當中的關鍵,自己也無法完全辨別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即使自己感覺不對,可是也無法指出確切的不正確之處。就看不清前面的路。
好期待可以跟老師一起學習起信津梁,自己也讀過幾遍,透過老師的加持,自己的理解與印象都加深。大師的功德,原來跟廣論的內涵都是一樣。期待期待!
將聽聞廣海明月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 也希望能為自己累積廣大的學習宗大師教法的資糧。 希望能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賴〇〇 2024-02-05 12:44:31 (l*********5@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 真如老師
感恩老師為弟子們宣講廣海明月、菩提道次第略義等教授,祈請老師能為弟子們宣講【起信津梁】,請老師要保重身體。
祈請老師早日能到台灣,帶領大家一起上廣論課。
弟子賴麗安虔禮
																				感恩老師為弟子們宣講廣海明月、菩提道次第略義等教授,祈請老師能為弟子們宣講【起信津梁】,請老師要保重身體。
祈請老師早日能到台灣,帶領大家一起上廣論課。
弟子賴麗安虔禮
 林〇〇 2024-02-04 08:53:22 (f******8@g***l.***)
																					至誠頂禮老師:
這一講從第一個「注意」和問我們「有沒有發現」就清楚開示受聽無上密的灌頂要進入壇城前,須接受菩薩戒和密乘戒兩種共與不共的律儀,它是有戒律。感謝老師詳細解說開遮的不同,舉了耳熟能詳的濟公活佛和鳩摩羅什大師的公案,以仁波切賜予的抉擇教授弟子,從以前常聽到用「酒肉穿過,佛祖心中留 」來勸人不必吃素或執著外相......現在明確的知道那是必須要有「合量」的高度本事,才能夠的。如果一開始的修法就沒有持守律儀,那一定不是清淨的教法。
透由《起信津梁》 更知道宗大師是絕對不贊同假冒修習密法之名,行自己五欲的貪欲的行為。而且黃帽派是特別強調以清淨的戒律為基底的教證法。感恩宗大師整頓了西藏的教法振興了戒律,饒益了所有的修行人。
老師說:戒律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好好擎舉的一盞照亮自他的明燈,弟子要聽從師長的話,好好執持於心,依教奉行,令師歡喜!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4/2/4
																				這一講從第一個「注意」和問我們「有沒有發現」就清楚開示受聽無上密的灌頂要進入壇城前,須接受菩薩戒和密乘戒兩種共與不共的律儀,它是有戒律。感謝老師詳細解說開遮的不同,舉了耳熟能詳的濟公活佛和鳩摩羅什大師的公案,以仁波切賜予的抉擇教授弟子,從以前常聽到用「酒肉穿過,佛祖心中留 」來勸人不必吃素或執著外相......現在明確的知道那是必須要有「合量」的高度本事,才能夠的。如果一開始的修法就沒有持守律儀,那一定不是清淨的教法。
透由《起信津梁》 更知道宗大師是絕對不贊同假冒修習密法之名,行自己五欲的貪欲的行為。而且黃帽派是特別強調以清淨的戒律為基底的教證法。感恩宗大師整頓了西藏的教法振興了戒律,饒益了所有的修行人。
老師說:戒律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好好擎舉的一盞照亮自他的明燈,弟子要聽從師長的話,好好執持於心,依教奉行,令師歡喜!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4/2/4
 李〇〇 2024-02-03 09:00:38 (e*********6@g***l.***)
																					0477講《廣海明月》學習心得   寫信給老師
至心敬礼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師父.老師諄諄教誨!真是越學越能感受到老師依止師父心志饒益我們的用心。比如我們都還沒學到毗缽舍那就先讓我們正確認識密教.導正我們往昔對密教錯誤的認知 ,所以特別以「密咒中要求已經達到高度証量者」這個高度,而說「你要学我的話,那就拿一包針來都吃了,你有這種本事才行,才能夠学我」。油然審思我們出家人,就好好地持守出家人的律儀;是在家人就好好持守在家人的律儀。所以至心感恩師父.老師引導我們有次第.有方法地修学《廣論》,並告訴我們:佛陀教誡我們說「以戒律為明燈」;宗大師也特別特別地強調清淨的戒律為基底的証教法。老師还特別指出自己所有的善知識们,也都是持戒清淨的比丘,他們也学密法,但是他們也非常認真地持比丘戒。所以戒律一定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好好擎舉的一盞照亮自他的明燈。希望我們好好的能夠依教奉行 !我們值遇了師父.老師這樣的善知識教導我們以皮笩喻要往輪迴大海的彼岸必須清淨持守如這皮筏的律儀,至少要断除三惡趣因,才能再得人身。真是受用良多啊!
