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〇〇 2025-04-04 21:32:11 (a*****5@b*******t.***)
頂禮具恩根本上師:
聽到上師說;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因為對於施設處我的基礎---蘊體,增益為自性成立。從宗義寶鬘的學習得知聲聞是沒有證法無我,獨覺也僅證法無我的其中一分。那如果依入中論的解釋弟子是否可以理解為聲聞、獨覺其實沒有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接下來更是精彩實在太令人驚艷:上師說應成派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是透過「差別事」而非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所以應成派最終要證達的是「無自性」只是「差別事」所破分為:補特伽羅與非補特伽羅。而自續以下所破分粗細。
謝謝上師幫弟子屢了屢宗派間不同的認知和差別,要學的東西好多不明白的教理更是多不勝數,花一輩多生多世來學一直要把祂學清楚弄明白。感恩師父上師!弟子何其有幸直遇大師教法祈求師長加持弟子誓願生生世世跟隨師父上師學弘大師顯密圓滿教法直至菩提永不退心。 弟子 林慧玲 至誠頂禮
聽到上師說;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因為對於施設處我的基礎---蘊體,增益為自性成立。從宗義寶鬘的學習得知聲聞是沒有證法無我,獨覺也僅證法無我的其中一分。那如果依入中論的解釋弟子是否可以理解為聲聞、獨覺其實沒有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接下來更是精彩實在太令人驚艷:上師說應成派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是透過「差別事」而非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所以應成派最終要證達的是「無自性」只是「差別事」所破分為:補特伽羅與非補特伽羅。而自續以下所破分粗細。
謝謝上師幫弟子屢了屢宗派間不同的認知和差別,要學的東西好多不明白的教理更是多不勝數,花一輩多生多世來學一直要把祂學清楚弄明白。感恩師父上師!弟子何其有幸直遇大師教法祈求師長加持弟子誓願生生世世跟隨師父上師學弘大師顯密圓滿教法直至菩提永不退心。 弟子 林慧玲 至誠頂禮
鄭〇〇 2025-04-04 03:54:49 (l**********0@g***l.***)
頂禮親愛的上師:感謝您慈悲開示!聆聽這一講,有一種雨過天青的感覺,弟子學到求解脫者要去觀察三種差別的我與蘊體上是自性成立的一還是異。最後得到一個結論:自性成立的我並不存在,因此施設為「我」的基礎的「我所(蘊體)」也是不存在的。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和應成派也有不同的觀點;自續派以下承許所破有粗細差別,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應成派對於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都是破除「有自性」,只是空性的差別事不同。
這些概念弟子在聽聞時常常可以分清楚,但是書本一合就又忘記或混淆,這是因為串習太少的緣故。弟子一定要常常串習《毘缽舍那》,努力把前後文串起來,並常常聽您的開示,作師所喜,發心、解脫、成佛。
祈願您和持教大善知識,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妙瑩。至誠禮敬
這些概念弟子在聽聞時常常可以分清楚,但是書本一合就又忘記或混淆,這是因為串習太少的緣故。弟子一定要常常串習《毘缽舍那》,努力把前後文串起來,並常常聽您的開示,作師所喜,發心、解脫、成佛。
祈願您和持教大善知識,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妙瑩。至誠禮敬
沈〇〇 2025-04-04 03:35:11 (s**********3@g***l.***)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36_由證達我無自性而證達我所無自性
頂禮大寶恩師:
這週有參加居佛念死的實體課程,過程中有認真學習、勤修供養、邀媽媽一起參加最後一天的課程,想努力累積聞法成佛的資糧。
我所就是蘊體嗎?引《明顯句論》《入中論釋》《寶鬘論》讓弟子學習到的是只要還有蘊執,就表示有我執,也就沒有辦法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在討論我的主題上,自續派以下所承許的補特伽羅無我(粗分所破)與法無我(細分所破)的所破有粗細差別。應成派主要是透過「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內涵,都是破除「有自性」,沒有粗細差別,只有空性差別。
