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〇〇 2025-03-20 20:53:10 (h******3@g***l.***)
親愛的老師:
「對我們的身心正處在的狀況,其實也會養成一個觀察思考的習慣。」
由於善行班儲訓的學習,開始晨起發願,透過提正念的串習,漸漸發現自己觀過的習氣!觀過、心沉、攪煩惱、走不出去,很不喜歡這種的自己;「一旦探索到我們內心的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是不會肆無忌憚地覺得這是別人的錯。」不斷的祈求、懺悔,我多麼希望「我一切的身語意的行為都能夠利益他人,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看他人有沒有對我好,我要練就用我的一切三業來饒益我所見到的一切的人」,希望把您對弟子的好都能反饋給同樣像我一樣陷在自找苦吃的有情身上,去幫助他走出陰霾,享受幸福。這個練習非常不容易,必須養成觀察反省的好習慣,觀過的習氣非常猛力,很容易會沉在一種情緒中、一種感受中不能自拔。祈求老師幫助弟子能完成此生應有的修行,來生能以一個具器弟子的行相追隨您學習。
弟子
叩首 謹呈
「對我們的身心正處在的狀況,其實也會養成一個觀察思考的習慣。」
由於善行班儲訓的學習,開始晨起發願,透過提正念的串習,漸漸發現自己觀過的習氣!觀過、心沉、攪煩惱、走不出去,很不喜歡這種的自己;「一旦探索到我們內心的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是不會肆無忌憚地覺得這是別人的錯。」不斷的祈求、懺悔,我多麼希望「我一切的身語意的行為都能夠利益他人,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看他人有沒有對我好,我要練就用我的一切三業來饒益我所見到的一切的人」,希望把您對弟子的好都能反饋給同樣像我一樣陷在自找苦吃的有情身上,去幫助他走出陰霾,享受幸福。這個練習非常不容易,必須養成觀察反省的好習慣,觀過的習氣非常猛力,很容易會沉在一種情緒中、一種感受中不能自拔。祈求老師幫助弟子能完成此生應有的修行,來生能以一個具器弟子的行相追隨您學習。
弟子
叩首 謹呈
黃〇〇 2023-08-21 05:52:43 (c********8@g***l.***.**)
這一次覆聽有很深刻的體驗,老師非常善巧的引導弟子當我們發現我的心裡有點不太對了,或者有點不滿首先要知道自己有點不滿的情緒進行觀察,先確認是對甚麼不滿?對什麼人不滿?老師一層一層抽絲剝繭帶著我深入去探索,源自於, 某一天他做了什麼事情,當時好像沒有感覺不舒服,這件事就過了當你心力有點弱,或者沒有認真地提正念的時候,潛藏在內心觀過的習氣就冒出來了….,而且強猛的續流讓自他都受苦,原來自己的觀過等流如此強猛,一發不可收拾,想起這幾年一直太好樂學習經常往外跑對先生的疏忽,彼此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卻一直觀先生的過失, 非常感恩師父老師的慈悲,讓弟子豁然開朗,應該好好懺悔好好調整自己,當耐下心來探究問題的本身,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時候,真的很開心,只要自己轉了,一切都會不一樣.
