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〇〇 2022-03-04 11:46:04 (o*********e@g**i.***)
敬愛的老師:
感恩您親自帶著弟子讀四家合註入門!
聽聞此講看到自己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的習氣,一直以來都很強烈……因而感到慚愧……但也很感恩,因為追隨善知識,而上師希望弟子學習大乘發心,因此才知道要以利他為出發去做每件事。也願依教奉行,對治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去為他人著想,願能令您歡喜。
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與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是有差別的。
弟子很隨喜所有大乘行者,也感恩因為追隨修持菩提心的善知識,弟子才會聽聞到要初發心,就直趣大乘……繼續學習!
弟子 鄭雅文 至誠頂禮
感恩您親自帶著弟子讀四家合註入門!
聽聞此講看到自己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的習氣,一直以來都很強烈……因而感到慚愧……但也很感恩,因為追隨善知識,而上師希望弟子學習大乘發心,因此才知道要以利他為出發去做每件事。也願依教奉行,對治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去為他人著想,願能令您歡喜。
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與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是有差別的。
弟子很隨喜所有大乘行者,也感恩因為追隨修持菩提心的善知識,弟子才會聽聞到要初發心,就直趣大乘……繼續學習!
弟子 鄭雅文 至誠頂禮
李〇〇 2021-12-30 00:20:37 (l********n@g***l.***)
2021-12/19 第386講
在辨析的過程中,的確發人深省。
大乘人應修劣乘法藏否?主導的因、去修的動機,從於利他的菩提心!破執穿越,悲天憫人;寶蓋下有你有我,揭示了學習的標的。真菩薩為適切開發引導彼類眾生,立意善學,無相違因。
佛應機說法,三乘皆是聖教,必有其存在價值!發菩提心直驅大乘,或由二乘趣入大乘,標的一而途徑異,會產生什麼不同呢?我們學廣論,發未發菩提心皆知當以大乘為標竿!依菩提心趣入大乘!成佛的願,種在心裡,口號響徹雲霄,何以故?立了宗旨,不虛耗延宕,能省時省力。
許多時候不懂,越學越感激涕零,知道一切都是師父的悲心。學二乘法藏不致於開了小門關了大門;而是周遍啟發,自利利他,行必有方,金碧輝煌!
感恩師父!感恩老師!示導一切勝學。
在辨析的過程中,的確發人深省。
大乘人應修劣乘法藏否?主導的因、去修的動機,從於利他的菩提心!破執穿越,悲天憫人;寶蓋下有你有我,揭示了學習的標的。真菩薩為適切開發引導彼類眾生,立意善學,無相違因。
佛應機說法,三乘皆是聖教,必有其存在價值!發菩提心直驅大乘,或由二乘趣入大乘,標的一而途徑異,會產生什麼不同呢?我們學廣論,發未發菩提心皆知當以大乘為標竿!依菩提心趣入大乘!成佛的願,種在心裡,口號響徹雲霄,何以故?立了宗旨,不虛耗延宕,能省時省力。
許多時候不懂,越學越感激涕零,知道一切都是師父的悲心。學二乘法藏不致於開了小門關了大門;而是周遍啟發,自利利他,行必有方,金碧輝煌!
感恩師父!感恩老師!示導一切勝學。
李〇〇 2021-12-22 20:16:05 (d***********7@g***l.***)
感恩頂禮大寶上師。謝謝老師完整為我們開示對於小乘法學習的態度。之前也一直誤以為只要學習大乘就好,而不用理解小乘法的內涵。感恩上師透過與仁波切的對談,讓弟子了解到自己的錯誤。很感恩在學佛的路上,有上師師父這樣的善知識引領我們,讓我們不至於在學法的路上迷航。感恩頂禮大寶恩師
蓋〇〇 2021-12-22 19:03:09 (t**********9@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在20年前就幫我們問了這個問題,剛開始弟子搞不清楚老師和仁波切在釐清的是什麼概念,但經過性路法師和盧學長的引導和這幾天的串習,感覺有稍稍知道一些些。
原來小乘法和共下共中的法類是不一樣的,特別關鍵是在意樂,真的好感恩師父,從一開始就不斷教導我們要走大乘道,老師接棒後,更是不餘遺力地不斷地提醒,而且用各種角度來幫助我們生起覺受。
這一講老師也示範了如何正確地講道理,一位具相的弟子是如何跟師長請益、釐清自己的疑惑。
老師就好像般若經裡常常提到的菩薩,知道有情心中問不出來的疑惑,幫我們問出來,簡直就是般若法會的現場。
感恩 老師這麼關顧我們弟子的學習。
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在20年前就幫我們問了這個問題,剛開始弟子搞不清楚老師和仁波切在釐清的是什麼概念,但經過性路法師和盧學長的引導和這幾天的串習,感覺有稍稍知道一些些。
原來小乘法和共下共中的法類是不一樣的,特別關鍵是在意樂,真的好感恩師父,從一開始就不斷教導我們要走大乘道,老師接棒後,更是不餘遺力地不斷地提醒,而且用各種角度來幫助我們生起覺受。
這一講老師也示範了如何正確地講道理,一位具相的弟子是如何跟師長請益、釐清自己的疑惑。
老師就好像般若經裡常常提到的菩薩,知道有情心中問不出來的疑惑,幫我們問出來,簡直就是般若法會的現場。
感恩 老師這麼關顧我們弟子的學習。
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蕭〇〇 2021-12-22 13:10:11 (p******3@g***l.***)
頂禮大寶恩師及尊貴的仁波切:
透由 上師您口語再闡述的方式,讓弟子像是身在您與仁波切探究法義的現場;像母班班長跟我們所說,您其實都是了解這些內涵的,但您為了我們這些弟子再再的向仁波切既深且細的請益。
其實弟子在您3:27那句「我認為如果不去學習劣乘法藏的話,實際上是不能攝受大乘人。」這邊弟子就不是很理解 上師思惟的理路?期望繼續聽下去,能找到答案。
接下來您不斷地強調照次第學修,而仁波切也很慈悲善巧的數數以發起菩提心,感覺您們不斷引領弟子進入殊妙聖殿,細而又細的駐足觀察定睛凝視,深怕我們漏了任何一個珍寶。
雖然您與仁波切整段對話,感覺是聚焦在不同論點上,但弟子深刻感受 上師您的心意,就是要讓我們更能理解然後發心趣入修學大乘,您示現辯論辨析的方式,讓我們種下正因,就是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蔑小乘法,而學習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是要安立在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發心,而來恭敬聞思教典
透由 上師您口語再闡述的方式,讓弟子像是身在您與仁波切探究法義的現場;像母班班長跟我們所說,您其實都是了解這些內涵的,但您為了我們這些弟子再再的向仁波切既深且細的請益。
其實弟子在您3:27那句「我認為如果不去學習劣乘法藏的話,實際上是不能攝受大乘人。」這邊弟子就不是很理解 上師思惟的理路?期望繼續聽下去,能找到答案。
接下來您不斷地強調照次第學修,而仁波切也很慈悲善巧的數數以發起菩提心,感覺您們不斷引領弟子進入殊妙聖殿,細而又細的駐足觀察定睛凝視,深怕我們漏了任何一個珍寶。
雖然您與仁波切整段對話,感覺是聚焦在不同論點上,但弟子深刻感受 上師您的心意,就是要讓我們更能理解然後發心趣入修學大乘,您示現辯論辨析的方式,讓我們種下正因,就是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蔑小乘法,而學習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是要安立在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發心,而來恭敬聞思教典
沈〇〇 2021-12-22 03:35:13 (w************h@g***l.***)
以下是弟子學習到的重點:
1. 大乘人一定要學小乘法,要透過共下士,共中士,照著道次第來修,才能生起菩提心。
2. 不學小乘的法,不能理解小乘,就不能幫助小乘行者,無法通達一切聖教無偉,就不是大乘行者了,不能解決一切人的一切問題。
3. 學習小乘法,但是不是去取證,不是要證小乘的果,一開始就是要以大乘的發心來學習小乘的法,一開始就直接趣入大乘道。
4. 弟子有一點不清楚的部分就是為何有些人一開始就能生起大乘發心,好像不需要照著道次第,不用經過共下中的次第,就能直接生起菩提心。
感恩真如老師!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1. 大乘人一定要學小乘法,要透過共下士,共中士,照著道次第來修,才能生起菩提心。
2. 不學小乘的法,不能理解小乘,就不能幫助小乘行者,無法通達一切聖教無偉,就不是大乘行者了,不能解決一切人的一切問題。
3. 學習小乘法,但是不是去取證,不是要證小乘的果,一開始就是要以大乘的發心來學習小乘的法,一開始就直接趣入大乘道。
4. 弟子有一點不清楚的部分就是為何有些人一開始就能生起大乘發心,好像不需要照著道次第,不用經過共下中的次第,就能直接生起菩提心。
感恩真如老師!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沈〇〇 2021-12-22 03:33:58 (w************h@g***l.***)
真如老師您還好嗎?很高興老師平安的回到島上了,祈請老師多保重法體,多注意保暖,不要太過操勞。
無比感恩真如老師為弟子們開示廣海明月第386講,這一講非常的精彩,很感恩真如老師為弟子們跟仁波切求法,在仁波切跟老師問答的過程中,弟子發現到自己很多的盲點,解答了很多的疑問。
特別感恩真如老師為弟子們問問題,弟子平常是不敢問問題的學生,或則是連要問什麼問題都不知道。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們,努力的練習聽聞軌理,早日圓滿依止法,具足圓滿弟子相,可以在師父老師身邊學習,直接跟師父老師討論佛法,那真的是太美好了!
這一講弟子反覆聽了超過7遍,但是只靠自己學習,還是有很多不清楚的部分,非常感恩法師們帶領弟子們深入研討,更加的能夠理解真如老師與仁波切所開示的深奧內涵。
祈求師父老師賜予弟子們無上的加持,拉緊師父老師慈悲的手,堅持每天反覆聞思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認真的把師父老師的教誡放在內心裡,常常去想,依教奉行!
祈請真如老師繼續為弟子們開示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弟子會盡全力的學習,希望師父老師所歡喜的事情,弟子都能夠做到,成為您生生世世攝受弟子的因!
感恩真如老師!
無比感恩真如老師為弟子們開示廣海明月第386講,這一講非常的精彩,很感恩真如老師為弟子們跟仁波切求法,在仁波切跟老師問答的過程中,弟子發現到自己很多的盲點,解答了很多的疑問。
特別感恩真如老師為弟子們問問題,弟子平常是不敢問問題的學生,或則是連要問什麼問題都不知道。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們,努力的練習聽聞軌理,早日圓滿依止法,具足圓滿弟子相,可以在師父老師身邊學習,直接跟師父老師討論佛法,那真的是太美好了!
