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〇〇 2025-06-26 02:45:31 (m******1@h*****l.***)
頂禮上師父三寶:
住遮一獎學習自己衡量的部分,我覺得雖然困難,但可以看見自己的心念<就是你內心要特別、特別清楚,你要做決定。>值得學習
住遮一獎學習自己衡量的部分,我覺得雖然困難,但可以看見自己的心念<就是你內心要特別、特別清楚,你要做決定。>值得學習
黃〇〇 2022-02-06 21:12:28 (m*********w@g***l.***)
禮敬大寶恩師
弟子目前正在接受儲訓班的課程,當中有學員提出為何要有研討題綱的擬定?而上師在此講提及,需要把佛陀的論點好好深入討論清楚!想來這也是師父要成立研討班、要辯論的用意~
由此更可看出,自己還要更跟緊善知識、多花心力去精進學修才行。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弟子目前正在接受儲訓班的課程,當中有學員提出為何要有研討題綱的擬定?而上師在此講提及,需要把佛陀的論點好好深入討論清楚!想來這也是師父要成立研討班、要辯論的用意~
由此更可看出,自己還要更跟緊善知識、多花心力去精進學修才行。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李〇〇 2022-02-03 01:56:41 (e*****i@y***o.***.**)
1.沒有反覆聽聞,真的很容易錯過師長重要的引導!
2.「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菩薩境界多美啊!反思自己面對難題,通常就如老師所言是逃避、是把問題丟給別人,背後的心態是想要輕鬆懶得想、怕承擔、不想負責、想要別人幫自己背書。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沒自信,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特別嚮往如菩薩般這樣的慈悲與智慧啊!
2.「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菩薩境界多美啊!反思自己面對難題,通常就如老師所言是逃避、是把問題丟給別人,背後的心態是想要輕鬆懶得想、怕承擔、不想負責、想要別人幫自己背書。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沒自信,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特別嚮往如菩薩般這樣的慈悲與智慧啊!
J**** N* 2022-01-25 04:56:08 (n******g@l**e.***)
感恩老师开示第395讲,让弟子思惟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是一种菩萨的发心,弟子也想到自己逃避荷担的时候没想到菩萨的发心,所以从现在开始发现要逃避的时候,要自己衡量,衡量自己来激发自己。那对于逃避荷担的原因应该多数是因为害怕,所以弟子认为也可以以这一段提策自己 - “在佛陀的教法之中,是非常主張弟子們要討論的,就是一定要把這個論義搞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你不能一直迴避難點。”因为这样思考探讨的话,就能看到佛陀要教我们的是什么,這樣的行為是符順於菩薩戒的嗎?菩薩戒的精神是什麼?要這樣問到底,心中就不會害怕,或者會有疑惑,或者不敢正視应该荷担的事情。
李〇〇 2022-01-24 20:24:07 (d***********7@g***l.***.**)
感恩頂禮大寶恩師,如果沒有您跟師父的解說,或許自己在看佛陀這個公案時,就會把它當成一個故事來聽,而不會去深思佛陀這個行為,到底想要教會我們什麼。感恩您還有師父以及持教的大善知識。沒有你們的引導,或許自己在學佛的路上就是盲修瞎鍊。感恩頂禮大寶恩師。祈願您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也祈願您能來台灣,帶領大家閉關實修
蕭〇〇 2022-01-23 05:31:06 (p******3@g***l.***)
頂禮大寶恩師:
師父的這段開示,弟子依您教誡聽了不下十遍,而在提到「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的地方時, 師父很快念過去了,弟子也沒有在此特別思惟,若不是 上師您特別標註指明的話,永遠不知有這麼深刻的涵義。看到 上師您對於 師父說的每一個字,完全不輕易放過,然後不斷反覆咀嚼思惟,至誠頂禮讚嘆。
感恩您的慈悲,一開始要弟子去清晰嚴格區分,這個公案 師父特別講到應破的點,違反了菩薩戒真正的精神,您深怕弟子在這邊辨識不清,埋下惡劣種子,影響今後乃至生生世世的修習。
您在這八個字中,用發心和決斷的理路來提策弟子,剛好弟子正承擔護持一些母班和團體的活動中,頓時感受到您和 師父無上的加持,母班的活動和團體的任務都圓滿成辦。
接下來您帶著弟子不用怕去迴避難點,用如理正確的方向提出疑惑,但也從中引導我們 世尊真正要教我們弟子是戒律,您多次提到菩薩戒,持續為弟子種下將來持戒的等流習氣。
此講您最後的收攝說「擁有菩提心的菩薩他有菩提心,所以他的慈悲心可以說像海洋一樣是沒有盡頭的。就是他不會在任何一個時間有個空檔,在那個空檔裡面他沒有利益眾生的心,他是連綿不斷的續流!」讓弟子生起對菩提心渴仰之心,期盼自己恆隨 上師尊,勇悍趣向菩提。
師父的這段開示,弟子依您教誡聽了不下十遍,而在提到「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的地方時, 師父很快念過去了,弟子也沒有在此特別思惟,若不是 上師您特別標註指明的話,永遠不知有這麼深刻的涵義。看到 上師您對於 師父說的每一個字,完全不輕易放過,然後不斷反覆咀嚼思惟,至誠頂禮讚嘆。
感恩您的慈悲,一開始要弟子去清晰嚴格區分,這個公案 師父特別講到應破的點,違反了菩薩戒真正的精神,您深怕弟子在這邊辨識不清,埋下惡劣種子,影響今後乃至生生世世的修習。
您在這八個字中,用發心和決斷的理路來提策弟子,剛好弟子正承擔護持一些母班和團體的活動中,頓時感受到您和 師父無上的加持,母班的活動和團體的任務都圓滿成辦。
接下來您帶著弟子不用怕去迴避難點,用如理正確的方向提出疑惑,但也從中引導我們 世尊真正要教我們弟子是戒律,您多次提到菩薩戒,持續為弟子種下將來持戒的等流習氣。
此講您最後的收攝說「擁有菩提心的菩薩他有菩提心,所以他的慈悲心可以說像海洋一樣是沒有盡頭的。就是他不會在任何一個時間有個空檔,在那個空檔裡面他沒有利益眾生的心,他是連綿不斷的續流!」讓弟子生起對菩提心渴仰之心,期盼自己恆隨 上師尊,勇悍趣向菩提。
張〇〇 2022-01-22 19:41:49 (j*************6@g***l.***)
對於深刻地理解公案這部分弟子覺得很困難,尤其是在學佛法時,聽到很多無法想像的公案,在心裡有很多疑問不敢多問,最後只能給自己一個解釋就是”神話”。但實際上,它不是神話,只是因為自己背景知識不夠多,所以才無法深入的理解公案。
弟子在班上教學生「了凡四訓」時,學生也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弟子有觀察到自己是有能力可以簡單的回答。所以從中可以得知,目前不能不代表未來也不能。繼續堅持廣學多聞,堅持用對的方式學習,心裡以開放的心來討論議題,相信漸漸地可以學習到[把這個論義搞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不一直迴避難點。]
感恩老師點醒弟子//事情特別難了之後,我們就不願意自己想,你們有發現自己是這樣嗎?會習慣把難的題、複雜的題,或者說你不願意面對的題推給別人,或者堆在那裡不處理啊!然後找種種藉口。//
弟子常常會有這樣的狀況,思考很短、很淺,且不耐煩。最後就胡亂判斷,做出後悔的決定。感恩師長教導:
1.「自己衡量」的部分,就是你內心要特別清楚,把那個矛盾點拿出來,去把它討論清楚,去解決那個難點。
2. 「衡量自己」,就是自己去做的時候所付出的代價,你願不願意?
若放入「業果、無限生命」的角度來思考,所抉擇的方向是否可以更肯定?
弟子在班上教學生「了凡四訓」時,學生也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弟子有觀察到自己是有能力可以簡單的回答。所以從中可以得知,目前不能不代表未來也不能。繼續堅持廣學多聞,堅持用對的方式學習,心裡以開放的心來討論議題,相信漸漸地可以學習到[把這個論義搞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不一直迴避難點。]
感恩老師點醒弟子//事情特別難了之後,我們就不願意自己想,你們有發現自己是這樣嗎?會習慣把難的題、複雜的題,或者說你不願意面對的題推給別人,或者堆在那裡不處理啊!然後找種種藉口。//
弟子常常會有這樣的狀況,思考很短、很淺,且不耐煩。最後就胡亂判斷,做出後悔的決定。感恩師長教導:
1.「自己衡量」的部分,就是你內心要特別清楚,把那個矛盾點拿出來,去把它討論清楚,去解決那個難點。
2. 「衡量自己」,就是自己去做的時候所付出的代價,你願不願意?
若放入「業果、無限生命」的角度來思考,所抉擇的方向是否可以更肯定?
