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〇〇 2022-05-14 06:13:00 (y******6@g***l.***)
敬愛的上師
透過學習351講,才知道要認識苦才談得到快樂。
通常我們都希望馬上要得到快樂的這種 急迫感覺然後一定就揚湯止沸,不會想去釜底抽薪,因為沒有分析就用自己平常習性,就是調整別人或是調整外境的方式。
現在佛陀告訴我們先要認知苦,找到苦因解決苦因,沒有了苦自然就得到快樂。
所以快樂是須要奮鬥學習的,是要經過思惟、聽聞努力學習佛法過程,從迷惘中找到自己。
從學習廣論中的過程,才認知苦的因,所以要更加努力佛法。
謝謝師父、上師教導。
北區儲訓班何建樂
透過學習351講,才知道要認識苦才談得到快樂。
通常我們都希望馬上要得到快樂的這種 急迫感覺然後一定就揚湯止沸,不會想去釜底抽薪,因為沒有分析就用自己平常習性,就是調整別人或是調整外境的方式。
現在佛陀告訴我們先要認知苦,找到苦因解決苦因,沒有了苦自然就得到快樂。
所以快樂是須要奮鬥學習的,是要經過思惟、聽聞努力學習佛法過程,從迷惘中找到自己。
從學習廣論中的過程,才認知苦的因,所以要更加努力佛法。
謝謝師父、上師教導。
北區儲訓班何建樂
林〇〇 2021-08-19 09:36:22 (w*****3@g***l.***)
本以為生命過程中有酸甜苦辣及因緣果報是正常的,透由師父老師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苦,我才知道要如何走向正確的方向。學習廣論,透過善知識的引導,學到法說認識苦及苦因,去我相調伏煩惱淨化自心,才能除掉苦。原來我短視近利,對事情的看法無法深入,將快樂看錯,無法修真正的善法。更謝謝老師幫我打預防針,說快樂是需要奮鬥的,我會經歷 迷惘、找不到自己的過程。唯有跟著老師認真學習、數數串習、修行,找到苦及苦因,然後去掉苦因,才能圓滿一切。謝謝老師,我很高興開始上廣論班。
李〇〇 2021-08-18 21:12:17 (l********n@g***l.***)
2021-8/11 第351講
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所以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必須經歷某些過程。
比方說琴要彈得行雲流水,任運吟哦,表情豐富,要經過苦練、細練,待到量足,方可一氣呵成形成感動!任何事不會無功自來,所以從因解決,是唯一途徑。
不先說樂是次第,直接撲向樂,而苦因隨逐,能樂多久?此非究竟。再細想佛陀證得究竟樂是如何驗證,會對修行的必然,產生定解。
人們因修行而偉大,因偉大而吉祥,應令心安住種種學習,深知每一個修行次第都是不同的里程碑。師長佛菩薩既知真諦;欲探究竟,我等何能不依慈悲示教?
感恩師父!感恩老師!
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所以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必須經歷某些過程。
比方說琴要彈得行雲流水,任運吟哦,表情豐富,要經過苦練、細練,待到量足,方可一氣呵成形成感動!任何事不會無功自來,所以從因解決,是唯一途徑。
不先說樂是次第,直接撲向樂,而苦因隨逐,能樂多久?此非究竟。再細想佛陀證得究竟樂是如何驗證,會對修行的必然,產生定解。
人們因修行而偉大,因偉大而吉祥,應令心安住種種學習,深知每一個修行次第都是不同的里程碑。師長佛菩薩既知真諦;欲探究竟,我等何能不依慈悲示教?
感恩師父!感恩老師!
王〇〇 2021-08-15 12:14:02 (j********9@g***l.***)
210/08/14全廣351~352
351講
我們會想要「徹底圓滿的解決一切痛苦」嗎?每天醒來,我敢有這種奢望嗎?怎麼可能解決所有的痛苦?人生有痛苦不是很自然嗎?有苦才會有樂嘛!然而佛陀發現了,也成功地走完這條路~完全沒有苦的快樂。
佛陀告訴我們:「認知苦,把苦因拿掉,之後才是樂。」這與我們的習慣恰是相反的。
我人生的期待:「我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升大學,就是為了認識苦。」是這樣嗎?不是的,剛好相反,這都是為了想讓自己能更快樂。
還有我們慣用自己的那個方式,都是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一上來就要達到樂,趕快把眼前的苦去掉就好,沒能去好好的思惟背後的苦因。
對比自心,每天早晨起來,我會想到我這一天要認識苦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嗎?學習、迷惘、找不到自己...我們的快樂需要奮鬥,要學習,要聽聞,是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感恩佛菩薩的攝受。
351講
我們會想要「徹底圓滿的解決一切痛苦」嗎?每天醒來,我敢有這種奢望嗎?怎麼可能解決所有的痛苦?人生有痛苦不是很自然嗎?有苦才會有樂嘛!然而佛陀發現了,也成功地走完這條路~完全沒有苦的快樂。
佛陀告訴我們:「認知苦,把苦因拿掉,之後才是樂。」這與我們的習慣恰是相反的。
我人生的期待:「我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升大學,就是為了認識苦。」是這樣嗎?不是的,剛好相反,這都是為了想讓自己能更快樂。
還有我們慣用自己的那個方式,都是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一上來就要達到樂,趕快把眼前的苦去掉就好,沒能去好好的思惟背後的苦因。
對比自心,每天早晨起來,我會想到我這一天要認識苦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嗎?學習、迷惘、找不到自己...我們的快樂需要奮鬥,要學習,要聽聞,是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感恩佛菩薩的攝受。
張〇〇 2021-08-14 22:30:34 (j*************6@g***l.***)
感恩老師在這一講中讓弟子看到了自己的邪執,總急著馬上要找到樂的急迫感,然後就不加思索的選擇用「揚湯止沸」方式達到樂---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而真正「釜底抽薪」得到真正快樂的方法卻是: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
而且弟子也未曾想過生命會達到「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總覺得喜樂參半、得過且過就可以吧!感恩師父老師在此處堅定的指出:佛陀發現了這條路,也成功地走完了這條路!先講苦集滅道,後來講常樂我淨。清楚告訴弟子,在無限生命裡,這個才是我真正要追求的,而且實際上我們心中就是有成佛的那個能力。
就如希望新生[修出歡喜如湧泉]
開心是怎麼來的?修出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砸到自己的,是修出來的。
是要天天用功夫,歡喜才會在心裡像泉水一樣一直湧出來、一直湧出來。
原來,快樂、開心、歡喜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希求別人給予或改變外境。而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而且,天天從聞思修下功夫:想著「這一天我要認識苦、認識苦的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歡喜心將會像泉水一樣一直湧出、一直湧出,達到「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
而且弟子也未曾想過生命會達到「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總覺得喜樂參半、得過且過就可以吧!感恩師父老師在此處堅定的指出:佛陀發現了這條路,也成功地走完了這條路!先講苦集滅道,後來講常樂我淨。清楚告訴弟子,在無限生命裡,這個才是我真正要追求的,而且實際上我們心中就是有成佛的那個能力。
就如希望新生[修出歡喜如湧泉]
開心是怎麼來的?修出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砸到自己的,是修出來的。
是要天天用功夫,歡喜才會在心裡像泉水一樣一直湧出來、一直湧出來。
原來,快樂、開心、歡喜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希求別人給予或改變外境。而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而且,天天從聞思修下功夫:想著「這一天我要認識苦、認識苦的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歡喜心將會像泉水一樣一直湧出、一直湧出,達到「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
孫〇〇 2021-08-14 11:35:14 (k**9@r*s.***.**)
「我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會有這樣的念頭嗎?我怎麼可能解決所有的痛苦?只要不要那麼苦就滿足了。要達到的狀態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這樣的狀態在佛陀沒有告訴我們之前,幾乎是不可想像、沒法企及的一個高度。我們都會認為有苦的人生是很自然的,苦怎麼可能沒有呢?有苦才會有樂嘛!我們會認為人生最緊要的問題是把痛苦解決了,然後才是快樂,還是認為我上來就應該快樂,總認為痛苦是一件好像不該來的事情,而快樂就是應該永遠常在。苦諦!跟我們平常對人生的期待一樣嗎?我們都是為了得到快樂才做很多事情的。佛陀教我們:「必須要認知苦,然後知道苦的因,沒有講快樂。把痛苦解決了,當然就快樂了!」能注意到這個習慣的相反嗎?差異非常地大!馬上就想要得到樂的這種急迫感,或者說這種跟樂很懸殊的距離也沒有去丈量,只是心裡想要得到樂,很急切地、很迫切地想要得到樂的感覺,然後一定就「揚湯止沸」吧!因為沒有去分析啊,就想要用自己用慣了千萬年的、好多劫好多劫的、無窮劫數的那個方式來上手,一上來就要達到樂。師父這兩句話,跟我們的習慣完全是反的!我們不會想先認識苦,也不會想拿掉苦然後才是樂,我們上來就想要樂的現行才是真正的苦因,感恩老師
陳〇〇 2021-08-14 01:40:57 (c*********6@g***l.***)
報告老師: 在本講中,弟子有幾個角度是之前未發現的:
1.師父說:佛經裡面通常不講快樂。
2.不說快樂的原因-是因為平常我們世間人的快樂,它正是痛苦,我們不認得它。--這點弟子以前只想到:那是因為凡夫的我無法體會佛國的快樂。
3.佛安立的次第,有他很重要的內涵。
4.老師問:在早晨起來的時候,會想:「我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會有這樣的念頭嗎?真的如老師所說--不敢有這樣的奢望的。
但弟子也有兩個疑問
1.不了解師父說:斷除了以後怎麼辦呢?欸,那個時候達到的狀態,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這句。-因為不是分分斷證嗎? 怎會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呢?