這一講弟子反覆聽了超過7遍,但是只靠自己學習,還是有很多不清楚的部分,非常感恩法師們帶領弟子們深入研討,更加的能夠理解真如老師與仁波切所開示的深奧內涵。
祈求師父老師賜予弟子們無上的加持,拉緊師父老師慈悲的手,堅持每天反覆聞思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認真的把師父老師的教誡放在內心裡,常常去想,依教奉行!
祈請真如老師繼續為弟子們開示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弟子會盡全力的學習,希望師父老師所歡喜的事情,弟子都能夠做到,成為您生生世世攝受弟子的因!
感恩真如老師!
倪〇 2021-12-21 03:24:32 (c************4@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殷殷的教誨.
大悲世尊, “觀苦有情, 生起大悲心,而立即離開地獄”.
弟子第一次, 聽到這句話 "觀苦有情, 修悲心”, 覺得很有道理. 但沒有強烈的體會, 師長的加持, 似乎今天驗證在弟子身上.
今天有因緣, 去一個 "發放食物的濟貧中心” 做義工. 聽到有貧戶, 及遊民敘述著他(她)們悲苦生活, 弟子數次強忍眼淚. 一個 20歲左右的年輕人, 說他快被父母趕出家門了, 幾個月前是遊民, 但回家後, 又即將被踢出家門, 他擔憂地說: 懇請社工能幫他, 他不願意再做遊民了!! 一位很瘦弱的老先生來領食物. 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 也曾是遊民. 一位年輕, 溫和有禮的失業的小姐, 領了食物, 溫馨的留下一張謝卡....
兩個小時的義工, 把我 ”麻木不仁"的心, 軟化了. 以前看到手腳好的遊民, 就負面作意, 認為他們應該認真做事, 卻無法體會, 他們的難隱之處, 回家路上, 放了, "毗盧遮那佛" , 本想跟著唱, 卻一聽, 眼淚一直流, 所有的"非理作意" 似乎都消失了.
弟子開始感恩, 自已所有皆來自師恩!!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感恩老師殷殷的教誨.
大悲世尊, “觀苦有情, 生起大悲心,而立即離開地獄”.
弟子第一次, 聽到這句話 "觀苦有情, 修悲心”, 覺得很有道理. 但沒有強烈的體會, 師長的加持, 似乎今天驗證在弟子身上.
今天有因緣, 去一個 "發放食物的濟貧中心” 做義工. 聽到有貧戶, 及遊民敘述著他(她)們悲苦生活, 弟子數次強忍眼淚. 一個 20歲左右的年輕人, 說他快被父母趕出家門了, 幾個月前是遊民, 但回家後, 又即將被踢出家門, 他擔憂地說: 懇請社工能幫他, 他不願意再做遊民了!! 一位很瘦弱的老先生來領食物. 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 也曾是遊民. 一位年輕, 溫和有禮的失業的小姐, 領了食物, 溫馨的留下一張謝卡....
兩個小時的義工, 把我 ”麻木不仁"的心, 軟化了. 以前看到手腳好的遊民, 就負面作意, 認為他們應該認真做事, 卻無法體會, 他們的難隱之處, 回家路上, 放了, "毗盧遮那佛" , 本想跟著唱, 卻一聽, 眼淚一直流, 所有的"非理作意" 似乎都消失了.
弟子開始感恩, 自已所有皆來自師恩!!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林〇〇 2021-12-20 21:49:56 (b*********5@g***l.***)
禮敬老師:
透過此講,老師的精細說明加上與仁波切的答問,讓弟子更懂得何謂:「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主要重點在於: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菩薩,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學習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且不犯謗法罪。
依著學法的次第,深入了解佛法的每一句經典內涵,發菩提心,直趣大乘道。
感恩上師、三寶加持、攝受
弟子 林清瑞 頂禮
透過此講,老師的精細說明加上與仁波切的答問,讓弟子更懂得何謂:「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主要重點在於: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菩薩,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學習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且不犯謗法罪。
依著學法的次第,深入了解佛法的每一句經典內涵,發菩提心,直趣大乘道。
感恩上師、三寶加持、攝受
弟子 林清瑞 頂禮
黃〇〇 2021-12-20 12:25:17 (9*********0@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仁波切又回答說:「主要是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這裡的用意主要是這一點。」
弟子也要努力地追隨師父上師學習一切教理,感恩上師示現與善知識學習。
祈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上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速成佛道。
弟子妙賢恭敬虔十
仁波切又回答說:「主要是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這裡的用意主要是這一點。」
弟子也要努力地追隨師父上師學習一切教理,感恩上師示現與善知識學習。
祈願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上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速成佛道。
弟子妙賢恭敬虔十
黃〇〇 2021-12-20 04:57:33 (m*********w@g***l.***)
禮敬大寶恩師
弟子十分感佩上師的思路清晰、勇於提問!弟子也想如是效學,所以努力浄障集資、精進聞法!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弟子十分感佩上師的思路清晰、勇於提問!弟子也想如是效學,所以努力浄障集資、精進聞法!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黃〇〇 2021-12-19 23:45:47 (h****y@h*****l.***)
禮敬老師
感恩老師以跟仁波切的問答來開示,讓弟子對於大乘跟小乘的界線分辨的很清楚,如此省度自心,才會知道要如何走才是大乘人,也就是一定要發大菩提心,然而聲聞獨覺的法也一定要學,就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世出世間所有法皆要學習.
感恩老師以跟仁波切的問答來開示,讓弟子對於大乘跟小乘的界線分辨的很清楚,如此省度自心,才會知道要如何走才是大乘人,也就是一定要發大菩提心,然而聲聞獨覺的法也一定要學,就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世出世間所有法皆要學習.
林〇〇 2021-12-19 23:18:17 (l******1@g***l.***)
感恩波切的慈悲,讓老師能夠啟問,而老師願意和我們分享他和仁波切請法的過程,我們有一種深入其境的感覺,感恩老師!
「是大乘人不應學習劣乘法藏,是相違因」,在這裡是否強調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人,而大乘人不管大乘小聖的法類都要學習,因為大乘行者不能棄捨任一有情,所以所有的法類都了知,了知要透過聽聞,聽聞須賴善知識,才能通達一切聖教,才有能力度脫一切有情,不能為自己的利益作為主要修行,要有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師父常常告訴我們,修行不要繞遠路,因為當證得二乘果位,要回小向大,需要很長時間,甚至無量劫,因此我會依著師父、老師、團體學習,生生不離善知識,因為有善知識提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感恩師父、老師!
「是大乘人不應學習劣乘法藏,是相違因」,在這裡是否強調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人,而大乘人不管大乘小聖的法類都要學習,因為大乘行者不能棄捨任一有情,所以所有的法類都了知,了知要透過聽聞,聽聞須賴善知識,才能通達一切聖教,才有能力度脫一切有情,不能為自己的利益作為主要修行,要有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師父常常告訴我們,修行不要繞遠路,因為當證得二乘果位,要回小向大,需要很長時間,甚至無量劫,因此我會依著師父、老師、團體學習,生生不離善知識,因為有善知識提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感恩師父、老師!
黃〇〇 2021-12-19 12:40:18 (j***********6@y***o.***.**)
親愛的老師:
弟子應該要再多聽幾遍,弟子覺得自己學習態度還太差,弟子要再努力,謝謝您加持。
弟子應該要再多聽幾遍,弟子覺得自己學習態度還太差,弟子要再努力,謝謝您加持。
陳〇〇 2021-12-19 10:36:33 (t******n@s*****n.***.**)
頂禮大寶老師
弟子是大乘行者 ,就學法言 ,不能忽視小乘 ,依道次第 ,下、中、上士道 ,聲聞道、獨覺道小乘法藏 ,一切教理都要學習 ,但是有大乘種性者 ,初發心生起菩提心 ,就直接進入大乘 ,就如佛陀身為地獄拉車夫公案 ,發心後馬上離開地獄 ,佛陀會生起這樣的心 ,那麼他的因是什麼 ?一定是在因地裡聞思 ,先看到世間的過患 、利己的過患 ,然後開始生起利他的心 ,一發菩提心 ,就馬上離開惡趣 ,此菩提心 ,應該也具備出離心 ;據此 ,就可知 ,發菩提心大乘行者 ,其宿生必然都聞思學習小乘的解脫 ,然後生起利他的心 ,現在我們跟著師父老師學教 ,學習道次第 ,進而學習五部大論 ,都是正確必要的發菩提心前的修心過程 ,此講提策弟子要更專注、認真跟著團體、老師學習 ,隨道次第增上 ,直至發菩提心 、成佛 !
感恩老師 !
弟子聰亨頂禮 !
弟子是大乘行者 ,就學法言 ,不能忽視小乘 ,依道次第 ,下、中、上士道 ,聲聞道、獨覺道小乘法藏 ,一切教理都要學習 ,但是有大乘種性者 ,初發心生起菩提心 ,就直接進入大乘 ,就如佛陀身為地獄拉車夫公案 ,發心後馬上離開地獄 ,佛陀會生起這樣的心 ,那麼他的因是什麼 ?一定是在因地裡聞思 ,先看到世間的過患 、利己的過患 ,然後開始生起利他的心 ,一發菩提心 ,就馬上離開惡趣 ,此菩提心 ,應該也具備出離心 ;據此 ,就可知 ,發菩提心大乘行者 ,其宿生必然都聞思學習小乘的解脫 ,然後生起利他的心 ,現在我們跟著師父老師學教 ,學習道次第 ,進而學習五部大論 ,都是正確必要的發菩提心前的修心過程 ,此講提策弟子要更專注、認真跟著團體、老師學習 ,隨道次第增上 ,直至發菩提心 、成佛 !
感恩老師 !
弟子聰亨頂禮 !
