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259 自他一切利益,皆從教證二法出生(一)

好!大家接著往下聽

獲得功德事理分二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 今初

最頭一段是自己的出身這個出身家世圓滿第二個呢然後修學佛法修學佛法所以佛法一定有兩個步驟說佛的法──教、證教是因你有圓滿正確的教法認識作為因照著這個教法去修持結這個果所以教、證之間是互為因果的同樣地這個概念如果不清楚的話你就出了毛病了所以大師造本論的時候前面就說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就是啊這個因果沒弄清楚你沒有這個因怎麼感得那個果呢所以他現在這個造者第一點告訴我們啊,先教,教是廣博那時候非常圓滿的然後這個教當中啊又是先是世俗的後來是出世的然後呢這個出世的當中的話又分幾個部分戒、定、慧這個戒當中又分成功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乘戒它每一個部分分得很清楚它一步一步地上去

好!我提幾個問題大家可以回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師父說:「這個概念如果不清楚的話你就出了毛病了剛聽了這一小段可以知道是哪個概念嗎這裡邊師父講到了因和果如果因和果的概念不清楚的話就麻煩了但此處的因和果是指什麼呢

教、證法之間是互為因果的那麼教、證法之間是互為因果的又引出了哪一個偈子呢?「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師父說這個因果沒清楚的話就沒有辦法感得「修要」這個結果因為今勤瑜伽不能寡聞廣聞要善於修要正確的應該是這樣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快樂──離苦得樂的這個結果就一定要照著正確的因去努力正確的因在哪裡有呢就是在佛陀講的教正法裡有

那麼佛陀的教正法裡為什麼有我們離苦得樂的正因呢

大家想一想

離苦得樂不就是照著我自己的想法我的一套計畫然後把那個計畫實踐了我就得到快樂就離開痛苦了嗎為什麼要在佛陀的教法裡邊去找尋快樂的因呢而且還要在教正法的聞思上廣博這才是快樂的因照著這樣快樂的因修下去我們才能得到快樂的果為什麼是這樣呢

為什麼不能照著自己的計畫要照著佛陀的計畫呢

我們有很多、很多的計畫都沒有人為了把我自己弄得越來越苦所以訂了一個、一個的計畫都是為了希望能夠得到成功得到像我想像的那樣的快樂但是,大家知道我們學習阿底峽尊者的略傳在尊者「獲得功德事理」的部分第一步是對佛陀教法的教理部分取得了廣博的教正法的功德然後又在證正法的部分取得了證正法的功德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如果想要取得像阿底峽尊者那樣不可思議的成功的話也要像他這樣對教法進行廣大的聞思那麼對於教法廣大聞思動力到底來自於何處呢來自於要離苦得樂

為什麼說佛陀的教法裡邊有得到快樂、離開痛苦的正因呢其實如果你們先預習了的話後面的段落是有談到這個問題的這個先放這兒我們接著往下聽

我們現在往往有這種毛病說大乘的啊說這個小乘的戒不要這完全錯了沒有小乘的基本的戒就沒有菩薩戒沒有菩薩戒就沒有金剛乘的三昧耶戒你看阿底峽尊者這麼了不起的一位大上師他學戒的時候學得無所不通當年小乘四個根本部以及細分二十部派每一個地方他分得清清楚楚不相混雜然後去受了戒以後持的時候哪怕最細微的戒,絕不有犯由於這個基礎上面然後再菩薩戒然後再密乘戒正因為他如此所以印度不管是小乘、大乘、性宗、相宗都佩服他他也能夠如理如量解決每一部分的問題所以戒是這樣有了這個圓滿的戒得定,然後呢是慧這個是自利方面

這一小段我再提幾個問題師父說在教正法中會分先是世俗的後來是出世的那麼這個出世的當中又分哪幾個部分啊戒、定、慧在戒中又分什麼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乘戒每一部分都分得很清楚現在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出世的教法之中就有戒、定、慧那別解脫戒、菩薩戒和金剛乘戒都是讓我們從輪迴中解脫出來以這個目的為根本的戒律是不是這樣

所謂「出世」,是不是從鬧市裡進到山裡就是隱世呢在滾滾紅塵的大城市裡好像隱不了的到山裡就能隱到山裡好像就出世了不是這樣它是要看我們所受的戒律乃至我們對於戒律持守的狀況所以還是區別於這顆心因為受戒戒體的產生都是要在這個心上產生而且戒是「警意之緣」,我們警惕的就是自己的心前後念的覺察

在戒的部分師父說有一個說法出現了哪個說法說大乘的小乘的戒不要師父後面接了幾個字:「這完全錯了注意!不是這錯了是這完全錯了全都錯了沒有小乘的基本戒是沒有菩薩戒的沒有菩薩戒就沒有金剛乘的三昧耶戒它是一個一個的基礎不能說我們修行大乘然後別解脫戒不認真持甚至抱著輕蔑的態度這是絕對不可能解脫的而且會造罪呀

所以師父就又舉說:「阿底峽尊者這麼了不起的一位大上師他學戒的時候學得無所不通大家都知道把戒律學得無所不通就算聖尊阿底峽那麼聰明也要花上時間啊當年小乘的四個根本以及細分的那些戒律每一個部派他都分得非常非常地清楚不相混雜持守戒律的時候哪怕是最細微的戒絕不有犯

注意!最細微的戒

在這個部分略略一提以後我們學《阿底峽尊者傳還有《宗大師傳》的時候會講到這些大上師在最小的戒律上都是很認真的比如說在菩薩戒裡將護有情心──這已經不是一條很小的戒了他說話的時候一定是不會傷害別人──不害意樂是絕對的乃至在臉色上都不讓人不愉快都不在別人面前皺眉呀唉聲嘆氣呀或者帶給別人憂愁在這些好像平常不會傷害到別人的一個情緒反應中菩薩都在修鍊不能帶給其他人煩惱和痛苦何況在更細微的內心律儀的持守上大家可以看到《阿底峽尊者傳裡邊很多關於他持戒的部分

正因為戒律學得如此地精通所以印度那麼多宗派都佩服他說他能夠如理如量解決每一部分的問題

師父是在持戒上非常非常小心的人比如說師父在過午不食」的這條律上一輩子都是兢兢業業乃至在他身體非常非常弱的時候他還是堅守著過午不食還有他的時間是按秒算的所以他一秒鐘都不會遲到像大家都知道扣鐘的時候師父也會聽那個鐘聲──幾秒鐘開始扣的速度如何

很多大善知識有一些高僧走路的時候非常地小心好像怕踩痛了大地一樣他持菩薩戒持得內心慈悲的程度不要說去傷到地上的螞蟻就連沒有螞蟻的土地好像都怕踩痛了一樣腳步都是輕柔的所以常常拿這些律儀來約束自己的內心的話慢慢整個人就會變得非常地調柔非常地寂靜那些粗猛的現行就都不見了大善知識在我們面前這樣示現我們就要這樣學習我們的心就像野馬一樣要把它拴上一個繩子不然就會帶著我們的三業跑到懸崖邊上去乃至會傷害別人

這裡邊講得特別清楚阿底峽尊者對於戒律的聞思和持守戒律學得無所不通在持守方面最細微的戒都不會有犯萬一有犯馬上就當天懺悔絕對不會隔夜或者就馬虎掉了非常非常值得我們好好地效學乃至生生世世都要效學這樣一個持戒的典範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