孫〇〇 2022-01-21 21:55:38 (k**9@r*s.***.**)
頂禮老師
他宗(破):菩薩戒說殺有大功德,自己討便宜
因1:認為菩薩殺人有功德當藉口,完全改變菩薩戒的精神
因2:睜開眼睛往水裡跳,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把菩薩戒精神弄反
宗:法相要弄清處,自己衡量+衡量自己
「自己衡量」
內心要特別清楚,要做決定
因1:我們習慣把難題推給別人或是不處理、找藉口
因2:菩薩把難題荷擔起來自己衡量
因3:「衡量自己」就是有這個決斷之後,敢付出這麼大的犧牲完成這件事
回扣立宗:自己衡量--反思自己,遇到複雜的主題,應該選擇積極思考,解決難點,
衡量自己--做之後所付出的代價,願不願意
喻:
1.老師示範積極思考解決難點
宗:佛陀主張要把論義搞清楚,不能迴避難點
因1:探討可能性,標誌著我們要去深刻理解公案,他想要教我們的
因2:這一定是佛陀想要教我們嚴謹持戒的公案
因3:菩薩的菩提心、慈悲心沒有盡頭,利益眾生的心是連綿不斷續流,不會有傷害眾生的意樂
感恩老師示範積極思考解決難點,反觀自心常常不敢面對難點,想要推給別人,應該反過來積極面對他、解決他。
弟子孫維政虔十
他宗(破):菩薩戒說殺有大功德,自己討便宜
因1:認為菩薩殺人有功德當藉口,完全改變菩薩戒的精神
因2:睜開眼睛往水裡跳,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把菩薩戒精神弄反
宗:法相要弄清處,自己衡量+衡量自己
「自己衡量」
內心要特別清楚,要做決定
因1:我們習慣把難題推給別人或是不處理、找藉口
因2:菩薩把難題荷擔起來自己衡量
因3:「衡量自己」就是有這個決斷之後,敢付出這麼大的犧牲完成這件事
回扣立宗:自己衡量--反思自己,遇到複雜的主題,應該選擇積極思考,解決難點,
衡量自己--做之後所付出的代價,願不願意
喻:
1.老師示範積極思考解決難點
宗:佛陀主張要把論義搞清楚,不能迴避難點
因1:探討可能性,標誌著我們要去深刻理解公案,他想要教我們的
因2:這一定是佛陀想要教我們嚴謹持戒的公案
因3:菩薩的菩提心、慈悲心沒有盡頭,利益眾生的心是連綿不斷續流,不會有傷害眾生的意樂
感恩老師示範積極思考解決難點,反觀自心常常不敢面對難點,想要推給別人,應該反過來積極面對他、解決他。
弟子孫維政虔十
張〇〇 2022-01-21 20:28:48 (p*********6@y***o.***.**)
敬禮大寶恩師:
弟子原以為「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的內涵是差不多的,感謝老師詳細的引導,才知道原來其中有這樣的差別。想到自己平日真的是遇到困難時常會有逃避心態,不願去面對、去作決定,總想等待別人來解決問題,而承擔愈大者,需要決定的時候就愈多,而且決定常關係的不只是自身的利益,還背負著許多相關的人的苦樂,因此「作決定」的習慣和能力也關係著是否能擔當大任,更何況是發心要利益眾生的菩薩!弟子的能力還不足,但希望自己能開始培養這樣兼具智慧和悲心抉擇的能力,至少遇到困難時可以不要一直逃避,可以願意去把它看得更清楚,學習去思考。
感恩師父和老師把我們當作獨一愛子,想方設法饒益我們,祈請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慧順恭敬頂禮
弟子原以為「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的內涵是差不多的,感謝老師詳細的引導,才知道原來其中有這樣的差別。想到自己平日真的是遇到困難時常會有逃避心態,不願去面對、去作決定,總想等待別人來解決問題,而承擔愈大者,需要決定的時候就愈多,而且決定常關係的不只是自身的利益,還背負著許多相關的人的苦樂,因此「作決定」的習慣和能力也關係著是否能擔當大任,更何況是發心要利益眾生的菩薩!弟子的能力還不足,但希望自己能開始培養這樣兼具智慧和悲心抉擇的能力,至少遇到困難時可以不要一直逃避,可以願意去把它看得更清楚,學習去思考。
感恩師父和老師把我們當作獨一愛子,想方設法饒益我們,祈請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慧順恭敬頂禮
彭〇〇 2022-01-21 13:25:39 (m********9@y***o.***)
頂禮老師
眾生活在苦的當下,不能視而不見,以開着眼睛跳進水裡的說話提醒遇到難题的時候就要「自己衡量,衡量自己」
弟子妙美敬上
眾生活在苦的當下,不能視而不見,以開着眼睛跳進水裡的說話提醒遇到難题的時候就要「自己衡量,衡量自己」
弟子妙美敬上
倪〇 2022-01-21 00:29:34 (C************4@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孜孜不倦地為弟子們開示.
此講學到: 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 破除一個心態: "菩薩戒說可以殺人, 是有大功德的" 這是一個藉口, 不符順菩薩戒的精神. 菩薩心續中, 念念利益眾生, 任運的菩提心, 如大海無邊際, 不可能做出傷害眾生的事. 菩薩大商主, 擔起保護眾生安全又要兼顧不讓強盜造惡業. 犧牲自己, 非常隨喜 他強大的荷擔的發心.
弟子反思自己: 常常會逃避困難, 或積留, 或推給別人. 感恩老師的醒覺: 原來是怕事的心態. 所以要學 " 自己衡量 “ 及 " 衡量自己 "(弟子本以為是差不多) , 實際上: "自己衡量": 是面對困難, 把矛盾點找出來, 討論清楚, 解決難點.
而"衡量自己" 是 思惟 自己所付出的代價, 願不願意? 這似乎是有次第 , 先“自己衡量 " 再 "衡量自己" .
聽完老師這講後, 弟子很歡喜找到很好的方法, 分析解決困難. 弟子也和師兄討論: 家中已積壓未解決的事, 嚐試用老師提供的引導方法, 練習承擔, 不怕困境. 願能練就菩薩的 "為利益眾生"的魄力!! 為利有情願成佛 !!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孜孜不倦地為弟子們開示.
此講學到: 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 破除一個心態: "菩薩戒說可以殺人, 是有大功德的" 這是一個藉口, 不符順菩薩戒的精神. 菩薩心續中, 念念利益眾生, 任運的菩提心, 如大海無邊際, 不可能做出傷害眾生的事. 菩薩大商主, 擔起保護眾生安全又要兼顧不讓強盜造惡業. 犧牲自己, 非常隨喜 他強大的荷擔的發心.
弟子反思自己: 常常會逃避困難, 或積留, 或推給別人. 感恩老師的醒覺: 原來是怕事的心態. 所以要學 " 自己衡量 “ 及 " 衡量自己 "(弟子本以為是差不多) , 實際上: "自己衡量": 是面對困難, 把矛盾點找出來, 討論清楚, 解決難點.
而"衡量自己" 是 思惟 自己所付出的代價, 願不願意? 這似乎是有次第 , 先“自己衡量 " 再 "衡量自己" .
聽完老師這講後, 弟子很歡喜找到很好的方法, 分析解決困難. 弟子也和師兄討論: 家中已積壓未解決的事, 嚐試用老師提供的引導方法, 練習承擔, 不怕困境. 願能練就菩薩的 "為利益眾生"的魄力!! 為利有情願成佛 !!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黃〇〇 2022-01-20 22:39:11 (m*********w@g***l.***)
禮敬大寶恩師
念念持犯、反思自己,這8字真是直擊弟子的心呀!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原來有如此深奧又殊勝的密義~
弟子聽聞此講之後,彷彿如沐春風般地歡喜!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念念持犯、反思自己,這8字真是直擊弟子的心呀!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原來有如此深奧又殊勝的密義~
弟子聽聞此講之後,彷彿如沐春風般地歡喜!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陳〇〇 2022-01-20 19:57:32 (j********9@g***l.***)
頂禮大寶恩師! 真如老師吉祥!
感恩師父老師的悲智力,策發弟子們思惟菩薩利他行,並以佛經中佛陀一世為商主,寧捨棄身命,發大悲心自己甘願承擔殺一惡人救其他善人的果報,依戒開遮的深細思辨。戒是一切善法之依處,如何取捨而不致錯解或行相似法,是需要明眼人大善知識引導的。
弟子結合廣論佛功德及修菩提心次第大悲心之中重要者來思惟: 能仁為大悲繫縛,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為除眾生苦, 能忍常起悲,終無不起時。 如是菩薩 大悲所動,全無自顧及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恭讀原文思惟法義後, 除了無比讚歎敬仰佛功德的悲智力,也思惟到眼前的師父及老師,何嘗不是在多生多劫中發心為利一切有情?能得師攝受值遇廣論宗大師教法,知入處知深進,都是來自於師長不捨不棄的救拔引導,心中無限歡喜感恩。以上回饋供養老師,祈求老師法體安康,速速能親近承事師長。
感恩師父老師的悲智力,策發弟子們思惟菩薩利他行,並以佛經中佛陀一世為商主,寧捨棄身命,發大悲心自己甘願承擔殺一惡人救其他善人的果報,依戒開遮的深細思辨。戒是一切善法之依處,如何取捨而不致錯解或行相似法,是需要明眼人大善知識引導的。
弟子結合廣論佛功德及修菩提心次第大悲心之中重要者來思惟: 能仁為大悲繫縛,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為除眾生苦, 能忍常起悲,終無不起時。 如是菩薩 大悲所動,全無自顧及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捨。恭讀原文思惟法義後, 除了無比讚歎敬仰佛功德的悲智力,也思惟到眼前的師父及老師,何嘗不是在多生多劫中發心為利一切有情?能得師攝受值遇廣論宗大師教法,知入處知深進,都是來自於師長不捨不棄的救拔引導,心中無限歡喜感恩。以上回饋供養老師,祈求老師法體安康,速速能親近承事師長。
謝〇〇 2022-01-20 11:26:01 (y**********5@g***l.***)
虔誠頂禮親愛的老師:今天弟子在共學時聽到老師開示「當時佛陀遇到的那個狀況到底是多麼慘烈的一個狀況?」弟子想到以前如倫法師在講這個公案時, 哭了很久, 極其悲傷, 就是母熊殺死深受被取熊膽汁之苦的小熊, 然後自己撞牆而死, 裡面的小熊可以看成是那惡人或是菩薩所受的戒, 感同身受, 就可以感受到那樣的慘烈! 大乘菩薩如何看待這些無知造惡的凡夫, 如何殷切想要救護這些獨一愛子, 即使是十惡不赦,仍多次捨自己頭目腦隨救度我們這些耽著於現世的無知幼兒! 其實那惡人不是別人, 就是我啊! 同樣地, 菩薩戒之於菩薩, 就像小熊一樣是如自己的命根, 捨戒的慘烈就像母親殺死自己小孩一般! 大乘菩薩的生命境界絕非弟子可以想像, 但那又不是跟我別別無關, 是我的未來! 當發起這樣的希願,有一天我也要成為菩薩,成為佛,為了自他究竟的快樂!壯烈卻無比美麗莊嚴的生命!祈求恩師指引弟子邁向這樣的生命境界!子宜芳誠跪稟
廖〇〇 2022-01-20 09:18:20 (a*********7@g***l.***)
非常感恩上師帶著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學習師父的開示 以前自己聽到師父說「自己衡量,衡量自己」這8個字 也就一眼帶過了,今天透過上師詳細地講述這8個字 非常驚訝和讚嘆 老師思考的深度與多重角度,點出弟子的習氣、現行 ,勉勵我們 在面對很複雜的問題的時候,要選擇積極的思考,不要去躲閃 要像討論辯論題一樣,把矛盾點拿出來討論清楚 不要老是推給別人或擺著不去理他 這樣問題 並不能解決啊,自己的智慧也不會增長 !還要重視自己的發心 ,願不願意為了利益眾生 付出 很大的代價 並認真思考 這個代價 是我所能承受的嗎?我願意去突破嗎 還是我現在的力量 太小 ,去做恐怕生退心 乃至會有更慘的結果 都該認真仔細的去衡量。 感恩上師的說法恩 沒有上師的引領 難獲經典及師父教言的密意啊
沈〇〇 2022-01-20 06:20:39 (w************h@g***l.***)
至誠恭敬頂禮真如老師!