郭〇〇 2021-12-19 10:35:36 (8**********t@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廣海第386講悲心開示,特別是與仁波切辨識過程中,更可糾正弟子內心的邪見,「入大乘門唯是發心」的意涵,在弟子的內心更堅定,也分辨出對小乘法要存恭敬謙卑心學習,但不是皈依小乘,重點在生起菩提心,一開始就要進入大乘道很重要‼️
弟子近日回新營老家照顧媽媽,並多家藥局尋找媽媽處方簽的藥。藥局服務員太忙了無法幫助一對老夫妻的查詢,弟子主動去幫助用手機查詢,並且電話確認有可以購買到他們所需要的特殊營養品,還關心婆婆的身體健康,原來他們是為母親身體購買的,弟子聽了好感動喔!婆婆道謝說你真是好人。弟子回說不客氣互相幫忙。感恩有老師教導行善讓弟子很幸福快樂! 弟子妙明虔十頂禮20211219
感恩老師廣海第386講悲心開示,特別是與仁波切辨識過程中,更可糾正弟子內心的邪見,「入大乘門唯是發心」的意涵,在弟子的內心更堅定,也分辨出對小乘法要存恭敬謙卑心學習,但不是皈依小乘,重點在生起菩提心,一開始就要進入大乘道很重要‼️
弟子近日回新營老家照顧媽媽,並多家藥局尋找媽媽處方簽的藥。藥局服務員太忙了無法幫助一對老夫妻的查詢,弟子主動去幫助用手機查詢,並且電話確認有可以購買到他們所需要的特殊營養品,還關心婆婆的身體健康,原來他們是為母親身體購買的,弟子聽了好感動喔!婆婆道謝說你真是好人。弟子回說不客氣互相幫忙。感恩有老師教導行善讓弟子很幸福快樂! 弟子妙明虔十頂禮20211219
陳〇〇 2021-12-19 10:16:13 (c*******a@g***l.***)
親愛的老師:
明天老師會再跟弟子教授甚麼呢?再重聽一次,做明天課程的預習,老師將跟仁波切討論的過程跟弟子教誡一次,要啟發弟子甚麼呢?遇緣發心,這要學習。發願行持,這也要學習。問題的討論,也要學習。
老師想啟發弟子學習如理討論的學習,一種探尋真理的討論學習,而不是凡夫的講道理的方式。
老師想啟發弟子,如何親近善知識學習。安住學習,敞洋在光明的理路大海中。
老師想啟發弟子發心無上菩提,淨除弟子心中邪執,學習初就要發大心直趣大乘。而學習路上,要遍學諸道,又要看清聲聞道和獨覺道是所斷。
祈請老師教授與加持弟子堅穩的走上菩提道。
弟子恭敬頂禮2021/12/19
明天老師會再跟弟子教授甚麼呢?再重聽一次,做明天課程的預習,老師將跟仁波切討論的過程跟弟子教誡一次,要啟發弟子甚麼呢?遇緣發心,這要學習。發願行持,這也要學習。問題的討論,也要學習。
老師想啟發弟子學習如理討論的學習,一種探尋真理的討論學習,而不是凡夫的講道理的方式。
老師想啟發弟子,如何親近善知識學習。安住學習,敞洋在光明的理路大海中。
老師想啟發弟子發心無上菩提,淨除弟子心中邪執,學習初就要發大心直趣大乘。而學習路上,要遍學諸道,又要看清聲聞道和獨覺道是所斷。
祈請老師教授與加持弟子堅穩的走上菩提道。
弟子恭敬頂禮2021/12/19
忽〇〇 2021-12-19 09:02:29 (g***********8@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
弟子回饋您在此講學到的概念:
對於初修學者或是對於自稱為大乘人者應該破除的心行相—
1、我是大乘人,所以不應該修學劣乘法藏。(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
2、只為謀求自己的寂靜或安樂而修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
所要立的宗是—
1、從現世修學的角度來看,一開始就要趣入大乘道。
2、修學大乘道,要為一切有情的利益、解決一切有情的痛苦去聞思修共下、共中、乃至知母、念恩等七因果教授而發起真實菩提心。但並非先趣入聲聞道、緣覺道,證得二乘果再趣入大乘道。
3、真正生起具量、真實的菩提心之後,一切的教理都要努力的學習,沒有例外。
因、喻:
1、宗大師、師父、仁波切、還有慈悲的上師都這麼策發。而且世尊初發菩提心時,身為地獄拉車力士的那一生,雖未學習小乘道,但卻能對有情生起無量的悲心。
2、仁波切說:菩提心是應該有出離心。
3、為了成辦眾生的利益,必須學習所有三種種性的法。不證得一切聖教無違,是沒辦法成辦眾生利益的;若不學劣乘法藏,不能攝受、救度小乘種性的有情。
感謝世尊與恩師們從不疲厭地引導弟子要走快速脫離輪迴苦海的大乘道。祈求您恆常攝受加持!弟子盼您速來台!!
弟子回饋您在此講學到的概念:
對於初修學者或是對於自稱為大乘人者應該破除的心行相—
1、我是大乘人,所以不應該修學劣乘法藏。(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
2、只為謀求自己的寂靜或安樂而修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
所要立的宗是—
1、從現世修學的角度來看,一開始就要趣入大乘道。
2、修學大乘道,要為一切有情的利益、解決一切有情的痛苦去聞思修共下、共中、乃至知母、念恩等七因果教授而發起真實菩提心。但並非先趣入聲聞道、緣覺道,證得二乘果再趣入大乘道。
3、真正生起具量、真實的菩提心之後,一切的教理都要努力的學習,沒有例外。
因、喻:
1、宗大師、師父、仁波切、還有慈悲的上師都這麼策發。而且世尊初發菩提心時,身為地獄拉車力士的那一生,雖未學習小乘道,但卻能對有情生起無量的悲心。
2、仁波切說:菩提心是應該有出離心。
3、為了成辦眾生的利益,必須學習所有三種種性的法。不證得一切聖教無違,是沒辦法成辦眾生利益的;若不學劣乘法藏,不能攝受、救度小乘種性的有情。
感謝世尊與恩師們從不疲厭地引導弟子要走快速脫離輪迴苦海的大乘道。祈求您恆常攝受加持!弟子盼您速來台!!
張〇〇 2021-12-19 09:01:03 (j*************6@g***l.***)
感恩師長引導思惟,無論學習什麼法類,我們都要以大乘發心來學習。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習。
感恩老師分享,如何跟善知識請問。就如同老師所說的「倒空自己的杯子」以謙恭的、空靈的心來認真地聽受。其中弟子也思惟到種下何因,可以讓我們有問題時可以隨時請問到善知識?不僅努力的做好弟子相,而且當別人有問題來請教時,我也要竭盡所能幫他,將能感得自己有問題時就有人可以隨時回應的果。
感恩師長提醒「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很重要!」只要生起菩提心,那所走的便是大乘種姓。從仁波切的公案中弟子也領悟到,釋迦世尊初發心。看似初發心,但就無限生命來說應是過去的菩提心種,當識種非常強的話,一遇緣就可以馬上的現起來。期許自己,在每一個當下,練習大乘發心,以愛取來灌溉滋潤心識中的菩提心種。讓自己無限生命中的業習氣能達到[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感恩老師分享,如何跟善知識請問。就如同老師所說的「倒空自己的杯子」以謙恭的、空靈的心來認真地聽受。其中弟子也思惟到種下何因,可以讓我們有問題時可以隨時請問到善知識?不僅努力的做好弟子相,而且當別人有問題來請教時,我也要竭盡所能幫他,將能感得自己有問題時就有人可以隨時回應的果。
感恩師長提醒「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很重要!」只要生起菩提心,那所走的便是大乘種姓。從仁波切的公案中弟子也領悟到,釋迦世尊初發心。看似初發心,但就無限生命來說應是過去的菩提心種,當識種非常強的話,一遇緣就可以馬上的現起來。期許自己,在每一個當下,練習大乘發心,以愛取來灌溉滋潤心識中的菩提心種。讓自己無限生命中的業習氣能達到[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邱〇〇 2021-12-19 07:26:04 (c**********0@g***l.***)
敬愛的大寶恩師:
能夠看到仁波切跟老師的正理往來,真是無比讚歎!駑鈍的弟子,祈願未來也有機會,跟師長的互動中,明晰法理的高峰。
身為大乘種性,不僅不應輕視小乘行者,更要去瞭解聲聞、獨覺法藏,如此能調伏慢心,也能利益不同種性之人。老師說:「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菩提心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尤其生起廣利有情而學習各個法類的意樂,是多麼令人感到殊勝啊。
弟子將修學佛法善根與所造善業,歡喜地供養三寶、師父、老師。並祈願老師、傳承諸大善知識、大寶僧團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佛弟子淑芬 恭敬頂禮
能夠看到仁波切跟老師的正理往來,真是無比讚歎!駑鈍的弟子,祈願未來也有機會,跟師長的互動中,明晰法理的高峰。
身為大乘種性,不僅不應輕視小乘行者,更要去瞭解聲聞、獨覺法藏,如此能調伏慢心,也能利益不同種性之人。老師說:「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菩提心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尤其生起廣利有情而學習各個法類的意樂,是多麼令人感到殊勝啊。
弟子將修學佛法善根與所造善業,歡喜地供養三寶、師父、老師。並祈願老師、傳承諸大善知識、大寶僧團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佛弟子淑芬 恭敬頂禮
劉〇〇 2021-12-19 07:06:11 (q****2@g***l.***)
禮敬上師!
只要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人。就像佛陀因地在地獄拉車,不忍同行被獄卒叉,起了代他受苦的菩提心,就立刻脫離惡趣。
既已發菩提心,就會想去幫助所有的眾生。他就會去學習任何一種可以利益對方的方法。所以肯定他會去學劣乘法藏!
而我們想走大乘,就要學習劣乘法藏,把自己準備好,隨時可以幫助想要修學劣乘法藏的人。關鍵在於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去學劣乘法藏。
但連願心都發得很微弱的我,若去學聲聞乘的法,可能很快就會想自己了脫!
一定要生生世世跟著您和師父團體走,否則太危險了!
求您們生生攝受,直至菩提,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只要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人。就像佛陀因地在地獄拉車,不忍同行被獄卒叉,起了代他受苦的菩提心,就立刻脫離惡趣。
既已發菩提心,就會想去幫助所有的眾生。他就會去學習任何一種可以利益對方的方法。所以肯定他會去學劣乘法藏!
而我們想走大乘,就要學習劣乘法藏,把自己準備好,隨時可以幫助想要修學劣乘法藏的人。關鍵在於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去學劣乘法藏。
但連願心都發得很微弱的我,若去學聲聞乘的法,可能很快就會想自己了脫!
一定要生生世世跟著您和師父團體走,否則太危險了!
