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〇〇 2025-03-13 21:22:29 (h******3@g***l.***)
親愛的老師:
那位新進同事最終還是離開了,主管的態度與無理也曾是我想離職的因素,可是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在業感果的當下,不善於調解內心,把它當成是一種壓力、一種焦灼,一直計較、一直想要照我的這樣辦,這一定不是學廣論的弟子該有的解決方式,「在境界上出現不順心的事情,一定會產生熱惱、一定會產生苦悶嗎?一定會產生焦灼、一定會產生孤獨感嗎?一定會產生瞋心嗎?」沒有把法拿來對境用心,慢慢就會退心,對方的生氣是不是有我該學習的地方?這個轉心的過程花了我很長的時間、用盡我很大的磨難,那個境真的很強很難忍,新同事的難受與煎熬我看在眼裡感同身受。世間的種種只有佛陀找到真相,唯有依靠法才能得到支撐,祝福這位同事能快快找到佛菩薩的依怙,改善面對生活的困境。
弟子
叩首 謹呈
那位新進同事最終還是離開了,主管的態度與無理也曾是我想離職的因素,可是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在業感果的當下,不善於調解內心,把它當成是一種壓力、一種焦灼,一直計較、一直想要照我的這樣辦,這一定不是學廣論的弟子該有的解決方式,「在境界上出現不順心的事情,一定會產生熱惱、一定會產生苦悶嗎?一定會產生焦灼、一定會產生孤獨感嗎?一定會產生瞋心嗎?」沒有把法拿來對境用心,慢慢就會退心,對方的生氣是不是有我該學習的地方?這個轉心的過程花了我很長的時間、用盡我很大的磨難,那個境真的很強很難忍,新同事的難受與煎熬我看在眼裡感同身受。世間的種種只有佛陀找到真相,唯有依靠法才能得到支撐,祝福這位同事能快快找到佛菩薩的依怙,改善面對生活的困境。
弟子
叩首 謹呈
徐〇〇 2025-03-11 21:19:46 (h******3@g***l.***)
親愛的老師:
3/9我參加中醫師陪的面試,被問到我的專長,一直以來我認為我是學會計的,所以我的專長應該就是會計財務方面,可是我再仔細想:多年在團體的訓練,培養了我講說的能力、行政管理的能力、教案製作、還有PPT等等.....,可能還不是很專精,可是我好學、我非常樂於學習,在團體共同切磋互助合作的學習之下,有很多潛能一定可以被開發出來,法師說:「師父老師會在弟子的緣起點上給他相對應的資糧」,我也一直不想辜負這個美意,更不願錯失每一個送到我面前的禮物,就如老師說的:「這都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所以要感謝一切參與到這個福德和智慧偉大事業中所有的人。」只要一想到這,滿滿的歡喜,也會用正面去迎向困難與挑戰,感恩老師的鼓勵與加持,弟子願乘此殊勝因緣,生生世世追隨您身旁,一直一直增上、再增上,如您所願般地蛻變、飛登。
弟子
叩首 謹呈
3/9我參加中醫師陪的面試,被問到我的專長,一直以來我認為我是學會計的,所以我的專長應該就是會計財務方面,可是我再仔細想:多年在團體的訓練,培養了我講說的能力、行政管理的能力、教案製作、還有PPT等等.....,可能還不是很專精,可是我好學、我非常樂於學習,在團體共同切磋互助合作的學習之下,有很多潛能一定可以被開發出來,法師說:「師父老師會在弟子的緣起點上給他相對應的資糧」,我也一直不想辜負這個美意,更不願錯失每一個送到我面前的禮物,就如老師說的:「這都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所以要感謝一切參與到這個福德和智慧偉大事業中所有的人。」只要一想到這,滿滿的歡喜,也會用正面去迎向困難與挑戰,感恩老師的鼓勵與加持,弟子願乘此殊勝因緣,生生世世追隨您身旁,一直一直增上、再增上,如您所願般地蛻變、飛登。
弟子
叩首 謹呈
張〇〇 2024-07-31 10:02:39 (s*************0@g***l.***)
感恩頂禮師父老師
這一講弟子們至少花了三週,每一段都想再細細地研討,感恩老師不斷強調提醒弟子在承擔護持的過程中,都要再再的祈求加持, 時至今日弟子覺得更有感覺, 我要跟佛菩薩頻率共振! 感恩如得法師將於八月底到澳洲 墨爾本攝受弟子眾,得以受八關齋戒及禪修營,祈願順緣完具違緣障礙盡除,我等都能從中獲得無上加持,對真理證悟加深。
祈求師父老師加持
弟子 慈瑋 頂禮