梁〇〇 2023-02-15 10:31:54 (w*********1@h*****l.***)
頂禮老師,
弟子覺得這講弟子很難抓到 老師整講脈絡的心意,不過呢,有這樣的體會其實也要先肯定自己,感恩有紐約法師性植法師的策發,弟子有更認真學習跟思惟 老師的廣海明月開示,所以才看得到這個困難,否則也是從心裡流過去,根本不知道學到了什麼。
弟子試著體會,這講師父、老師還是再次強調道次第,將聞思修的修學次第灌輸給我們,多聞廣博領解故善巧,針對我們不曾慣修的初學者總習慣急求果報而落入盲修瞎鍊的錯誤現行,忽略看似基本卻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老實說弟子也提不出這樣的疑問,因為之前連佛跟菩薩的定義跟界線都不清楚,哪提得上因知優劣而起疑問。所以要感恩師父、老師把五大論學制帶入居士的學習,讓居士要走上去更有希望。下一個次第是即便知道佛菩薩的優劣,如理的作意仍應謙恭地、勤奮地想跟這樣的善知識學。想一想就算比佛劣,跟自己比,那仍是望塵莫及的差距。而且他是想教導我正法,教我法是為了利益我,讓我究竟離苦得樂,跟自己很有關係。不是佛經裡往昔的一位成就者而已。最後,結合兩者,外支有善知識願意教導我,內支自己也需具備學習的條件,最核心的是要知道知道了正確的工具,聞思了佛法之後,最重要的是要用在自己身心相續上,從所學的教理來注視我們的相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就是要對我們的心有一個覺察。
以上回報 老師,請老師指導。
祈請 老師繼續開講廣海明月,令正法久住人心,打造人間淨土。
紐約弟子
惟茜 恭敬頂禮
弟子覺得這講弟子很難抓到 老師整講脈絡的心意,不過呢,有這樣的體會其實也要先肯定自己,感恩有紐約法師性植法師的策發,弟子有更認真學習跟思惟 老師的廣海明月開示,所以才看得到這個困難,否則也是從心裡流過去,根本不知道學到了什麼。
弟子試著體會,這講師父、老師還是再次強調道次第,將聞思修的修學次第灌輸給我們,多聞廣博領解故善巧,針對我們不曾慣修的初學者總習慣急求果報而落入盲修瞎鍊的錯誤現行,忽略看似基本卻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老實說弟子也提不出這樣的疑問,因為之前連佛跟菩薩的定義跟界線都不清楚,哪提得上因知優劣而起疑問。所以要感恩師父、老師把五大論學制帶入居士的學習,讓居士要走上去更有希望。下一個次第是即便知道佛菩薩的優劣,如理的作意仍應謙恭地、勤奮地想跟這樣的善知識學。想一想就算比佛劣,跟自己比,那仍是望塵莫及的差距。而且他是想教導我正法,教我法是為了利益我,讓我究竟離苦得樂,跟自己很有關係。不是佛經裡往昔的一位成就者而已。最後,結合兩者,外支有善知識願意教導我,內支自己也需具備學習的條件,最核心的是要知道知道了正確的工具,聞思了佛法之後,最重要的是要用在自己身心相續上,從所學的教理來注視我們的相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就是要對我們的心有一個覺察。
以上回報 老師,請老師指導。
祈請 老師繼續開講廣海明月,令正法久住人心,打造人間淨土。
紐約弟子
惟茜 恭敬頂禮
何〇〇 2022-05-25 05:17:56 (h*********4@g***l.***)
老師好:
常常養成一個提出問題,然後去探索問題的習慣,這樣我們的心就不會沉在一種情緒中、一種感受中不能自拔,覺得就是那樣。反過來思考、再反過去思考,從很多的角度去注視這件事,尤其是從所學的教理來注視我們的相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就是要對我們的心有一個覺察,其實這件事是滿重要的。老師的這段話,解了弟子近期來的困擾,自己一直處在一種狀態中,面對境界已漸漸生出粗猛的煩惱現行卻苦無方法,感謝儲訓班的功課,讓弟子能再回到此講學習,看到自己可以改善、調整,期勉自己依著老師的教誡來練習。
祈請老師指導 儲訓班
弟子慧亭頂禮
常常養成一個提出問題,然後去探索問題的習慣,這樣我們的心就不會沉在一種情緒中、一種感受中不能自拔,覺得就是那樣。反過來思考、再反過去思考,從很多的角度去注視這件事,尤其是從所學的教理來注視我們的相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就是要對我們的心有一個覺察,其實這件事是滿重要的。老師的這段話,解了弟子近期來的困擾,自己一直處在一種狀態中,面對境界已漸漸生出粗猛的煩惱現行卻苦無方法,感謝儲訓班的功課,讓弟子能再回到此講學習,看到自己可以改善、調整,期勉自己依著老師的教誡來練習。
祈請老師指導 儲訓班
弟子慧亭頂禮
赵〇〇 2022-05-24 16:40:53 (c*********o@g***l.***)
顶礼老师,
