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067 禮佛,一定要思佛功德(四家註)

:「現化 種種情器遊戲無量土」,在原文裡說:「現化遊戲無量土」,如果師父沒在上一篇中清晰地標示出化現無量無邊的身體」,其實我們看到現化遊戲無量土」,不會想到化現那麼多身體的我們可能會想像說啊!佛菩薩會飛呀然後會飛到一個世界又一個世界在無量的世界裡飛來飛去然後度脫有情我們不會想到他同時會化現無量的身體在無量的世界同時做著利生的事業我們肯定會有先後的先這個、再那個再那個但是他是同時現化 種種情器遊戲無量土」。

這裡邊,注意!「」,仁波切解釋說青山、岩石、樹木;「就是指屈伸俯仰的有情這就是「種種情器」。菩薩會顯現變化種種情我們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化現不同的身體呀有不同的化身去度脫有情但是如果說化成器的話就好像很難想像但是在《入行論》裡大家還背過吧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就是你想要燈的時候他就化現成燈希求得到島的時候他就化成島那麼人們為什麼要燈呢可能是想要光明想要溫暖、想要方向為什麼想要島呢可能有很多理由總之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用這種種情器來遊戲度脫有情

那麼用各種化身遊戲無量的佛土到底要做什麼成辦有情的利益然後「 戰勝四魔」,這個「四魔」,就是指煩惱魔五蘊魔死魔還有天子魔因為消滅了自己相續中的一切四魔所以稱之為勝者,「阿逸多就是不敗尊的意思另外,對彌勒還有一個尊稱叫 紹勝尊」,是指成為佛薄伽梵的繼位者就是如同往昔導師世尊成為兜率天的主尊那樣紹勝尊就是阿逸多,也是彌勒會是下一尊佛

在這裡邊宗大師讚美佛陀和他最殊勝的法王子因為在無量的佛土化現無量的身度脫有情荷擔了佛陀所有的利生事業因此禮敬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

在談到禮敬佛菩薩這一點師父其實常常強調一定要去思惟佛菩薩的功德思惟佛菩薩的功德之後我們的內心會有所轉變比如說去佛前禮佛的時候是不是每一禮我們都是發自內心的頂禮還是禮佛禮久了有的時候匆匆地像完成一件事一樣趕快去禮佛禮佛完就離開了當然匆匆禮佛一下比一忙起來就不禮佛要好的多但是既然都禮佛了最好養成到佛前身語意三全都能恭敬為什麼身語意三全都能立刻恭敬禮佛呢要調伏自心調伏我慢另外,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有很多很多的功德

所以如果能在二六時中每天抽出時間甚至一天抽出好多時間去禮拜佛菩薩的話修習這樣的善妙之業對我們的暇滿來說也真是難能可貴的希望每一次大家去禮佛的時候如果你發現心很散亂、很難專注或者心裡在拜佛的時候沒有一種感動,或者沒有一種轉變──拜佛前、拜佛後沒有轉變這樣的話可能需要稍稍抽點時間思考一下佛陀的功德因為像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只要就其中的一項功德比如說化現無量的身在無量的佛土無量的一切世界度脫有情荷擔了佛陀這樣的事業其實單單想一下我們還是會很震撼的這個時候我們合掌一禮或者小禮拜,或者大禮拜所累積的善業應該是比那種不思考馬上去佛前拜佛不知道要大的多少呀

這就是師父在《廣論》裡常常講到的用思惟力轉變內心師父說怎麼能讓我們的內心開始轉變呢就像推一個石頭一樣思惟它的勝利和思惟不這樣做的過患一個是前面的拉力一個是後面的推力這兩個力加起來就會令我們的內心產生轉變而修行也就是讓我們內心轉變比如說見到佛菩薩很麻木完全沒有感覺這樣去禮佛,禮久了之後那修行從何建立呢可能慢慢沒有感覺了而沒有感覺、沒有進步其實就會倒退因為最初我們來禮佛的時候還是很虔誠的所以常常在學教典的時候比如說學《廣論》,在講到佛菩薩功德的時候甚至你把這個偈子背會了常常念一下就到佛前的時候念一下一邊念、一邊頂禮以前我們講過三十五佛去禮佛的時候一邊念、一邊頂禮這都是非常非常美好的一個修行

請大家要銘記這兩位殊勝的法王子在我們的修行生涯中對我們的深恩啊就是為我們詳盡地解釋佛陀的教法否則佛陀的語教比如說《般若經》到底在講什麼沒有這些不可思議的大菩薩為我們講解我們是很難很難明白的用自己的心去揣測佛的意思可能都相差十萬八千里甚至一出門方向完全是反的所以對我們的深恩非常地難以回報值得我們好好的修行銘記在心所以以一切的身語意至心地頂禮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的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