這一講弟子們至少花了三週,每一段都想再細細地研討,感恩老師不斷強調提醒弟子在承擔護持的過程中,都要再再的祈求加持, 時至今日弟子覺得更有感覺, 我要跟佛菩薩頻率共振! 感恩如得法師將於八月底到澳洲 墨爾本攝受弟子眾,得以受八關齋戒及禪修營,祈願順緣完具違緣障礙盡除,我等都能從中獲得無上加持,對真理證悟加深。
祈求師父老師加持
弟子 慈瑋 頂禮
陳〇〇 2024-03-14 13:29:58 (p*********5@g***l.***)
祈願老師法体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宣講毘缽舍那顺缘增長、違缘盡除
黃〇〇 2023-10-20 02:28:21 (y*******h@g***l.***)
感恩老師這講得開示和對我們的提醒,最近剛好遇到很多覺得突破不了的事情,在工作上也是滿執著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每天日子就是匆匆忙忙就過去了,整個人很浮躁,跟老師說的形象很像,而且整個心就在那件事情上面,也確實常常自己覺得對發心流於形式,久了變成自己覺得虔誠心和過往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很多事情常常覺得是聽過了,知道了,但是可能沒有入心,也覺得自己現在好像還無法去做,感覺自己有很多要加強的部分,不想要越學越喪失了學佛法的初心。
陳〇〇 2023-04-18 01:05:02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再度的複習64講,感恩 老師用「承擔」來引導學習。
佛菩薩為救度眾生而悠遊於無量土、以無邊法、度無窮眾生。這是佛菩薩的大乘發心所顯,為救度無量眾生,而不論如何艱困,從樂趣勝樂。佛菩薩有此承擔,此種意境何其美妙; 老師用承擔來描述佛菩薩的修為,何其殊勝!
對比弟子在世間從事教育工作,面對學習意願愈來愈低落的學生,過去始終怪罪於學生素質不好、又不好好學,從沒有想過是自己在承擔上出問題。近年來,跟著 老師學習,體會到每位學生都有其殊勝功德才能感得人身,光是這裡就至少要禮敬這些看似不想學、甚或惡劣行為的學生;接著在 老師大乘發心的引領下,那股要幫助更多有情的心漸次生起,面對這些學生的心情也開始轉變,開始懷著想幫助學生的心,用各種辦法來引導他們能夠好好學習,也就是期望引導學生能夠趁著年輕時光,養成學習的習慣,透過學習來提升他們的生命高度。有這樣想法之後,在教室裡就漸漸不會對學生懷著不滿的情緒,反而生起的是一份想幫助他們的心,用各種方法想引導學生學習;也常常祈求佛菩薩能夠加持,給予能善說的力量來引導學生。即使有這樣的轉變,再次學習64講之後,深深感佩 老師用「承擔」來表達所接受各種角色,包括所從事的世間職業等,都是 老師、師父、祖師佛菩薩給予的機會,讓弟子可從中集積資糧的教授。學習到這句話,就是如此清晰、有感。的確如此,從事教職工作,就是承擔了 老師所說的:「讓弟子練習發心、練習布施持戒等菩薩行」的機會,從中集積資糧。
學習到 老師此講次的「承擔」教授,深深懊悔不能一開始就抱持著承擔的心情,能用更為善巧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承擔」,如此巧妙的詮釋了在學習菩薩行的所有時光與對境角色。 老師也用辯論為喻,說明參與辯論的人,所承擔的是透過辯論將教理進行更深廣的辨析與體悟,而不是為了辯論場上的輸贏。世間所有的職業,看似為了一份收入,其實更是一種承擔;世間事的運行,是無數默默付出的人,在承擔的角色上所展現的成果。每份承擔,都會呈現各種成果而讓他人領受到好處;這是承擔一份工作的表面意義。 老師引導認識了承擔背後的深層意義:集積資糧。 善財童子53參,就是從各種境界中參悟每位師長所要表達的密意,快速趣入教義最深層的地方,並且領悟修正自心而得成就。
承擔,感恩師長安排所有轉心修心的情境,感恩參與其中的所有朋友,也感恩每一對境所帶來的學修機緣。承擔,就是從各種境界中努力從中集積資糧,從境界中成長增上。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再度的複習64講,感恩 老師用「承擔」來引導學習。
佛菩薩為救度眾生而悠遊於無量土、以無邊法、度無窮眾生。這是佛菩薩的大乘發心所顯,為救度無量眾生,而不論如何艱困,從樂趣勝樂。佛菩薩有此承擔,此種意境何其美妙; 老師用承擔來描述佛菩薩的修為,何其殊勝!