2.老師說:如果沒有痛苦、全是快樂的話,而且越來越快樂,那不是更美嗎?但全樂--這會不會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呢?
以上回饋及請老師釋疑
1.師父說:佛經裡面通常不講快樂。
2.不說快樂的原因-是因為平常我們世間人的快樂,它正是痛苦,我們不認得它。--這點弟子以前只想到:那是因為凡夫的我無法體會佛國的快樂。
3.佛安立的次第,有他很重要的內涵。
4.老師問:在早晨起來的時候,會想:「我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會有這樣的念頭嗎?真的如老師所說--不敢有這樣的奢望的。
但弟子也有兩個疑問
1.不了解師父說:斷除了以後怎麼辦呢?欸,那個時候達到的狀態,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這句。-因為不是分分斷證嗎? 怎會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呢?
2.老師說:如果沒有痛苦、全是快樂的話,而且越來越快樂,那不是更美嗎?但全樂--這會不會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呢?
以上回饋及請老師釋疑
李〇〇 2021-08-12 12:30:54 (j********6@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上師的攝護。沒有善知識、佛陀為我們講,弟子從未想過會有一種生命狀態能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您說,「人們不敢奢望,因為沒有路可走。」性竺法師接著引導我們去思惟什麼是「沒有路可走」——「我解決痛苦,得到快樂的方式,不是路。」這句話讓弟子內心很震撼。如果我一直以來離苦得樂的方式,都不是路,那麼我到底在做什麼?是在追逐一個永遠無法企及的快樂嗎?那是何種狀態,什麼又是路?
往下聽時,您帶著弟子去認識自己離苦得樂的習慣性,一上首就想要快樂,而且快樂應該永遠存在。弟子反思自己從小到大的確都在追求某種快樂而活著,但當自己的認知如此狹隘、習慣只從表現現象看問題,也就只能「揚湯止沸」了。錯把暫時不滾的水當作快樂,週而復始地做著淋上冷開水的動作,以為這就是樂,以為人生本就如此。
但佛陀、善知識指出了路,走出了路!有一種快樂是可以徹底圓滿解決一切痛苦的,得到的方式是「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到。」這是佛菩薩、善知識為了救護弟子脫離苦海,而丟下的救命繩吧!即使它跟我的認知、習慣是反的,弟子也要努力去練習捉住它啊!否則生命的痛苦何時能結束?祈請上師引領弟子實踐您教導的真實離苦之道!
感恩上師的攝護。沒有善知識、佛陀為我們講,弟子從未想過會有一種生命狀態能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您說,「人們不敢奢望,因為沒有路可走。」性竺法師接著引導我們去思惟什麼是「沒有路可走」——「我解決痛苦,得到快樂的方式,不是路。」這句話讓弟子內心很震撼。如果我一直以來離苦得樂的方式,都不是路,那麼我到底在做什麼?是在追逐一個永遠無法企及的快樂嗎?那是何種狀態,什麼又是路?
往下聽時,您帶著弟子去認識自己離苦得樂的習慣性,一上首就想要快樂,而且快樂應該永遠存在。弟子反思自己從小到大的確都在追求某種快樂而活著,但當自己的認知如此狹隘、習慣只從表現現象看問題,也就只能「揚湯止沸」了。錯把暫時不滾的水當作快樂,週而復始地做著淋上冷開水的動作,以為這就是樂,以為人生本就如此。
但佛陀、善知識指出了路,走出了路!有一種快樂是可以徹底圓滿解決一切痛苦的,得到的方式是「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到。」這是佛菩薩、善知識為了救護弟子脫離苦海,而丟下的救命繩吧!即使它跟我的認知、習慣是反的,弟子也要努力去練習捉住它啊!否則生命的痛苦何時能結束?祈請上師引領弟子實踐您教導的真實離苦之道!
林〇〇 2021-08-12 00:48:14 (w********9@g***l.***)
尊貴的大寶恩師:
是的,終於明白為何不快樂的因了,很多貧困者,包含我自己(自認的貧困者),讓自己失去自我,不能以法行持,不敢正對峙煩惱,因為與現實起衝突,倒楣的是自己,就是這樣錯誤的認知,就是不滿足,不想要種正因,只想要好的果報。
因為師父有放下一點點私慾,就得到很多好處,是因為有好處,讓前行更有力量,有體會到一點點法喜的快樂,而願意前進,感恩師父恩師看出我的無明,願意不斷的教誡,讓自己敢發大願。
剛開始自己發大願,動機不一定純正,但是師父也讓我看到雖然不純正,只要認真去做,不斷地作夢,不斷的奢望,有一天佛菩薩會讓我見到這一切是真的,因為我想去看到這條路是不是因為師父說的這樣?也走過這樣的路,我就可以跟隨著走。
恩師感恩您無怨無悔的指導
佛弟子文玲恭敬頂禮2021.8.12
是的,終於明白為何不快樂的因了,很多貧困者,包含我自己(自認的貧困者),讓自己失去自我,不能以法行持,不敢正對峙煩惱,因為與現實起衝突,倒楣的是自己,就是這樣錯誤的認知,就是不滿足,不想要種正因,只想要好的果報。
因為師父有放下一點點私慾,就得到很多好處,是因為有好處,讓前行更有力量,有體會到一點點法喜的快樂,而願意前進,感恩師父恩師看出我的無明,願意不斷的教誡,讓自己敢發大願。
剛開始自己發大願,動機不一定純正,但是師父也讓我看到雖然不純正,只要認真去做,不斷地作夢,不斷的奢望,有一天佛菩薩會讓我見到這一切是真的,因為我想去看到這條路是不是因為師父說的這樣?也走過這樣的路,我就可以跟隨著走。
恩師感恩您無怨無悔的指導
佛弟子文玲恭敬頂禮2021.8.12
倪〇〇 2021-08-11 23:25:04 (c************4@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辛苦地為弟子們開示, 透過這連續好幾講, 弟子對 "苦集滅道", 真的較有體會.
最近早上起床後, 弟子會刻意對自己說: "今天要善用暇身, 遍斷苦因" .
要練習尋找苦, 一察覺自己在憂悲苦惱時, 趕快止住, 苦因是自己心中的隨眠煩惱, 各各外境, 只是緣罷了. 比如: 弟子看先生不順眼, 習慣性要念幾句, 最近可以稍微止住, 或有使自己生氣的境, 念頭: "如樹應安住, 先別管是非, 先止住自己的瞋心" . 或忌妒心出來了, 心念趕快擋, 真的有較平靜, 非常感恩師父和老師的教導!!
弟子以前就如老師說的: 用世間的吃喝玩樂, 或要求別人改, 或調外境, 使自己快樂. 但憂悲苦惱還是一大堆. 這是凡夫的習慣, 已用了千萬劫的失敗的方法. 師父和老師的法語, 如日輪般, 照亮愚夫的心!!
師父說 : " 痛苦解決了! 當然快樂了 "
弟子越想越有道理, 要究竟離苦得樂, 只學習佛陀的智慧!! 從知苦 , 和 苦因下手 !
“快樂是要奮鬥的, 是要學習的, 是要聽聞的"
弟子會努力學習!!
以此供養師父和老師, 成就弟子依止法!!
感恩老師辛苦地為弟子們開示, 透過這連續好幾講, 弟子對 "苦集滅道", 真的較有體會.
最近早上起床後, 弟子會刻意對自己說: "今天要善用暇身, 遍斷苦因" .
要練習尋找苦, 一察覺自己在憂悲苦惱時, 趕快止住, 苦因是自己心中的隨眠煩惱, 各各外境, 只是緣罷了. 比如: 弟子看先生不順眼, 習慣性要念幾句, 最近可以稍微止住, 或有使自己生氣的境, 念頭: "如樹應安住, 先別管是非, 先止住自己的瞋心" . 或忌妒心出來了, 心念趕快擋, 真的有較平靜, 非常感恩師父和老師的教導!!
弟子以前就如老師說的: 用世間的吃喝玩樂, 或要求別人改, 或調外境, 使自己快樂. 但憂悲苦惱還是一大堆. 這是凡夫的習慣, 已用了千萬劫的失敗的方法. 師父和老師的法語, 如日輪般, 照亮愚夫的心!!
師父說 : " 痛苦解決了! 當然快樂了 "
弟子越想越有道理, 要究竟離苦得樂, 只學習佛陀的智慧!! 從知苦 , 和 苦因下手 !
“快樂是要奮鬥的, 是要學習的, 是要聽聞的"
弟子會努力學習!!
以此供養師父和老師, 成就弟子依止法!!
