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212 有相應的學者,圓滿教法方能流傳

在今天的研討開始之前大家還是要皈依發心用皈依發心的偈子讓我們所聽聞廣論》的這個善行成為聽聞正法的資糧因為有了皈依之後如果用一個希求於遍智佛果的發心的動機來聽它將會成為大乘的資糧所以非常非常習慣去串習每一次聞法或者每一次做善行甚至每一天起來之後,要有一個大乘的動機活過這一天

上一節課我們學到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接著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後時止迦摩囉室囉聖教盛行

那麼現在我們就可以聽師父在舊版《廣論》帶裡講的學者相續淨」這一部分

那麼還有「學者相續淨」。所有的一切法流傳在世間不僅僅說有老師就行還要一定有學的人這個很明白不但是菩薩、祖師我們佛也是一樣佛出世的時候那個時候同時那個弟子也來因為一定有這樣想學的人所以應這樣的機然後說這樣圓滿的教法那個時候如果沒有這樣相應的機的話他雖然他自己有正確的內容但是他不一定有機會說出來就是佛本身就是如此他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我所了解的法啊就像大地土,但是我說的法如爪上土所以通常啊都是有一個因緣那個時候佛才說呀所以如果說一個法流傳的話除了老師這個條件以外學者這個條件也是相當重要的就像剛才那個故事也是一樣這個大學者跑得來跑到幼稚園跑到小孩子那裡去對不起學者的相續不淨他就沒辦法把圓滿的教法拿給我們

在這一段師父說:「所有的一切法流傳在世間不僅僅說有老師就行還要一定有學的人說:不但是菩薩、祖師,我們佛也是一樣佛出世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多大弟子就跟著來了一定會有想學的人就應這樣的機說這樣圓滿的教法

這一段每次看到還是很感慨的就會感謝那些千千萬萬跟著佛菩薩一起學習的佛弟子們還有傳承祖師的弟子們因為如果沒有他們跟著佛菩薩學習的話我們現在也聽不到這樣的法我們也看到很多論都是有哪個大弟子、哪個大弟子請上師說然後他上師就開始寫那部論所以學的人是很重要的

師父接著說:「如果沒有這樣相應的機的話他雖然他自己有正確的內容但是他不一定有機會說出來就是佛本身就是如此舉了佛陀說他了解的法就像大地土一樣但是他所說的法就像爪上的土

這一點在跟師父學習的時候也有發現師父天天誦《般若經》,師父實際上他自己非常非常喜歡學空性或者跟別人討論空性但是因為我們剛剛開始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師父就示現沒有給我們講毗缽舍那〉,其實師父自己一提到空性的部分是非常非常歡喜的

那個時候比如說三十年之前或者二十年之前如果把〈毗缽舍那〉講給我們的話我們可能不知道在說什麼像現在學了五大論之後才知道四部宗義分多少種見解然後層層遞進所破是什麼自己的立宗又是什麼修行空性的次第又是什麼也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實際上沒有前面的道次第比如說業果見不堅固怎麼去聽聞空性呢如果連親近善知識的軌理也不知道那麼我們也沒法跟一個善知識聽空性沒法親近大乘善友

所以想一想第一批來跟師父聽法的那些居士們真的是很感恩他們因為如果最初沒有他們跟隨在師父身邊聽的話可能也就沒有現在這個僧團也沒有你我現在還在學習著這麼清淨圓滿的教法所以真的要頂禮那些從一開始就跟隨在師父身邊學習《廣論》的出家人、居士們

在跟師父學習的時候也會發現師父就在一件事上可以揭示出三士道的內涵甚至可以再往上去講都是像行雲流水一般但是為什麼有的時候師父就某一個點去講了呢因為再講深了大家是聽不懂的還有的時候是沒有什麼希求心的比如說我們學的人當我們去見善知識的時候都有一個自己想問的問題都有自己想要的一個事情有的時候師父講的問題,就跟我們想要的完全是不一樣的那時候可不可以倒空自己的杯子認真地去領受師父的加持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比較在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學者相續淨」這件事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什麼叫「學者相續淨」?為什麼那蘭陀寺的諸大智者們把學者相續淨擺在傳承教法這麼重要的一個位置作為這麼重要的一件事傳承的規矩就是這樣我們看一看自己的所求每天看自己最想要得到什麼大概就可以知道這也是對於弟子們的一種要求,《廣論》後面也會講更詳細的

很感謝跟佛陀學的跟大善知識學的那些弟子們如果沒有他們拚命地努力學的話我們豈能聽到這麼圓滿的教法呢那時候一定是呈現圓滿的機所以這個圓滿的教法才會流傳下來頂禮諸大善知識,還有他們的弟子們有了他們,教法才能傳到現在傳到你我的耳邊傳到你我的眼前傳到你我的心中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