求您們生生攝受,直至菩提,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孫〇〇 2021-12-19 06:50:17 (k**9@r*s.***.**)
頂禮老師
宗: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因:
1.主要是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這裡的用意主要是這一點。只要生起菩提心,那他所走的便不是聲聞道,是大乘種姓。聲聞道和獨覺道是所斷,從一開始就應該進入大乘道,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觀待心中是否生起菩提心,並不是說生起菩提心的因不需要知母、念恩等等的七因果教授,但是這些應該不是聲聞道。也不是說生起菩提心不用因,一定是需要因的,只是不需要必經聲聞道及獨覺道。
2.主要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這很重要!輕視小乘法會造下謗法的惡業。正因為我們要學習大乘法,不是像小乘只為自己謀求寂靜,也不是主要修持小乘的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主要講的是不應該輕蔑小乘,但也不是說因為不輕蔑小乘的緣故,就如同小乘人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
弟子孫維政恭敬虔十
宗: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因:
1.主要是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這裡的用意主要是這一點。只要生起菩提心,那他所走的便不是聲聞道,是大乘種姓。聲聞道和獨覺道是所斷,從一開始就應該進入大乘道,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觀待心中是否生起菩提心,並不是說生起菩提心的因不需要知母、念恩等等的七因果教授,但是這些應該不是聲聞道。也不是說生起菩提心不用因,一定是需要因的,只是不需要必經聲聞道及獨覺道。
2.主要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這很重要!輕視小乘法會造下謗法的惡業。正因為我們要學習大乘法,不是像小乘只為自己謀求寂靜,也不是主要修持小乘的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主要講的是不應該輕蔑小乘,但也不是說因為不輕蔑小乘的緣故,就如同小乘人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
弟子孫維政恭敬虔十
陳〇〇 2021-12-19 06:45:51 (b******r@g***l.***)
弟子參加居佛營前行補課,因我實在太痛苦,有自殺的想法,但後想自殺會墮落,也不能滅除我執,謝謝上師三寶加持,隨喜一萬五千多人參加建立教法的居佛營學習。
陳〇〇 2021-12-19 03:19:12 (j*************1@g***l.***)
頂禮真如老師吉祥
這一講老師透過與仁波切的對話,再次深論了「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的命題。
主要論點:
1, 何時生起菩提心,從那時起就成了大乘行者。如果有具量的悲心、對有情能生出無量悲心,為了所有有情,住於三惡趣歷經劫海也在所不惜,能有這樣強猛心力的話,就叫作菩薩。不一定要先證得聲聞果位與獨覺果位。
2, 但菩薩必須證得「一切聖教無違」,沒有學習聲聞道與獨覺道,對他們一無
所知,如何利益他們? 不學習聲聞道,就不了解聲聞道;不了解聲聞道,即使自認為是菩薩,也只能說明不是菩薩。
3, 大乘行者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追求寂靜的
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
所以「是大乘人故,不應學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是一個不合理的命題,而且,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輕視小乘法會造下謗法的惡業。
弟子陳人孝合十
這一講老師透過與仁波切的對話,再次深論了「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的命題。
主要論點:
1, 何時生起菩提心,從那時起就成了大乘行者。如果有具量的悲心、對有情能生出無量悲心,為了所有有情,住於三惡趣歷經劫海也在所不惜,能有這樣強猛心力的話,就叫作菩薩。不一定要先證得聲聞果位與獨覺果位。
2, 但菩薩必須證得「一切聖教無違」,沒有學習聲聞道與獨覺道,對他們一無
所知,如何利益他們? 不學習聲聞道,就不了解聲聞道;不了解聲聞道,即使自認為是菩薩,也只能說明不是菩薩。
3, 大乘行者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追求寂靜的
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
所以「是大乘人故,不應學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是一個不合理的命題,而且,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輕視小乘法會造下謗法的惡業。
弟子陳人孝合十
李〇〇 2021-12-19 03:18:46 (e*********6@g***l.***)
386講《廣海明月》共學心得 寫信給老師
至心礼敬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師父、老師谆谆教誨,感受到我們真是幸運、真幸福啊!才能值遇師父、老師,在一開始學就感得教導我們初發心就直趣大乘、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行者;就想到当年师父勉不是希求脚踏車而已,是要利益一切人。以及現在老師數數叮嚀听法前行發大乘心並依止師父再贴紧所宣講的《廣論》原文,深廣詳細為我們解說內涵,並以慈悲心观待眾生、深知眾生不知、不敢提問的現行,而代我們請問仁波切上師。聽到這樣的相應對答,油然憶念老師與师父师徒相应研討的典範,總銘記著师父感嘆唯老師能在法上相应;這真是我們所要努力效學的最上身教。乃至由此引導我們正確認識「是大乘人故,不學習劣乘法藏」是相違因的内涵,並指出大、小乘的區別,這也是仁波切所承許的立宗。
審思自己持誦《般若經》時,覺得怎麼佛菩薩教証四果而不自証,証四果不是很好嗎?怎麼不要;後來才知道是要証成佛果位,是今時应學,不应作証;原來就是心趣大乘。現在才進一步理解修學大乘者也要知劣乘的道理,才能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真是受用良多!
祈願老師 法体康泰.長久住世.正
至心礼敬大宝老師: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師父、老師谆谆教誨,感受到我們真是幸運、真幸福啊!才能值遇師父、老師,在一開始學就感得教導我們初發心就直趣大乘、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行者;就想到当年师父勉不是希求脚踏車而已,是要利益一切人。以及現在老師數數叮嚀听法前行發大乘心並依止師父再贴紧所宣講的《廣論》原文,深廣詳細為我們解說內涵,並以慈悲心观待眾生、深知眾生不知、不敢提問的現行,而代我們請問仁波切上師。聽到這樣的相應對答,油然憶念老師與师父师徒相应研討的典範,總銘記著师父感嘆唯老師能在法上相应;這真是我們所要努力效學的最上身教。乃至由此引導我們正確認識「是大乘人故,不學習劣乘法藏」是相違因的内涵,並指出大、小乘的區別,這也是仁波切所承許的立宗。
審思自己持誦《般若經》時,覺得怎麼佛菩薩教証四果而不自証,証四果不是很好嗎?怎麼不要;後來才知道是要証成佛果位,是今時应學,不应作証;原來就是心趣大乘。現在才進一步理解修學大乘者也要知劣乘的道理,才能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真是受用良多!
祈願老師 法体康泰.長久住世.正
陳〇〇 2021-12-19 02:40:29 (a*********7@g***l.***)
大家好!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真如老師說:【追隨智者的人生
人生就應該要追隨智者,追隨智者的心靈該有多豐富啊!智慧的珠寶將會像湧泉般源源而來,這樣的人生多亮麗啊!】
弟子最近在思惟善知識十德中的八分之一的最下邊際,除了悲憫心外,那下腳處是什麼呢?就教於諸位。弟子今日恭誦上師尊《思荷集》中的<戒舟>,真美啊!感謝親人們陪伴學習,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真如老師說:【追隨智者的人生
人生就應該要追隨智者,追隨智者的心靈該有多豐富啊!智慧的珠寶將會像湧泉般源源而來,這樣的人生多亮麗啊!】
弟子最近在思惟善知識十德中的八分之一的最下邊際,除了悲憫心外,那下腳處是什麼呢?就教於諸位。弟子今日恭誦上師尊《思荷集》中的<戒舟>,真美啊!感謝親人們陪伴學習,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許〇〇 2021-12-18 22:01:24 (t******6@m*3.****.**.***.**)
禮敬老師:
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有人自認為是大乘行者,所以不需要聲聞道。
老師說: 只偏執一部分的有情,沒有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
老師提問:「如果不學劣乘法藏,只能攝受大乘人,我認為,實際上也不能攝受
大乘人。因為不學小乘法不能到達大乘,理由道次第學修不完備」。
仁波切答:「不入聲聞、獨覺道,就無法進入大乘道嗎?」
老師答:「學習劣乘法藏,進入大乘道,至少必須透過共下士、共中士進入 大乘。」
仁波切:「菩提心一生起,就已經進入大乘了。有一開始就是大乘種姓的有情,
沒有學習小乘教典而直接進入大乘道的。」
我的理解: 有一些跳級的資優生,也是沒有完備每個年級的學制,就跳級。
總之,為了成辦眾生的利益,必須學習所有三種種姓的法。
不應該輕蔑小乘,但不是說因為不輕蔑小乘的緣故,
就如同小乘人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
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有人自認為是大乘行者,所以不需要聲聞道。
老師說: 只偏執一部分的有情,沒有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
老師提問:「如果不學劣乘法藏,只能攝受大乘人,我認為,實際上也不能攝受
大乘人。因為不學小乘法不能到達大乘,理由道次第學修不完備」。
仁波切答:「不入聲聞、獨覺道,就無法進入大乘道嗎?」
老師答:「學習劣乘法藏,進入大乘道,至少必須透過共下士、共中士進入 大乘。」
仁波切:「菩提心一生起,就已經進入大乘了。有一開始就是大乘種姓的有情,
沒有學習小乘教典而直接進入大乘道的。」
我的理解: 有一些跳級的資優生,也是沒有完備每個年級的學制,就跳級。
總之,為了成辦眾生的利益,必須學習所有三種種姓的法。
不應該輕蔑小乘,但不是說因為不輕蔑小乘的緣故,
就如同小乘人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
林〇 2021-12-18 20:31:13 (f**********8@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再再提醒、叮嚀弟子在修學佛法的一開始就要以大乘發心為意樂來趣入,也教導弟子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否則會造下極嚴重的謗法罪。
可能是輕忽不經意的一個小思惟,卻會大大的障礙修行路。
感恩您一切時處的加持與攝護
祈請您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妙美 恭敬頂禮1219
感恩師長再再提醒、叮嚀弟子在修學佛法的一開始就要以大乘發心為意樂來趣入,也教導弟子不能因為學大乘法而輕視小乘法,否則會造下極嚴重的謗法罪。
可能是輕忽不經意的一個小思惟,卻會大大的障礙修行路。
感恩您一切時處的加持與攝護
祈請您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妙美 恭敬頂禮1219
鄭〇 2021-12-18 04:43:15 (e********6@g***l.***)
感恩老師善巧講說!再再提策前行發心意樂,提醒弟子二六時中透過發大乘菩提心意樂,能於心續中種下成佛種子,再再引領弟子正確走在大乘佛道上。此講說明「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要通達證得一切聖教無違,需遍學三乘道,乃能利益一切有情,成就佛果。是大乘人,更不能忽視或輕視小乘教理。意樂上升起菩提心後,要為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習出離、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弟子將執持心中,努力策勵自己多聽聞學習。再次感恩老師您辛苦了!
洪〇〇 2021-12-18 03:37:16 (l*******3@g***l.***)
敬愛的上師:
您期許我們能從此講中得到啟示,弟子做了以下思考,請您指導。
第二:弟子本來認為「是故大乘人不應學習劣乘法藏,是相違因」之中的「大乘人」,是指透由共下共中士道學習,而進入大乘的修行人。但透由您與師長的對談,弟子意識到:固然有些人會在一開始的時候,想要直接學大乘,不想要從共下共中士道學上來。但是更有已經趣入大乘的修行人認為,既然自己已經入大乘了,應該不用再學前面聲聞緣覺那些內容。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學小乘而成大乘,與已是大乘而要學小乘,兩者是不同的事情。前者是要讓自己成為大乘種性者,後者是要讓他人成為大乘種性者,當學生學的與當老師要學的,同樣都是小乘,但是卻不太一樣。不知弟子這樣理解對嗎?