對比弟子在世間從事教育工作,面對學習意願愈來愈低落的學生,過去始終怪罪於學生素質不好、又不好好學,從沒有想過是自己在承擔上出問題。近年來,跟著 老師學習,體會到每位學生都有其殊勝功德才能感得人身,光是這裡就至少要禮敬這些看似不想學、甚或惡劣行為的學生;接著在 老師大乘發心的引領下,那股要幫助更多有情的心漸次生起,面對這些學生的心情也開始轉變,開始懷著想幫助學生的心,用各種辦法來引導他們能夠好好學習,也就是期望引導學生能夠趁著年輕時光,養成學習的習慣,透過學習來提升他們的生命高度。有這樣想法之後,在教室裡就漸漸不會對學生懷著不滿的情緒,反而生起的是一份想幫助他們的心,用各種方法想引導學生學習;也常常祈求佛菩薩能夠加持,給予能善說的力量來引導學生。即使有這樣的轉變,再次學習64講之後,深深感佩 老師用「承擔」來表達所接受各種角色,包括所從事的世間職業等,都是 老師、師父、祖師佛菩薩給予的機會,讓弟子可從中集積資糧的教授。學習到這句話,就是如此清晰、有感。的確如此,從事教職工作,就是承擔了 老師所說的:「讓弟子練習發心、練習布施持戒等菩薩行」的機會,從中集積資糧。
學習到 老師此講次的「承擔」教授,深深懊悔不能一開始就抱持著承擔的心情,能用更為善巧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承擔」,如此巧妙的詮釋了在學習菩薩行的所有時光與對境角色。 老師也用辯論為喻,說明參與辯論的人,所承擔的是透過辯論將教理進行更深廣的辨析與體悟,而不是為了辯論場上的輸贏。世間所有的職業,看似為了一份收入,其實更是一種承擔;世間事的運行,是無數默默付出的人,在承擔的角色上所展現的成果。每份承擔,都會呈現各種成果而讓他人領受到好處;這是承擔一份工作的表面意義。 老師引導認識了承擔背後的深層意義:集積資糧。 善財童子53參,就是從各種境界中參悟每位師長所要表達的密意,快速趣入教義最深層的地方,並且領悟修正自心而得成就。
承擔,感恩師長安排所有轉心修心的情境,感恩參與其中的所有朋友,也感恩每一對境所帶來的學修機緣。承擔,就是從各種境界中努力從中集積資糧,從境界中成長增上。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林〇〇 2023-02-25 06:48:34 (a*******3@g***l.***)
頂禮淨愛的上師
弟子今天2/25.2023護持教成團,因為之前關心邀請退出背書探索團的善友加人教成團,當她傳line感謝時,弟子現起這一段:所以在承擔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考慮:是我自己在承擔嗎?還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所以要感謝一切參與到這個福德和智慧偉大事業中所有的人。04:41
上師為弟子宣講這麼多師父傳的法,弟子應如上師引導重複重複再重複溫習。感恩上師!
弟子今天2/25.2023護持教成團,因為之前關心邀請退出背書探索團的善友加人教成團,當她傳line感謝時,弟子現起這一段:所以在承擔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考慮:是我自己在承擔嗎?還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而我只是在其中集聚資糧,給我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讓我能夠練習我的發心、練習自己的持戒?所以要感謝一切參與到這個福德和智慧偉大事業中所有的人。04:41
上師為弟子宣講這麼多師父傳的法,弟子應如上師引導重複重複再重複溫習。感恩上師!