雖然還是聽不懂,但希望能跟上老師的腳步,有時覺得弟子就像鸚鵡學語。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5.04.04
頂禮大寶恩師:
這週有參加居佛念死的實體課程,過程中有認真學習、勤修供養、邀媽媽一起參加最後一天的課程,想努力累積聞法成佛的資糧。
我所就是蘊體嗎?引《明顯句論》《入中論釋》《寶鬘論》讓弟子學習到的是只要還有蘊執,就表示有我執,也就沒有辦法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在討論我的主題上,自續派以下所承許的補特伽羅無我(粗分所破)與法無我(細分所破)的所破有粗細差別。應成派主要是透過「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內涵,都是破除「有自性」,沒有粗細差別,只有空性差別。
雖然還是聽不懂,但希望能跟上老師的腳步,有時覺得弟子就像鸚鵡學語。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5.04.04
張〇〇 2025-03-28 20:58:45 (j*************6@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謝謝老師手把手的帶著弟子學習毗缽舍那。一開始聽的時候覺得模糊,但是多聽幾遍後會感覺老師解釋的好細緻。感受到老師很想要把我們所有的不懂都一一破除的心。弟子越聽越覺得被老師呵護、照顧著。謝謝您!
在這一講中學習到,在一切情況中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在蘊體中既然沒有自性的我,就不會有自性成立的我所。所以也找不到蘊體的自性。
感恩老師也細細的解釋,應成派和自續派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差異性。應成派是要透過[差別事]的角度來區分,而自續派則是從所破粗細來區分。
學到此處,弟子就會很想理解,生活中要如何觀察[我]和五蘊皆無自性?”色”身是無常,身體的存在是因緣和合而非永恆不變。我們的感”受”都是瞬息萬變,所以當情緒來臨時試著不去執著它,並且明白它並非是真實的自我。我們的思”想”也常常有變化,無法固定。我們的”行”為是由內心驅動的,當我們行動時觀察背後的動機是貪、瞋、癡,或者是出於慈悲智慧。當我們認”識”事物時,常常會有偏見或執著。觀察自己是否戴著有色眼鏡在看世界,不要依賴於過去的經驗,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
弟子在對境時,有時受傷的感受是很強烈,喘不過氣且無法放下。但,弟子會告訴自己試著”行善”,努力做到師長所教的。當勉強自己跨出那一步之後,那種很真實”受傷的感覺”,好像沒那麼堅固,有種被”鬆綁”的感覺。
不知道這樣的體會,是否就是 [我]和五蘊皆無自性的例子?祈請師長加持,讓弟子能對境用心,深刻理解到您所要教我的。感恩師長!
謝謝老師手把手的帶著弟子學習毗缽舍那。一開始聽的時候覺得模糊,但是多聽幾遍後會感覺老師解釋的好細緻。感受到老師很想要把我們所有的不懂都一一破除的心。弟子越聽越覺得被老師呵護、照顧著。謝謝您!
在這一講中學習到,在一切情況中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在蘊體中既然沒有自性的我,就不會有自性成立的我所。所以也找不到蘊體的自性。
感恩老師也細細的解釋,應成派和自續派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差異性。應成派是要透過[差別事]的角度來區分,而自續派則是從所破粗細來區分。
學到此處,弟子就會很想理解,生活中要如何觀察[我]和五蘊皆無自性?”色”身是無常,身體的存在是因緣和合而非永恆不變。我們的感”受”都是瞬息萬變,所以當情緒來臨時試著不去執著它,並且明白它並非是真實的自我。我們的思”想”也常常有變化,無法固定。我們的”行”為是由內心驅動的,當我們行動時觀察背後的動機是貪、瞋、癡,或者是出於慈悲智慧。當我們認”識”事物時,常常會有偏見或執著。觀察自己是否戴著有色眼鏡在看世界,不要依賴於過去的經驗,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
弟子在對境時,有時受傷的感受是很強烈,喘不過氣且無法放下。但,弟子會告訴自己試著”行善”,努力做到師長所教的。當勉強自己跨出那一步之後,那種很真實”受傷的感覺”,好像沒那麼堅固,有種被”鬆綁”的感覺。
不知道這樣的體會,是否就是 [我]和五蘊皆無自性的例子?祈請師長加持,讓弟子能對境用心,深刻理解到您所要教我的。感恩師長!
