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覆擦科本波語王名稱書淺釋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的憶師恩法會此時此刻無論你在世界的什麼地方我們都還是齊聚一堂一起憶念師父的恩德很珍惜每年的今天今年已經是第十八次的憶師恩法會由於師父的深恩,我們持續地學習到現在我們沒有散最好的感恩師父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學習佛法改變生命、自利利他在這條菩提的路上一直追隨著師父直至成佛

在今天的法會裡我想跟大家一起,學習一篇宗大師寫給他一位很親密的弟子的書信──這封書信收錄在宗大師的文集中我先介紹一下,這位弟子是叫語王名稱尊者」,尊者的全名是擦科本波語王名稱」,擦科是地名本波是藏文的音譯有師長的意思本名為「語王名稱」。這位祖師生在康區的嘉莫隴現在叫嘉絨家世是擦科地區王族的後裔後來前往前後藏求法跟隨到宗喀巴大師等多位的大善知識學法最終他成為了通達三藏和密續的一位了不起的智者

語王名稱大師是宗喀巴大師最初的弟子之一與另外三位祖師並稱為宗喀巴大師早期的四徒」──四個徒弟早在宗大師二十歲出頭的時候記不記得在傳記上有寫宗大師在各大寺院巡迴辯論這個語王名稱尊者就由於信心的力量,而向宗大師誠心地祈請而且聽聞大師的正法教言之後就承許為大師的弟子了以後很長時間他都是宗大師的侍者宗大師早期的著作《常啼佛子傳》,就是這位尊者作抄寫而留下來的

大家知不知道著名的《三主要道就是宗喀巴大師為他創作的以他為代表吧現在我們才能夠看到在最後的頌辭中說:「如是於此三主要道義自若如實通達扼要時當依寂靜處起精進力願兒速疾成辦究竟願在這裡邊大師稱語王尊者為「兒」,大師對他的喜愛可以看到已經躍然紙上在其他著作及信函中大師應該是很少這樣稱呼其他弟子的

他在跟隨宗大師學法的過程中有一段經歷,《起信津梁》有這樣的一個記載在宗大師27歲的時候有一次大師和語王尊者──那時候語王尊者就是侍者了──他們就來到拉薩那個時候有一個五種天生特色的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像他們就在那兒祈求啊多次地禁食齋戒結果一天晚上他們師徒二人猛力地祈求然後就觀察夢境語王名稱尊者就夢見兩個大白法螺從天而降落入他自己的懷中落下來之後頃刻合成了一個然後他拿起來就開始吹發出了無量的巨響這似乎是他將來會在某一個地區──嘉莫隴下區大興佛教、事業廣博的一個徵兆

後來語王名稱尊者由於願力並且依著宗大師的授記就去了東方嘉莫隴弘揚教法在那一帶建立了五座殊勝的寺院其中有大藏寺、巴果寺、松度寺等等在這些寺院當中創建執持宗大師宗規的顯密講聞事業以及清淨的毗奈耶戒律這些寺院可以說是格魯派最早的寺院了在《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中有說相傳這一位尊者他建了多少寺院呢有多達108座寺院

到了宗大師43歲的時候大師在埃區的德鄔惹寺講法語王名稱尊者就從遠方寄來了信件因為尊者他完成了當初發誓要建立寺院數量的最後一座就是大藏寺寫信向宗大師啟白寺院造完了宗大師看了信之後就寫了要教誡守護戒律的這個書信以及《三主要道》作為回覆信中的最末寫道:「具慧語王名稱汝願能隨我所說行一切生中同奉行諸行願已成佛時當施最初甘露分這個我們講到後面大家會知道是什麼意思

關於這個「大藏寺」的名字是很有意思的這座寺院位於今日的四川省馬爾康縣境內語王名稱尊者發願修建108座的最後一座落成的時候人們都說啊,ད་ཚང་(大藏)!就是「如今足矣」的意思意思就是已經建完了108座寺院圓滿了他的心願

也是由於這位尊者的勸請宗大師撰寫了大威德金剛十三尊現證法這一部重要的密法

另外在西元1402年宗大師撰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後還把這本著作──都沒有忘記喔!把這本著作寄給了在遠方的這個弟子就是這位尊者當時尊者頂戴承接在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後對於一切道的扼要生起了不造作的覺受他對上師本尊更加地生起無比的信心為了報恩他寫了一封啟白信並且供養高級的紅色的衣服還有一雙鞋子給宗大師大師讀了信之後非常地歡喜和欣慰也寫了一封信回覆給他大師說看到他能生起不造作的覺受自己為了造此論所受長時間的辛勞也有了一個結果,很是滿足