無比感恩真如老師的慈悲教導,為弟子們開示廣海明月。弟子剛開始聽師父的開示,很輕的就把「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帶過去了,並沒有覺得這八個字很重要,更沒有感受到很動人。
非常感恩性無法師的細緻引導,深入的帶領弟子們研討學習,特別是解釋了「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部分。真如老師為了要守護師父的心願,決定建立五大論學制,培養僧才,建立寺院讓法師們有穩定的地方學習,承擔僧俗二眾的學習,法人事業等等,很多不可思議的繁重責任。
但是老師就是一心一意想要把清淨圓滿傳承的教法留下來,為了想要把最好的法讓弟子們受用,不惜任何的代價,受盡難以想像的辛勞,把所有的心力與體力都奉獻出來,甚至連老師最重視的可以跟善知識的學法機會,全部都犧牲出來,就只是全心全意的想要饒益弟子們,非常的感動。
真如老師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所做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示現了佛菩薩的行誼,遇到很多複雜的難題,很勇悍的面對,深入反覆的分析,思考,進一步而願意犧牲自己,用生命來付出,讓弟子才能有機會漸漸的一點點體會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所指的內涵。
很感恩有同學引了入行論「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弟子發願一定要盡全力的效學師父老師的行誼,心心念念都只是想著要如何利益他人,成為「慈悲心可以說像海洋一樣是沒有盡頭的」,希望能夠報答師父老師對弟子無量劫來救拔生死的深恩,為利有情願速成佛!
祈求師父老師賜予弟子們無上的加持,拉緊師父老師慈悲的手,盡全力的每天反覆聞思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認真的把師父老師的教誡放在內心裡,常常去想,依教奉行,做師所喜!希望師父老師所歡喜的事情,弟子都能做到,承擔師長建立教法的事業,荷擔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的重擔,早日回到師父老師身邊學法,親自得到您的慈悲歡喜攝受,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直至菩提,永不退心!
感恩真如老師!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無比感恩真如老師的慈悲教導,為弟子們開示廣海明月。弟子剛開始聽師父的開示,很輕的就把「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帶過去了,並沒有覺得這八個字很重要,更沒有感受到很動人。
非常感恩性無法師的細緻引導,深入的帶領弟子們研討學習,特別是解釋了「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部分。真如老師為了要守護師父的心願,決定建立五大論學制,培養僧才,建立寺院讓法師們有穩定的地方學習,承擔僧俗二眾的學習,法人事業等等,很多不可思議的繁重責任。
但是老師就是一心一意想要把清淨圓滿傳承的教法留下來,為了想要把最好的法讓弟子們受用,不惜任何的代價,受盡難以想像的辛勞,把所有的心力與體力都奉獻出來,甚至連老師最重視的可以跟善知識的學法機會,全部都犧牲出來,就只是全心全意的想要饒益弟子們,非常的感動。
真如老師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所做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示現了佛菩薩的行誼,遇到很多複雜的難題,很勇悍的面對,深入反覆的分析,思考,進一步而願意犧牲自己,用生命來付出,讓弟子才能有機會漸漸的一點點體會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所指的內涵。
很感恩有同學引了入行論「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弟子發願一定要盡全力的效學師父老師的行誼,心心念念都只是想著要如何利益他人,成為「慈悲心可以說像海洋一樣是沒有盡頭的」,希望能夠報答師父老師對弟子無量劫來救拔生死的深恩,為利有情願速成佛!
祈求師父老師賜予弟子們無上的加持,拉緊師父老師慈悲的手,盡全力的每天反覆聞思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認真的把師父老師的教誡放在內心裡,常常去想,依教奉行,做師所喜!希望師父老師所歡喜的事情,弟子都能做到,承擔師長建立教法的事業,荷擔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的重擔,早日回到師父老師身邊學法,親自得到您的慈悲歡喜攝受,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直至菩提,永不退心!
感恩真如老師!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李〇〇 2022-01-20 05:24:52 (l********n@g***l.***)
2022-1/19 第395講
利益眾生的續流,怎可能生出傷害眾生的意樂?多生多劫行菩薩行,持戒已成任運的行者,殺生是重罪,豈有不知?可最終出人意表的抉擇,竟殺出富涵菩薩勇士的悲智!
在思辨的過程中,為產生驅動力,我們的利多考量,往往以自利為先。為集資淨障故執取功德,可曾想到自利是附加價值,重點在利他始得!
不違越菩薩行,捨自愛他,應取代過往習性。以他為尊,從他出發,是菩薩行者的權宜方便。
佛菩薩因地裡佈施頭目腦髓,總有一番說詞,謂我昔來,不曾以此危脆之身為法捨施,今正是時,於是驚天地、泣鬼神,從容就義!至此方知,菩薩也得說服自己?
如何「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建立正知見,契入情理法,以無限生命,放大思維格局!遇事積極思考,得「自己衡量」,解除矛盾。做的時候所付出的代價,是真願意?想通了否?則是「衡量自己」。
謝謝師父和老師,引導弟子們搭乘菩提舟航,學習宏觀的視野,豐富生命。深深感恩。
利益眾生的續流,怎可能生出傷害眾生的意樂?多生多劫行菩薩行,持戒已成任運的行者,殺生是重罪,豈有不知?可最終出人意表的抉擇,竟殺出富涵菩薩勇士的悲智!
在思辨的過程中,為產生驅動力,我們的利多考量,往往以自利為先。為集資淨障故執取功德,可曾想到自利是附加價值,重點在利他始得!
不違越菩薩行,捨自愛他,應取代過往習性。以他為尊,從他出發,是菩薩行者的權宜方便。
佛菩薩因地裡佈施頭目腦髓,總有一番說詞,謂我昔來,不曾以此危脆之身為法捨施,今正是時,於是驚天地、泣鬼神,從容就義!至此方知,菩薩也得說服自己?
如何「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建立正知見,契入情理法,以無限生命,放大思維格局!遇事積極思考,得「自己衡量」,解除矛盾。做的時候所付出的代價,是真願意?想通了否?則是「衡量自己」。
謝謝師父和老師,引導弟子們搭乘菩提舟航,學習宏觀的視野,豐富生命。深深感恩。
方〇〇 2022-01-19 13:44:34 (f*****1@g***l.***)
頂禮敬愛的老師:
感恩師父老師以佛陀菩薩行公案,幫助弟子了解菩薩戒利益眾生的終極精神。
也點醒弟子輕忽佛陀在經過百轉千折之下,以無比強大的意志力承擔起殺生重罪,決斷「睜開眼睛往水裡跳」,這種荷擔眾生的發心,弟子好感動。
弟子檢查在法人承擔容易拿「二害相權取其輕」、「二利相權取大」為大乘利他藉口,認為這樣做有功德有資糧,做事過程對同行理直氣壯,生出好多輕慢心,聽到應破的例子,就是以為自己討了個便宜,結果卻只有下地獄。
真會嚇出冷汗,深深懺悔。
感恩老師開示「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弟子祈求您加持在業果、皈依、持戒以及利益大眾的種種取捨上,內心能夠特別清楚 做決定,能夠發心敢於付出敢於犧牲!願將所造一切善供養您!
感恩師父老師以佛陀菩薩行公案,幫助弟子了解菩薩戒利益眾生的終極精神。
也點醒弟子輕忽佛陀在經過百轉千折之下,以無比強大的意志力承擔起殺生重罪,決斷「睜開眼睛往水裡跳」,這種荷擔眾生的發心,弟子好感動。
弟子檢查在法人承擔容易拿「二害相權取其輕」、「二利相權取大」為大乘利他藉口,認為這樣做有功德有資糧,做事過程對同行理直氣壯,生出好多輕慢心,聽到應破的例子,就是以為自己討了個便宜,結果卻只有下地獄。
真會嚇出冷汗,深深懺悔。
感恩老師開示「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弟子祈求您加持在業果、皈依、持戒以及利益大眾的種種取捨上,內心能夠特別清楚 做決定,能夠發心敢於付出敢於犧牲!願將所造一切善供養您!
林〇〇 2022-01-19 10:34:31 (l******1@g***l.***)
對於「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這八個字,如果沒有老師的開示,《廣論》學習了幾輪,對於師父說過的這幾個字就只是這樣看過而已。
老師說:「自己衡量」,內心要特別清楚而且要做決定,想想自己,當碰到難的、複雜的、不願面對的事就常常推給別人。記得有一次文教在開會時,我自己比較不願面對,所以內心根本沒有想,乃至如何決定?認為其他人決定就可以,我照做,做的過程中,碰到問題,就認為這不是我決定的,其實此生類似的情形很多,想想自己這種卑劣的行為,在聽聞此講才發現。感恩老師,在每一講中都有針對弟子錯誤想法的指點,讓弟子能夠修正。
老師說:「自己衡量」,內心要特別清楚而且要做決定,想想自己,當碰到難的、複雜的、不願面對的事就常常推給別人。記得有一次文教在開會時,我自己比較不願面對,所以內心根本沒有想,乃至如何決定?認為其他人決定就可以,我照做,做的過程中,碰到問題,就認為這不是我決定的,其實此生類似的情形很多,想想自己這種卑劣的行為,在聽聞此講才發現。感恩老師,在每一講中都有針對弟子錯誤想法的指點,讓弟子能夠修正。
沈〇〇 2022-01-19 10:00:25 (s**********3@g***l.***)
頂禮大寶恩師:
在此段學習中有不同過去所聽聞到的,第一次聽時覺得很容易懂,但越聽越覺得有好深好深的內涵,很多是自己沒有真正聽懂的地方,希求老師繼續教導。
第一、菩薩戒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利他。雖然弟子此時不是菩薩,但弟子非常感恩您,因為弟子可以先從觀察自心開始練習,特別是在取捨時的觀察,是想著自己還是真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量、真心的想幫助他人。
第二、師父説:「你到那時你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看。」以前從未注意這幾個字有不同的意思,這次聽則停留在好像是不一樣的,但依然無法區分。「自己衡量」聖者是會在逆境中抉擇然後承擔,老師舉了許多錯誤的現行,如堆在那裡不處理,都是他人造成的,這是我錯誤的現行。「衡量自己」是發心想要效學菩薩的我,要效學師長的行宜,衡量勝利過患後,要堅持走下去的意思嗎?
第三、聽到佛陀因地的故事,這次練習去揣想佛陀是將護有情的心,大強盜也是祂悲憫想要利益的眾生,即使當時所有的人可能都誤會佛陀是殺人犯而制裁佛陀,但佛陀也不在忽,還是想著讓傷害降到最低,也願意承受墮地獄的果報,佛陀真的好偉大。想到自己的現行,如果被誤會一定會試著去解釋,無法接受被人誤解,非常隨喜頂禮佛陀。
很感謝老師的説法恩!