所以弟子也想知道,讓自己入大乘所學習的小乘,與教他人入大乘的小乘,兩者有甚麼內容的差別?弟子以前認為,自己吃甚麼長大,就引導別人吃甚麼,會有不一樣嗎? 弟子 鈴雅 頂禮
您期許我們能從此講中得到啟示,弟子做了以下思考,請您指導。
第二:弟子本來認為「是故大乘人不應學習劣乘法藏,是相違因」之中的「大乘人」,是指透由共下共中士道學習,而進入大乘的修行人。但透由您與師長的對談,弟子意識到:固然有些人會在一開始的時候,想要直接學大乘,不想要從共下共中士道學上來。但是更有已經趣入大乘的修行人認為,既然自己已經入大乘了,應該不用再學前面聲聞緣覺那些內容。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學小乘而成大乘,與已是大乘而要學小乘,兩者是不同的事情。前者是要讓自己成為大乘種性者,後者是要讓他人成為大乘種性者,當學生學的與當老師要學的,同樣都是小乘,但是卻不太一樣。不知弟子這樣理解對嗎?
所以弟子也想知道,讓自己入大乘所學習的小乘,與教他人入大乘的小乘,兩者有甚麼內容的差別?弟子以前認為,自己吃甚麼長大,就引導別人吃甚麼,會有不一樣嗎? 弟子 鈴雅 頂禮
陳〇〇 2021-12-18 03:16:00 (a*********7@g***l.***)
大家好!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弟子要發露懺悔,昨晚趕著去教室上課,黑暗中雖然不確定自己所見,一位身障人士的車子似乎卡在路邊!當時弟子已騎過去,心想誦《心經》持咒迴向給他,希望他能平安回家。
真如老師說:【微笑的力量
實際上一個微笑的力量,在內心中存留的感覺是很久的,而且是正向的,所以請多布施你那燦爛的微笑。】
弟子早上選擇護持大姑媽去参加彌陀的放生法會,在家連線参加居佛營義工前行,但是,連線不力,上不去,顯然是弟子資糧不足。不過,正是因為目前資糧不足,更要努力。還有機會参加今日10:40的場次,或是依各自的因緣補足。
弟子感受到依師依眾靠眾的重要性,在遇到困難時,要給困難下正確的定義,「這是我遇到的困難,不是我做不到」。想到師長佛菩薩千古一如的凝視,彷彿對著我微笑說,「孩子不要怕」!這個正向的微笑力量,感動了我也要多多地布施燦爛的微笑!感謝大家陪伴學習,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弟子要發露懺悔,昨晚趕著去教室上課,黑暗中雖然不確定自己所見,一位身障人士的車子似乎卡在路邊!當時弟子已騎過去,心想誦《心經》持咒迴向給他,希望他能平安回家。
真如老師說:【微笑的力量
實際上一個微笑的力量,在內心中存留的感覺是很久的,而且是正向的,所以請多布施你那燦爛的微笑。】
弟子早上選擇護持大姑媽去参加彌陀的放生法會,在家連線参加居佛營義工前行,但是,連線不力,上不去,顯然是弟子資糧不足。不過,正是因為目前資糧不足,更要努力。還有機會参加今日10:40的場次,或是依各自的因緣補足。
弟子感受到依師依眾靠眾的重要性,在遇到困難時,要給困難下正確的定義,「這是我遇到的困難,不是我做不到」。想到師長佛菩薩千古一如的凝視,彷彿對著我微笑說,「孩子不要怕」!這個正向的微笑力量,感動了我也要多多地布施燦爛的微笑!感謝大家陪伴學習,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陳〇〇 2021-12-17 22:24:35 (c*******a@g***l.***)
尊貴的上師:
聽了這一講,想著師長們這一段討論,串連想著自己所學過的發心與大乘道的學習次第,做了一番檢擇與調整。
先發心、再行持,這次地不可亂。而學習有聞思修的過程。發了菩提心就入大乘道,剎那退心就不是大乘。佛教授眾生只有一佛乘,為何聽的弟子會有走岔的呢?是否就是發心時或行持時,造下相違因。
發菩提心因:四緣、四因、四力。四緣,宗大師在甲一、甲二、甲三就給弟子了,師父在開示時也一直教誡弟子要效學佛陀、尊者與大師發大心。就是讓弟子一開始就要發心直趣菩提。老師也一再提醒弟子要以大乘發心聽聞正法。依緣發心,祈求老師加持弟子能依教行持發心。
而學習行持的次第,廣論甲四,依著次第引導教授弟子。大師、師父老師都說要完整次第學習,不可跳級而上。所以真正修證世出世功德的法~止觀,在別學中才教授弟子。這次第的安排,就是要弟子遍學諸道後,瞭解各道與大乘道共道及相違處之因,防止不造相違因。所以,在教授通達聖教無違殊勝時,大師就教誡不可造下對小乘法不敬之因。在極大罪自趣消滅時,教授防護的通則。
以上是弟子思維的理路,祈請老師指導,讓弟子不造相違因。祈求加持弟子一切時如理思維、依教行持。
弟子恭敬頂禮
聽了這一講,想著師長們這一段討論,串連想著自己所學過的發心與大乘道的學習次第,做了一番檢擇與調整。
先發心、再行持,這次地不可亂。而學習有聞思修的過程。發了菩提心就入大乘道,剎那退心就不是大乘。佛教授眾生只有一佛乘,為何聽的弟子會有走岔的呢?是否就是發心時或行持時,造下相違因。
發菩提心因:四緣、四因、四力。四緣,宗大師在甲一、甲二、甲三就給弟子了,師父在開示時也一直教誡弟子要效學佛陀、尊者與大師發大心。就是讓弟子一開始就要發心直趣菩提。老師也一再提醒弟子要以大乘發心聽聞正法。依緣發心,祈求老師加持弟子能依教行持發心。
而學習行持的次第,廣論甲四,依著次第引導教授弟子。大師、師父老師都說要完整次第學習,不可跳級而上。所以真正修證世出世功德的法~止觀,在別學中才教授弟子。這次第的安排,就是要弟子遍學諸道後,瞭解各道與大乘道共道及相違處之因,防止不造相違因。所以,在教授通達聖教無違殊勝時,大師就教誡不可造下對小乘法不敬之因。在極大罪自趣消滅時,教授防護的通則。
以上是弟子思維的理路,祈請老師指導,讓弟子不造相違因。祈求加持弟子一切時如理思維、依教行持。
弟子恭敬頂禮
王〇〇 2021-12-17 20:55:04 (w**********7@g***l.***)
尊敬親愛的老師
弟子初聽迷糊了,該怎麼思惟呢?再聽再聽,然後 法師帶弟子們共學,有一位師姊説「上師示現,幫助我們學習⋯」,弟子忽然了解, 上師圍繞著仁波切,把弟子們的疑問修出一條條的道路,通往這一世在現行中應避開及應努力的焦點。
師父上師加持弟子,使弟子彷彿看到一朶莊嚴美妙的花朵,從蓓蕾綻放再回到蓓蕾,因為是無限生命,所以生生不息。
弟子慧月恭敬頂禮
弟子初聽迷糊了,該怎麼思惟呢?再聽再聽,然後 法師帶弟子們共學,有一位師姊説「上師示現,幫助我們學習⋯」,弟子忽然了解, 上師圍繞著仁波切,把弟子們的疑問修出一條條的道路,通往這一世在現行中應避開及應努力的焦點。
師父上師加持弟子,使弟子彷彿看到一朶莊嚴美妙的花朵,從蓓蕾綻放再回到蓓蕾,因為是無限生命,所以生生不息。
弟子慧月恭敬頂禮
詹〇〇 2021-12-17 18:57:27 (e*******y@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開示這講讓弟子更進一步去思惟如何避免造下"謗法"之因。思惟到弟子何其有幸,在此生一開始學佛時,師父就為弟子建立"一發起菩提心,即是入大乘道行者"的正理。而透由 老師與人坡切的請益對話,看到有情的多樣貌,而為了真的要利益"一切"有情,真的得圓滿學習三種種性的法。透由跟善友們共學,也發現自己在看待事情的角度上,有較寬廣的角度,提醒自己要更謙下,不要視為"理所當然"去貼標籤,而是要多些好奇,去探討、觀察別人的看待同一事情的角度,才能避免造下未來可能謗法的因。感恩師長教導,祈請 老師法體康泰,繼續為弟子們講述廣論。
弟子 倖宜 恭敬頂禮
感恩 老師開示這講讓弟子更進一步去思惟如何避免造下"謗法"之因。思惟到弟子何其有幸,在此生一開始學佛時,師父就為弟子建立"一發起菩提心,即是入大乘道行者"的正理。而透由 老師與人坡切的請益對話,看到有情的多樣貌,而為了真的要利益"一切"有情,真的得圓滿學習三種種性的法。透由跟善友們共學,也發現自己在看待事情的角度上,有較寬廣的角度,提醒自己要更謙下,不要視為"理所當然"去貼標籤,而是要多些好奇,去探討、觀察別人的看待同一事情的角度,才能避免造下未來可能謗法的因。感恩師長教導,祈請 老師法體康泰,繼續為弟子們講述廣論。
弟子 倖宜 恭敬頂禮
f******** l** 2021-12-17 18:13:20 (f***********6@g***l.***)
感恩上師!聽了法師和同學的討論之後,弟子現起入行論:「如昔諸善逝 先發菩提心 復次循序住 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 我發菩提心 復於諸學處 次第勤修學」現觀莊嚴論:「發心為利他 欲正等菩提」。
陈〇 2021-12-17 13:46:08 (c*******6@h*****l.***)
这讲听了三遍,终于有点听懂了 *_* 所有的讨论都是在讲“现世”!
只从这一世的角度去看,有“大乘种姓”的人,看起来啥也没学,但是直接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还是要好好回头去学出离心,乃至小乘法类,不要歧视小乘。
否则我超级同意二十年前的老师啊 *——*
只从这一世的角度去看,有“大乘种姓”的人,看起来啥也没学,但是直接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还是要好好回头去学出离心,乃至小乘法类,不要歧视小乘。
否则我超级同意二十年前的老师啊 *——*
陈〇〇 2021-12-17 13:15:29 (r*******g@g***l.***)
礼敬大宝恩师: 太殊胜了。听了这些法,对师父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更清楚了,师父在一开始就要我们种下大乘的种子,老师也对我们听闻前的发心再再提策,内心感动啊感激涕零!