祈願老師 法体安康.長久住世.正法久住.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体)李鎌清 顶礼 2024.02.03.
																				至心敬礼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師父.老師諄諄教誨!真是越學越能感受到老師依止師父心志饒益我們的用心。比如我們都還沒學到毗缽舍那就先讓我們正確認識密教.導正我們往昔對密教錯誤的認知 ,所以特別以「密咒中要求已經達到高度証量者」這個高度,而說「你要学我的話,那就拿一包針來都吃了,你有這種本事才行,才能夠学我」。油然審思我們出家人,就好好地持守出家人的律儀;是在家人就好好持守在家人的律儀。所以至心感恩師父.老師引導我們有次第.有方法地修学《廣論》,並告訴我們:佛陀教誡我們說「以戒律為明燈」;宗大師也特別特別地強調清淨的戒律為基底的証教法。老師还特別指出自己所有的善知識们,也都是持戒清淨的比丘,他們也学密法,但是他們也非常認真地持比丘戒。所以戒律一定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好好擎舉的一盞照亮自他的明燈。希望我們好好的能夠依教奉行 !我們值遇了師父.老師這樣的善知識教導我們以皮笩喻要往輪迴大海的彼岸必須清淨持守如這皮筏的律儀,至少要断除三惡趣因,才能再得人身。真是受用良多啊!
祈願老師 法体安康.長久住世.正法久住.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体)李鎌清 顶礼 2024.02.03.
 廖〇〇 2024-02-02 18:40:05 (m*************3@g***l.***)
																					祈請老師 為弟子開講 <起信津梁> 非常期待  很想更靠近宗大師 !請老師帶著弟子走進大師的世界 ! 謝謝老師!
傳心委員 廖美貞 頂禮2024.0203
																				傳心委員 廖美貞 頂禮2024.0203
 冼〇〇 2024-01-31 23:17:35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弟子發願生生世世要跟隨依止師父老師生起勇喜心學習嚴持一切戒律速證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學弘宗大師清淨傳承顯密圓滿教法為利眾生速成佛為弟子宗旨己任永不退轉! 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發願生生世世要跟隨依止師父老師生起勇喜心學習嚴持一切戒律速證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學弘宗大師清淨傳承顯密圓滿教法為利眾生速成佛為弟子宗旨己任永不退轉! 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李〇〇 2024-01-31 23:07:16 (m****5@g***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在這一講針對「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特別做了詳細的解說,幫助弟子深入學習並釐清多年來在心中對於密教修行者飲酒、親近女人等等的行為所產生的疑問。現在如果碰見這類的修行人,就會產生兩種認知——或者是已經達到高度證量,或者是用『特別是密乘行者,受用欲望沒有過失』這樣的話來誑惑世間。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對於自己而言是不能妄加判斷批評,還是保持恭敬心為上因為披上僧服都代表佛的清淨幢相。這也說明一開始學習佛法一定要跟著有清淨傳承具德的善知識的重要性。
另外也感恩老師引用《起信津梁》的內容來感念宗大師的功德——為了大寶佛教的弘揚住世樹立了正確持戒的宗風,因為「毗尼住世,佛法住世」現在的我們才能得到佛法的饒益,所以要非常感恩大師的深恩。
最後也要感恩老師的叮囑:受戒後一定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因為不好好持戒的話就沒有人身了。弟子現在雖未受五戒,但也努力斷十惡行十善,晨起供水也會發願:「八功德水淨諸塵,盥掌去垢心無染,執持淨戒無缺犯,一切眾生亦如是。」將來受戒後也會珍愛自己所受持的律儀,依教奉行並以戒律為明燈照亮自他走向解脫,乃至究竟成佛!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感恩老師在這一講針對「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特別做了詳細的解說,幫助弟子深入學習並釐清多年來在心中對於密教修行者飲酒、親近女人等等的行為所產生的疑問。現在如果碰見這類的修行人,就會產生兩種認知——或者是已經達到高度證量,或者是用『特別是密乘行者,受用欲望沒有過失』這樣的話來誑惑世間。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對於自己而言是不能妄加判斷批評,還是保持恭敬心為上因為披上僧服都代表佛的清淨幢相。這也說明一開始學習佛法一定要跟著有清淨傳承具德的善知識的重要性。