黃〇〇 2021-08-11 20:28:20 (f************3@g***l.***)
感恩上師在351講中,帶弟子反思,心中是否承許自己有能力徹底圓滿地斷除痛苦。弟子在預習此講時,思考上師說的兩段話:「有苦才會有樂嘛!如果沒有苦的話,怎麼顯出樂珍貴呢?」以及「比如說我們總認為痛苦是一件好像不該來的事情,而快樂就是應該永遠常在。」弟子剛開始沒想仔細,覺得兩句話好像是對立的,仔細思考後,發現這兩者正是我們內心覺得不可能斷除一切痛苦的邪見,認不得真正的苦及苦因;取而代之的,用很習慣的揚湯止沸、塗抹清涼藥的方法,把第一目標放在追求快樂上,所以一上手就想得到快樂。
但是師父說:「痛苦解決了嘛,當然就快樂!」如果能在一開始就建立此見解,知道徹底圓滿斷除一切痛苦的首要,就是要認知苦,乃至苦因,那麼對境時便更能朝向以釜底抽薪的方式,透過先改變自心,正確地對症下藥。
透過此思惟過程,弟子也發現預習的美好,即在內心先有一個初步的想法或疑問,再與師長、法師的開示作比對,一層一層去思惟、辨析,最後看清自己認知上的模糊之處,進而能作調整,收穫滿滿法喜。感恩 上師提策預習的重要,感恩同行共組預習小組,以此總結歡喜供養上師三寶。
弟子 黃慶玲 恭敬頂禮
但是師父說:「痛苦解決了嘛,當然就快樂!」如果能在一開始就建立此見解,知道徹底圓滿斷除一切痛苦的首要,就是要認知苦,乃至苦因,那麼對境時便更能朝向以釜底抽薪的方式,透過先改變自心,正確地對症下藥。
透過此思惟過程,弟子也發現預習的美好,即在內心先有一個初步的想法或疑問,再與師長、法師的開示作比對,一層一層去思惟、辨析,最後看清自己認知上的模糊之處,進而能作調整,收穫滿滿法喜。感恩 上師提策預習的重要,感恩同行共組預習小組,以此總結歡喜供養上師三寶。
弟子 黃慶玲 恭敬頂禮
邓〇 2021-08-11 13:30:46 (r********q@g***l.***)
亲爱的老师,弟子想告诉您,您的讲解太有力量了。好多次听到非常感动,非常开心,想要站起来翻个筋斗或者蹦跶两圈。
弟子听了这几讲对苦的阐释,发起了一定要向内调伏的心。弟子要先对治观过的心,凡事朝着观功念恩的方向,可是以前做一做就忘了,做一做就又忘了。现在弟子要拿个本子专门记录下来弟子调整的次数。等积攒到一百次,弟子一定向您汇报,好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亲爱的老师,您就等弟子的好消息吧!
弟子邓琦恭敬顶礼
弟子听了这几讲对苦的阐释,发起了一定要向内调伏的心。弟子要先对治观过的心,凡事朝着观功念恩的方向,可是以前做一做就忘了,做一做就又忘了。现在弟子要拿个本子专门记录下来弟子调整的次数。等积攒到一百次,弟子一定向您汇报,好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亲爱的老师,您就等弟子的好消息吧!
弟子邓琦恭敬顶礼
黃〇〇 2021-08-11 13:16:34 (j***********6@y***o.***.**)
感恩老師引導,痛苦可以全部解決,真的是我沒有想過的,希望弟子要發起這樣的志願,要成佛!
陳〇〇 2021-08-11 12:28:07 (a*********7@g***l.***)
大家好,
認識苦才談得到快樂。師父老師怕弟子不認識苦,以苦為樂,讓自己誤以為樂。又怕我偷懶,所以,一定要讓我從知道苦入手,走希求解脫三界之苦的大道。
認識苦才談得到快樂。師父老師怕弟子不認識苦,以苦為樂,讓自己誤以為樂。又怕我偷懶,所以,一定要讓我從知道苦入手,走希求解脫三界之苦的大道。
胡〇〇 2021-08-11 09:54:52 (s*******u@g***l.***)
敬愛的上師
感謝您 351 告訴我們要先認識苦: 也就是讓我們產生不希望結果的原因和現象,再來談樂。弟子揣摩: 我們都要樂果,但在還未認識真相前,可能只會: 眾生欲求樂,毀樂如滅仇。弟子今天體會到: 自己過去的感受認知可能不是完整全面,也可能偏頗的,而這要虛心從多重,眾人的角度去了解,才能略知全貌。因此,自己認為的困境困難,可能未必是感受這樣。也需要智者引導,才能慢慢步上向上的正途。感謝您的引導!也祈請上師的指導,加持!讓弟子種生生增上,圓滿菩提之因!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感謝您 351 告訴我們要先認識苦: 也就是讓我們產生不希望結果的原因和現象,再來談樂。弟子揣摩: 我們都要樂果,但在還未認識真相前,可能只會: 眾生欲求樂,毀樂如滅仇。弟子今天體會到: 自己過去的感受認知可能不是完整全面,也可能偏頗的,而這要虛心從多重,眾人的角度去了解,才能略知全貌。因此,自己認為的困境困難,可能未必是感受這樣。也需要智者引導,才能慢慢步上向上的正途。感謝您的引導!也祈請上師的指導,加持!讓弟子種生生增上,圓滿菩提之因!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李〇〇 2021-08-11 05:20:20 (e*********6@g***l.***)
〈351講〉《廣海明月》學習心得 寫信給老師
至心礼敬大宝老師 :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師父、老師慇勤教授、關懷我们修學的用心。感受到師父、老師與佛無二無別,總能以我們的根性有次第、有方法善巧地引導,深入傳承教理。真能漸次在生活中遇境時應用向內調伏,真是受用良多,油然深生心力以歡喜心倍加勇勵勤修。
比如策勵我們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這就是佛陀安立的次第不講快樂,一定講苦的道理,到最後才講常樂我淨,要普遍圓滿。而且勉勵我們快樂是要奮鬥的、要努力的,是要听闻的。乃至破除我們追求人生的期待得到快樂的惡見邪執方向,轉而隨念「我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所以發願堅持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修學成功走過的佛陀所傳承的教法。
祈願老師 法体康泰 長久住世 正法久住 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李鎌清 顶礼 2021 08 11
至心礼敬大宝老師 :
真是無比地淨信、感恩師父、老師慇勤教授、關懷我们修學的用心。感受到師父、老師與佛無二無別,總能以我們的根性有次第、有方法善巧地引導,深入傳承教理。真能漸次在生活中遇境時應用向內調伏,真是受用良多,油然深生心力以歡喜心倍加勇勵勤修。
比如策勵我們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這就是佛陀安立的次第不講快樂,一定講苦的道理,到最後才講常樂我淨,要普遍圓滿。而且勉勵我們快樂是要奮鬥的、要努力的,是要听闻的。乃至破除我們追求人生的期待得到快樂的惡見邪執方向,轉而隨念「我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所以發願堅持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修學成功走過的佛陀所傳承的教法。
祈願老師 法体康泰 長久住世 正法久住 利樂一切
弟子(小字)李鎌清 顶礼 2021 08 11
M****** C*** 2021-08-11 05:15:48 (m****8@g***l.***)
感恩上師指出弟子對苦樂顛倒錯謬的認知與慣性,總是以改變外境來解決苦樂問題,無法忍受解決苦樂的關鍵是在自心的長期鍛鍊,希望想要的快樂一蹴而就,反而讓自己吃更多冤枉苦頭。
忽〇〇 2021-08-11 04:21:52 (g***********8@g***l.***)
頂禮上師
透過學習351講,弟子內心更樂於拜佛懺罪,開始每天都要拜,雖然只是短拜,也不敢輕忽它的意義。想起入行論說:「於昔所為惡,猶無憂愧色,豈還欲競勝,曾培福德者!」,也想起要以苦為道,可能就是要先認識苦、苦因,解決痛苦當然就快樂!還有,既然是這樣,所以要發願把所有的苦和苦因都認得,把所有苦因都斷除!祈求上師恆攝受!祈求上師速來台!
弟子 忽德慧 頂禮
透過學習351講,弟子內心更樂於拜佛懺罪,開始每天都要拜,雖然只是短拜,也不敢輕忽它的意義。想起入行論說:「於昔所為惡,猶無憂愧色,豈還欲競勝,曾培福德者!」,也想起要以苦為道,可能就是要先認識苦、苦因,解決痛苦當然就快樂!還有,既然是這樣,所以要發願把所有的苦和苦因都認得,把所有苦因都斷除!祈求上師恆攝受!祈求上師速來台!