陳〇〇 2021-12-17 12:07:26 (h**********n@g***l.***)
頂禮大寶恩師:
聽聞廣海明月第386講,起初覺得概念有些模糊,於是反覆聽聞,再加以多次共學,透由法師的引導,同行善友的分享,漸漸釐清一些疑問,體會反覆聽聞、共學研討的重要。
起初弟子有一個誤區,覺得何時生起菩提心,從那時起就成了大乘行者。所以好像不必學習小乘教典。但後來又發現是大乘人,如果不學習聲聞道,因此沒有完全了達聲聞道,就沒法證得「一切聖教無違」,覺得這好像又有問題。
感恩仁波切的引導: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只要生起菩提心,那他所走的便不是聲聞道,是大乘種姓。正因為我們要學習大乘法,不是像小乘只為自己謀求寂靜,也不是主要修持小乘的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
弟子體會到一切法都要學習,而會趣入何道,端視自己的發心,若只求自利,就會趣入小乘,終須回小向大走遠路。由此就會很感恩師父、上師一切時處引導弟子要發菩提心,由此直趣大乘道方是修行的直路,有善知識的引導方不致走入錯路。頂禮師父、上師!
聽聞廣海明月第386講,起初覺得概念有些模糊,於是反覆聽聞,再加以多次共學,透由法師的引導,同行善友的分享,漸漸釐清一些疑問,體會反覆聽聞、共學研討的重要。
起初弟子有一個誤區,覺得何時生起菩提心,從那時起就成了大乘行者。所以好像不必學習小乘教典。但後來又發現是大乘人,如果不學習聲聞道,因此沒有完全了達聲聞道,就沒法證得「一切聖教無違」,覺得這好像又有問題。
感恩仁波切的引導:學大乘的人,不能忽視小乘,一切教理都要努力地學習,只要生起菩提心,那他所走的便不是聲聞道,是大乘種姓。正因為我們要學習大乘法,不是像小乘只為自己謀求寂靜,也不是主要修持小乘的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意樂上生起菩提心之後,主要不是僅為了個人的利益去追求寂靜的安樂,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去學出離心、念死無常、了生脫死的方便,這是有一點差別的。
弟子體會到一切法都要學習,而會趣入何道,端視自己的發心,若只求自利,就會趣入小乘,終須回小向大走遠路。由此就會很感恩師父、上師一切時處引導弟子要發菩提心,由此直趣大乘道方是修行的直路,有善知識的引導方不致走入錯路。頂禮師父、上師!
辛〇〇 2021-12-17 08:57:06 (b**********0@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感恩您的無上加持。謝謝上師全廣開示,今天性路法師帶大家共學,幫助弟子更了解上師和仁波切的對話。走大乘道一定要學共下和共中士道,還有學上士道的內容,才能通達一切聖教無違。小乘法是希求自利解脫生死,證阿羅漢果位。大乘法是希求利他圓滿,成就佛陀果位。所以走大乘道而不學劣藏法藏,就無法利益小乘根性的有情,就不能被稱做大乘。共下和共中都是大小乘共同都要學的,上士道是大乘不共要學的。感恩仁波切和上師討論法義,幫助弟子能夠釐清原本不清楚的地方。透由師父、仁波切和上師的教導,還有法師的說明,「一開始發心,就直趨大乘」的關鍵,對弟子幫助極為重要。弟子無比感恩您們!祈願恩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一切心願皆成辦!弟子天送敬禮
冼〇〇 2021-12-17 07:51:01 (s*******k@g***l.***)
敬呈大寶恩師勝尊具大悲者足:
弟子在今講學習得到啓示由最初發心就要是大乘菩薩生起要解決一切有情問題,所以生生世世也要為利眾生速證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不入涅槃,如同很多根本已成佛的菩薩,弟子所知如: 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老師跟仁波切與大眾學習研討分享很歡喜,每當想起都滿滿感恩及法喜滿滿,弟子要種下在在處處謙恭、歡喜、感恩心,祈求、皈依、依止師長三寶去學去作聞思修及戒定慧一切功德之正因,生生世世生起擁有大乘種姓的俱生慧,如同佛陀呈現有一生成為地獄拉車力士,也會生起菩提心要代受一切同伴所受苦,教導我們願全心全意利他代受他苦當下,即身超升最終成佛。弟子對自己能學能知為利眾生速成佛的方法_就是學證的三智之殊勝,有無限生命有無限希望引發火熱希求生生世世依止親近師長一切大善知識們、恆修聞思修求證三智的一切正知見、恆習戒定慧求證三主要道的一切精進行、恆願為利眾生速成佛不入涅槃依師建教立僧,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在今講學習得到啓示由最初發心就要是大乘菩薩生起要解決一切有情問題,所以生生世世也要為利眾生速證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不入涅槃,如同很多根本已成佛的菩薩,弟子所知如: 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老師跟仁波切與大眾學習研討分享很歡喜,每當想起都滿滿感恩及法喜滿滿,弟子要種下在在處處謙恭、歡喜、感恩心,祈求、皈依、依止師長三寶去學去作聞思修及戒定慧一切功德之正因,生生世世生起擁有大乘種姓的俱生慧,如同佛陀呈現有一生成為地獄拉車力士,也會生起菩提心要代受一切同伴所受苦,教導我們願全心全意利他代受他苦當下,即身超升最終成佛。弟子對自己能學能知為利眾生速成佛的方法_就是學證的三智之殊勝,有無限生命有無限希望引發火熱希求生生世世依止親近師長一切大善知識們、恆修聞思修求證三智的一切正知見、恆習戒定慧求證三主要道的一切精進行、恆願為利眾生速成佛不入涅槃依師建教立僧,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胡〇〇 2021-12-17 07:47:58 (s*******u@g***l.***)
敬愛的上師,
感謝您 386 講和我們分享您和仁波切精采的請益! 也讓弟子了解探索真理是個思辨的過程. 感謝透過這個討論, 讓弟子了解, 大乘行者還是要學習小乘之道, 但在修行上卻並不需要先從小乘法開始修起, 而是可以一開始就趣入菩提心相應的大乘發心! 反而也要小心避免落入只修習小乘之道且以此滿足. 弟子雖還無法理解其中較深細的妙意, 但至少理解: 我們發心還是要學習一開始就大乘發心! 而學習上, 也要保持開放的心胸, 發願遍學一切法, 以能救渡一切如母有情! 感謝您讓弟子在因地下種下這樣的因! 弟子卻仍有疑惑: 當自己力量見解都不足時, 是否還是該避免多和小乘行者接觸學習, 以避免自己被「同化」, 最後也遠離脫離大乘之路? 所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我們還是很易受環境影響. 所以何時該抱學習心接觸? 是否也有該避免之時? 也請您再釋疑! 感謝您替我們種下殊勝正因, 讓我們的增上生, 決定勝之路, 更為順利!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感謝您 386 講和我們分享您和仁波切精采的請益! 也讓弟子了解探索真理是個思辨的過程. 感謝透過這個討論, 讓弟子了解, 大乘行者還是要學習小乘之道, 但在修行上卻並不需要先從小乘法開始修起, 而是可以一開始就趣入菩提心相應的大乘發心! 反而也要小心避免落入只修習小乘之道且以此滿足. 弟子雖還無法理解其中較深細的妙意, 但至少理解: 我們發心還是要學習一開始就大乘發心! 而學習上, 也要保持開放的心胸, 發願遍學一切法, 以能救渡一切如母有情! 感謝您讓弟子在因地下種下這樣的因! 弟子卻仍有疑惑: 當自己力量見解都不足時, 是否還是該避免多和小乘行者接觸學習, 以避免自己被「同化」, 最後也遠離脫離大乘之路? 所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我們還是很易受環境影響. 所以何時該抱學習心接觸? 是否也有該避免之時? 也請您再釋疑! 感謝您替我們種下殊勝正因, 讓我們的增上生, 決定勝之路, 更為順利!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陳〇〇 2021-12-17 07:08:44 (c*********6@g***l.***)
感恩老師及帶領的法師學長們在最近的講次中,不斷地引導弟子去體會相違因的因字。您們的用心,弟子收到了!也在生活中略略發揮作用。
昨日剛好有人大聲指正我,我立刻認錯,不講任何原因。知情的人心疼我,不解我為何要如此任人踐踏自尊?我答以:自尊何價? 更何況過去生我是不是也曾如此傷害過他,而今他也只是一報還一報罷了。
想到自己是凡夫,永遠看不清真相,師長教導我們要觀業忍受,但常忍不住,動不動就上火,講起道理來了。
而今因為認真聞法,思惟法義之故,終於突破一點點。希望未來亦能如此提正念,清淨身語意,除煩惱無明,證無上菩提。
感恩師長們苦口婆心地教誡,還有所有護持團隊及同行善友的陪伴研討。
以上
昨日剛好有人大聲指正我,我立刻認錯,不講任何原因。知情的人心疼我,不解我為何要如此任人踐踏自尊?我答以:自尊何價? 更何況過去生我是不是也曾如此傷害過他,而今他也只是一報還一報罷了。
想到自己是凡夫,永遠看不清真相,師長教導我們要觀業忍受,但常忍不住,動不動就上火,講起道理來了。
而今因為認真聞法,思惟法義之故,終於突破一點點。希望未來亦能如此提正念,清淨身語意,除煩惱無明,證無上菩提。
感恩師長們苦口婆心地教誡,還有所有護持團隊及同行善友的陪伴研討。
以上
林〇〇 2021-12-17 03:11:16 (c********3@y***o.***.**)
頂禮敬愛的具恩 師長!
感恩 老師以本講中與 仁波切的討論,為我們示範了:如何和 師長講 佛法的道理。弟子透由盧學長的引導,整理出兩點對我的啓示,回饋、感恩、供養 師長。
1、聽聞法後應思惟,若有疑問應提出,因為可以透過與 善知識的討論,釐清確認正理的內涵,以此破除自己的邪執。
2、 老師為我們示範了面對具力業門,是抱持學習、謙恭、接納吸收的心態,討論的方式則像辯論場上:傾聽對方、問對方、傾聽對方⋯,心平氣和地辯出真理來。最後雙方都會有一種法喜。
祈願正法久住, 善知識法體康泰,永轉法輪,醒覺眾生!
感恩 老師以本講中與 仁波切的討論,為我們示範了:如何和 師長講 佛法的道理。弟子透由盧學長的引導,整理出兩點對我的啓示,回饋、感恩、供養 師長。
1、聽聞法後應思惟,若有疑問應提出,因為可以透過與 善知識的討論,釐清確認正理的內涵,以此破除自己的邪執。
2、 老師為我們示範了面對具力業門,是抱持學習、謙恭、接納吸收的心態,討論的方式則像辯論場上:傾聽對方、問對方、傾聽對方⋯,心平氣和地辯出真理來。最後雙方都會有一種法喜。
祈願正法久住, 善知識法體康泰,永轉法輪,醒覺眾生!