陳〇〇 2025-03-24 23:31:56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在36講次當中,持續引導證達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之間的關係。依著 大師的教言,學習透過證達補特伽羅無我,也證達法無我的理路。此一理路是陌生的,透過35講中提到的三類「我」而提出「我與五蘊是自性一、還是自性異」的問題,進而證達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此一證達的方便與次第,都是陌生的,應該都是後續會引導的。現在只是指出基本的思考框架,知道問題與其解決對策的方向,應該在哪裡,而為日後學習的引導。
延續35講的三類「我」的差別概念,推演出「補特伽羅我、蘊體之自性,是一是異」的問題,可能相關的基礎認識不足,實在不容易找出為何會出現此一問題的思路。唯有持續學習下去,一定會找出明晰的思路,讓問題更明晰,往下的學習也更有動力。36講指出補特伽羅與蘊體,既不是一、也不是異,而得到「自性成立的我並不存在」的結論。可以證達補特伽羅無自性,就可以證達蘊體無自性。這樣的關係,看似先要證達補特伽羅無自性,然後證達蘊體無自性。這樣的證達次第,也符合 大師引用的《明顯句論》的要義。然而, 大師引用《寶鬘論》的「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而指出「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似乎隱含著要先證達法無我,才能證達人無我的次第。感恩 老師指出這句話的意涵深廣,要好好討論才行。為未來討論證達人無我、法無我的次第,做好必要的準備。相信這樣的問題,也會在未來的課程中詳細引導。所以,要好好把基礎建立起來,才能跟得上與理解 老師宣講的要義。
感恩 老師在36講比較中觀應成派與中觀自續派對於證達人無我、法無我的差別之處。自續派以粗細作為分判的依據,應成派則以差別事來分別安立人無我、法無我的內涵。這段教授,對於後續討論中觀見的時候,應該會有特別的引導作用。
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的內涵深廣,要證達的方便與次第也同樣深奧;但是,這是學習空性慧的必要基礎認識,都需要建立起正確的知見,才能迎接未來的更深廣教授。感恩 老師把非常深奧複雜的理路,用比較淺白的方式來表達,讓弟子能夠略微理解。感恩 老師時時的策勉著要努力,剛開始的陌生,只要多串習就能跨越。一次聽不懂,就多聽幾次;聽一次不能理解,就多在心間持續思辨,一定能夠找出正確理解的思路。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至誠恭敬叩首
感恩 老師在36講次當中,持續引導證達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之間的關係。依著 大師的教言,學習透過證達補特伽羅無我,也證達法無我的理路。此一理路是陌生的,透過35講中提到的三類「我」而提出「我與五蘊是自性一、還是自性異」的問題,進而證達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此一證達的方便與次第,都是陌生的,應該都是後續會引導的。現在只是指出基本的思考框架,知道問題與其解決對策的方向,應該在哪裡,而為日後學習的引導。
延續35講的三類「我」的差別概念,推演出「補特伽羅我、蘊體之自性,是一是異」的問題,可能相關的基礎認識不足,實在不容易找出為何會出現此一問題的思路。唯有持續學習下去,一定會找出明晰的思路,讓問題更明晰,往下的學習也更有動力。36講指出補特伽羅與蘊體,既不是一、也不是異,而得到「自性成立的我並不存在」的結論。可以證達補特伽羅無自性,就可以證達蘊體無自性。這樣的關係,看似先要證達補特伽羅無自性,然後證達蘊體無自性。這樣的證達次第,也符合 大師引用的《明顯句論》的要義。然而, 大師引用《寶鬘論》的「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而指出「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似乎隱含著要先證達法無我,才能證達人無我的次第。感恩 老師指出這句話的意涵深廣,要好好討論才行。為未來討論證達人無我、法無我的次第,做好必要的準備。相信這樣的問題,也會在未來的課程中詳細引導。所以,要好好把基礎建立起來,才能跟得上與理解 老師宣講的要義。