因为储训班的作业,回到这一讲来学习怎样在听闻的时候提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发现这一讲的内容精彩极了,非常感恩老师辛苦劳累的为我们讲广海明月。第一次听的时候发现,竟然被自己已经打败的对别人的观过还会回来!!!经过老师的提醒才发现,观自己现行的时候,哎,的确是的啊。哎呀呀,每天,每时每刻都要提心力啊,否则就会又被钻了空子。由于被惊吓了,所以对发心那里非常注意,用发心来对峙,很欢喜的发现,竟然可以这样发心。 第一遍听完才发现,哦,自己的主要目的是来学怎样提问的,结果由于太惊讶,末学的老习惯听闻的偏向性就又出现了。没关系,还好可以重播,可以多听几遍。非常感恩老师,广海明月里都是宝啊。在储训班里学习了性再法师的方法,发现听闻的时候更容易入心了,更加喜欢读广论,听音档了。但是练习方法的时候,好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做数学题,铅笔头都快咬坏了,还需要努力坚持攻克难关。等到练好了时候,听懂师父老师的法意的时候,真的是身心痛快啊,这种法喜可以持续好几天,真棒。
世界各区储训班 德国 赵春丽 祈请老师指导储训班
因为储训班的作业,回到这一讲来学习怎样在听闻的时候提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发现这一讲的内容精彩极了,非常感恩老师辛苦劳累的为我们讲广海明月。第一次听的时候发现,竟然被自己已经打败的对别人的观过还会回来!!!经过老师的提醒才发现,观自己现行的时候,哎,的确是的啊。哎呀呀,每天,每时每刻都要提心力啊,否则就会又被钻了空子。由于被惊吓了,所以对发心那里非常注意,用发心来对峙,很欢喜的发现,竟然可以这样发心。 第一遍听完才发现,哦,自己的主要目的是来学怎样提问的,结果由于太惊讶,末学的老习惯听闻的偏向性就又出现了。没关系,还好可以重播,可以多听几遍。非常感恩老师,广海明月里都是宝啊。在储训班里学习了性再法师的方法,发现听闻的时候更容易入心了,更加喜欢读广论,听音档了。但是练习方法的时候,好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做数学题,铅笔头都快咬坏了,还需要努力坚持攻克难关。等到练好了时候,听懂师父老师的法意的时候,真的是身心痛快啊,这种法喜可以持续好几天,真棒。
世界各区储训班 德国 赵春丽 祈请老师指导储训班
沈〇〇 2021-10-05 22:10:23 (s**********3@g***l.***)
頂禮大寶恩師:
在過去學習此講時,對於師父的提問,當時確實有反覆想,想到的答案有二(1) 菩薩們在成佛的道路上也需要資糧(2)兩位菩薩與我們的業緣較深。但也一直存著一個疑問,對呀…佛陀是最圓滿的,應該是有能力化成我們相應的條件來度化我們,但為什麼要找兩位法王子來教我們?始終沒有想明白。但昨天大專班如英法師帶弟子們再次聽聞共學時,弟子聽聞到~老師開示提到“教導”二字時有不一樣的體會,想想自己過去的思路都不是站在一個弟子學習的角色來思惟, 而老師帶著我們學習到師父的示現,如果我不是站在恭敬謙卑的學習心態,那是不是很有可能會是一種慢心?師父說慢如高山法水不入,那慢心是很嚴重的問題!還有很重要的是身為弟子的我,是不是擁有謙卑、恭敬的等流願意跟智者學習!
「提問、尋覓答案」是重要的學習習慣! 如果不是師長們的教導,弟子也不會知道這個的重要性,更多的時候都是因為師父、老師的提問,弟子才會動腦筋去想,許多的邪宗不是師長的提問,弟子根本都沒注意到自己有此問題。
謝謝法師設計的研討題綱,讓弟子們可以動動腦思惟。
謝謝師父、老師、法師的說法恩!祈請長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在過去學習此講時,對於師父的提問,當時確實有反覆想,想到的答案有二(1) 菩薩們在成佛的道路上也需要資糧(2)兩位菩薩與我們的業緣較深。但也一直存著一個疑問,對呀…佛陀是最圓滿的,應該是有能力化成我們相應的條件來度化我們,但為什麼要找兩位法王子來教我們?始終沒有想明白。但昨天大專班如英法師帶弟子們再次聽聞共學時,弟子聽聞到~老師開示提到“教導”二字時有不一樣的體會,想想自己過去的思路都不是站在一個弟子學習的角色來思惟, 而老師帶著我們學習到師父的示現,如果我不是站在恭敬謙卑的學習心態,那是不是很有可能會是一種慢心?師父說慢如高山法水不入,那慢心是很嚴重的問題!還有很重要的是身為弟子的我,是不是擁有謙卑、恭敬的等流願意跟智者學習!
「提問、尋覓答案」是重要的學習習慣! 如果不是師長們的教導,弟子也不會知道這個的重要性,更多的時候都是因為師父、老師的提問,弟子才會動腦筋去想,許多的邪宗不是師長的提問,弟子根本都沒注意到自己有此問題。
謝謝法師設計的研討題綱,讓弟子們可以動動腦思惟。
謝謝師父、老師、法師的說法恩!祈請長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總共 6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