弟子 忽德慧 頂禮
沈〇〇 2021-08-11 04:06:04 (s**********3@g***l.***)
頂禮大寶恩師:
沿著342講,學習「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
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
我們都想要快樂,但方法是否正確?師長說:『斷除痛苦,是徹底圓滿的解決一切痛苦,痛苦解決了,當然會了!』『佛陀指出的第一個問題卻是「認知苦」,然後是「解決苦」』。
老師點醒我們的現狀:『沒有去分析啊,就想要用自己用慣了千萬年的、好多劫好多劫的、無窮劫數的那個方式來上手,一上來就要達到樂~調整別人、調整外境 。』
但是佛陀發現了這條路,也成功地走完了這條路!生命中遇到了佛陀、師長,我們是有機會徹底,解決一切痛苦!我們眼前的下手處是~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所以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
祈請師長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沈書甄頂禮 2021.08.11
沿著342講,學習「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
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
我們都想要快樂,但方法是否正確?師長說:『斷除痛苦,是徹底圓滿的解決一切痛苦,痛苦解決了,當然會了!』『佛陀指出的第一個問題卻是「認知苦」,然後是「解決苦」』。
老師點醒我們的現狀:『沒有去分析啊,就想要用自己用慣了千萬年的、好多劫好多劫的、無窮劫數的那個方式來上手,一上來就要達到樂~調整別人、調整外境 。』
但是佛陀發現了這條路,也成功地走完了這條路!生命中遇到了佛陀、師長,我們是有機會徹底,解決一切痛苦!我們眼前的下手處是~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所以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
祈請師長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沈書甄頂禮 2021.08.11
S*** C** 2021-08-11 02:29:03 (m******o@g***l.***)
#351立刻解決了弟子此時的不快 謝謝您教我認識真正的苦與快樂
湯〇〇 2021-08-11 01:30:16 (t***********2@g***l.***)
頂禮真如老師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快樂是需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它不是照我原有的認知習慣所能達到的。
真正的快樂是徹底圓滿解決一切痛苦,不是與苦相較之下顯現的會消失又再痛苦的狀態。雖然我也想快樂,但未曾體驗過永恆的快樂,經驗如此,認知也在此範圍內,未曾想過、也不認為有能力可以達到那樣的生命境界,直到上師告訴了我佛陀發現了也走完了這條徹底離苦得樂的路。
如果不想再因為無知於輪迴中冤枉受苦;不想再因為慣性,直接迫切地想要得到樂的感覺,向外索取,而苦上加苦,就要學習佛陀走過的次第。停下不管、反正、就是要用我的方式去調整別人的急切感,學習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排斥苦,馬上想要樂,任憑感受全不做觀察分析的顛倒執取,到最後只能純粹受苦。
雖然學習的過程會有迷惘疑惑,不再那麼認定我生存的世界裡所謂的苦樂標準,但我又能否企及另一個想像的極樂狀態?習慣的依靠突然傾塌了,唯有上師的法語留在心上迴盪:佛陀先講四諦,是要我真正最後達到我所希望的、真正要的境界。祈求老師加持弟子能信受佛語,和您同心同願,勇敢穿越認識苦的必經歷程,終止不必要經歷的生死之痛。
感恩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快樂是需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它不是照我原有的認知習慣所能達到的。
真正的快樂是徹底圓滿解決一切痛苦,不是與苦相較之下顯現的會消失又再痛苦的狀態。雖然我也想快樂,但未曾體驗過永恆的快樂,經驗如此,認知也在此範圍內,未曾想過、也不認為有能力可以達到那樣的生命境界,直到上師告訴了我佛陀發現了也走完了這條徹底離苦得樂的路。
如果不想再因為無知於輪迴中冤枉受苦;不想再因為慣性,直接迫切地想要得到樂的感覺,向外索取,而苦上加苦,就要學習佛陀走過的次第。停下不管、反正、就是要用我的方式去調整別人的急切感,學習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排斥苦,馬上想要樂,任憑感受全不做觀察分析的顛倒執取,到最後只能純粹受苦。
雖然學習的過程會有迷惘疑惑,不再那麼認定我生存的世界裡所謂的苦樂標準,但我又能否企及另一個想像的極樂狀態?習慣的依靠突然傾塌了,唯有上師的法語留在心上迴盪:佛陀先講四諦,是要我真正最後達到我所希望的、真正要的境界。祈求老師加持弟子能信受佛語,和您同心同願,勇敢穿越認識苦的必經歷程,終止不必要經歷的生死之痛。
感恩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陳〇〇 2021-08-11 00:42:13 (p******1@g***l.***)
親愛的老師:
感謝您與三寶的加持攝受。
弟子在本講看所提的兩種人,都是自己的現行。
第一種人:覺得「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的這種想法是沒有的,一直在內心存在不可能的理路。」
第二種人:「馬上快樂的事要馬上作,貪吃的、玩的、穿的、樂的。」
如俊法師也提醒:「一上手就是要快樂,而完全不做任何觀察,不看自己在甚麼環境裡,不觀察其因緣次的是甚麼?」這就是無始劫來苦因。
怎麼改掉這些惡習呢?一方面觀察惡習的過患與佛法相違之處,另一方面,依著上師的引導,發現自己的壞習慣,和佛陀的次第相違處。當一再地比對,發現自己壞習慣的過患與不合理之處,就會慢慢地累積對佛的信心,進而產生修改自己的力量。
佛是正量士夫,從事實上、邏輯推理上,不能找到佛陀前後相違之處。跟著師長學習,長期比對下來,更對佛法生起信心,也正是我們要信佛,甚至發願要成佛的理由。總結自己學佛法的好處 ,以及 學佛法對自己的幫助,可以隨份隨力增加自己對佛陀的信心。這些都是爲自己種下遍斷苦因的下腳處。
老師謝謝您~
弟子 品潔頂禮
感謝您與三寶的加持攝受。
弟子在本講看所提的兩種人,都是自己的現行。
第一種人:覺得「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的這種想法是沒有的,一直在內心存在不可能的理路。」
第二種人:「馬上快樂的事要馬上作,貪吃的、玩的、穿的、樂的。」
如俊法師也提醒:「一上手就是要快樂,而完全不做任何觀察,不看自己在甚麼環境裡,不觀察其因緣次的是甚麼?」這就是無始劫來苦因。
怎麼改掉這些惡習呢?一方面觀察惡習的過患與佛法相違之處,另一方面,依著上師的引導,發現自己的壞習慣,和佛陀的次第相違處。當一再地比對,發現自己壞習慣的過患與不合理之處,就會慢慢地累積對佛的信心,進而產生修改自己的力量。
佛是正量士夫,從事實上、邏輯推理上,不能找到佛陀前後相違之處。跟著師長學習,長期比對下來,更對佛法生起信心,也正是我們要信佛,甚至發願要成佛的理由。總結自己學佛法的好處 ,以及 學佛法對自己的幫助,可以隨份隨力增加自己對佛陀的信心。這些都是爲自己種下遍斷苦因的下腳處。
老師謝謝您~
弟子 品潔頂禮
李〇〇 2021-08-10 23:59:00 (l*********i@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您將師父這段開示再開示,揭露弟子一上來就想要快樂的心態。想快樂但卻不知這娑婆世界一切都是苦,所受的所謂教育,卻離快樂越來越遠,「世間人的快樂,它正是痛苦,我們不認得它」啊! 佛菩薩及上師們慈悲開示數數告訴我們要認得苦因,知道苦因,去掉苦因,就快樂了。可是我們卻還常常依自己千萬年的,好多劫好多劫的習性在取捨在處理,甚至有時以為這就是率性,是自然本性,殊不知卻錯的一蹋糊塗,一直與正法、與真正的快樂背道而馳,就是「揚湯止沸」老是在枝末上處理,老是看別人的錯,而不知要去找苦因,不知要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一勞永逸的解決苦得到快樂。弟子竟已花了「無窮劫數」的時間用自己的方式來上手--以為快樂是信手拈來,任自己性的,卻不知是要耕耘的--這幾個字猶如黑暗中的閃電醒覺自己。這些開示好深奧,與弟子的想法習慣完全差異;非常感恩上師開示,再再、再再醒覺弟子!頂禮您!感恩您! 弟子李貞儀頂禮叩首
感恩您將師父這段開示再開示,揭露弟子一上來就想要快樂的心態。想快樂但卻不知這娑婆世界一切都是苦,所受的所謂教育,卻離快樂越來越遠,「世間人的快樂,它正是痛苦,我們不認得它」啊! 佛菩薩及上師們慈悲開示數數告訴我們要認得苦因,知道苦因,去掉苦因,就快樂了。可是我們卻還常常依自己千萬年的,好多劫好多劫的習性在取捨在處理,甚至有時以為這就是率性,是自然本性,殊不知卻錯的一蹋糊塗,一直與正法、與真正的快樂背道而馳,就是「揚湯止沸」老是在枝末上處理,老是看別人的錯,而不知要去找苦因,不知要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一勞永逸的解決苦得到快樂。弟子竟已花了「無窮劫數」的時間用自己的方式來上手--以為快樂是信手拈來,任自己性的,卻不知是要耕耘的--這幾個字猶如黑暗中的閃電醒覺自己。這些開示好深奧,與弟子的想法習慣完全差異;非常感恩上師開示,再再、再再醒覺弟子!頂禮您!感恩您! 弟子李貞儀頂禮叩首
陳〇〇 2021-08-10 23:43:47 (y*******y@g***l.***)
頂禮老師 :
苦集滅道 四谛 常聽常說,但提到苦 我不願意去想 ,想要快樂,不是說初機學者要先以欲勾牽嗎?一直講苦怪不得會不想學佛,這是我內心的聲音,師父說:初機的時候,他不講這個樂,一定講苦。 次第要先認識苦,遍斷苦 ,要遍證必須修行。 聽完這一講,我試著在晨起時,先思考苦,希望斷苦,因為要斷除苦,所以我要努力修行。似乎這樣想一想,可以讓自己縮小一點,少了一些昨日總總是是非非的零碎事務,不滿意的人我互動,因為我少一點了。我想的 快樂太遠太發散,總抓不到,而消滅我,卻多了一些可控性
感恩師父 上師 的教導
永福合十
苦集滅道 四谛 常聽常說,但提到苦 我不願意去想 ,想要快樂,不是說初機學者要先以欲勾牽嗎?一直講苦怪不得會不想學佛,這是我內心的聲音,師父說:初機的時候,他不講這個樂,一定講苦。 次第要先認識苦,遍斷苦 ,要遍證必須修行。 聽完這一講,我試著在晨起時,先思考苦,希望斷苦,因為要斷除苦,所以我要努力修行。似乎這樣想一想,可以讓自己縮小一點,少了一些昨日總總是是非非的零碎事務,不滿意的人我互動,因為我少一點了。我想的 快樂太遠太發散,總抓不到,而消滅我,卻多了一些可控性
感恩師父 上師 的教導
永福合十
吳〇〇 2021-08-10 21:21:15 (j*******4@h*****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指出弟子自己的習慣與佛陀教我們必須先認知苦,知道苦因,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弟子用慣了多劫的方式是上來就要樂,卻不從拿掉苦因著手,於是便落得「揚湯止沸」了。唯一能扭轉這個習慣的辦法只有靠學習,聞思廣論,紮實地走過這個過程。 弟子德健頂禮
感恩老師指出弟子自己的習慣與佛陀教我們必須先認知苦,知道苦因,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弟子用慣了多劫的方式是上來就要樂,卻不從拿掉苦因著手,於是便落得「揚湯止沸」了。唯一能扭轉這個習慣的辦法只有靠學習,聞思廣論,紮實地走過這個過程。 弟子德健頂禮
黃〇〇 2021-08-10 20:31:08 (s********3@g***l.***)
認知苦 瞭解苦的因象 而去解決 這些行持的過程謂之是道
剛開始就要追求樂 這是一般人的習性 一直拼命的追求快樂 但快樂之後緊接著就是痛苦 就是揚湯止沸的作用
認知苦 而去瞭解苦的根本因 而去斷除苦 這是最究竟 釜底抽薪的解決方法
二者比較 前者會一直不停的輪迴
後者是有次第 能澈底解決痛苦
依這個方式 每次遇境時 都能依這個法類去行持 就是跟著 上師 師父 諸佛菩薩 佛陀的腳步 往成佛腳步邁進
感謝老師講全廣 讓我對廣論 對師父 對佛陀 要傳授給弟子的心意 有比較瞭解 感恩!