注意喔!看這一段如果我們能對《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聞思修生起了不造作的覺受是會讓宗大師寫這本論所費的辛苦覺得很滿足大家可以放在心上想一想

在一些記載中也有提到語王名稱尊者後來去了一趟拉薩地區但當時宗大師已經示寂了他向克主傑大師聽聞了大威德金剛法類的口訣教授並且自己作了筆記他的筆記現存於克主傑大師的文集當中然後克主傑大師為語王名稱尊者寫了一篇讚頌盛讚他具備顯密的教證功德

我們以上略略地介紹了一下語王名稱尊者的功德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學習宗大師寫的這封信這篇書信是由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的性景法師擔任主要譯師如法法師擔任了主校也是譯出來有一段時間了我看了非常非常地高興所以想供養大家

這封書信的名字是宗喀巴大師覆擦科本波語王名稱書》。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

這一句就是頂禮上師文殊」的意思第一個偈子

眾所未識勝親友無上究竟妙良伴諸窮困者唯一親敬禮無比勝導師

一切眾生所未熟識的摯友無上助伴之中的最最殊勝者是諸窮困者的唯一親朋敬禮無與倫比的導師世尊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偈頌裡邊的未識」,就是不認識、不了解、不知道很多我們眾生不了解不了解什麼呢最勝的親友那麼親友能為我們做什麼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啊在我們需要他的時候他能夠即時地來幫我們那麼最勝的親友會怎樣呢那就看我們要度過怎樣的災難那就是生死的瀑流我們要積怎樣的福報呢就是盡未來際的福報永享不盡那麼這樣一個偉大的成辦我們生命離苦得樂的事情誰能夠作為我們的親友陪伴我們呢唯有佛陀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同伴共度人生但是無上究竟美妙的好夥伴卻是佛陀他帶領我們去哪裡呢他陪伴的是什麼樣的旅程呢大家都知道是成佛之旅。「無上究竟」,就是在無上當中是最殊勝的世出世間沒有比他更超勝的佛陀的心跟所知一樣大所有的法他都徹底了解並且把一切有情都視為獨一愛子他利益我們的心從未間斷也永遠不會間斷、永遠不會變壞猶如金剛一般在無量劫的輪迴中我們到處尋覓良伴可是我們可曾渴望跟隨這樣的良伴

接著說:「諸窮困者」的這個「窮困」,就是在輪迴中被無明與行苦所攝苦性遍滿的這個輪迴的世界他是我們唯一的親朋因為他會幫我們出離這個苦海這樣的導師就是佛陀我們要禮敬佛陀

接著第二個偈子

由見唯尊之聖教眾生倚之而資生故以悲愍意樂心為我弟子如是說

由於見到唯有您的聖教是眾生仰賴而生存的因此對於自己的弟子以悲心作為意樂而如是宣說

這個偈子裡邊的「見」,大家可以好好地觀察一下宗大師見到唯有佛陀的聖教才能夠真實地利益眾生因為所有的快樂都是從善因出生的仰賴著佛陀的聖教眾生種下安樂的因才能受享安樂的果對於苦因也是一樣的要去除苦因所以就不會感到苦果看到這一點的宗大師他以悲心的意樂然後為弟子宣說法義

接著

九生有情利樂藏勝者諸佛微妙法一切遍持無退怯唯願兒汝永不敗

全面執持一切佛陀的正法──九生有情利樂的寶藏毫無怯懦祈願法子你能長久不敗

這個偈子有讚美弟子也有祈願大師的慈悲也非常明顯撲面而來讚美他的法子全面地執持了一切佛陀的正法而這個正法正是一切有情利樂的寶藏這個弟子毫無畏怯,具足勇悍所以上師說:「祈願法子你能長久不敗!」我每次看到這兒都很感動要深呼吸

接著看第四個偈子

聞具慧汝於暗邊聖教日光未照處令執無垢佛禁行釋迦佛子悉充滿

說:「聽到傳聞具慧的你在遠離佛教日光的邊地黑暗之處令執持能仁無垢禁行的釋迦佛子普遍充滿。」

大師在讚美他,「具足智慧的你」──好親切喔說佛教猶如光明一樣這個弟子在沒有佛教的黑暗邊地弘揚教法教化了很多能持戒的釋迦佛弟子而且在這個黑暗的邊地中普遍充滿了能夠持守能仁無垢禁行的釋迦佛的弟子大家想一想這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所以善知識來讚美