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2022.01.18
在此段學習中有不同過去所聽聞到的,第一次聽時覺得很容易懂,但越聽越覺得有好深好深的內涵,很多是自己沒有真正聽懂的地方,希求老師繼續教導。
第一、菩薩戒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利他。雖然弟子此時不是菩薩,但弟子非常感恩您,因為弟子可以先從觀察自心開始練習,特別是在取捨時的觀察,是想著自己還是真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量、真心的想幫助他人。
第二、師父説:「你到那時你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看。」以前從未注意這幾個字有不同的意思,這次聽則停留在好像是不一樣的,但依然無法區分。「自己衡量」聖者是會在逆境中抉擇然後承擔,老師舉了許多錯誤的現行,如堆在那裡不處理,都是他人造成的,這是我錯誤的現行。「衡量自己」是發心想要效學菩薩的我,要效學師長的行宜,衡量勝利過患後,要堅持走下去的意思嗎?
第三、聽到佛陀因地的故事,這次練習去揣想佛陀是將護有情的心,大強盜也是祂悲憫想要利益的眾生,即使當時所有的人可能都誤會佛陀是殺人犯而制裁佛陀,但佛陀也不在忽,還是想著讓傷害降到最低,也願意承受墮地獄的果報,佛陀真的好偉大。想到自己的現行,如果被誤會一定會試著去解釋,無法接受被人誤解,非常隨喜頂禮佛陀。
很感謝老師的説法恩!
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2022.01.18
林〇〇 2022-01-19 05:45:49 (f******8@g***l.***)
至誠頂禮老師:
感謝老師395講引領弟子體會「自己衡量,衡量自己」這幾個字的動人之處,領會到師父簡潔的文字盡是菩薩精神!晨間共學時,大家都在這裡停了下來,昇霖師兄省思自己在辦公裡遇到的難題,會把這問題推給總務…董宏師兄說有次法會有人發現廊道上有汙穢,就要求負責清潔的小組來處理,省思到其實看到了就趕緊清理反而能即時避免別人踩到的事件……經過研討後非常震驚的發現,這種「遇難閃躲或不處理」常時存在在自己的思緒行為中。
仔細閱讀(大方廣善巧方便經)的原文,裡面寫著佛陀審諦思惟七日方下此決斷,弟子細細地想經由這麼常時的探索所尋覓的方法裡,顧慮的也許不僅是不讓別人幫忙而犯戒,連不會選擇(把它打昏)是否有涵蓋著保有他的人品,不讓人家對他視為盜賊呢?對凡夫而言畢竟品德比起生命價更高!
感謝師長在初學佛時,就把(初發心時就作大乘)的理路植入我的心緒、祈請老師來台攝受眾生,祈求生生世世都有老師如日輪般的引領攝受!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2/1/20
感謝老師395講引領弟子體會「自己衡量,衡量自己」這幾個字的動人之處,領會到師父簡潔的文字盡是菩薩精神!晨間共學時,大家都在這裡停了下來,昇霖師兄省思自己在辦公裡遇到的難題,會把這問題推給總務…董宏師兄說有次法會有人發現廊道上有汙穢,就要求負責清潔的小組來處理,省思到其實看到了就趕緊清理反而能即時避免別人踩到的事件……經過研討後非常震驚的發現,這種「遇難閃躲或不處理」常時存在在自己的思緒行為中。
仔細閱讀(大方廣善巧方便經)的原文,裡面寫著佛陀審諦思惟七日方下此決斷,弟子細細地想經由這麼常時的探索所尋覓的方法裡,顧慮的也許不僅是不讓別人幫忙而犯戒,連不會選擇(把它打昏)是否有涵蓋著保有他的人品,不讓人家對他視為盜賊呢?對凡夫而言畢竟品德比起生命價更高!
感謝師長在初學佛時,就把(初發心時就作大乘)的理路植入我的心緒、祈請老師來台攝受眾生,祈求生生世世都有老師如日輪般的引領攝受!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2/1/20
王〇〇 2022-01-19 02:50:55 (a********c@g***l.***)
上師好,弟子是著去探討,佛陀語功德第一,1.如果透過說法引導讓他明白殺人之後的見墮,是否也能止息他殺人的念頭,就不用殺了他。2.如果佛陀的他心通,知道他內心所求是財富,透過布施、愛語菩薩行,是否也能讓他熄滅殺心3.如果只有我跟他之間知道這件殺人的事,雖透過前面的說法而暫止息,因如果是宿世跟這群人之間的業尚未淨除,緣俱足時依然會再起殺心,因怎麼滅呢?4.釋迦族被滅的過去世因緣跟這個公案之間的差別,是否是因為他要殺的500人也包含佛陀自己,他要造的殺業不只是殺人還包含殺菩薩的罪,見墮的可怕,兩個公案選擇是一還是異
王〇〇 2022-01-19 02:27:00 (a********c@g***l.***)
上師下午好(台灣新北):有這麼說,以為就是可以這麼做,根本沒想過精神二字,在團體常常聽到有人引用師父說的、法師說的,這樣的字眼,是否有把精神這二字思考進去呢?你殺了他有功德,讓弟子想到自己常常講話的內容都違反善惡業的道理,只因為是誰說的或是經本上寫的,沒去想沒去觀察沒去思考這句話全部都正確嗎???從小到大提出質疑這樣的事未曾被父母老師朋友肯定過,上師反而用這樣的眼光看待提出質疑的事情(標誌著我們想要去深刻地理解),我自己也不是這樣面對他人的質疑,我用的是不信任、懷疑、搞不清楚還問,可是上師到底是從哪裡成立這樣的眼光?我自己的推想,續流中都想著利己,所以投射出來的都是想了解跟滿足提這個問題的人內心的所求。而我的續流都是自己,投射出來的就是他在說我、懷疑我、不信我、挑舋我..。要這樣問到底,跟要問到底,這兩件事的不同,是否在於要先立住一個宗,然後逐一討論看起來違背這個宗的行為哪裡不違背?而不是亂槍胡問到底。
蔡〇〇 2022-01-19 01:55:40 (t********h@g***l.***)
頂禮尊貴的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在這個公案停下來帶著弟子深入思索探討。佛菩薩對戒律的持守有不容置疑的高度,而且心為大悲所自在,選擇這個方式絕對是對眾生有最大的饒益,理由必定不是凡夫的我們在經驗世界裡能了知,感恩老師講說,弟子才有機會透過善知識證量的高度來認識佛菩薩的聖量,弟子何其有幸能跟著您學法,期待下一講老師的引導。
感恩老師在這個公案停下來帶著弟子深入思索探討。佛菩薩對戒律的持守有不容置疑的高度,而且心為大悲所自在,選擇這個方式絕對是對眾生有最大的饒益,理由必定不是凡夫的我們在經驗世界裡能了知,感恩老師講說,弟子才有機會透過善知識證量的高度來認識佛菩薩的聖量,弟子何其有幸能跟著您學法,期待下一講老師的引導。
陳〇〇 2022-01-19 00:54:20 (j*************1@g***l.***)
真如老師吉祥
這一講的公案-殺人有功德,真的令人尋思與難以理解,原因是之前所學造業有四個步驟:事、意樂、加行與究竟。這個公案除了意樂是為了利益眾生以外,其他的三個條件俱足,有被殺的對象,有殺人的行動,有殺人的結果。
如果這個公案是合理的,那「為了孩子好打孩子」,「為了賺錢每天交際晚歸」,也是合理的。似乎手段與目標的不一致,混淆了行事的標準,所以非常期待老師下一講的解說。
弟子陳人孝
這一講的公案-殺人有功德,真的令人尋思與難以理解,原因是之前所學造業有四個步驟:事、意樂、加行與究竟。這個公案除了意樂是為了利益眾生以外,其他的三個條件俱足,有被殺的對象,有殺人的行動,有殺人的結果。
如果這個公案是合理的,那「為了孩子好打孩子」,「為了賺錢每天交際晚歸」,也是合理的。似乎手段與目標的不一致,混淆了行事的標準,所以非常期待老師下一講的解說。
弟子陳人孝
湯〇〇 2022-01-18 23:49:17 (t***********2@g***l.***)
頂禮真如老師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菩薩面臨急難,願意荷擔一切最苦的事情,繼續捨己為人,克服艱難的精神。
剛聽到時,很驚訝,老師怎麼會現在就教我這個?這是我能做到的嗎?
當我一直相信依止的師長,為了利益眾生和我,做出驚人之舉,而我又因此不能隨心所欲時,我能繼續恭敬信受嗎?
當菩薩抉擇出利益眾生的最佳方式,卻不為受益且凡庸作意的眾人所理解時,祂要承受的正是我心中現起乃至訴諸言行的疑惑輕毀嗎?怎樣面對不知感恩,對自己親睦無常,甚至恩將仇報的心,重新凝聚一個和合增上的團體?
如果我不曾歴事練心,在承擔服務大眾的境界中,看見自己稍有苦受就退縮、推卸、不想處理問題的現行,學習直接面對內心自私自利的煩惱,怎麼體會菩薩不惜代價,勇悍利他的艱難和精神?
如果不敢面對內心的難點、困頓,怎麼一步步向前超越內心的交戰,抉擇、體會菩薩利他的過程,走到不能講也無人相助時所要荷擔的重任?
越是以經典所指的法相自己衡量,面對衝突點,內心積極思考決斷的有無;衡量自己,能否無怨無悔堅持到底,越感到菩薩難以企及,卻又環繞在我身旁的菩提心。
像我這樣躊躇不前,一直不敢交出依師利他的真心,還在為了自身安樂煩煩惱惱的人,卻也在師法友的環境中被守護教導著。再一次聽到佛陀因地的行誼,我要起而效學,攀向高峰,還是逃避心境,沉淪生死呢?
唯一的選擇是相信上師。您說佛菩薩願意幫助我們;我們都有修行成佛的能力。願弟子能不捨不離,繼續修信念恩,聞思教典,建立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正見和依之而行的經驗,能一步步體會、效學菩薩利他的慈悲和智慧。
祈求老師加持弟子能勇悍向前行。
感恩老師相信我可以,帶我走上大乘道。
弟子慧琦頂禮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菩薩面臨急難,願意荷擔一切最苦的事情,繼續捨己為人,克服艱難的精神。
剛聽到時,很驚訝,老師怎麼會現在就教我這個?這是我能做到的嗎?
當我一直相信依止的師長,為了利益眾生和我,做出驚人之舉,而我又因此不能隨心所欲時,我能繼續恭敬信受嗎?