剛開始就要追求樂 這是一般人的習性 一直拼命的追求快樂 但快樂之後緊接著就是痛苦 就是揚湯止沸的作用
認知苦 而去瞭解苦的根本因 而去斷除苦 這是最究竟 釜底抽薪的解決方法
二者比較 前者會一直不停的輪迴
後者是有次第 能澈底解決痛苦
依這個方式 每次遇境時 都能依這個法類去行持 就是跟著 上師 師父 諸佛菩薩 佛陀的腳步 往成佛腳步邁進
感謝老師講全廣 讓我對廣論 對師父 對佛陀 要傳授給弟子的心意 有比較瞭解 感恩!
陈〇 2021-08-10 15:15:29 (c*******6@h*****l.***)
(接前)
如果从正面立宗来理解佛法,我要希求,所以我要问问题。这个时候就容易把事情简单化。”问问题“ = ”希求“。你分析”问问题“的种种情况,你就是反对问问题。
这种时候观察自己也会被自己的认知角度,认知方法所局限。她就只看得到我是因为希求才问问题的。她就观察不到别的东西了。但是”我想要“和”我想走捷径“是两个相继出现的想法和知见。需要调整的并不是把“我想要”变成“我不想要”,而是把“我想走捷径”变成“我要好好努力,快乐需要经过学习,经过奋斗才能得到”。
感谢老师。这一讲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从正面立宗来理解佛法,我要希求,所以我要问问题。这个时候就容易把事情简单化。”问问题“ = ”希求“。你分析”问问题“的种种情况,你就是反对问问题。
这种时候观察自己也会被自己的认知角度,认知方法所局限。她就只看得到我是因为希求才问问题的。她就观察不到别的东西了。但是”我想要“和”我想走捷径“是两个相继出现的想法和知见。需要调整的并不是把“我想要”变成“我不想要”,而是把“我想走捷径”变成“我要好好努力,快乐需要经过学习,经过奋斗才能得到”。
感谢老师。这一讲学到很多东西。
陈〇 2021-08-10 15:10:19 (c*******6@h*****l.***)
今天我们研讨的时候,同学提到要知道乐因,想要快乐是要种乐因的。
我是有点觉得这一讲其实不是关于乐因的。但是快乐哪里来?肯定是乐因而来。但是什么是乐因呢?师父说认识苦,拿掉苦因,就乐了。没提乐因的事儿!
我觉得这是一个佛法的学习方法的问题。拿掉(全部的苦因)就乐。和断除“所有的疑惑”就得到定解的意思是一样的。一个状态的达成是通过去掉所有的杂质来完成的。
但是我们通常的认知不是这样子的。我要成功,我就去挣钱。我要钱,我就去工作。结果导向。但是佛法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法类里面经常描述的是“不要A”,“不要B”,“不要C”,“不要D”。很多东西你都很难正面去定义。比方说“信心”,比方说“怎样依师”。很难从正面给答案。学习的过程之中其实是通过认出这些东西的违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掉违品,来实现的。
昨天的讨论之中有个例子。我们讨论“问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想走捷径“的心思。一个同学马上说,你是说以后不要再问问题了吗?我就是很爱问问题的,我想学啊。其实所破并不是”不问问题“,所破是”问问题“的时候内心是否有”想走捷径“的心态。这个”想走捷径“的心态是可以和”我想学“的心态共存的。
待续
我是有点觉得这一讲其实不是关于乐因的。但是快乐哪里来?肯定是乐因而来。但是什么是乐因呢?师父说认识苦,拿掉苦因,就乐了。没提乐因的事儿!
我觉得这是一个佛法的学习方法的问题。拿掉(全部的苦因)就乐。和断除“所有的疑惑”就得到定解的意思是一样的。一个状态的达成是通过去掉所有的杂质来完成的。
但是我们通常的认知不是这样子的。我要成功,我就去挣钱。我要钱,我就去工作。结果导向。但是佛法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法类里面经常描述的是“不要A”,“不要B”,“不要C”,“不要D”。很多东西你都很难正面去定义。比方说“信心”,比方说“怎样依师”。很难从正面给答案。学习的过程之中其实是通过认出这些东西的违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掉违品,来实现的。
昨天的讨论之中有个例子。我们讨论“问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想走捷径“的心思。一个同学马上说,你是说以后不要再问问题了吗?我就是很爱问问题的,我想学啊。其实所破并不是”不问问题“,所破是”问问题“的时候内心是否有”想走捷径“的心态。这个”想走捷径“的心态是可以和”我想学“的心态共存的。
待续
陈〇 2021-08-10 14:38:55 (c*******6@h*****l.***)
(接前)
这些现行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_* 我们还讨论到了和法师请益这件事。比方说会不会在和法师请益之后很失望呢? 去请益之前特别认真地想了半天,把前因后果都搞搞清楚,结果法师说了完全不搭嘎的东西,或者法师说了自己认为没什么用的东西,请益之后会不会觉得失望呢?因为本来以为法师这么厉害,一定能给我一个万能神药,我一喝就药到病除了。结果不是,法师给了我一个没用的东西。。。这个失望的情绪其实代表了一种我认为”快乐“是唾手可及的,是不需要自己的思考,不需要长期的修行,不需要好好地思考法师为什么讲了一个我觉得没用的东西,他为什么认为这是有用的,他认为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的问题是什么,是不是恰恰因为我对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认知有了偏差,所以这个问题才这么难以解决的呢?
总之感谢老师解释师父开示,假如没有老师提出这些我们的邪宗,我可能就把师父这一段话听过去了,觉得很对,连我的这些邪宗的存在都不知道。现在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好好地思考反省了一下,希望下次对境的时候能够改善现行!
这些现行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_* 我们还讨论到了和法师请益这件事。比方说会不会在和法师请益之后很失望呢? 去请益之前特别认真地想了半天,把前因后果都搞搞清楚,结果法师说了完全不搭嘎的东西,或者法师说了自己认为没什么用的东西,请益之后会不会觉得失望呢?因为本来以为法师这么厉害,一定能给我一个万能神药,我一喝就药到病除了。结果不是,法师给了我一个没用的东西。。。这个失望的情绪其实代表了一种我认为”快乐“是唾手可及的,是不需要自己的思考,不需要长期的修行,不需要好好地思考法师为什么讲了一个我觉得没用的东西,他为什么认为这是有用的,他认为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的问题是什么,是不是恰恰因为我对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认知有了偏差,所以这个问题才这么难以解决的呢?
总之感谢老师解释师父开示,假如没有老师提出这些我们的邪宗,我可能就把师父这一段话听过去了,觉得很对,连我的这些邪宗的存在都不知道。现在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好好地思考反省了一下,希望下次对境的时候能够改善现行!
陈〇 2021-08-10 14:31:26 (c*******6@h*****l.***)
(接前)
其实问这样的问题背后的见解是什么呢?是不是有一点觉得"某个法类的感受“是一下就可以有的,不需要闻思修,不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我想个办法就能马上得到呢?
类似的现行比方说听到别的同学的分享,觉得特别好,特别羡慕,就去问哎你是怎么学这么好的呢。别的同学掏心掏肺讲了一通,可是我听了之后真的去实践了吗?甚至都没做。或者做了三个月。觉得不work啊。就不做了。这个同学和我不一样,我们各自有特点,他的方法不适合我。然后遇到另外同学的分享,又觉得特别好,特别羡慕,请问经验。这个过程一直重复下去。其实我自己去请问的时候,可能心里除了“想学”,“想要”之外,还有“别人的好”我也立刻马上就可以有的心思。完全不认可其实人家的好是人家多年的积累而来,我仅仅模仿一下,是不可能有的。可是我却觉得这是因为别人的经验不适合我。。。
比方说听法师开示。有的同学就会说,法师你讲的我都没听懂啊。法师你能不能讲慢一点。这后面想学的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听懂法师开示“这件事是需要我累积很多资粮才能发生的。我觉得”我一听就应该懂“。所以我没听懂,一定是外境的原因,法师你改一改。
(待续)
其实问这样的问题背后的见解是什么呢?是不是有一点觉得"某个法类的感受“是一下就可以有的,不需要闻思修,不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我想个办法就能马上得到呢?