賴〇〇 2023-02-13 11:15:41 (l*y@n**t.***)
64講心得報告-紐約教室弟子 賴燦宏
頂禮上師三寶。
弟子聽完這一講的感受是:知道這個心要真好,以後我要多承擔。
弟子在大學就熱衷於辦活動,尤其是全校性的大活動。畢業以後也繼續在成功大學校友會辦活動。在活動中,其實一點也不歡喜,身心是緊繃的,充滿壓力,因為一心追求的是“這場活動一定要完滿的成功”。抱著這樣的心態,所有的事都變得有缺陷,因為都不完美。因為一直着擔心下一步會不會出錯,根本沒有心情去關心一起工作的夥伴,甚至都沒有空吃飯,就算吃了也食不知味。我想這就是“過分地執著這件事的成功”。也就相應了老師要告訴我的“就會忽略成辦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那些很絢麗的、最難忘的事情,因為我們一直盯著成功”。每一活動能帶給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聽到有人稱讚活動辦得好。即使偶爾真聽到了,快樂的有效期也很短。大部份的時候,是在事後一直追悔那件事沒作好。
進了福智之後,也會在每一次紐約教室的法會中作義工。當義工,自然不會有要負成敗責任的執念,心裡真是輕鬆很多。但還是經常看不慣很多事,心裡老犯嘀咕,默默批評這個那個。仔細研讀這一講廣海明月,很有觸動。是誰在承擔?不是我。那我在這裡作什麼?哦,我在這裡受益,累積福德資糧。那麼,我還可以累積智慧資糧嗎?哦,可以的,只要不忽略“成辦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那些很絢麗的、最難忘的事情”,時時想着這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具足信心的去“全心地領會到佛菩薩的加持”。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又有能承擔的機會出現,讓我能實際練習師父和老師傳授的心要。這次我要快快樂樂的去作。
以上供養上師三寶。
頂禮上師三寶。
弟子聽完這一講的感受是:知道這個心要真好,以後我要多承擔。
弟子在大學就熱衷於辦活動,尤其是全校性的大活動。畢業以後也繼續在成功大學校友會辦活動。在活動中,其實一點也不歡喜,身心是緊繃的,充滿壓力,因為一心追求的是“這場活動一定要完滿的成功”。抱著這樣的心態,所有的事都變得有缺陷,因為都不完美。因為一直着擔心下一步會不會出錯,根本沒有心情去關心一起工作的夥伴,甚至都沒有空吃飯,就算吃了也食不知味。我想這就是“過分地執著這件事的成功”。也就相應了老師要告訴我的“就會忽略成辦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那些很絢麗的、最難忘的事情,因為我們一直盯著成功”。每一活動能帶給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聽到有人稱讚活動辦得好。即使偶爾真聽到了,快樂的有效期也很短。大部份的時候,是在事後一直追悔那件事沒作好。
進了福智之後,也會在每一次紐約教室的法會中作義工。當義工,自然不會有要負成敗責任的執念,心裡真是輕鬆很多。但還是經常看不慣很多事,心裡老犯嘀咕,默默批評這個那個。仔細研讀這一講廣海明月,很有觸動。是誰在承擔?不是我。那我在這裡作什麼?哦,我在這裡受益,累積福德資糧。那麼,我還可以累積智慧資糧嗎?哦,可以的,只要不忽略“成辦它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那些很絢麗的、最難忘的事情”,時時想着這是“師父的願力、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善根力,令這件事顯現”,具足信心的去“全心地領會到佛菩薩的加持”。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又有能承擔的機會出現,讓我能實際練習師父和老師傳授的心要。這次我要快快樂樂的去作。
以上供養上師三寶。
Y****** C*** 2023-02-10 02:10:14 (s********y@g***l.***)
頂禮恩師
老師好嗎?
祈請您繼續為我們開示全廣
今天弟子身體很不舒服,但答應同學要一起去做義工了,晚上還要母班上課,怎辦?聽全廣,享受法的滋潤,提心力,很有效。
這一講,越聽越有滋味,怎這麼的美好。但怎麼每次聽都聽到不一樣的內容?許多會遺漏?哈哈。真是業障重
想到師父說,越是煩煩躁躁的時候,就是最後修行的時候。
師父老師謝謝您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老師好嗎?
祈請您繼續為我們開示全廣
今天弟子身體很不舒服,但答應同學要一起去做義工了,晚上還要母班上課,怎辦?聽全廣,享受法的滋潤,提心力,很有效。
這一講,越聽越有滋味,怎這麼的美好。但怎麼每次聽都聽到不一樣的內容?許多會遺漏?哈哈。真是業障重
想到師父說,越是煩煩躁躁的時候,就是最後修行的時候。
師父老師謝謝您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總共 9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