當菩薩抉擇出利益眾生的最佳方式,卻不為受益且凡庸作意的眾人所理解時,祂要承受的正是我心中現起乃至訴諸言行的疑惑輕毀嗎?怎樣面對不知感恩,對自己親睦無常,甚至恩將仇報的心,重新凝聚一個和合增上的團體?
如果我不曾歴事練心,在承擔服務大眾的境界中,看見自己稍有苦受就退縮、推卸、不想處理問題的現行,學習直接面對內心自私自利的煩惱,怎麼體會菩薩不惜代價,勇悍利他的艱難和精神?
如果不敢面對內心的難點、困頓,怎麼一步步向前超越內心的交戰,抉擇、體會菩薩利他的過程,走到不能講也無人相助時所要荷擔的重任?
越是以經典所指的法相自己衡量,面對衝突點,內心積極思考決斷的有無;衡量自己,能否無怨無悔堅持到底,越感到菩薩難以企及,卻又環繞在我身旁的菩提心。
像我這樣躊躇不前,一直不敢交出依師利他的真心,還在為了自身安樂煩煩惱惱的人,卻也在師法友的環境中被守護教導著。再一次聽到佛陀因地的行誼,我要起而效學,攀向高峰,還是逃避心境,沉淪生死呢?
唯一的選擇是相信上師。您說佛菩薩願意幫助我們;我們都有修行成佛的能力。願弟子能不捨不離,繼續修信念恩,聞思教典,建立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正見和依之而行的經驗,能一步步體會、效學菩薩利他的慈悲和智慧。
祈求老師加持弟子能勇悍向前行。
感恩老師相信我可以,帶我走上大乘道。
弟子慧琦頂禮
林〇〇 2022-01-18 23:41:42 (j**y@k**o.***)
親愛的老師~
昨日弟子重覆聆聽老師的教誡,"自己衡量、衡量自己"没有老師提醒弟子真的滑過去了。
完全不知師父的意涵是要得得確確曉得得很清楚,曉得什麼不了解,
感恩老師引導弟子趣入師父的密意。
"是要有一種菩薩荷擔的發心,或者是一種意志力,"你這個難題荷擔起來你自己衡量。"
老師~弟子就老師給弟子的所破的觀察的事去觀察自己,
是否自己會習慣把難的題、複雜的題,或者說你不願意面對的題推給別人,
或者堆在那裡不處理啊!
一整天結合身續下來,弟子入惡道示善道者我的善知識,弟子供養頂禮恩師~
弟子21善233林美惠頂禮
昨日弟子重覆聆聽老師的教誡,"自己衡量、衡量自己"没有老師提醒弟子真的滑過去了。
完全不知師父的意涵是要得得確確曉得得很清楚,曉得什麼不了解,
感恩老師引導弟子趣入師父的密意。
"是要有一種菩薩荷擔的發心,或者是一種意志力,"你這個難題荷擔起來你自己衡量。"
老師~弟子就老師給弟子的所破的觀察的事去觀察自己,
是否自己會習慣把難的題、複雜的題,或者說你不願意面對的題推給別人,
或者堆在那裡不處理啊!
一整天結合身續下來,弟子入惡道示善道者我的善知識,弟子供養頂禮恩師~
弟子21善233林美惠頂禮
李〇〇 2022-01-18 22:04:20 (e*********6@g***l.***)
395《廣海明月》共學心得 寫信給老師
至心礼敬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隨喜师父、老師殷勤教授教誡清淨傳承教法,感受到师父、老師說法的方式,对比一般說法者最不共、最令我們能夠理解、體會的是,總能同時指出我們的現行並導正我們的行持。比如应破我們对菩薩精神的曲解,油然審思自學《廣論》以來未曾用心理解「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差別就滑過去了,乃至也沒體會完全利他的義趣。感受到幸能活到77歲而感得老師貼紧师父原文深廣宣說,才能漸次略有所解,真是欢喜;這真正是弟子(小字)所以每講都要以寫回饋表達感恩與受用的力量。
聽到如法法師說:「老師自己當初的心願,就是自己能夠專心修學!」時,而对比現在。感受到老師那種決断、毅力,荷担师父心志不躲閃的利他心。对比我們常說「那我做不到!」而審思自己要怎樣從緣團體、發大乘心來承擔,並警惕遇難不找藉口、推給別人的心態。真正是師父、老師說法教化的大恩大德以及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啊!
祈願老師 法体康泰.長久住世.正法久住.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李鎌清 頂礼 2022.01.19.
至心礼敬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隨喜师父、老師殷勤教授教誡清淨傳承教法,感受到师父、老師說法的方式,对比一般說法者最不共、最令我們能夠理解、體會的是,總能同時指出我們的現行並導正我們的行持。比如应破我們对菩薩精神的曲解,油然審思自學《廣論》以來未曾用心理解「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差別就滑過去了,乃至也沒體會完全利他的義趣。感受到幸能活到77歲而感得老師貼紧师父原文深廣宣說,才能漸次略有所解,真是欢喜;這真正是弟子(小字)所以每講都要以寫回饋表達感恩與受用的力量。
聽到如法法師說:「老師自己當初的心願,就是自己能夠專心修學!」時,而对比現在。感受到老師那種決断、毅力,荷担师父心志不躲閃的利他心。对比我們常說「那我做不到!」而審思自己要怎樣從緣團體、發大乘心來承擔,並警惕遇難不找藉口、推給別人的心態。真正是師父、老師說法教化的大恩大德以及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啊!
祈願老師 法体康泰.長久住世.正法久住.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李鎌清 頂礼 2022.01.19.
林〇〇 2022-01-18 21:38:28 (f***********6@g***l.***)
感恩上師講廣海明月!上師教弟子如何以法觀察自心,學習這講看到自己不想面對困難,把困難推給別人,遇到不喜歡的人不想面對選擇跳過去……對比體會真正菩薩偉大的內心世界,每一個心念都是將護一切有情不忍眾生苦。稍稍體會師父及上師建立教法獨自承擔沒有講出來的感覺。此生值遇大乘善知識攝受何其幸福!至心感恩上師!
陳〇〇 2022-01-18 21:23:06 (a*********7@g***l.***)
大家好!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
真如老師說:【選擇善樂人生
回憶,用心去想某件事、畫面、聲音、想法。我們習慣看悲劇還是喜劇?如是悲劇,看完後,痛楚悲憤,想找人算帳,花了時間,又串習了別人的錯,結果毀了今日的時光!如發現自己又放錯片子,趕快停下來!改換頻道,開啟善樂的航程吧!畢竟心可為地獄,亦可作天堂。】
如果想到朝禮法會及祈願法會,會想到什麼呢?十供養、師長開示、聽經聞法、吉祥三寶,還是平安麵、酥油茶等等……
弟子祈願疫情早日平息,善友親人們又可歡聚一堂,領受師長加持。如果我們在疫情期間,好好地發心用功,連線與師長們空中相會,無論遠近適中,只要心業力在一起,就是相聚!感謝親人們作師所喜,貢獻財物、身語承事、依教奉行。感謝讚歎,隨喜無量。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
真如老師說:【選擇善樂人生
回憶,用心去想某件事、畫面、聲音、想法。我們習慣看悲劇還是喜劇?如是悲劇,看完後,痛楚悲憤,想找人算帳,花了時間,又串習了別人的錯,結果毀了今日的時光!如發現自己又放錯片子,趕快停下來!改換頻道,開啟善樂的航程吧!畢竟心可為地獄,亦可作天堂。】
如果想到朝禮法會及祈願法會,會想到什麼呢?十供養、師長開示、聽經聞法、吉祥三寶,還是平安麵、酥油茶等等……
弟子祈願疫情早日平息,善友親人們又可歡聚一堂,領受師長加持。如果我們在疫情期間,好好地發心用功,連線與師長們空中相會,無論遠近適中,只要心業力在一起,就是相聚!感謝親人們作師所喜,貢獻財物、身語承事、依教奉行。感謝讚歎,隨喜無量。
林〇〇 2022-01-18 18:56:41 (w********9@g***l.***)
尊貴的大寶恩師慈母啊!
看到長者因為醫糾的擔憂,及員工對死亡的不了解,及一般家屬對長者死往一個錯誤的認知,或者利益在心的考量,其實弟子在這一塊一直有這樣的感受,到底要如何讓長者可以善終?
看到長者在最後一刻因為醫療救護及家人對醫療概念的不了解,一位認真修行的長者是在總總侵入性的醫療往生,現在想起來,心還是很痛的。
跟長者發願我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一切長者可以善終,讓他們下一生可以得到暇滿
人生,不希望他們此生的努力,到臨終這一刻毀在過度醫療的瞋心。
之前有一位長者往生因為註記不急救的單子不見,救護人員不敢確認所以還是覺得必須急救,但是因為自己對阿公很了解他對我說過他想要好好地走,我拿我自己的護理生涯去擋這一場浩劫,當然也評估過家屬的態度,否則是不敢做這樣的事。
生命自主權的簽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可以在活著清楚的時候為自己做決定。弟子一定要努力去推動。其實當住民往生時,勸說家屬,及勸阻員工不要急救面臨的難處是不是也像這樣的境界一樣。
恩師啊,謝謝您讓我從老病死中體會太深了。
佛弟子文玲恭敬頂禮
看到長者因為醫糾的擔憂,及員工對死亡的不了解,及一般家屬對長者死往一個錯誤的認知,或者利益在心的考量,其實弟子在這一塊一直有這樣的感受,到底要如何讓長者可以善終?