另外也感恩老師引用《起信津梁》的內容來感念宗大師的功德——為了大寶佛教的弘揚住世樹立了正確持戒的宗風,因為「毗尼住世,佛法住世」現在的我們才能得到佛法的饒益,所以要非常感恩大師的深恩。
最後也要感恩老師的叮囑:受戒後一定要好好持戒,至少要斷除三惡趣的因,因為不好好持戒的話就沒有人身了。弟子現在雖未受五戒,但也努力斷十惡行十善,晨起供水也會發願:「八功德水淨諸塵,盥掌去垢心無染,執持淨戒無缺犯,一切眾生亦如是。」將來受戒後也會珍愛自己所受持的律儀,依教奉行並以戒律為明燈照亮自他走向解脫,乃至究竟成佛!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邱〇〇 2024-01-31 23:01:25 (j**********4@g***l.***)
																					敬禮上師.感恩老師慈悲開示開示.透過起信津梁.四家合註.仁波切.還有鳩摩大師.濟公活佛的公案.引導我無論是顯密教派都是重視戒律的.也針對過去修密教的人都可以喝酒親近女人而不重視戒律的行為做一個破斥.因為這是不遍的.只有有證量的密教修行人才行.老師目前尚未見過密教善知識有此行為.引導我下手處要重視清靜的戒律.這對我的學習以及研討班的經營有很大幫助的緣故.也增添一分我對老師的信心.希求老師在繼續為我引導開示.因為透過老師的修行體驗以及所宣說的師長功德及相關經論教典.破立次第分明.扼要清晰明白.點點滴滴劉露出對我的關懷鼓勵與策勵.也使我生起修學佛法的歡喜心與善法欲.也易於對師長修信念恩.這是我獨自聞思所得不到的效果.
																				 方〇〇 2024-01-31 08:03:04 (t********y@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起信津梁》:以戒律為明燈。幫助弟子學習到:
顯密二乘不相違
皆須共受菩薩戒
密乘高度證量者
亦以戒律為明燈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 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聚戒等菩薩學處。
「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這很重要──這裡邊有一些開遮的不同,「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比如說律典裡沒有說不能吃肉,並且開許可以吃三淨肉,然而在《楞伽經》中說不能吃肉。律典中說不能飲酒、不能親近女人,密咒中卻要求已經達到高度證量者,要飲酒、親近女人等。
「密咒中要求已經達高度證量者」這個高度,其實我們顯教中也有這樣的示現,比如說濟公活佛。
千萬不要有一種密乘不重視戒律,甚至密乘非佛說這樣的邪見。
佛陀也教誡我們說:以戒律為明燈。所以戒律一定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好好擎舉的一盞照亮自他的明燈,希望我們好好地能夠依教奉行!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起信津梁》:以戒律為明燈。幫助弟子學習到:
顯密二乘不相違
皆須共受菩薩戒
密乘高度證量者
亦以戒律為明燈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 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聚戒等菩薩學處。
「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這很重要──這裡邊有一些開遮的不同,「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比如說律典裡沒有說不能吃肉,並且開許可以吃三淨肉,然而在《楞伽經》中說不能吃肉。律典中說不能飲酒、不能親近女人,密咒中卻要求已經達到高度證量者,要飲酒、親近女人等。
「密咒中要求已經達高度證量者」這個高度,其實我們顯教中也有這樣的示現,比如說濟公活佛。
千萬不要有一種密乘不重視戒律,甚至密乘非佛說這樣的邪見。
佛陀也教誡我們說:以戒律為明燈。所以戒律一定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好好擎舉的一盞照亮自他的明燈,希望我們好好地能夠依教奉行!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總共 15 則心得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