类似的现行比方说听到别的同学的分享,觉得特别好,特别羡慕,就去问哎你是怎么学这么好的呢。别的同学掏心掏肺讲了一通,可是我听了之后真的去实践了吗?甚至都没做。或者做了三个月。觉得不work啊。就不做了。这个同学和我不一样,我们各自有特点,他的方法不适合我。然后遇到另外同学的分享,又觉得特别好,特别羡慕,请问经验。这个过程一直重复下去。其实我自己去请问的时候,可能心里除了“想学”,“想要”之外,还有“别人的好”我也立刻马上就可以有的心思。完全不认可其实人家的好是人家多年的积累而来,我仅仅模仿一下,是不可能有的。可是我却觉得这是因为别人的经验不适合我。。。
比方说听法师开示。有的同学就会说,法师你讲的我都没听懂啊。法师你能不能讲慢一点。这后面想学的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听懂法师开示“这件事是需要我累积很多资粮才能发生的。我觉得”我一听就应该懂“。所以我没听懂,一定是外境的原因,法师你改一改。
(待续)
陈〇 2021-08-10 14:22:32 (c*******6@h*****l.***)
(接前)
以前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因为佛法定义的快乐是一种究竟的快乐(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这是认知层次的问题,学的越多就会越来越认可。过去十几年我大概都是这样回答这些问题的。现在我不一样了~ 因为我学到了法,用法解决了问题,去掉痛苦的时候是非常快乐的,学这么一点点都这么快乐,我当然要更多,越多越好!
这还真的是我敢不敢要的问题。
下面老师指出的邪宗太厉害了!师父说“解决了苦,自然就乐”。这句话原来我也不一定认可的。老师提到其实我是上来就要乐的。我才不管乐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乐是我立刻马上一伸手就可以实现的。
这个问题的存在这两三年我才意识到。但是我是没本事找到原来是这里师父所讲的邪宗的。昨天讨论到的现行比方说以前我们是南北加全广,一百多人参加,老有同学会在不同的讲次发言,老师这里有这样的感受,我没有。一方面这是一种值得赞许的反省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听多了,大家都开始这样讲,当做一种特别好的研讨方式的时候,其实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反省没什么用。因为你不是老师你当然没有她的感受啊。老师是伟大了,可是我怎么变成老师呢?毫无办法。老师是老师,我是我。
待续
以前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因为佛法定义的快乐是一种究竟的快乐(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这是认知层次的问题,学的越多就会越来越认可。过去十几年我大概都是这样回答这些问题的。现在我不一样了~ 因为我学到了法,用法解决了问题,去掉痛苦的时候是非常快乐的,学这么一点点都这么快乐,我当然要更多,越多越好!
这还真的是我敢不敢要的问题。
下面老师指出的邪宗太厉害了!师父说“解决了苦,自然就乐”。这句话原来我也不一定认可的。老师提到其实我是上来就要乐的。我才不管乐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乐是我立刻马上一伸手就可以实现的。
这个问题的存在这两三年我才意识到。但是我是没本事找到原来是这里师父所讲的邪宗的。昨天讨论到的现行比方说以前我们是南北加全广,一百多人参加,老有同学会在不同的讲次发言,老师这里有这样的感受,我没有。一方面这是一种值得赞许的反省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听多了,大家都开始这样讲,当做一种特别好的研讨方式的时候,其实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反省没什么用。因为你不是老师你当然没有她的感受啊。老师是伟大了,可是我怎么变成老师呢?毫无办法。老师是老师,我是我。
待续
陈〇 2021-08-10 14:14:30 (c*******6@h*****l.***)
老师这一讲的内容太赞了! 昨天我们先研讨了一下师父的这一段开示,都找不到什么可以讨论的点。。。其实就是我们没找到邪宗。。。什么邪宗都没想到。。。所以讲了十几分钟我们就开始听新的一讲老师开示了。。。
可是老师却找到了这么多的邪宗。
前面的邪宗是关于“彻底圆满地断除一切痛苦”里面的“一切”的。我是不是想要断除“一切”痛苦呢?其实刚上广论的时候(十五年前)我就问过这个问题,我干嘛要断除一切痛苦,得到一切快乐呢?我只是想断除一部分痛苦,尤其是比较大的痛苦,然后人生就可以过了,可以安忍了。研讨的时候还有同学提到,只要“乐”多过“苦”就可以了。
老师还提到“苦”是用来衬托“乐”的。这个问题上课过程中也常常有同学会问到,没有苦怎么会知道什么是快乐呢?苦和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有苦所以我才更加珍惜人生难得的快乐。
待续
可是老师却找到了这么多的邪宗。
前面的邪宗是关于“彻底圆满地断除一切痛苦”里面的“一切”的。我是不是想要断除“一切”痛苦呢?其实刚上广论的时候(十五年前)我就问过这个问题,我干嘛要断除一切痛苦,得到一切快乐呢?我只是想断除一部分痛苦,尤其是比较大的痛苦,然后人生就可以过了,可以安忍了。研讨的时候还有同学提到,只要“乐”多过“苦”就可以了。
老师还提到“苦”是用来衬托“乐”的。这个问题上课过程中也常常有同学会问到,没有苦怎么会知道什么是快乐呢?苦和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有苦所以我才更加珍惜人生难得的快乐。
待续
陳〇〇 2021-08-10 12:31:19 (a*********7@g***l.***)
大家好,
認識苦然後才談得到快樂。要認識苦,然後把苦因拿掉,才能得到快樂。修行的次第是先苦後樂,而認識苦就是樂的開始喔!多麼美妙的理路啊!那麼,認識苦會是苦嗎?拿掉苦因應該更樂了,不是嗎?那麼,為了快樂,有任何理由不要認識苦嗎?考慮考慮一下喔!
認識苦然後才談得到快樂。要認識苦,然後把苦因拿掉,才能得到快樂。修行的次第是先苦後樂,而認識苦就是樂的開始喔!多麼美妙的理路啊!那麼,認識苦會是苦嗎?拿掉苦因應該更樂了,不是嗎?那麼,為了快樂,有任何理由不要認識苦嗎?考慮考慮一下喔!
林〇〇 2021-08-10 07:11:49 (f******8@g***l.***)
至誠頂禮恩師尊足下:
預習351講對師父說如果先提快樂,會讓我們又與世間的吃喝玩樂聯想一起…這說法在心裡很有認同感,畢竟學了快十年的廣論了,多少體會到:現世的樂都有副作用,享受的樂就伴隨著消失的苦!自以為對「求樂」有些抵抗力了!可是,當老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追問下來,才省思到其實內心認同的是:苦樂參半的人生,(有苦)很正常!
在人生不斷的轉換目標時,所出現的不同的煩惱,一直是「揚湯止沸」的方式以達標為「樂」,又繼續追求著下個「假樂」……如果沒有佛陀、沒有師父、沒有老師,根本不知道身邊就有這樣的一條走向「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的路!謝謝老師苦口婆心地教我凝視自己的思路跟佛陀是怎麼的不一樣?「生病」的弟子,不該是不斷換個西醫看診、又換個中醫把脈,而是要從「認得苦」大力求懺開始!
這幾天的晨起,我都發願:今天對付煩惱,我要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要以身語意去饒益別人,尤其是家人要用認同讚賞、而不是用不喜批評的方式,再苦上加苦了!
祈願老師法體安泰、願弟子所作所思、都能令師長歡喜!
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預習351講對師父說如果先提快樂,會讓我們又與世間的吃喝玩樂聯想一起…這說法在心裡很有認同感,畢竟學了快十年的廣論了,多少體會到:現世的樂都有副作用,享受的樂就伴隨著消失的苦!自以為對「求樂」有些抵抗力了!可是,當老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追問下來,才省思到其實內心認同的是:苦樂參半的人生,(有苦)很正常!
在人生不斷的轉換目標時,所出現的不同的煩惱,一直是「揚湯止沸」的方式以達標為「樂」,又繼續追求著下個「假樂」……如果沒有佛陀、沒有師父、沒有老師,根本不知道身邊就有這樣的一條走向「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的路!謝謝老師苦口婆心地教我凝視自己的思路跟佛陀是怎麼的不一樣?「生病」的弟子,不該是不斷換個西醫看診、又換個中醫把脈,而是要從「認得苦」大力求懺開始!
這幾天的晨起,我都發願:今天對付煩惱,我要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要以身語意去饒益別人,尤其是家人要用認同讚賞、而不是用不喜批評的方式,再苦上加苦了!
祈願老師法體安泰、願弟子所作所思、都能令師長歡喜!
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陳〇〇 2021-08-10 04:41:29 (c*********6@g***l.***)
頂禮老師
光是師父這句:「斷除了以後怎麼辦呢?欸,那個時候達到的狀態,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就讓弟子不解:不是分分斷證嗎? 怎麼可能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
要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那已是多生多劫的事了!
以上請問
光是師父這句:「斷除了以後怎麼辦呢?欸,那個時候達到的狀態,是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就讓弟子不解:不是分分斷證嗎? 怎麼可能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
要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那已是多生多劫的事了!