看到長者在最後一刻因為醫療救護及家人對醫療概念的不了解,一位認真修行的長者是在總總侵入性的醫療往生,現在想起來,心還是很痛的。
跟長者發願我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一切長者可以善終,讓他們下一生可以得到暇滿
人生,不希望他們此生的努力,到臨終這一刻毀在過度醫療的瞋心。
之前有一位長者往生因為註記不急救的單子不見,救護人員不敢確認所以還是覺得必須急救,但是因為自己對阿公很了解他對我說過他想要好好地走,我拿我自己的護理生涯去擋這一場浩劫,當然也評估過家屬的態度,否則是不敢做這樣的事。
生命自主權的簽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可以在活著清楚的時候為自己做決定。弟子一定要努力去推動。其實當住民往生時,勸說家屬,及勸阻員工不要急救面臨的難處是不是也像這樣的境界一樣。
恩師啊,謝謝您讓我從老病死中體會太深了。
佛弟子文玲恭敬頂禮
胡〇〇 2022-01-18 18:34:36 (s*******u@g***l.***)
敬愛的上師,
感謝您 395 講告訴弟子, 其實菩薩都是時刻斟酌, 自己的發心是否為利益眾生. 也感謝您提醒弟子, 我們該去看待面對思維「複雜」的事情, 不要去害怕恐懼或逃避. 因為唯有面對, 思維, 仔細的自己衡量, 才有機會做出真正饒益眾生的決定. 當我們願意去提問, 思考, 及面對佛陀這個為了利益更多眾生而殺強盜的公案時, 才能真正去體會, 了解菩薩戒, 及菩薩精神! 感謝您的指導! 讓弟子增強了探索思考的勇氣, 也能願意去面對困難, 複雜, 難以抉擇的境界, 並和菩薩學習, 也能像菩薩祖師一樣, 生生增上, 究竟圓滿菩提! 感謝您!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感謝您 395 講告訴弟子, 其實菩薩都是時刻斟酌, 自己的發心是否為利益眾生. 也感謝您提醒弟子, 我們該去看待面對思維「複雜」的事情, 不要去害怕恐懼或逃避. 因為唯有面對, 思維, 仔細的自己衡量, 才有機會做出真正饒益眾生的決定. 當我們願意去提問, 思考, 及面對佛陀這個為了利益更多眾生而殺強盜的公案時, 才能真正去體會, 了解菩薩戒, 及菩薩精神! 感謝您的指導! 讓弟子增強了探索思考的勇氣, 也能願意去面對困難, 複雜, 難以抉擇的境界, 並和菩薩學習, 也能像菩薩祖師一樣, 生生增上, 究竟圓滿菩提! 感謝您!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黃〇〇 2022-01-18 11:31:59 (9*********0@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父教導,感恩上師提醒,每次開示佛功德時,弟子都感動及感恩佛陀無私的大悲,一切示現都在教導弟子利他。
“張開眼睛往水裡跳”,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追隨師父學習已超過十年,從自私的狀態,變為怯弱的不去承擔,再進步一點點“做自己能力範圍可做的善”,慢慢學習“發菩提心,做利益他人的事”,漸次成長,一切都是師父功德。
祈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上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
弟子妙賢恭敬虔十
感恩師父教導,感恩上師提醒,每次開示佛功德時,弟子都感動及感恩佛陀無私的大悲,一切示現都在教導弟子利他。
“張開眼睛往水裡跳”,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追隨師父學習已超過十年,從自私的狀態,變為怯弱的不去承擔,再進步一點點“做自己能力範圍可做的善”,慢慢學習“發菩提心,做利益他人的事”,漸次成長,一切都是師父功德。
祈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上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
弟子妙賢恭敬虔十
黃〇〇 2022-01-18 10:44:08 (i*********4@y***o.***.**)
尊敬的大寶上師:
反覆聽您這講開示,很希望了解及掌握上師指的「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內涵,雖然只有八個字,但意涵真的不簡單。真的很需要跟著善知識學,才認識自己的解讀跟善知識指的意思距離及差別。
對照自己的行相,當要應付很多自己不懂的工作丶事情丶繁複的人事物丶不熟悉的範圍,就會很想落入自己的舒適區,想「暫止適力」或者「自己能力丶量未夠」,總有機會給自己逃避面對這些問題,原來是「發心」。感恩上師的教誡及引導,讓弟子認識自己的問題,去學習丶改善。祈願上師加持!
弟子
婷婷頂禮
反覆聽您這講開示,很希望了解及掌握上師指的「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內涵,雖然只有八個字,但意涵真的不簡單。真的很需要跟著善知識學,才認識自己的解讀跟善知識指的意思距離及差別。
對照自己的行相,當要應付很多自己不懂的工作丶事情丶繁複的人事物丶不熟悉的範圍,就會很想落入自己的舒適區,想「暫止適力」或者「自己能力丶量未夠」,總有機會給自己逃避面對這些問題,原來是「發心」。感恩上師的教誡及引導,讓弟子認識自己的問題,去學習丶改善。祈願上師加持!
弟子
婷婷頂禮
陈〇〇 2022-01-18 10:33:31 (h******i@h*****l.***)
我有点词穷,不知如何赞叹佛菩萨的悲智力功德。这个故事有点感动。
听到老师说菩萨利益众生的心是没有空档的,他已经变成完全是利益众生这样的续流,让我感受到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
而我们现在就是在学习菩萨这样的不可思议的精神也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感恩老师为我们宣讲广海明月。
听到老师说菩萨利益众生的心是没有空档的,他已经变成完全是利益众生这样的续流,让我感受到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
而我们现在就是在学习菩萨这样的不可思议的精神也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感恩老师为我们宣讲广海明月。
冼〇〇 2022-01-18 05:24:43 (s*******k@g***l.***)
敬呈大寶恩師勝尊具大悲者足:
弟子在想大商主菩薩為了要犯下殺業的眾生,也為了被殺害眾生,不想大家生生世世互相仇恨殺害對方,寧可不告知其他人,自己一人明知作殺業會破戒下地獄,也獨自一人把這個業承擔,完全利他這個菩薩精神,把眾生苦承擔在身上,把快樂完全施予眾生,佛陀多生多世為眾生捨頭目腦髓,弟子從三塗獲得超升、在善趣中遠離困苦、得暇身藉遇宗大師教法、能回來福智大家庭成為廣論同學、由義工成為法人全職,生生世世被師長三寶在生死輪迴大旋渦中救贖,每一生師長教導漸次漸次改善,今生弟子有一些良善習氣,在「自己衡量」回來讀廣論第二堂對師父所教誡學佛是為了成佛這個發心,弟子非常相應當刻決志生生世世要跟隨依止師父學走成佛之道,立誓要培養留在師法友增上環境當中滿懷歡喜及感恩心努力共學共業增上之意志力,弟子要突破自己內向、恐懼多人、怕陌生不善言說等下劣習氣的困難,在「衡量自己」這十四年頭,弟子由害怕與陌生人接觸,由2009年12月第一次學做廣供文宣組義工、福友組興趣班當關懷員,加入法會營隊學做大小組長、策劃組長期助理...直至2017年12月18日成為法人全職,弟子無限感恩有很多第一次及長期性學習護持,最大付出是要刻意對治自己煩惱可上可下仍然學做修師所喜利他之善,每當想到自己在福智大家庭成長點滴都十分幸福感動,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
無限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在想大商主菩薩為了要犯下殺業的眾生,也為了被殺害眾生,不想大家生生世世互相仇恨殺害對方,寧可不告知其他人,自己一人明知作殺業會破戒下地獄,也獨自一人把這個業承擔,完全利他這個菩薩精神,把眾生苦承擔在身上,把快樂完全施予眾生,佛陀多生多世為眾生捨頭目腦髓,弟子從三塗獲得超升、在善趣中遠離困苦、得暇身藉遇宗大師教法、能回來福智大家庭成為廣論同學、由義工成為法人全職,生生世世被師長三寶在生死輪迴大旋渦中救贖,每一生師長教導漸次漸次改善,今生弟子有一些良善習氣,在「自己衡量」回來讀廣論第二堂對師父所教誡學佛是為了成佛這個發心,弟子非常相應當刻決志生生世世要跟隨依止師父學走成佛之道,立誓要培養留在師法友增上環境當中滿懷歡喜及感恩心努力共學共業增上之意志力,弟子要突破自己內向、恐懼多人、怕陌生不善言說等下劣習氣的困難,在「衡量自己」這十四年頭,弟子由害怕與陌生人接觸,由2009年12月第一次學做廣供文宣組義工、福友組興趣班當關懷員,加入法會營隊學做大小組長、策劃組長期助理...直至2017年12月18日成為法人全職,弟子無限感恩有很多第一次及長期性學習護持,最大付出是要刻意對治自己煩惱可上可下仍然學做修師所喜利他之善,每當想到自己在福智大家庭成長點滴都十分幸福感動,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
無限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陳〇〇 2022-01-18 04:03:28 (a*********7@g***l.***)
大家好!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
真如老師說:【做該做的事
我們要訓練自己、為難自己,去做那些「該做可是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要學會去控制「想做卻不該做」的事情;有些事你不想做,但是應該做的就去做,這就是成長。】
弟子發現自己「拒絕」成長,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很多事情能堆就堆,都推說沒時間處理或是種種的藉口,反正就是很會「牽拖」、「抱怨」,東怪西怪,怪別人不配合,歹逗陣(請唸台語,意指別人不好相處)。而且還喜歡用自己的觀點看別人的是非,卻沒見到自己的過失,更難以見到別人的難處,沒有同理心。所以,自未調伏而調伏他者,無有是處。每天一定要拜懺,不能偷懶啦!感謝讚歎親人們作師所喜,隨喜無量。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
真如老師說:【做該做的事
我們要訓練自己、為難自己,去做那些「該做可是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要學會去控制「想做卻不該做」的事情;有些事你不想做,但是應該做的就去做,這就是成長。】
弟子發現自己「拒絕」成長,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很多事情能堆就堆,都推說沒時間處理或是種種的藉口,反正就是很會「牽拖」、「抱怨」,東怪西怪,怪別人不配合,歹逗陣(請唸台語,意指別人不好相處)。而且還喜歡用自己的觀點看別人的是非,卻沒見到自己的過失,更難以見到別人的難處,沒有同理心。所以,自未調伏而調伏他者,無有是處。每天一定要拜懺,不能偷懶啦!感謝讚歎親人們作師所喜,隨喜無量。
陳〇〇 2022-01-17 23:11:01 (c*******a@g***l.***)
頂禮大寶師父老師:
今天再思維老師提出說師父在此有一所破,弟子理解到的的所破是不該以文字相來理解佛所說的教誡,是聽聞至行持間需有一嚴密的思維抉擇過程,所以師傅以簡短8字"自己衡量、衡量自己"來引導弟子建立這正確的宗在弟子心中。
而自己該如何衡量?又如何衡量自己?師父也透過這公案把要掌握的要訣指出。是要依著戒律衡量無違,而公案中如何在殺人又無違戒律呢?衡量後,要也依自己所能承擔而抉擇。
老師又更指出弟子不擅於面對問題依法深入思維的行相。就是這行相,讓弟子們養成了此處師父所說該破之處。要突破問題,就要於正因上努力。所以,弟子該努力積極面對難題,依法思維研討,再三衡量衡量。祈請老師持續教授教誡弟子依法思維、衡量與決擇。
弟子恭敬頂禮 2022/1/18
今天再思維老師提出說師父在此有一所破,弟子理解到的的所破是不該以文字相來理解佛所說的教誡,是聽聞至行持間需有一嚴密的思維抉擇過程,所以師傅以簡短8字"自己衡量、衡量自己"來引導弟子建立這正確的宗在弟子心中。
而自己該如何衡量?又如何衡量自己?師父也透過這公案把要掌握的要訣指出。是要依著戒律衡量無違,而公案中如何在殺人又無違戒律呢?衡量後,要也依自己所能承擔而抉擇。
老師又更指出弟子不擅於面對問題依法深入思維的行相。就是這行相,讓弟子們養成了此處師父所說該破之處。要突破問題,就要於正因上努力。所以,弟子該努力積極面對難題,依法思維研討,再三衡量衡量。祈請老師持續教授教誡弟子依法思維、衡量與決擇。
弟子恭敬頂禮 2022/1/18
李〇〇 2022-01-17 23:06:01 (i*********0@g***l.***)
頂禮敬愛尊貴的大寶恩師,感謝您帶領我們層層探索佛陀的心靈,以及大菩薩在面對所有境界時,如何自己衡量,又能衡量自己,不閃躲問題,同時將所有眾生的利益都先放在前面。很感謝您的教導,祈求您的加持。
石〇〇 2022-01-17 14:10:16 (j*******r@g***l.***)
親愛的老師,
透過這幾講,弟子慢慢體會到,內心對法的法相,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研討,思惟,觀察對比自心;就像老師說的,要繼續想下去“菩薩戒的精神”是什麼,才能盡除疑惑,不能迴避內心的恐懼或煩惱;才能增長淨信,穩健的增上。“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竟然如此動人,深入人心,可以做為弟子一生的座右銘。
感恩師父老師,這麼細緻的為我們說法,也很隨喜自己和大家可以時時的回饋!這是今年第一次回饋學習給老師,發願今年要更努力實在的跟隨老師學習,繼續進步增上!
