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佛法是這樣的,大家會怕嗎?你會怕嗎?不是都講怎麼樣達到快樂嗎?怎麼一開始要認知苦啊?我們的心裡會有排拒感嗎?因為一講苦就怕了,就想往後逃啊!所有人都想要得到快樂,而且要越快越好地得到快樂。
為什麼不先講樂呢?還記得師父的回答是什麼嗎?
第一個原因:「平常我們世間人的快樂,它正是痛苦。」
如果從來沒有聽過佛法,聽到這句話,可能會心裡一震:為什麼平常我們世間人的快樂,它正是痛苦本身呢?在佛教中,六道輪迴裡被死主所控制的三界有情有真正快樂的那一天嗎?有徹底無苦的快樂嗎?是沒有的!因為它是被苦和苦諦所攝的,所以是沒有真正的快樂的。跟我們談快樂,其實我們沒有經驗到超越輪迴的快樂,所以不知道什麼叫快樂,只有什麼?只有沒有那麼苦而已,是沒有純淨的快樂的。真正地擺脫了死主,擺脫了三界這個輪迴鎖鏈、證悟空性的快樂,聖者才能夠得到,凡夫是不知道那個感覺的,所以那樣的快樂是不知道的,對吧?那麼我們知道什麼呢?我們知道一種樂,那種樂佛陀會認為這就是壞苦啊!就是苦的漸息滅位。所以談到樂的時候,我們會把平常凡夫認為的那個顛倒的樂認為是真正的樂,但其實它是被苦諦所攝的。
所以師父說:講了半天道理,重點要擺在痛苦上面,認得了痛苦,一心一意地拿掉它。這才是重中之重。如果又提起快樂的話,不知不覺又想起世間的快樂,貪啊、吃的、玩的、穿的、樂的,這些在這樣的層面上永遠都沒有辦法弄好的。因為談到樂,我們就只有經驗這樣的樂,那種無苦的樂我們是從未經驗過的,所以不知道佛陀說的是什麼。「常、樂、我、淨」也不知道是什麼,只能用想像的,甚至用想像的也想像不出來。
所以師父又說:「剛才初機的時候,他不講這個樂,一定講苦。」大家怕聽到或看到佛陀所說的這個世間的真相嗎?但是不會因為怕,真相就不存在了啊!所以要了解真理的話,就要忍耐,繼續地聽下去。因為講了苦,也不是就把我們自己泡在那個苦裡邊、講完就放在那兒了。講了苦的目的正是為了要分析苦,了解痛苦是怎麼產生的,原來是因為有因,它是可以拿掉苦因,然後除掉的。提出了問題就是要尋覓解決方案,尋覓解決方案是為了實踐,把這個解決的方案能夠徹徹底底地做出來,就是解決痛苦的實踐方式,它是一向連貫的一個過程。
所以我們大可以勇敢地去傾聽、勇敢地去認知。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給我們講苦諦的佛陀、講四諦的佛陀,他最後是獲得了那麼自在、大樂的一個佛果,就是完全沒有一絲絲痛苦、所有的快樂都圓滿的佛陀來給我們講世間是苦的。所以應該離開這樣的苦因和苦果,真正地去達到圓滿的快樂。
討論到這一段的時候,有認知到「它跟我們習慣上心裡走的方向完全是反的」,有認知到嗎?當我們走一條跟我們的習慣相反的路的時候,一開始會吃力否?會覺得不方便。所以學佛的人,一開始師父會一直強調說:認得!認得!一定要認得!強調我們一定要認真地聽法,認清我們內心裡正在做什麼,一定先要認得。認得了什麼呀?認得了苦,然後認得了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夠得到快樂。如果學佛立刻就想得到快樂的話,沒有經過聞思修,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不能認為:啊!如果不能夠馬上地得到快樂,就不值得我去學。實際上修行是長久的時間用功的一件事情,就像一棵樹要成材的,十年!我們學一個手藝,也是跟師傅學幾年,然後自己再練一練,還要幫師傅再幾年,加在一起算一算大概也就十年功夫下去了。學一門手藝尚且如此,何況我們要戰勝我們生命中的苦因、我們要戰勝自己,所以我們學習要面對內心、認得內心,再拿掉內心的痛苦的因,它是需要一個聞思修的過程。
那麼在廣論班裡邊長年地學下去,就是經歷一個這樣的過程。比如說「苦、集、滅、道」,那麼如果僅用一個很短的三十分鐘聽個名字罷了,怎麼操作呢?我們這個心靈的實驗室要怎麼操作才能夠出現快樂呢?這個過程要經過很多次實驗,就是我們大家要聚在一起探討,請法師、有經驗的人,來評判我現在是怎麼樣的,要經過很多次對內心的觀察、對經典的反覆地探索和思考的過程。我們不能夠迴避這樣的學習過程,也不用特別特別在意在追求離苦得樂的這個路上我們碰到的迷惘、孤獨,或者說暫時沒有成就感。為什麼?因為這條路是正確的,走下去,只要方法正確,一定會離開痛苦。
先認知苦,請問會有什麼成就感呢?發現苦比原來更深刻了,這能有什麼成就感呢?只能說:「哇!心裡會開始害怕,原來輪迴是這樣子,我都不知道,我還快快樂樂地以為是住在花園裡呢!」有的小孩就以為是在天堂裡呢!有的小孩小的時候感覺的痛苦不是很強烈,慢慢地長大發現痛苦一點、一點、一點……越來越強烈。所以這個苦對我們身心的打擊是很劇烈的,如果不把它拿掉,它會永遠地打擊我們。所以我們選擇修行,也必須修行,才能把這個苦因斷掉,然後才能達到那個樂的彼岸。
所以一開始要勇敢地注視這個世間的真相,用佛陀給我們講的法,要跟著佛陀去看真相,因為真實的路才能離苦得樂。如果我們不去跟隨著佛陀、跟著善知識,真正地探索什麼是痛苦,乃至什麼是苦因,我們就生生世世都在「揚湯止沸」呀!得到了人身這個時光,是正可以「釜底抽薪」真正解決我們生命苦和苦因的大好的時光,我們擁有這個能力了。如果沒有認知到這個人身的價值,還是把它用在追求世間的安樂、名聞利養上,實在是太可惜了,因為這個人身可以為我們換來聖果、可以登地,道次第是讓我們可以去證空性、獲得登地這樣的一個果位;如果拿這麼寶貝的人身,只是換來一點名聞、換來一點利養,這一生實在是太辜負自己了!大家認為呢?
所以佛陀從初發心、中集資糧、後成就正等覺的佛果,都是源自於對我們的大悲心,佛陀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心中有那個力量,就是有成佛的那個能力。這個能力無論我們迷惘到什麼程度、在六道裡輪迴成了什麼樣子,甚至在地獄的油鍋裡炸了多久,我們這個能力還是很光顯。這個能力就是補特伽羅很奇特的能力,因為有了這個能力,我們才能夠有能力離開痛苦、達到快樂,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是有這樣的一個奇特的離苦、想要趣向快樂的動力,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開始認知到了、我們開始學習到原來苦因是可以拿掉的,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永遠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