感恩 老師在36講比較中觀應成派與中觀自續派對於證達人無我、法無我的差別之處。自續派以粗細作為分判的依據,應成派則以差別事來分別安立人無我、法無我的內涵。這段教授,對於後續討論中觀見的時候,應該會有特別的引導作用。
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的內涵深廣,要證達的方便與次第也同樣深奧;但是,這是學習空性慧的必要基礎認識,都需要建立起正確的知見,才能迎接未來的更深廣教授。感恩 老師把非常深奧複雜的理路,用比較淺白的方式來表達,讓弟子能夠略微理解。感恩 老師時時的策勉著要努力,剛開始的陌生,只要多串習就能跨越。一次聽不懂,就多聽幾次;聽一次不能理解,就多在心間持續思辨,一定能夠找出正確理解的思路。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至誠恭敬叩首
廖〇〇 2025-03-23 09:28:21 (L*********i@g***l.***)
頂禮具悲上師尊者足:
謝謝老師對弟子的鼓勵.弟子面對自己的煩惱習氣,有時是完全被拉著走的,開始有覺知了,原來自己姑息太多煩惱,是要用智慧的寶劍去砍除的.弟子正在努力哦.祈求師長的加持,讓自己越來越能淨化自己的每個心念.
1原來,我不是與蘊體為自性成立的一,我也不是與蘊體為自性成立的異.既不是自性成立的一,又不是自性成立的異,那就不是自性成立.所以自性成立的我是不存在的.
2沒有自性成立的我,推論:就沒有自性成立的我所.沒有自性成立的我的蘊體(施設處).當證得我無自性時,亦會證得蘊體也是無自性的,即證得法無我.原文:此說於我達無性時,亦能通達我所諸蘊無我無性。
3『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此說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
4自續派以下雖然也承許「沒有補特伽羅能獨立實有的我」但依然無法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5補特伽羅之上的無自性,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所以,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都是破除「有自性」!
6補特伽羅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能獨立實有的我」。這是粗分的所破。法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諦實成立」,這是細分的所破。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這是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的觀點。
7應成派不是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是緣著不同的「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只是空性的差別事不同而已。
「此說於我達無性時,亦能通達我所諸蘊無我無性」『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這兩句有沒有矛盾啊?前句的比喻是車燒了,那支分的輪胎等也同時被燒燬了.那後一句是不是說輪胎等支分若還在,那車子就還在.是這樣的嗎?另外,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的破除順序,自續派以下的觀點似乎與應成派也是不同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聽正確?
願以此精勤聞思的功德,回向至尊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弟子眾聞思修資糧倍倍增盛.一切有情速成佛道.
弟子妙微虔誠稽首禮2025/03/22
謝謝老師對弟子的鼓勵.弟子面對自己的煩惱習氣,有時是完全被拉著走的,開始有覺知了,原來自己姑息太多煩惱,是要用智慧的寶劍去砍除的.弟子正在努力哦.祈求師長的加持,讓自己越來越能淨化自己的每個心念.
1原來,我不是與蘊體為自性成立的一,我也不是與蘊體為自性成立的異.既不是自性成立的一,又不是自性成立的異,那就不是自性成立.所以自性成立的我是不存在的.