以上請問
溫〇〇 2021-08-10 04:38:07 (w********r@g***l.***)
尊敬的上師:
最近的"揚湯止沸 釜底抽薪"很實用.這幾天弟子在各種境界上有試著用來看自己是在做哪一種操作,也試著分析自己是怎麼揚湯止沸,然後如果要釜底抽薪的話,我的煩根源是什麼?躲在哪?包裝成什麼模樣?後面還有什麼煩惱?出現的原因是什麼等等?把這些都想完一遍後,有一種成功交作業的感覺 就是這個感覺有一種實用感,有一種做對了的感覺,雖然還消除不掉煩惱,但是有一種可以藉由交作業來看到 事情 與自己的心理原本的樣子 的感覺. 就是沒有這樣交作業之前是看不到的.好像得到一個基礎的感覺,修行的基礎吧大概.總之是一個好的感受.
感謝師父上師說法
弟子 溫子厚敬上
最近的"揚湯止沸 釜底抽薪"很實用.這幾天弟子在各種境界上有試著用來看自己是在做哪一種操作,也試著分析自己是怎麼揚湯止沸,然後如果要釜底抽薪的話,我的煩根源是什麼?躲在哪?包裝成什麼模樣?後面還有什麼煩惱?出現的原因是什麼等等?把這些都想完一遍後,有一種成功交作業的感覺 就是這個感覺有一種實用感,有一種做對了的感覺,雖然還消除不掉煩惱,但是有一種可以藉由交作業來看到 事情 與自己的心理原本的樣子 的感覺. 就是沒有這樣交作業之前是看不到的.好像得到一個基礎的感覺,修行的基礎吧大概.總之是一個好的感受.
感謝師父上師說法
弟子 溫子厚敬上
潘〇〇 2021-08-10 00:53:37 (w************5@g***l.***)
廣海明月第347-350講學習心得:
一、為什麼師父一開始要立一個宗說,對「苦、集、滅、道」,要「遍知、遍斷、遍證、遍修」這樣的生命志向?弟子反覆思考著,這本來是弟子連想像都想像不到的一種志向。但弟子為什麼要立定這樣的志向?因為老師說有經驗的人是這樣子說,這時,弟子心裡就繼續問:為什麼要選擇相信這個有經驗的人呢?老師說:那你就觀察,到底誰過得快樂?那你就照著祂的經驗做!祂這樣講,弟子才開始想立定這個志向。
二、同理,正是這樣有經驗的人跟我講,要認得苦的真相、認得苦的因,進一步才知道「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的差別,然後告訴弟子這樣的抉擇很重要,弟子才會想要用教理去作抉擇。
三、弟子真的覺得在這個痛苦的時代,自己能值遇宗大師的教法、能值遇到師父、老師,並且又有信心,這一定是由於師長的恩德,還有很多傳承師長的加持力,所以很感恩師父、老師,並祈願弟子自己,還有師長所眷顧的所有弟子們,都能生生世世值遇師長,並且能信受師長要教給我們的大師教法。
(弟子潘宏政110.8.9晚)
一、為什麼師父一開始要立一個宗說,對「苦、集、滅、道」,要「遍知、遍斷、遍證、遍修」這樣的生命志向?弟子反覆思考著,這本來是弟子連想像都想像不到的一種志向。但弟子為什麼要立定這樣的志向?因為老師說有經驗的人是這樣子說,這時,弟子心裡就繼續問:為什麼要選擇相信這個有經驗的人呢?老師說:那你就觀察,到底誰過得快樂?那你就照著祂的經驗做!祂這樣講,弟子才開始想立定這個志向。
二、同理,正是這樣有經驗的人跟我講,要認得苦的真相、認得苦的因,進一步才知道「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的差別,然後告訴弟子這樣的抉擇很重要,弟子才會想要用教理去作抉擇。
三、弟子真的覺得在這個痛苦的時代,自己能值遇宗大師的教法、能值遇到師父、老師,並且又有信心,這一定是由於師長的恩德,還有很多傳承師長的加持力,所以很感恩師父、老師,並祈願弟子自己,還有師長所眷顧的所有弟子們,都能生生世世值遇師長,並且能信受師長要教給我們的大師教法。
(弟子潘宏政110.8.9晚)
何〇〇 2021-08-09 23:40:19 (c************l@g***l.***)
親愛的老師︰
感恩老師說法恩。感恩老師點出弟子很多煩惱背後的邪宗,並列出如何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中的正確知見。
感恩老師幫弟子分析抉擇「所應遍斷」,所應遍斷的是痛苦的因,要達到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所以弟子應該要建立一個目標,就是「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所以要沿著佛陀發現的這條道去修行,第一個問題是「認知苦及苦因」,然後把苦因拿走。在這個過程中,弟子必須要停止無始以來慣用,以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去處理,因為這些都只是「揚湯止沸」,並沒有「釜底抽薪」。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還是要經歷這些過程──學習、迷惘、找不到自己……,還是要經歷這些。學《廣論》也是,因為它過程就是這樣──第一個要認知苦,乃至苦因。
感恩老師在弟子無限生命中的奉獻,帶領著弟子去走成佛之路。祈願老師以及所有持教大善知識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繼續攝受與加持弟子,令弟子能夠速疾完成三主要道!
弟子何宇晶頂禮
感恩老師說法恩。感恩老師點出弟子很多煩惱背後的邪宗,並列出如何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中的正確知見。
感恩老師幫弟子分析抉擇「所應遍斷」,所應遍斷的是痛苦的因,要達到徹底圓滿地解決一切痛苦。所以弟子應該要建立一個目標,就是「要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所以要沿著佛陀發現的這條道去修行,第一個問題是「認知苦及苦因」,然後把苦因拿走。在這個過程中,弟子必須要停止無始以來慣用,以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去處理,因為這些都只是「揚湯止沸」,並沒有「釜底抽薪」。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還是要經歷這些過程──學習、迷惘、找不到自己……,還是要經歷這些。學《廣論》也是,因為它過程就是這樣──第一個要認知苦,乃至苦因。
感恩老師在弟子無限生命中的奉獻,帶領著弟子去走成佛之路。祈願老師以及所有持教大善知識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繼續攝受與加持弟子,令弟子能夠速疾完成三主要道!
弟子何宇晶頂禮
劉〇〇 2021-08-09 23:02:31 (l********8@g***l.***)
頂禮、請益老師:第351講次 師父開示中, 痛苦解決了嘛,當然快樂了!而 老師也策勵我們要認識苦,認識苦的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這樣才能夠快樂。此與廣論的業果法則中-業決定理者~造惡業(因)感苦果,造善業(因)感樂果。二者之間是否相違?或是 師父和 老師有更深層的意趣是愚昧弟子所未知者。恭請老師開示釋疑!
弟子皇麟虔十
弟子皇麟虔十
許〇〇 2021-08-09 22:20:35 (a*********8@g***l.***)
跟善知識學習認識苦因才能解決苦果才會快樂
胡〇〇 2021-08-09 19:13:17 (s*******u@g***l.***)
敬愛的上師,
感謝您 351 講和我們分析, 佛經中都先告訴我們要了解苦, 去除苦, 才能真正得到樂之理. 和我們的習慣/習性不同. 的確弟子發現自己都是以「求樂」為目標, 卻可能還不清楚「苦」的真義. 感謝您告訴弟子真正的重點, 和真正的離苦得樂之道! 讓我們能種下真正究竟圓滿的離苦得樂之因, 生生增上, 究竟菩提!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感謝您 351 講和我們分析, 佛經中都先告訴我們要了解苦, 去除苦, 才能真正得到樂之理. 和我們的習慣/習性不同. 的確弟子發現自己都是以「求樂」為目標, 卻可能還不清楚「苦」的真義. 感謝您告訴弟子真正的重點, 和真正的離苦得樂之道! 讓我們能種下真正究竟圓滿的離苦得樂之因, 生生增上, 究竟菩提!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忽〇〇 2021-08-09 11:01:23 (g***********8@g***l.***)
頂禮上師:
對於今天全廣學習,弟子有一些難點或疑惑:
首先是對【痛苦解決了,當然就快樂】,這個過程,弟子很難在內心承許。就如您說的,這是和自己長久以來的經驗和解決痛苦的方式完全相反的。弟子幾乎都是用世間的快樂來沖淡苦受,無奈時也只有接受苦因為這樣才能襯托出快樂。看起來這應該全都是揚湯止沸的方式。弟子甚至覺得如果沒有世間的安樂來沖淡輪迴中的苦,只靠學習苦諦,思維苦及苦因,進而去斷除苦的話,感受上好像應該會演變成[苦上加苦]—內心越來越苦。這和佛菩薩所看的苦上加苦的行相正好相反!是不是要靠真實的完全的認識苦諦,才能釜底抽薪,不需要再依賴揚湯止沸的方法?一定要完全認識了苦諦,才不用一直用貪瞋癡的方法度日?還是其實就在眼前,如您所說,弟子可以常常發願,這一天我要認得苦、認得苦的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就是努力聽聞、拜懺、誦般若經…,去掉苦因,增長認得苦去掉苦的資糧。學習廣論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識苦及苦因的歷程?祈求上師悲攝受!