弟子 惟真 虔誠頂禮
透過這幾講,弟子慢慢體會到,內心對法的法相,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研討,思惟,觀察對比自心;就像老師說的,要繼續想下去“菩薩戒的精神”是什麼,才能盡除疑惑,不能迴避內心的恐懼或煩惱;才能增長淨信,穩健的增上。“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竟然如此動人,深入人心,可以做為弟子一生的座右銘。
感恩師父老師,這麼細緻的為我們說法,也很隨喜自己和大家可以時時的回饋!這是今年第一次回饋學習給老師,發願今年要更努力實在的跟隨老師學習,繼續進步增上!
弟子 惟真 虔誠頂禮
妙〇 2022-01-17 11:43:25 (l*********y@g***l.***)
佛陀為了保護眾生的法身慧命,寧願自己殺人下地獄,真的令人很感動佩服!佛陀知道,如何可以很快離開地獄的方法!所以,佛陀殺了將要殺人的人,是希望他不要造更多的惡業,以免他在地獄受苦受難很久很久!隨喜佛陀!
吳〇〇 2022-01-17 10:30:49 (j******6@g***l.***)
敬禮大寶恩師:
「菩薩有菩提心,祂的慈悲心像海洋一樣沒有盡頭,祂不會在任何時間有一個空檔,在那個空檔沒有利益眾生的心,祂是連綿不斷的續流。祂已經變了,變成是完全利益眾生這樣的續流。」這段上師開示讓弟子熱淚盈眶。啊!菩薩啊菩薩!我的續流是什麼?我會苦、會生氣、會傷心,完全都是因為只想著自己,因為太愛「我」了。什麼時候才能多替別人設想?弟子想「變」,想要變成時時刻刻只想著利益祂人的菩薩,祈請上師加持。
弟子是多幸運,此生值遇師父上師兩位佛菩薩,只想給我最好的,只想無窮盡的利益我的生生世世,弟子想匍匐在上師足下頂禮!祈願上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妙殊 至誠頂禮
「菩薩有菩提心,祂的慈悲心像海洋一樣沒有盡頭,祂不會在任何時間有一個空檔,在那個空檔沒有利益眾生的心,祂是連綿不斷的續流。祂已經變了,變成是完全利益眾生這樣的續流。」這段上師開示讓弟子熱淚盈眶。啊!菩薩啊菩薩!我的續流是什麼?我會苦、會生氣、會傷心,完全都是因為只想著自己,因為太愛「我」了。什麼時候才能多替別人設想?弟子想「變」,想要變成時時刻刻只想著利益祂人的菩薩,祈請上師加持。
弟子是多幸運,此生值遇師父上師兩位佛菩薩,只想給我最好的,只想無窮盡的利益我的生生世世,弟子想匍匐在上師足下頂禮!祈願上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妙殊 至誠頂禮
徐〇〇 2022-01-17 09:06:25 (h******3@g***l.***)
親愛的上師
「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我們的習慣是,事情特別難了之後,就不願意自己想,習慣把難的題、複雜的題,或者說不願意面對的題推給別人,或者堆著不處理,然後找種種藉口。這種迴避問題閃躲問題的習性,讓自己更觀過更痛苦。
面對問題選擇積極思考,「自己衡量」,不去躲閃,把矛盾點拿出來,去討論清楚,去解決那個難點。「衡量自己」,去做的時候所付出的代價,我願意嗎?這樣練習成為一個敢面對問題敢解決問題的人,別讓問題困擾我。
佛陀連綿不斷的續流,成完全是利益眾生,我被自利被私慾束縛著,怎麼有辦法把佛陀的教言上師的教誡來改變生命改變內心呢?
親愛的上師我非常需要您的引導,眼前一片茫然,流浪的浪子找不到方向。
「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我們的習慣是,事情特別難了之後,就不願意自己想,習慣把難的題、複雜的題,或者說不願意面對的題推給別人,或者堆著不處理,然後找種種藉口。這種迴避問題閃躲問題的習性,讓自己更觀過更痛苦。
面對問題選擇積極思考,「自己衡量」,不去躲閃,把矛盾點拿出來,去討論清楚,去解決那個難點。「衡量自己」,去做的時候所付出的代價,我願意嗎?這樣練習成為一個敢面對問題敢解決問題的人,別讓問題困擾我。
佛陀連綿不斷的續流,成完全是利益眾生,我被自利被私慾束縛著,怎麼有辦法把佛陀的教言上師的教誡來改變生命改變內心呢?
親愛的上師我非常需要您的引導,眼前一片茫然,流浪的浪子找不到方向。
胡〇〇 2022-01-17 06:33:20 (s*******u@g***l.***)
敬愛的上師,
感謝您 395 講對弟子闡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八個字的內涵: 菩薩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 是先評估是否會利益眾生, 再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付出對應的代價. 代價常常是很巨大的 (如墮落地獄), 但真正的菩薩仍會因為這對眾生有更大的饒益, 而做出選擇. 動機上就並非自利, 而過程中, 則是清楚知道代價, 仍決定去做. 很感謝您對弟子的提醒/提策. 我們有一天或許也會面臨這樣的抉擇, 而當在面對自己要做慘烈犧牲, 但可能能成就他人時, 我們是否仍有這個勇氣做出選擇? 這的確是要從平常, 從小處就開始練習, 培養起. 感謝您和弟子清晰地分析了菩薩的等流及抉擇, 讓我們也有可以仿效, 學習的依據, 種下生生增上, 乃至究竟圓滿菩提的正因! 感謝您!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感謝您 395 講對弟子闡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八個字的內涵: 菩薩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 是先評估是否會利益眾生, 再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付出對應的代價. 代價常常是很巨大的 (如墮落地獄), 但真正的菩薩仍會因為這對眾生有更大的饒益, 而做出選擇. 動機上就並非自利, 而過程中, 則是清楚知道代價, 仍決定去做. 很感謝您對弟子的提醒/提策. 我們有一天或許也會面臨這樣的抉擇, 而當在面對自己要做慘烈犧牲, 但可能能成就他人時, 我們是否仍有這個勇氣做出選擇? 這的確是要從平常, 從小處就開始練習, 培養起. 感謝您和弟子清晰地分析了菩薩的等流及抉擇, 讓我們也有可以仿效, 學習的依據, 種下生生增上, 乃至究竟圓滿菩提的正因! 感謝您!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周〇〇 2022-01-17 02:45:26 (s********y@g***l.***)
頂禮恩師:
感恩老師今天開示, 讓弟子看到自己思考2角度的狹隘。 有邪見覺得這個故事很簡單也聽過多次, 有什麼能多討論的? 卻忘記自己第一次聽公案時是如此驚訝的。 也曾思考難道沒有其他方法嗎? 感恩老師帶弟子回憶起更多的學習記憶。
弟子也在"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停留思考一下下過, 但又是輕輕帶過。 今天聽聞, 有聽到自己的現行--遇到困難事就不思考, 丟給別人處理。 例如: 發心承擔當班長一事; 或護持時遇到太複雜的事, 想說反正還有其他人還有班長就不管了! 真是沒有菩提心啊
以及, 平常自己衡量事情的角度很狹隘, 多是從自己角度去看事情, 也沒有任運, 能剎那都緣在眾生的續流.. 。
今天聽完看到很多自己現況, 對比知道自己到底跟菩薩思惟差多遠。 很開心, 因為有正確的標準, 就能知道能改進的地方!
弟子妙文頂禮
感恩老師今天開示, 讓弟子看到自己思考2角度的狹隘。 有邪見覺得這個故事很簡單也聽過多次, 有什麼能多討論的? 卻忘記自己第一次聽公案時是如此驚訝的。 也曾思考難道沒有其他方法嗎? 感恩老師帶弟子回憶起更多的學習記憶。
弟子也在"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停留思考一下下過, 但又是輕輕帶過。 今天聽聞, 有聽到自己的現行--遇到困難事就不思考, 丟給別人處理。 例如: 發心承擔當班長一事; 或護持時遇到太複雜的事, 想說反正還有其他人還有班長就不管了! 真是沒有菩提心啊
以及, 平常自己衡量事情的角度很狹隘, 多是從自己角度去看事情, 也沒有任運, 能剎那都緣在眾生的續流.. 。
今天聽完看到很多自己現況, 對比知道自己到底跟菩薩思惟差多遠。 很開心, 因為有正確的標準, 就能知道能改進的地方!