2沒有自性成立的我,推論:就沒有自性成立的我所.沒有自性成立的我的蘊體(施設處).當證得我無自性時,亦會證得蘊體也是無自性的,即證得法無我.原文:此說於我達無性時,亦能通達我所諸蘊無我無性。
3『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此說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
4自續派以下雖然也承許「沒有補特伽羅能獨立實有的我」但依然無法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5補特伽羅之上的無自性,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所以,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都是破除「有自性」!
6補特伽羅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能獨立實有的我」。這是粗分的所破。法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諦實成立」,這是細分的所破。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這是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的觀點。
7應成派不是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是緣著不同的「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只是空性的差別事不同而已。
「此說於我達無性時,亦能通達我所諸蘊無我無性」『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這兩句有沒有矛盾啊?前句的比喻是車燒了,那支分的輪胎等也同時被燒燬了.那後一句是不是說輪胎等支分若還在,那車子就還在.是這樣的嗎?另外,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的破除順序,自續派以下的觀點似乎與應成派也是不同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聽正確?
願以此精勤聞思的功德,回向至尊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弟子眾聞思修資糧倍倍增盛.一切有情速成佛道.
弟子妙微虔誠稽首禮2025/03/22
林〇〇 2025-03-22 11:30:10 (f******8@g***l.***)
頂禮大寶恩師:
這兩週弟子的善行紀錄本上有十件,有注意防範自己觀過的習氣,成功地少發兩次脾氣,因常想到老師說的「無論在家或在甚麼地方遇到甚麼問題,千萬不要失去行善的力量」承蒙師長教誡令弟子懂得及時行善、減少過失!
聽聞到第一個「注意」弟子慚愧自己難捨的放逸習氣,不知何時能成為「追求解脫者」?想著目前一定要跟上學習空性的腳步,要多淨罪集資才是!
這講老師用了好幾個注意要弟子看到自續派內道宗義師,是從破除不同程度的所破──粗細──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往下推,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
應成派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是透過「差別事」,是在補特伽羅之上的無自性,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所破除的是──有自性!感謝老師的說法深恩,將兩派的安立講得如此清晰,令眾生都受用無盡!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這兩週弟子的善行紀錄本上有十件,有注意防範自己觀過的習氣,成功地少發兩次脾氣,因常想到老師說的「無論在家或在甚麼地方遇到甚麼問題,千萬不要失去行善的力量」承蒙師長教誡令弟子懂得及時行善、減少過失!
聽聞到第一個「注意」弟子慚愧自己難捨的放逸習氣,不知何時能成為「追求解脫者」?想著目前一定要跟上學習空性的腳步,要多淨罪集資才是!
這講老師用了好幾個注意要弟子看到自續派內道宗義師,是從破除不同程度的所破──粗細──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往下推,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
應成派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是透過「差別事」,是在補特伽羅之上的無自性,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所破除的是──有自性!感謝老師的說法深恩,將兩派的安立講得如此清晰,令眾生都受用無盡!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謝〇〇 2025-03-21 11:03:32 (p******8@h*****l.***)
頂禮老師,感恩老師帶領弟子趣入毘缽舍那的學習,今天跟善友們研討,對這一講有比較多的認識,讚嘆應成派祖師的思維抉擇,因為只是差別事的不同,但之上的差別法都一樣,所以觀察一個差別事上的自性進而破除,證達了這一個差別事上的無自性後,其他的差別事之上的無自性也將一起破除,因為都是同樣的體性。一破全破的不可思議,讓弟子覺得很有希望。而為何能抉擇先從補特伽羅這個差別事為先,祈請老師為弟子開顯佛陀的密意與傳承祖師抉擇的意涵。
徐〇〇 2025-03-21 00:15:33 (k*********6@g***l.***)
敬呈老師:弟子聽完14遍了,想將學習供養您。
1. 今日的段落,宗大師用了不同經典與說法來說明應成派的立宗。「於我達無性時,亦能通達我所諸蘊無我無性」,就像燒車其支亦燒全無所得,這是應成派的觀點。應成派的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所破,都是無自性,沒有粗細的差別。所以才會說「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