弟子 忽德慧 頂禮
對於今天全廣學習,弟子有一些難點或疑惑:
首先是對【痛苦解決了,當然就快樂】,這個過程,弟子很難在內心承許。就如您說的,這是和自己長久以來的經驗和解決痛苦的方式完全相反的。弟子幾乎都是用世間的快樂來沖淡苦受,無奈時也只有接受苦因為這樣才能襯托出快樂。看起來這應該全都是揚湯止沸的方式。弟子甚至覺得如果沒有世間的安樂來沖淡輪迴中的苦,只靠學習苦諦,思維苦及苦因,進而去斷除苦的話,感受上好像應該會演變成[苦上加苦]—內心越來越苦。這和佛菩薩所看的苦上加苦的行相正好相反!是不是要靠真實的完全的認識苦諦,才能釜底抽薪,不需要再依賴揚湯止沸的方法?一定要完全認識了苦諦,才不用一直用貪瞋癡的方法度日?還是其實就在眼前,如您所說,弟子可以常常發願,這一天我要認得苦、認得苦的因,然後把苦的因拿掉,就是努力聽聞、拜懺、誦般若經…,去掉苦因,增長認得苦去掉苦的資糧。學習廣論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識苦及苦因的歷程?祈求上師悲攝受!
弟子 忽德慧 頂禮
辛〇〇 2021-08-09 09:28:39 (b**********0@g***l.***)
頂禮至尊大寶恩師:感恩您的無上加持。今天參加全廣共學,又重覆聽了兩遍師父和上師的開示。佛陀告訴我們要先知道透過跟隨師長聞思、努力學習才能知道苦和苦因,然後透過修行,到後來才能徹底圓滿的解決一切痛苦。而我覺得快樂是應該的,苦是不應該的。苦都是外境害的。從不敢奢想痛苦會有完全遠離,快樂愈來愈多的一天,真是不敢想像!很感恩有佛陀出世,親自証明這是真正可以走到的成佛之路,而且願意以大慈悲心,千生萬世來教導我們。感恩師父、上師的開示教導,弟子一定會堅持學下去,走上增上生、決定勝的康莊大道,利益一切有情。謝謝師父、上師!祈願恩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一切心願皆成辦!弟子天送敬禮
陳〇〇 2021-08-09 07:50:18 (a*********7@g***l.***)
大家好,
認識苦,才談得到樂。想起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車匿帶他經過四門,看到生老病死的情景,就決定要出家了。多麼深切的體悟啊!反觀末學我自己呢!参加數次助唸、無常經法會等等,也沒有決意要斷除所有的苦啊!這種反差,如果沒有師父老師說,我是無法發現的,現在要下決心讓自己幸福快樂,做個鬥煩惱、冰心鐵骨的勇士吧!
認識苦,才談得到樂。想起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車匿帶他經過四門,看到生老病死的情景,就決定要出家了。多麼深切的體悟啊!反觀末學我自己呢!参加數次助唸、無常經法會等等,也沒有決意要斷除所有的苦啊!這種反差,如果沒有師父老師說,我是無法發現的,現在要下決心讓自己幸福快樂,做個鬥煩惱、冰心鐵骨的勇士吧!
冼〇〇 2021-08-09 05:18:25 (s*******k@g***l.***)
敬呈大寶恩師勝尊具大悲者足:
弟子未學廣論前總覺得自己很奇怪,小學五年級就覺得在地球生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很痛苦,所以對快樂的自己不認識,而又不想活在痛苦中,兒時乃至現在生活苦樂記憶都很模糊,唯一最深是2004年有想自殺痛苦感受,而有藉遇恭讀藥師經,由絕望痛苦立即希望想成為藥師佛一樣就不會有痛苦,因為十二大願內有提及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會把所有有情痛苦困難都可以解除,由那時開始便有成佛的目標,當時的自己用揚湯止沸方法,只想立即找到道場有法師幫自己完成皈依儀式,當時沒有善根資糧只喜歡在家中自修誦經,認為誦經就是親近佛菩薩就可以成佛,這種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太可怕! 當2008年底媽媽成為廣論同學,帶回來大般若經,由2009年農曆年初一開始讀誦迴向祈求要找到相應團體跟隨法師學習要做義工才可以成佛,在同一年參與團體佛誕也完成讀誦第一輪大般若經,在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入讀港09秋008班真正成為廣論同學,這個日子是此生最殊勝最值得紀念,無限感恩師父、老師、法師們及同行善友們,弟子才真正走進快樂大乘增上生道之大門,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一起學習有聞思正法有當義工種很多為利眾生速成佛之正因。
弟子未學廣論前總覺得自己很奇怪,小學五年級就覺得在地球生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很痛苦,所以對快樂的自己不認識,而又不想活在痛苦中,兒時乃至現在生活苦樂記憶都很模糊,唯一最深是2004年有想自殺痛苦感受,而有藉遇恭讀藥師經,由絕望痛苦立即希望想成為藥師佛一樣就不會有痛苦,因為十二大願內有提及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會把所有有情痛苦困難都可以解除,由那時開始便有成佛的目標,當時的自己用揚湯止沸方法,只想立即找到道場有法師幫自己完成皈依儀式,當時沒有善根資糧只喜歡在家中自修誦經,認為誦經就是親近佛菩薩就可以成佛,這種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太可怕! 當2008年底媽媽成為廣論同學,帶回來大般若經,由2009年農曆年初一開始讀誦迴向祈求要找到相應團體跟隨法師學習要做義工才可以成佛,在同一年參與團體佛誕也完成讀誦第一輪大般若經,在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入讀港09秋008班真正成為廣論同學,這個日子是此生最殊勝最值得紀念,無限感恩師父、老師、法師們及同行善友們,弟子才真正走進快樂大乘增上生道之大門,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一起學習有聞思正法有當義工種很多為利眾生速成佛之正因。
許〇〇 2021-08-09 03:54:32 (t******6@m*3.****.**.***.**)
禮敬老師:
快樂如何得: 1.世間法: 人生本來就應該享受快樂呀!追求五欲之樂—吃、喝、玩、樂是正常、應該。2.佛法: 認識痛苦,解決痛苦,然後快樂出現; 痛苦不圓滿解決--羅漢,或者緣覺;普遍、圓滿徹底解決──佛陀。但是我未曾想過:「我能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直至佛陀發現了這條路,也成功地走完了這條路!我才篤定【認識苦,才談得到快樂】。
平常心裡很急切地、很迫切地想要立即得到快樂,就慣性地採用「揚湯止沸」的方法--就是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但是 師父教導: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所以尋找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
快樂如何得: 1.世間法: 人生本來就應該享受快樂呀!追求五欲之樂—吃、喝、玩、樂是正常、應該。2.佛法: 認識痛苦,解決痛苦,然後快樂出現; 痛苦不圓滿解決--羅漢,或者緣覺;普遍、圓滿徹底解決──佛陀。但是我未曾想過:「我能把一切痛苦徹底解決掉!」直至佛陀發現了這條路,也成功地走完了這條路!我才篤定【認識苦,才談得到快樂】。
平常心裡很急切地、很迫切地想要立即得到快樂,就慣性地採用「揚湯止沸」的方法--就是調整別人、調整外境的方式。但是 師父教導:先認知苦、認知苦因,把苦因拿掉才能快樂。所以尋找快樂是要奮鬥的,是要學習的,是要聽聞的!
陳〇〇 2021-08-09 01:17:14 (j********e@g***l.***)
頂禮老師:
平常弟子對苦樂的認識非常顛倒,雖然想要追求快樂離開痛苦,但很少認識苦,甚至對治苦的力度非常微弱,僅是將苦稍微緩解。因為有佛陀的教導,才讓弟子有機會可以認識苦,透過根除苦而得到樂。平常弟子只喜歡追求快樂,然而這些表面上的快樂實際上都是痛苦的根源,唯有透過佛陀的教誡,將痛苦斷除方能獲得快樂。非常感謝老師指出弟子的錯誤現行,將聖者的眼界與弟子的習慣對比,即可見弟子的習慣是何等的顛倒、錯誤,弟子會努力遵照佛陀的教誡行持,用功斷離痛苦。
平常弟子對苦樂的認識非常顛倒,雖然想要追求快樂離開痛苦,但很少認識苦,甚至對治苦的力度非常微弱,僅是將苦稍微緩解。因為有佛陀的教導,才讓弟子有機會可以認識苦,透過根除苦而得到樂。平常弟子只喜歡追求快樂,然而這些表面上的快樂實際上都是痛苦的根源,唯有透過佛陀的教誡,將痛苦斷除方能獲得快樂。非常感謝老師指出弟子的錯誤現行,將聖者的眼界與弟子的習慣對比,即可見弟子的習慣是何等的顛倒、錯誤,弟子會努力遵照佛陀的教誡行持,用功斷離痛苦。
黃〇〇 2021-08-08 23:52:15 (m*********w@g***l.***)
禮敬大寶恩師
原來弟子對苦樂的安立與認知,是跟佛陀、師父差距如此之大呀!所幸自己能得到上師的攝受,所以才有機會猛然驚醒~~~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原來弟子對苦樂的安立與認知,是跟佛陀、師父差距如此之大呀!所幸自己能得到上師的攝受,所以才有機會猛然驚醒~~~
弟子 黃美綺 虔誠合十
李〇〇 2021-08-08 21:43:16 (i*********0@g***l.***)
頂禮敬愛的大寶恩師,聽了這一講,一定要在每天早晨起來,就先發一個願:要認得苦和苦因,痛苦去除了,自然會有快樂。而不要用自己持續千劫以來的老方法,躁進且理所當然地索求快樂。祈求您的加持,感恩您的指引方向。
總共 49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