接下來看第五個

詳述此情之來信妙義良辭並贈禮由汝恩德披剃者攜帶而來我跟前

說:詳細敘述此等情形的書信而且具有著善妙的意涵美好的文辭隨著饋贈由一些依靠你恩德而出家的弟子帶到了我的面前

接著第六

爾時我心如木棉隨汝無過諸妙行所起風中自在轉已至彼等諸方所

那個時候我心意的木棉乘著你無過妙行的風趣往而流布在彼處

這裡邊的「木棉」,就是比喻柔軟輕柔隨風在飄動大師讚美他說:「哎呀信中你所寫的那些事蹟和妙行就像風一樣吹動了我心意的木棉我就彷彿已經到了你那個地方跟大家在一起經歷、一起見證呀!」大家有沒有看到師生間那種美好的雖然不在一處但是書信往來大家好像在一起的這種感覺是不是很美

接下來第七

諸佛至言悉攝為三藏是故聖教心要為三學彼等當中首要為戒學說彼根基即是毗奈耶

勝者佛陀所有的至言攝為三藏因此教法的心要即是三學其中最初的則是戒學佛陀說它的根基就是毗奈耶

由是之故於佛廣制立善說正法毗奈耶軌則解了聖教次第諸智者以何因緣心不生歡喜

因此,對於佛陀多次開演的善說正法──毗奈耶軌則了解了聖教次第的智者們有什麼理由不會心生歡喜呢

接下來

現見生起勝觀慧學前須有寂止等持名尚存此處於生清淨三摩地須有戒學之說亦殞沒

說:「生起毗缽舍那慧學需要寂止的三摩地」,唉!已經只剩下空名而在此處生起清淨的三摩地,需要戒學的言論也已經聽不到了。就是已經隱沒了

大家知道,原本佛陀教誡的三學次第──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必須要依戒然後生起清淨的寂止三摩地然後再依著寂止的三摩地生起毗缽舍那的慧學而這個偈子就寫了當時的一個現象說這樣的次第已經不被修行者重視了六百多年前喔!已經那樣子了

哪種現象?就是兩種一種是只有空名字另一種是連空名字也沒有了那麼具有空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就是依著奢摩他而生起毗缽舍那這樣的次第雖然還有人在講但是已經沒有什麼人在實修了因此由定生慧的次第也只留下了有名無實的空名──在那個時候那麼另外一種現象是連空名也沒有了由戒生定的次第隱沒得更嚴重了不僅沒有人照著這麼實修就連這麼說的人都幾乎找不到了可見當時的修行者對於戒律的輕忽的程度是多麼地嚴重

接下來

僅於承許極為勇悍已棄置誓言此乃俗中俗如自如何承許而精勤守護戒律此乃正士理

只在承許上極為勇悍而後就將誓言全部都捨棄是庸俗中的庸俗精進守持自己承許的一切戒律則是殊勝士夫的做法

在這裡邊大師讚美說精勤地守護戒律是殊勝士夫的做法而庸俗中的庸俗就是極為勇悍地承許承許之後又將誓言全都捨棄這種心力在承許的時候是特別勇悍而後在持守的時候卻完全地不用力這是大師極為不贊同的──對誓言守護的輕忽

那麼接下來看十一

見已即於罪惡身語意以其數數觀察正知力正念知慚有愧不放逸以大勤勞調伏趣邪道諸根之馬而令彼意識能於善所緣中隨所欲如是如是悉皆能安住是故讚歎戒乃等持因

看到這樣的事情之後對於罪惡的三門以反覆觀察的正知以及正念、不放逸、知慚有愧努力地調伏趣向於顛倒路途的諸根之馬意識就能安住在隨心所欲的善所緣中因此讚歎戒律是三摩地的因

若離壞戒垢穢所染濁而於諸善所緣得不動爾時無我實性極顯明宛如澄澈不動水中月

如果遠離了犯戒垢穢的染著而對於善所緣毫不傾動此時無我的實性極為明晰就如同澄淨平靜水中的月影一般

如是欲於三學道扼要一切圓滿通達需觀待通曉三藏由是因相故應當依止智者學三藏

如此完整地了解了三學的關鍵觀待於了知三藏因此應當親近智者學習三藏

問大家:「如何能夠了解三學呢從哪裡了解?」關鍵在於一定要了知經律論三藏,對吧!「那麼三藏要怎麼學呢?」得找一個善知識吧所以應當親近智者就是善知識親近了智者之後才能學習三藏在這裡邊強調了修行者親近善知識的目的和不可或缺的這個必要性也可以說三學的開啟者是善知識沒有善知識無法開啟三學