2. 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則認為補特伽羅無我的所破是「能獨立實有的我」,屬於粗分的所破;而法無我的所破是「諦實成立」,是細分的所破。因此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證得法無我。最後一句話就會改寫成「未達蘊無自性,也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了。
謝謝老師將如此深奧的道理講得那麼清楚,希望有一天弟子能學會在我及五蘊上觀察,體會到我與五蘊不是一也不是異,因為找不到我的自性,也找不到五蘊的自性,如此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究竟令自他脫離生死輪迴。祈請老師加持我們,能夠值遇您是弟子暇滿人身發揮義大最燦爛的時刻。弟子品君頂禮
1. 今日的段落,宗大師用了不同經典與說法來說明應成派的立宗。「於我達無性時,亦能通達我所諸蘊無我無性」,就像燒車其支亦燒全無所得,這是應成派的觀點。應成派的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所破,都是無自性,沒有粗細的差別。所以才會說「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
2. 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則認為補特伽羅無我的所破是「能獨立實有的我」,屬於粗分的所破;而法無我的所破是「諦實成立」,是細分的所破。因此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證得法無我。最後一句話就會改寫成「未達蘊無自性,也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了。
謝謝老師將如此深奧的道理講得那麼清楚,希望有一天弟子能學會在我及五蘊上觀察,體會到我與五蘊不是一也不是異,因為找不到我的自性,也找不到五蘊的自性,如此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究竟令自他脫離生死輪迴。祈請老師加持我們,能夠值遇您是弟子暇滿人身發揮義大最燦爛的時刻。弟子品君頂禮
劉〇〇 2025-03-20 23:54:58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透過「我與蘊體」一與異的觀察,自性成立的我,是完全找不到的!
既然沒有有自性的我本身,就不會有有自性的我所---五蘊。
也就是說証達我無自性的時候,也會透過證達我無自性的力量,證達我所蘊體無自性。
《寶鬘論》中也說:如果還沒有證達蘊體無自性,就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自續派以下的論師,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所破有粗細的差別。
補特伽羅無我之上的所破就是「能獨立實有的我」,這就是粗分的所破。而法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諦實成立」,這是細分的所破。
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這是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的觀點。
應成派的觀點,最主要是透過「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而不是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的。
所以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都是破除「有自性」!
它並沒有粗細的差別,只是空性的差別事不同而已。
學五大論已到現觀,一直以為要先破除粗分的補特伽羅無我,才能破除細分的法無我。原來這只是自續派以下宗義師的觀點!
應成派是以「差別事」來找這之上的無自性,沒有粗細的差別。
最近學現觀二諦,在說明應成派如何以「名言安立」成立無自性。理路似乎可以理解,但一進入辨析,就變得困難了,而且宗常常會跑掉。但有一點有趣。
這百千萬劫難值遇的學習,弟子會好好把握,希望生生世世能學習下去!
祈求師父老師生生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透過「我與蘊體」一與異的觀察,自性成立的我,是完全找不到的!
既然沒有有自性的我本身,就不會有有自性的我所---五蘊。
也就是說証達我無自性的時候,也會透過證達我無自性的力量,證達我所蘊體無自性。
《寶鬘論》中也說:如果還沒有證達蘊體無自性,就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自續派以下的論師,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所破有粗細的差別。
補特伽羅無我之上的所破就是「能獨立實有的我」,這就是粗分的所破。而法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諦實成立」,這是細分的所破。
所以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這是自續派以下的內道宗義師的觀點。
應成派的觀點,最主要是透過「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而不是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的。
所以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都是破除「有自性」!
它並沒有粗細的差別,只是空性的差別事不同而已。
學五大論已到現觀,一直以為要先破除粗分的補特伽羅無我,才能破除細分的法無我。原來這只是自續派以下宗義師的觀點!