林〇〇 2021-12-17 02:43:23 (f******8@g***l.***)
至誠頂禮老師:
晨間共學弟子以378講(不可思議的大乘發心)來作前行,而以360講(一開始發心,滿划算)因為(最終要去解決一切問題,不如一開始就發心) ,帶著這樣的心念開始聽聞,感覺理路更加明晰!
弟子非常渴仰老師問問題的方式,因為自己正是那種不敢提問的人,很希望將來也能像老師一樣,句句都能饒益別人,並得善知識歡喜攝受。 仁波切與老師精采的問答,把386講的收攝(學大乘的人,不能忽略小乘)(要生起菩提心,才是走上大乘道)還有這講(初發心,就直趣大乘)的主題,深刻地印在腦海裡,感謝老師以這樣親切善巧的方法教導我!
至誠皈依師長,祈請生生世世有老師如日輪般的引領,為吾等弟子眾常轉法輪!
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1/12/17拜上
晨間共學弟子以378講(不可思議的大乘發心)來作前行,而以360講(一開始發心,滿划算)因為(最終要去解決一切問題,不如一開始就發心) ,帶著這樣的心念開始聽聞,感覺理路更加明晰!
弟子非常渴仰老師問問題的方式,因為自己正是那種不敢提問的人,很希望將來也能像老師一樣,句句都能饒益別人,並得善知識歡喜攝受。 仁波切與老師精采的問答,把386講的收攝(學大乘的人,不能忽略小乘)(要生起菩提心,才是走上大乘道)還有這講(初發心,就直趣大乘)的主題,深刻地印在腦海裡,感謝老師以這樣親切善巧的方法教導我!
至誠皈依師長,祈請生生世世有老師如日輪般的引領,為吾等弟子眾常轉法輪!
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1/12/17拜上
沈〇〇 2021-12-17 01:54:04 (s**********3@g***l.***)
頂禮大寶恩師:
覺得自己的心很久沒跟師長祈白了,謝謝老師數數提策弟子要大乘的發心,剛開始學習全廣二時,是心力很低落時期,當時常問自己到底我能做什麼,怎越學、越承擔越不開心,是您給弟子的鼓勵及方向!原來我不是什麼都不會,在心念上先練習大乘發心、這是師長歡喜的,所以很認真練習,希望這顆心能一直萃練下去,越來越潔淨的供養師長與三寶。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幾乎要忘記了,謝謝老師帶著弟子們學習回扣到《廣論》「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如果只偏執一部分的有情,沒有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就不能通達一切聖教無違。
在一開始學習,就要確定生命的目標方向!要成為一個大乘人,因為想要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要學習小乘法藏。謝謝老師的提策:不應該輕蔑小乘,不能只求自利。
想請益老師
一、不去學習劣乘法藏的話,實際上無法攝受小乘人!但可以攝受大乘人是嗎?
二、「難道“不入”聲聞、獨覺道,就無法進入大乘道嗎?」「最初“入道”也未必先從下面的學起嗎?」「發菩提心入道前,是不是一定要“入聲聞道”?」“入道”是證果的意思嗎?
謝謝師長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覺得自己的心很久沒跟師長祈白了,謝謝老師數數提策弟子要大乘的發心,剛開始學習全廣二時,是心力很低落時期,當時常問自己到底我能做什麼,怎越學、越承擔越不開心,是您給弟子的鼓勵及方向!原來我不是什麼都不會,在心念上先練習大乘發心、這是師長歡喜的,所以很認真練習,希望這顆心能一直萃練下去,越來越潔淨的供養師長與三寶。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幾乎要忘記了,謝謝老師帶著弟子們學習回扣到《廣論》「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如果只偏執一部分的有情,沒有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就不能通達一切聖教無違。
在一開始學習,就要確定生命的目標方向!要成為一個大乘人,因為想要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要學習小乘法藏。謝謝老師的提策:不應該輕蔑小乘,不能只求自利。
想請益老師
一、不去學習劣乘法藏的話,實際上無法攝受小乘人!但可以攝受大乘人是嗎?
二、「難道“不入”聲聞、獨覺道,就無法進入大乘道嗎?」「最初“入道”也未必先從下面的學起嗎?」「發菩提心入道前,是不是一定要“入聲聞道”?」“入道”是證果的意思嗎?
謝謝師長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蔡〇〇 2021-12-17 01:32:52 (t********h@g***l.***)
頂禮尊貴的大寶恩師:這一講仁波切結語跟老師講次前面帶我們發心的意涵是相同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願成佛,以此意樂去聽聞學習成佛的因,這是您在每次說法不厭倦地再再提醒弟子的聽聞動機。師師相承所有大乘道承傳祖師都這樣強調聽聞的動機,老師您亦是如此教授。愚昧無知我等您不教我們怎會知道需要安立清淨圓滿的動機,不是不敢問問題,是連哪裡有問題也不知道,更不用說啟問求法。幸好有善知識有師父有老師您,感恩在入道一開始就告訴弟子要以大乘意樂來學法,您示現啟問將「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清晰地辨識教導我們。為虛妄欺誑障蔽的我們聽幾次是不夠的,祈請您在初中後盡未來不斷提醒校正弟子的發心,直至弟子成為您心中希望弟子成為的。
陳〇〇 2021-12-16 22:00:32 (a*********7@g***l.***)
大家好!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真如老師說:【溝通的基礎
溝通要在不散夥的狀態下才能進行,如果老存著一種想另起爐灶自己幹的心,是沒辦法溝通的。】
末學萬分地感謝大家的包容,在我聽障差不多是「雞同鴨講」的狀態下,能耐住性子聽我說,跟我說,真的是不容易啊!感謝大家陪伴學習,一路相挺,我們沒有散!感恩大家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真如老師說:【溝通的基礎
溝通要在不散夥的狀態下才能進行,如果老存著一種想另起爐灶自己幹的心,是沒辦法溝通的。】
末學萬分地感謝大家的包容,在我聽障差不多是「雞同鴨講」的狀態下,能耐住性子聽我說,跟我說,真的是不容易啊!感謝大家陪伴學習,一路相挺,我們沒有散!感恩大家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陣〇〇 2021-12-16 21:41:12 (p******1@g***l.***)
親愛的老師:
感謝您與三寶的加持攝受,今晨學長的總結,幫助弟子釐清一些模糊的觀念,很開心!如獲珍寶,趕快供養您!
講道理不是不可以,而是講道理時的動機和目的很重要!如何學習用謙卑、恭敬、接納的心理狀態,在對話的過程中學探討,這是弟子要更努力的目標。
學法的過程,法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大乘或小乘,端看自己遇境時的發心。如果當下是為了成辦利益一切有情,就是大乘;如果只是想到自己,就是小乘。
「 為什麼從發心開始,就可以直接趣入大乘?」師父常問「你來做什麼?」剛進廣論班學習,在念誦「大乘皈依發心」還有「為利有情願成佛」時,常會感到心虛或是慚愧,因為自己並非是這樣的等流根器,就算有曾生過善心,也常常是三分鐘熱度,起起伏伏!直到聽到師父「借假修真」的開示,弟子開始有了努力的目標,並感受師父的遠見與深恩。
因此大乘人更應遍學三士法藏,是成佛因!
老師,謝謝您!
弟子 品潔 頂禮
感謝您與三寶的加持攝受,今晨學長的總結,幫助弟子釐清一些模糊的觀念,很開心!如獲珍寶,趕快供養您!
講道理不是不可以,而是講道理時的動機和目的很重要!如何學習用謙卑、恭敬、接納的心理狀態,在對話的過程中學探討,這是弟子要更努力的目標。
學法的過程,法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大乘或小乘,端看自己遇境時的發心。如果當下是為了成辦利益一切有情,就是大乘;如果只是想到自己,就是小乘。
「 為什麼從發心開始,就可以直接趣入大乘?」師父常問「你來做什麼?」剛進廣論班學習,在念誦「大乘皈依發心」還有「為利有情願成佛」時,常會感到心虛或是慚愧,因為自己並非是這樣的等流根器,就算有曾生過善心,也常常是三分鐘熱度,起起伏伏!直到聽到師父「借假修真」的開示,弟子開始有了努力的目標,並感受師父的遠見與深恩。
因此大乘人更應遍學三士法藏,是成佛因!
老師,謝謝您!