接下來

求學所為唯是為修行此乃殊勝說者數宣說是故凡當有所解了時不作推延當下即實踐

這裡邊談到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學習的目的純粹是為了修行這是殊勝的說者所多次地宣說的因此一旦了解不管你了解多少就應該不再推延,當下去實踐有沒有聽到大師的看法就不管你了解多少當下要去實踐

那麼從學習的目的討論說學習的目的純粹是為了修行這個「純粹是完全沒有名聞利養的動機只是為了修行怎麼修呀了解多少,就應該不再推延當下就去實踐下腳處就是把聽來的拿來思惟在二六時中實踐就像師父教我們的那樣有沒有看到一脈傳承的教法我們現在就在學習和實踐

這封信前面是偈頌後面是散文接下來就到了我們學習散文的段落開始喔

說:「以上這些簡略提出了戒律成為道之根本的原因因此應當珍惜而執持這些並且再再地發起決斷。」

在這一段裡邊,會出現珍惜而執持戒律是道的根本的原因後面那幾個字──「再再發起決斷」,作為修行者的我們不能決斷一次要不停地學習在內心中對於戒律是道的根本的這件事再再地發起決斷決斷就是你內心中一個定解認為這確實是這樣的這個決斷不能夠停要常常地、再再地、反覆地在內心中加深

接著啊!繼續說:「你在蠻荒的邊地建立擁有眾多出家人的僧團並且宣講戒律這是極為善妙的!」有沒有看到師父的做法建立擁有眾多出家人的僧團而且宣講戒律大家都知道我們寺院學戒堂的那個牌匾是掛在裡邊的那三個字就是師父提醒我們要向內調伏不是要講戒律給別人聽以戒繩人的主要是要調伏自己相續的煩惱戒幢要在自己的心內樹立

接著那麼怎樣才能把戒律持好呢宗大師下面就講:「如果以受戒為主而不建立持守與還淨的行持戒律是無法清淨的因此無論如何都應該建立讓他們認識到罪過而善為守護以及如果由於無知等四個因緣而導致了違犯佛陀所制定的界限懺悔防護的這個還淨行持如果產生了罪墮不應該不去思考而忽略。」比如說你犯戒了不應該假裝不知道而放在那邊那麼怎麼做呢就是「一旦產生要立刻還淨。」我再說一遍:「一旦產生,立刻還淨而且生起慚愧、正念正知則能使戒律清淨。」

有沒有發現?在這一段關鍵是犯了之後要認識要認識到什麼是持戒什麼是犯戒要認識罪過然後才能夠善加守護大家都知道犯戒那幾個因在《廣論》裡有講我們今天就不詳講因為時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如果產生罪墮的話就是已經造集了那個會墮落的苦因犯了怎麼辦呢一定不要放著一定要懺悔、防護、還淨並且還要什麼立刻還淨!對吧生起慚愧,正念正知這種持戒的方式才能夠使戒律清淨注意喔!這是一個持戒的方式

接下來大師說到:「對此,還需要對於所宣說的總體善與不善打從心底引發定解不要認為那些宣說會出生利益的只是鼓勵那些宣說會出生過患的只是威嚇特別是要多加修習持戒的勝利和不持戒的過患而獲得定解否則便會為了他人的情面或者利養恭敬而持戒這個就是並沒有把握到重點將其如實修行的障礙是忙碌於現世的事務這是來自於此生能夠長久安住的想法它最深刻的對治即是念死所以必須常常修習念死。」

在這一段大師教導我們要深信因果,對吧要深信善惡因果不要認為那是鼓勵和恐嚇那就是真實存在的因果法爾如是的道理──造了善之後就會有快樂造了惡之後沒有懺悔的話就一定會受苦對這件事應該多加修習好好地去了解要修習持戒的勝利和不持戒的過患而且要獲得定解這個也是要在內心中反覆觀察的

