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一小段,大家有沒有反思一下自己的狀況?因為我在拜讀師父的日記,常常跟大家說,在師父的日記裡師父都是寫弟子怎樣怎樣,好像他所有的日記都是寫給上師和本尊的,而且弟子兩個字都寫得很小。在每一件事發生的時候,他都非常非常認真地檢討自己,即使在教鳳山寺的法師、教法人的一些同學做什麼、做什麼的,大大小小的會議、大大小小的提醒,都是在檢查自己是不是有一個清淨的饒益他人的心,還是看對方不對才說對方的?
所以大事、小事情,他對自我的要求是非常非常認真而又嚴謹的。比如說有的時候,像掃地這種事情是不需要師父做的,像收垃圾這種事情也是不需要師父做的,但是我就看過師父去掃地,七十多歲了去收垃圾。而且師父在大家掃過的地方,還會檢查那個垃圾裡有沒有什麼被無意丟掉的東西。還有像有的時候跟師父去機場,法師們在忙的時候,師父就站在那個地方,會說:「哎呀!那個行李往裡邊拿一拿,不要妨礙走路的人。」他一方面怕妨礙要走路的人,一方面看法師的東西不要丟了、自己忘了沒有拉到,師父還給大家看包──高僧呀!
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該穿什麼樣的衣服適合外面的天氣,怎麼喝水,吃飯的時候要怎麼樣,師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非常仔細地教導法師們,教導他的弟子們。這些所有的事情,沒有一件事師父會覺得他是不應該做的、他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他什麼小事情都是去關注大家。因為在小事上會看到我們每個人造的那一分業,師父希望透過每一件事情,讓我們能夠淨化我們的業障、能夠集聚到資糧!他是自己這樣做的,他引導弟子們也是這樣做的。
所以看到這幾句話的時候我尤為感動,會想念師父啊!想念看到師父的時光。覺得他這裡邊講的,其實把他做到的部分只講了一點點而已,他做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每次拜讀師父的日記的時候都非常非常地感動,在其中看到的就是一個非常非常認真修行的修行者,非常非常地虔誠!他的生命就是用來改變自己、用來奉獻給大眾的,完全沒有一點點享樂的念頭,沒有一點點!所以他說:「我能做的地方就我該我做。到底做什麼?我不一定一定是要我做什麼才算,那裡欠缺什麼我就做什麼,這樣。總是對整個的學習、對佛法,能夠產生最有效的這個最好。」
這個觀點我也是聽師父講過很多次。比如說大家常常會覺得:「這不是我該負責的,為什麼我要負責這個?應該是你負責。」有的時候大家在一起合作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個問題。但是師父會看哪裡欠缺他就去補!說:「哪裡欠缺什麼我就做什麼。」沒有一定是我要做什麼的,但是總體是必須對整個學習教法能夠產生最有效的,就做那個事情。那麼對整個的學習最有效的,就是把法留下來,就是如法──說的人如法地說、聽的人如法地聽,能把這個清淨的傳承留下來,師父所有的生命都致力於此。所以既能看到生命中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又在大事、小事中貫徹始終如一的宗旨!這是跟師父學習的時候,感觸最深的地方。
比如說以前跟師父討論,就常常會說:「我不一定要去帶僧團呀,這個對我壓力太大了!我可能帶居士們,大家一起研討《廣論》,就覺得已經是很奢侈了,也不能做什麼,當個大班長就不錯了!」師父那時候就像這原話一樣,說:「你一定要做什麼才能修行嗎?佛法需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一定你一定要做什麼,缺你做什麼就做什麼。」那個時候就是這樣的觀點。所以我在這個新版《廣論》又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好像又聽到師父在我耳邊再重複地講這個他一生奉行的很重要的──說思想也好,說他的行為準則也好,就是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什麼對眾生有利、對佛法最有利,就做那件事,哪裡缺什麼就去做什麼,自己不一定是一定要做哪個。所以每每為師父這樣的心所感動。
對我們來說,檢查到自己,平常根據分工不同啊,你負責這個、我們負責那個。我們開會的時候,大家可以想想,法人有會呀、園區有會呀,僧團也有會呀,各個部門都有會。在開會的時候,我們對於那種他在負責他的事情上沒負責好的那個人,我們通常都會不太高興,但是有沒有想:「他沒有負責好,我有沒有給他一定的援助呢?」然後這就又涉及到:各人在各人的本分內負責自己的事情,這不是我的本分,我為什麼要去幫他?好像會跨越某種管理制度一樣。但是我們的發心本身就是跨越一切管理制度,我們的心要遍及一切法界有情,要幫忙一切有情離苦得樂,不能說那塊兒歸文殊菩薩管、這塊兒歸地藏菩薩管、這塊兒歸觀世音菩薩管,那我們管什麼呢?現在佛菩薩都已經遍及法界有情的發心,那我們什麼都不用管了!所以當我們的發心要遍及一切有情的時候,是不能受限於這些──分工、分工,受限之後就覺得不能去援助那個人,沒有援助他的心。這一點希望在這一段供諸位參考,反思一下自己。
因為師父在這一段講的是具足善根的人,說我們善根不具足的狀態下,怎麼樣讓這個淺的善根變得很深呢?就是要培福,要集資、淨懺。所以在一切事情上,能夠低下心來幫忙大家成辦他要成辦的善業,努力地去幫忙別人。做這個是為了什麼?因為資糧不夠啊!就是要積累善根、要積累福報。
在這一點上,師父的觀點是非常明確的。所以我會想要請大家聽一下,「導具善者趣佛地理」這具善者,如果感覺到自己善根不夠,應該怎麼做?師父在這裡講的下腳處是非常明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