弟子 品潔 頂禮
林〇〇 2021-12-16 18:46:37 (a*****5@b*******t.***)
頂禮具恩根本上師:
上師在四家合註入門P.170中和仁波切精彩的辯論,弟子非常感動心中現起「縱以正宗得定解,然若不以立與破,正量之力斷疑惑,則如泥裡插釘橛,莫植堅固正習氣」。正理就在辯論中越辯越明。
也為弟子學習的方式從習慣性的填鴨到辯論,五大論及學制之於弟子無限生命中的學習開始生根,開始蔓延、開始接受洗禮。生命美好皆因善知識,祈請上師繼續為弟子說法,若斷法乳命啓存,願師法體安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數數為弟子說法。
久處輪迴中的弟子,需要師長耳提面命才不會忘記又不小心掉進輪迴的陷阱,祈求師長加持;在弟子又忘失正念之時可以安住弟子頂門安住弟子心間。
弟子 慧玲 至誠頂禮
上師在四家合註入門P.170中和仁波切精彩的辯論,弟子非常感動心中現起「縱以正宗得定解,然若不以立與破,正量之力斷疑惑,則如泥裡插釘橛,莫植堅固正習氣」。正理就在辯論中越辯越明。
也為弟子學習的方式從習慣性的填鴨到辯論,五大論及學制之於弟子無限生命中的學習開始生根,開始蔓延、開始接受洗禮。生命美好皆因善知識,祈請上師繼續為弟子說法,若斷法乳命啓存,願師法體安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數數為弟子說法。
久處輪迴中的弟子,需要師長耳提面命才不會忘記又不小心掉進輪迴的陷阱,祈求師長加持;在弟子又忘失正念之時可以安住弟子頂門安住弟子心間。
弟子 慧玲 至誠頂禮
辛〇〇 2021-12-16 08:12:30 (b**********0@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感恩您的無上加持。今天很感恩上師全廣的聞示,弟子對釋迦世尊因地在地獄救人初發菩提心的一幕,內心很感動,世尊怎麼這麼慈悲、利他這麼勇悍!千生萬世以來,自己不知被師長三寶救了多少次,想到就內心無比感恩!謝謝上師開示,讓弟子更了解是大乘人一定要學習劣乘法藏,才能利益小乘根性的有情。而上師三寶最希望的是幫助我們一開始發心就趣入大乘,因為這才能最快成佛,圓滿自利和利他。師父、上師和佛菩薩,都在生死輪迴中勇悍的救拔我們,要把大乘佛法教導給我們,為了救度一切有情,沒有偏廢,這樣的心真是令弟子難以想像!希望生生世世跟隨師父、上師學習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早日成佛令師歡喜!祈願恩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一切心願皆成辦!弟子天送敬禮
吳〇〇 2021-12-16 04:36:03 (j*******4@h*****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殷重地叮嚀弟子:自己要確立一開始就是要進入大乘道而廣學一切,同時,心中不因不輕蔑小乘的緣故,錯將小乘人自利作為主要修持。這對於一個想幫忙別人的人太重要了,可以避免自己日趨下流、相牽入火坑。弟子德健頂禮
感恩老師殷重地叮嚀弟子:自己要確立一開始就是要進入大乘道而廣學一切,同時,心中不因不輕蔑小乘的緣故,錯將小乘人自利作為主要修持。這對於一個想幫忙別人的人太重要了,可以避免自己日趨下流、相牽入火坑。弟子德健頂禮
許〇〇 2021-12-16 02:52:48 (h******8@g***l.***)
敬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能夠將您與仁波切的這一段討論收錄於四家合註中,在這來回的討論中,其實就是不斷不斷地幫助弟子們釐清許多似是而非的想法,讓我們不會走上岔路。同時也為弟子們示範了如何向善知識請法。
感恩老師能夠將您與仁波切的這一段討論收錄於四家合註中,在這來回的討論中,其實就是不斷不斷地幫助弟子們釐清許多似是而非的想法,讓我們不會走上岔路。同時也為弟子們示範了如何向善知識請法。
陳〇〇 2021-12-16 01:36:45 (a*********7@g***l.***)
大家好!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真如老師說:【超越苦痛長養美德
在感受到強烈的痛苦時,我們是選擇造惡傷害別人,還是選擇忍耐不去傷害別人,完善自己的美德?後者看起來表面上好像失去很多,但是內心經過這個境界的磨鍊之後,會發現在這樣的困境中,自己居然可以堅持行善、長養美德,反倒是得到了更多!】
弟子今日聽聞《廣海明月》第386講次,學習初發心,就直趣大乘,涕泗橫流,覺得非常非常地感動啊!弟子頂禮感恩師父、聯仁波切、老師等等持教傳承師長們,也至心懺悔對上師三寶、師長、父母、似尊、具德等等具力業門的不信不敬,弟子依教修行,也要多多地聽聞,一遍一遍又一遍!感恩大家依師陪伴學習大乘道,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初發心,就直趣大乘。
真如老師說:【超越苦痛長養美德
在感受到強烈的痛苦時,我們是選擇造惡傷害別人,還是選擇忍耐不去傷害別人,完善自己的美德?後者看起來表面上好像失去很多,但是內心經過這個境界的磨鍊之後,會發現在這樣的困境中,自己居然可以堅持行善、長養美德,反倒是得到了更多!】
弟子今日聽聞《廣海明月》第386講次,學習初發心,就直趣大乘,涕泗橫流,覺得非常非常地感動啊!弟子頂禮感恩師父、聯仁波切、老師等等持教傳承師長們,也至心懺悔對上師三寶、師長、父母、似尊、具德等等具力業門的不信不敬,弟子依教修行,也要多多地聽聞,一遍一遍又一遍!感恩大家依師陪伴學習大乘道,作師所喜,滿心歡喜,深心隨喜。
陳〇〇 2021-12-15 23:38:24 (m******k@g***l.***)
要聽清楚,聽明白,不要聽得相似;弟子會留意「學習」「了解」「入道」「證果」「學完」的分別;「學習」「了解」是一類,是*大乘行者要確認的,即*大乘行者要「學習」「了解」#小乘道;「入道」「證果」「學完」是一類,是*大乘行者要避免的,即*大乘行者要避免「入#小乘 道」要初發心就直「入*大乘 道」,*大乘行者要避免「證 #小乘 果(寂靜的安樂)」;於「小乘>大乘」「下士>中士>上士」「出離心>菩提心」「自利>利他」的關係上,*大乘行者在初「發心」上要直取後者,即「大乘」「上士」「利他」,在「學習」上通通都要了解,並了解其「次第」,以不忽略任何一種根性的眾生。祈師指正。
陳〇〇 2021-12-15 23:05:23 (m*********7@g***l.***)
大乘或小乘行者,決定於發心。大乘行者需要學習聲聞道、緣覺道,但並非就是聲聞行者或緣覺行者。至心感恩宗大師和師父,一開始就引導我們走大乘道,直趣佛果。
老師和仁波切的問答很精彩,如歷其境。弟子頂禮感恩!
老師和仁波切的問答很精彩,如歷其境。弟子頂禮感恩!
陳〇〇 2021-12-15 22:38:29 (j********e@g***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深入為弟子開示大乘人應學習劣乘道的原因。大乘菩薩要發起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海,若只偏頗某一種類型的學習,僅能利益部分種姓的眾生,小乘種姓的有情亦在菩薩的利益範圍,因此大乘行者需學習小乘法藏。行大乘道者,一開始發心就要進入大乘門,直接趣入大乘,不需要先證小乘果才進入大乘,但需學習小乘的經典,方能以菩薩精神利益小乘的眾生。
感恩老師深入為弟子開示大乘人應學習劣乘道的原因。大乘菩薩要發起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海,若只偏頗某一種類型的學習,僅能利益部分種姓的眾生,小乘種姓的有情亦在菩薩的利益範圍,因此大乘行者需學習小乘法藏。行大乘道者,一開始發心就要進入大乘門,直接趣入大乘,不需要先證小乘果才進入大乘,但需學習小乘的經典,方能以菩薩精神利益小乘的眾生。
柯〇〇 2021-12-15 21:07:38 (k********9@g***l.***)
感恩上師為弟子提問!在問答間讓弟子更了解修學大乘道應避免的邪見,免於落入謗法的危機!
感謝上師不斷勸發弟子聞法前應虔誠做大乘發心,即使學習小乘的法類都不忘大乘發心!弟子也已經習慣做到了!沒有您數數的提策,弟子也無法建立這樣重要的前行!想念上師!
感謝上師不斷勸發弟子聞法前應虔誠做大乘發心,即使學習小乘的法類都不忘大乘發心!弟子也已經習慣做到了!沒有您數數的提策,弟子也無法建立這樣重要的前行!想念上師!
魏〇〇 2021-12-15 20:53:08 (a*********0@g***l.***)
顶禮 老師吉祥如意
感恩 老師於全廣386講中,令弟子於聽闻教誡之時心中不斷破立,引導弟子發大乘心所學法類的取捨思惟。
弟子魏美玲顶禮
感恩 老師於全廣386講中,令弟子於聽闻教誡之時心中不斷破立,引導弟子發大乘心所學法類的取捨思惟。
弟子魏美玲顶禮
李〇〇 2021-12-15 20:26:59 (s******1@g***l.***)
感恩上師、仁波切的問答,弟子可以了解此段的大義。而「雖然不輕蔑小乘的,但也不能如同小乘人將自利作為主要修持」~~很精要、切要的收攝!
陳〇〇 2021-12-15 20:03:53 (c*******a@g***l.***)
頂禮大寶師父老師:
感恩老師將當時與仁波切討論的開示再教授弟子,當時弟子自己看的時候一直在揣摩老師為何如此提問?這講次老師就在關鍵點說出老師當時心境,與想追問的角度。老師就是在幫弟子釐清要如何種下無違的大乘種性因,在沒學前如何種因,在學時如何種學的因與學習,在果上如何不墮小乘。
回顧廣論與師父的教授,一開始也就都要弟子大乘發心,還沒學,師父就用很多善巧讓弟看到世間苦,升起想利他之心。透過師父行誼,讓弟子升起效學之心想跟師父一樣。老師您在此發心基礎上一直教授弟子要希求空性見、希求斷除生死,讓弟子補上了想生起出離心。這次第就是老師這段討論的內容。
弟子在誦般若經時,佛說要遍學諸道,菩薩以自道入。又說不能入小乘道,不可執取而退墮。每次誦到這些經文弟子都很難釐清其中次第與內涵,思維時總有不順之處。今日老師的教授讓弟子疑惑大減,感恩老師教授。祈請師父老師再教授發心學法次第之心要。
弟子恭敬頂禮 2021/12/16
感恩老師將當時與仁波切討論的開示再教授弟子,當時弟子自己看的時候一直在揣摩老師為何如此提問?這講次老師就在關鍵點說出老師當時心境,與想追問的角度。老師就是在幫弟子釐清要如何種下無違的大乘種性因,在沒學前如何種因,在學時如何種學的因與學習,在果上如何不墮小乘。
回顧廣論與師父的教授,一開始也就都要弟子大乘發心,還沒學,師父就用很多善巧讓弟看到世間苦,升起想利他之心。透過師父行誼,讓弟子升起效學之心想跟師父一樣。老師您在此發心基礎上一直教授弟子要希求空性見、希求斷除生死,讓弟子補上了想生起出離心。這次第就是老師這段討論的內容。
弟子在誦般若經時,佛說要遍學諸道,菩薩以自道入。又說不能入小乘道,不可執取而退墮。每次誦到這些經文弟子都很難釐清其中次第與內涵,思維時總有不順之處。今日老師的教授讓弟子疑惑大減,感恩老師教授。祈請師父老師再教授發心學法次第之心要。
弟子恭敬頂禮 2021/12/16
陳〇〇 2021-12-15 19:51:12 (b******r@g***l.***)
感恩上師提出問題,那真的有如仁波切所說沒有先學習小乘教典而直接進入大乘道的,大乘人學劣乘法藏是利他或上師所說不學劣乘法藏不能生起菩提心,如果不是上師和仁波切,是別人,因為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說不定會嘀咕,凡夫果然一看就反。
f******** l** 2021-12-15 17:28:50 (f***********6@g***l.***)
感恩上師同意放進您和仁波切及法師們的討論,令弟子如處般若法會現場。上師說:「此處的教典和正理全部在成立──如果不證得一切聖教無違,是沒有辦法成辦眾生利益的」聽到這句就很震撼了。弟子想:要利益一切有情需要遍學三種道,學的過程如果覺得太辛苦,對佛陀的功德沒有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就證小乘果了。在地獄發心的菩薩那是多麼堅固的大乘發心習氣?走大乘道一剎那都不能離開善知識,怖畏及險路太多了。能聽到上師講的廣海明月真的很幸福!祈願上師的心願無勞成辦!
總共 62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