那麼不能夠真實地修行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呢是忙碌於現世的事務為此生離苦得樂而勤忙這是由於對於此生能夠長久安住的這個想法在障蔽著我們它最深刻的對治是什麼念死所以必須常常修習念死。《廣論》裡邊有對念死非常非常詳盡的修法如果覺得自己耽著現世的心太強了可以好好地修習那一段而且不修習那一段一定是耽著現世可以這樣說吧

總之業果真實不虛是一切智智的特法應當多加閱讀《正法念住經》、《百業經》、《百緣經》、《賢愚經》、《毗奈耶教因緣》,以及其他眾多的經論盡力堅固對業果的定解對於以前造集的惡業要以四力令其絕對清淨新趣入的門徑要防護令其絕對中斷對於過去所造集的善業要以宏大的發願令其增廣過去未曾出生的不應得少為足要以各種方式令其生起

無論這些做到什麼程度也無論是真實的或是隨順的都要以菩提心攝持而進行這是更大的關鍵勝者佛陀在許多經典和密續中讚歎的空正見是由於執相的一切投注所緣都已壞滅而斷除了有邊以及無邊成為對於業果深刻獲得定解的助伴從微細的地方取捨善惡所以斷除了有邊以及斷邊而大部分有情或者執持空性是本來成立的常或者世俗的一切建立都壞滅的斷所以極為難以證達即使證達能夠開示的對象也是極為稀少。」

大師特別叮嚀我們無論做到什麼程度無論是真實的還是隨順的都要以菩提心攝持還要修學遠離斷常二邊的清淨空正見尤其是空正見成為對業果獲得深刻定解的助伴這一點一定要放在心上

接下來宗大師說:「因此如果對此具有勝解就應當行持證達彼的因」,什麼?「淨罪集資、廣發正願並且依止善巧此法的善知識熟習其教典不以一小部分為滿足而要以分別觀察的智慧詳細抉擇而尋求如果能對於前文所述的這些意涵交替進行修持與講聞的話決定的理解即能夠增強也能夠成為煩惱的對治。」大師說:「因此希望你能如是行持!」

這一段大師告訴我們要淨罪集資、廣發正願並且要依止善知識熟習教典──一定要學習教典在學習教典的時候不能夠得少為足要以分別觀察的智慧詳細地抉擇

然後大師在這封信的最後又寫了兩個偈子

專一恭敬善逝教觀擇能力非微劣隨學殊勝上士夫具慧語王名稱汝

願能隨我所說行一切生中同奉行諸行願已成佛時當施最初甘露分

專一恭敬善逝佛陀的教法觀擇的能力並非低劣隨順上士夫而學習具慧的語王名稱願你跟隨而趣入我所說的並且在一切生中一起行菩薩行與菩提願一旦我成佛之時將賜予最初的正法甘露

這在說什麼大師說他成佛的時候最先給誰說法賜予語王名稱尊者最初的正法甘露是不是最先攝受他這是上師跟弟子的約定太美了!對吧

這一整篇就結束了然後還有一小段是大師寫了回覆這封信的緣起:「此為真實善知識擦科瓦大堪布語王名稱在東方嘉莫隴創建前所未有的殊勝僧團後寄來書信為了回覆多聞比丘善慧名稱吉祥在埃地僻靜之處德鄔惹寄出願成善妙!」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大師的這一篇信函大家可以看到大師在這一封信裡邊教導他弟子跟《廣論》所說的幾乎是一模一樣這一封信它被記錄下來收錄在《宗大師全集》裡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們做對了也可以看看宗大師是怎麼樣讚美的如果做得不對你就看看大師是不高興不贊同這樣的做法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會受苦

之所以選這一篇講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歡這一篇我反覆地讀覺得很受用也希望在今年的憶師恩法會供養大家這一篇希望大家聽了之後能夠反覆地閱讀結合內心對內心的善惡作真實地抉擇和取捨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持守好自己的戒律因為大師的教法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以清淨的戒律作根基的顯密的這種教法

最後祝大家能夠好好地照顧身體用學法的這個時光來對治自己心上的這些憂惱現在大環境也會給我們增添了很多苦惱怎麼辦呢怎麼樣去改變這個世界的不完美或者說改變這個世界的痛苦呢就是要從我們內心的斷惡修善開始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業力的顯現業力的顯現就必須用另一分的造業去讓它顯現出不同的樣子所以對痛苦的回答是什麼就是在內心中去掉苦因對於得不到的快樂的做法是什麼就是廣種善因希望大家在正法上好好地努力並且希望你們能夠獲得真實的法喜謝謝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自動捲動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