弟子妙文頂禮
陳〇〇 2022-01-17 02:25:37 (a*********7@g***l.***)
大家好!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
上師尊說:【重視親情關懷及時
由於工作太忙,家人感到被忽略。如果一直以自己太忙為藉口,不去注視忽略感給他人造成的傷害,不久就會釀成風暴。花點時間和精力,常常表達自己對家人的關注,這樣就不會突然出現情緒火災,只能沒日沒夜地搶救。】
弟子的同修問我在忙什麼?雖然我忙得是好事,但是,因為自己不得善巧方便,沒有好好地分配時間,沒有讓自己的心有沉澱的時刻,所以,一團亂!還好師長的法語口訣及時送暖,讓弟子學習用道次第總結,學習思惟「自己衡量、衡量他人」的菩薩精神,在內心中思惟審慮、決定動發菩提心因,養成關懷他人的習氣,略有「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之總別的觀念,進而知所改過,要從身邊的人開始關懷,重視親情關懷及時,才不會徒增遺憾。感謝親人們陪伴學習,作師所喜,感謝讚歎,隨喜無量。
「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
上師尊說:【重視親情關懷及時
由於工作太忙,家人感到被忽略。如果一直以自己太忙為藉口,不去注視忽略感給他人造成的傷害,不久就會釀成風暴。花點時間和精力,常常表達自己對家人的關注,這樣就不會突然出現情緒火災,只能沒日沒夜地搶救。】
弟子的同修問我在忙什麼?雖然我忙得是好事,但是,因為自己不得善巧方便,沒有好好地分配時間,沒有讓自己的心有沉澱的時刻,所以,一團亂!還好師長的法語口訣及時送暖,讓弟子學習用道次第總結,學習思惟「自己衡量、衡量他人」的菩薩精神,在內心中思惟審慮、決定動發菩提心因,養成關懷他人的習氣,略有「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之總別的觀念,進而知所改過,要從身邊的人開始關懷,重視親情關懷及時,才不會徒增遺憾。感謝親人們陪伴學習,作師所喜,感謝讚歎,隨喜無量。
陳〇〇 2022-01-17 02:11:11 (b******r@g***l.***)
殺人是否成菩薩行?在抉擇的難點上師父上師點燃了那盞燈
林〇〇 2022-01-16 22:53:46 (b*********5@g***l.***)
禮敬老師:
對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做到連綿不斷利益眾生的續流。當下的我們,如何持續不斷加強、增加自己累積福德智慧資糧?
從每周的廣論內容消文與全廣二的聽聞,在細到每天的發心,學習廣論內容,如理的聽聞、思維、修行以及大般若經的每天恭頌。
當遇到提升自己的對境考驗時,要如何做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更進一步的思考,去如理的思維,如何依據教典中的教導,把矛盾點提出來,一次次的反覆思辯衡量,清楚自己抉擇分辨後行動的代價。
從小事、生活周遭開始練習起,累積自己的續流。
感恩上師、三寶加持、攝受
弟子 林清瑞 頂禮
對菩薩戒的終極精神就是利益眾生,做到連綿不斷利益眾生的續流。當下的我們,如何持續不斷加強、增加自己累積福德智慧資糧?
從每周的廣論內容消文與全廣二的聽聞,在細到每天的發心,學習廣論內容,如理的聽聞、思維、修行以及大般若經的每天恭頌。
當遇到提升自己的對境考驗時,要如何做到:「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菩薩精神,更進一步的思考,去如理的思維,如何依據教典中的教導,把矛盾點提出來,一次次的反覆思辯衡量,清楚自己抉擇分辨後行動的代價。
從小事、生活周遭開始練習起,累積自己的續流。
感恩上師、三寶加持、攝受
弟子 林清瑞 頂禮
張〇〇 2022-01-16 22:32:11 (y*1@b**s.**.***.**)
尊敬的上師,66講止觀進度和395全廣進度,都提到如何找到「適中的界限」,我想到這個情形在生活中好像也常常遇到。就像上週六我回鄉下探望父母,但六日依然有很多課程可以學習,就會想:我到底是上課還是多陪父母聊天、看電視?怎樣的決定才是合宜的?395講全廣的這種情形,以前也常常有疑問,為什麼要砍下自己的手當火把?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血、肉來救羸弱的老虎?…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是不是唯有這個方法,才能饒益到所有的有情,而且是從意樂就開始饒益?並考量業果問題?非常高興老師在這一講提到這個問題,並預告下一講要好好的探討,很期待!雖然對「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的內涵,還有老師說「這樣的探討的時候,其實很難身臨其境」,還不是很清楚,但會在這幾天好好針對這種情形「認真地考慮考慮」,感恩老師!
陳〇〇 2022-01-16 22:24:57 (j********e@g***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帶領弟子從師父所述的公案學習菩薩戒的精神。菩薩戒的內涵在於利益眾生,因此學習戒律不能單從事項上理解,而是要將重點放在戒律的精神。感恩老師提策弟子要學會「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學習佛法後要以佛法自我檢視,並發起菩提心,以菩薩的精神利益眾生,此時就非常需要自己有毅力、決斷力,勇悍地依照佛陀的教誡行持。
感恩老師帶領弟子從師父所述的公案學習菩薩戒的精神。菩薩戒的內涵在於利益眾生,因此學習戒律不能單從事項上理解,而是要將重點放在戒律的精神。感恩老師提策弟子要學會「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學習佛法後要以佛法自我檢視,並發起菩提心,以菩薩的精神利益眾生,此時就非常需要自己有毅力、決斷力,勇悍地依照佛陀的教誡行持。
蔡〇〇 2022-01-16 22:19:13 (b**********6@x***********f.***)
敬禮具恩上師:
前幾天性捨法師帶大家共學時,提到生死輪回中有重複性、不自主的特性,眾生的苦是做不了主,不想受也得受,然而菩薩則是可以自主的,其大悲心,為了救拔他人而辛苦,而菩薩的辛苦付出是樂因在其中,從樂趨勝樂,所以智者菩薩可以自己衡量,自己衡量,自在啊!
眼前雖是道理的認識,不是自己的現量,但這認識也是日後走上去穩固的基礎,高興啊!共勉之 ,感謝恩師及廣大護持的法師與善友們!
前幾天性捨法師帶大家共學時,提到生死輪回中有重複性、不自主的特性,眾生的苦是做不了主,不想受也得受,然而菩薩則是可以自主的,其大悲心,為了救拔他人而辛苦,而菩薩的辛苦付出是樂因在其中,從樂趨勝樂,所以智者菩薩可以自己衡量,自己衡量,自在啊!
眼前雖是道理的認識,不是自己的現量,但這認識也是日後走上去穩固的基礎,高興啊!共勉之 ,感謝恩師及廣大護持的法師與善友們!
陳〇〇 2022-01-16 19:35:58 (c*******a@g***l.***)
頂禮大寶師父老師:
師父老師再再提醒要好好思維「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衡量」是需要與標準來比較判斷的,自己衡量時自己是拿甚麼標準判斷呢?這菩薩的公案,菩薩他是以甚麼標準呢?世間規則或出世的法則?善惡業?煩惱嗎?利他自利?事或心?意樂或念頭?作者或受者?這些都是自己至少要衡量的部份。
每一個衡量處有從凡夫至佛地的各種心續,自己是在那裡呢?又想往哪走?走的時候如何走?每一步都是要衡量自己,如何堅固往目標走,如何在當下走自己腳下一步。師父老師教授持戒是要寧捨生命也不可犯戒。而各種戒律同時持守要如何不相違?乃至因為利他而守護別人戒律而不相違?這都是公案中菩薩所「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過程,是嗎?
弟子練習思維這些問題,祈請老師教授教誡如何在這眾多思路中,抉擇出完全無違的理路。這公案中,菩薩的行誼,應該就是這通達無違所抉擇出的法相。因此菩薩迅速累積了資糧,同行的500人與心懷不軌的人也都因此而獲利。因為菩薩只做利益別人的事,所以一定也為這些有情種下得度的因緣。多美的果,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能學會依教法圓滿「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做出當下無違的抉擇。
弟子恭敬頂禮 2022/1/17
師父老師再再提醒要好好思維「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衡量」是需要與標準來比較判斷的,自己衡量時自己是拿甚麼標準判斷呢?這菩薩的公案,菩薩他是以甚麼標準呢?世間規則或出世的法則?善惡業?煩惱嗎?利他自利?事或心?意樂或念頭?作者或受者?這些都是自己至少要衡量的部份。
每一個衡量處有從凡夫至佛地的各種心續,自己是在那裡呢?又想往哪走?走的時候如何走?每一步都是要衡量自己,如何堅固往目標走,如何在當下走自己腳下一步。師父老師教授持戒是要寧捨生命也不可犯戒。而各種戒律同時持守要如何不相違?乃至因為利他而守護別人戒律而不相違?這都是公案中菩薩所「自己衡量、衡量自己」的過程,是嗎?
弟子練習思維這些問題,祈請老師教授教誡如何在這眾多思路中,抉擇出完全無違的理路。這公案中,菩薩的行誼,應該就是這通達無違所抉擇出的法相。因此菩薩迅速累積了資糧,同行的500人與心懷不軌的人也都因此而獲利。因為菩薩只做利益別人的事,所以一定也為這些有情種下得度的因緣。多美的果,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能學會依教法圓滿「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做出當下無違的抉擇。
弟子恭敬頂禮 2022/1/17
林〇〇 2022-01-16 12:38:16 (w********9@g***l.***)
尊貴的大寶恩師:
您為我們看到這一講當時的感覺,其實弟子在聽第一次的時候就會覺得,佛菩薩一定是在非常莫可奈何的情境下去做這件事,為了救更多人,所以明知道一定要接受果報,但是為了眾生還是願意犧牲自己,既實未來要背負重罪還是願意承擔,佛陀處處為人,那種對人的關愛與尊重,就如同眼睜睜看著兄弟要殺父母,一定是先救父母的。
生命中每一個時刻都在做抉擇,總是有輕重緩急之分,讓我看到在生死攸關之下是最容易看到人性最微妙之處,希望自己也能有佛陀般的智慧,在最難抉擇的當下能選擇利他。
恩師請教導弟子成為這樣的人。
弟子文玲恭敬頂禮111.1.17
您為我們看到這一講當時的感覺,其實弟子在聽第一次的時候就會覺得,佛菩薩一定是在非常莫可奈何的情境下去做這件事,為了救更多人,所以明知道一定要接受果報,但是為了眾生還是願意犧牲自己,既實未來要背負重罪還是願意承擔,佛陀處處為人,那種對人的關愛與尊重,就如同眼睜睜看著兄弟要殺父母,一定是先救父母的。
生命中每一個時刻都在做抉擇,總是有輕重緩急之分,讓我看到在生死攸關之下是最容易看到人性最微妙之處,希望自己也能有佛陀般的智慧,在最難抉擇的當下能選擇利他。
恩師請教導弟子成為這樣的人。
弟子文玲恭敬頂禮111.1.17
黃〇〇 2022-01-16 11:59:11 (t********1@g***l.***)
請益老師,菩薩衡量自己,自己衡量的秤錘是什麼?是不是經典、佛陀的教言、師長的教誡?我們內心轉變得更接近師長,我們心中堆砌出來的心,就更接近我們對面的秤錘?感恩老師!
總共 54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