應成派是以「差別事」來找這之上的無自性,沒有粗細的差別。
最近學現觀二諦,在說明應成派如何以「名言安立」成立無自性。理路似乎可以理解,但一進入辨析,就變得困難了,而且宗常常會跑掉。但有一點有趣。
這百千萬劫難值遇的學習,弟子會好好把握,希望生生世世能學習下去!
祈求師父老師生生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趙〇〇 2025-03-20 03:56:23 (c*********1@g***l.***)
敬禮老師:
感恩老師今堂課關顧的提點與及依據廣論原文開展的詳盡解說:
內容當中弟子未能一下子了解的,透過多聽,多看,自我提問來期望遂漸了解。
🌻今課廣論408頁1行《若於一切種善觀察已……》什麼是一切種善觀察?依返前面廣論原文及老師的講解,三種差別的我,老師引用了三種不同的觀察的方式,弟子把前面三種觀察方式串習多次記住,才不至混在一起。
今課老師更簡單地說明:
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還是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呢?
🌻原文《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
老師提到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弟子的了解意思是說聲聞、獨覺已證達人無我及法無我,前面有他宗提出:僅僅抉擇我與我所無自性,只有抰擇補特伽羅無我,沒有抰擇法無我。
🌻自續派以下雖然也承許「沒有補特伽羅能獨立實有的我……但依然無法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提問?為什麼?
「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
是否也可以這理路來了解?
因為自續派承許所破有粗細的差別。
🌻這是弟子現時程度的了解。
敬祝老師諸事吉祥!
香港弟子趙德樂虔十
感恩老師今堂課關顧的提點與及依據廣論原文開展的詳盡解說:
內容當中弟子未能一下子了解的,透過多聽,多看,自我提問來期望遂漸了解。
🌻今課廣論408頁1行《若於一切種善觀察已……》什麼是一切種善觀察?依返前面廣論原文及老師的講解,三種差別的我,老師引用了三種不同的觀察的方式,弟子把前面三種觀察方式串習多次記住,才不至混在一起。
今課老師更簡單地說明:
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還是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呢?
🌻原文《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
老師提到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弟子的了解意思是說聲聞、獨覺已證達人無我及法無我,前面有他宗提出:僅僅抉擇我與我所無自性,只有抰擇補特伽羅無我,沒有抰擇法無我。
🌻自續派以下雖然也承許「沒有補特伽羅能獨立實有的我……但依然無法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提問?為什麼?
「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
是否也可以這理路來了解?
因為自續派承許所破有粗細的差別。
🌻這是弟子現時程度的了解。
敬祝老師諸事吉祥!
香港弟子趙德樂虔十
彭〇〇 2025-03-19 23:50:56 (c***********g@g***l.***)
所以,關鍵就來到,如何觀察「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或者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
,都不合理!」
很吸引人的理路是,當一個有情可以觀察到上述的不合理之後,接下來是否我跟五蘊在這位有情的感受上,是不是就跟他看見車子被焚毀時一樣,一點一點消失了,一點一點的。
消失後,會是什麼?
,都不合理!」
很吸引人的理路是,當一個有情可以觀察到上述的不合理之後,接下來是否我跟五蘊在這位有情的感受上,是不是就跟他看見車子被焚毀時一樣,一點一點消失了,一點一點的。
消失後,會是什麼?
吳〇〇 2025-03-19 19:38:26 (j*******5@g***l.***)
感恩老師從應成派的角度,對比小乘以及大乘自續派以下的證達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差別。能夠全面的了解,而不是只是學習應成派的見解,開拓弟子的視野。
弟子的理解是, 從應成派的角度,能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就能證達法無我。 而自續派以下, 證達補特伽羅無我,不一定能證達法無我。 而對小乘的聲聞獨覺來說, 因為還有蘊執,所以無法證達我所無自性,自然也就不能證得補特伽羅無我。 而應成派與自續派以下的差別,來自於所破的不同。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正不正確? 祈請老師加持指導。自己也會反覆學習, 乃至繼續學習毘缽舍那,請您永恆的加持與攝受。
將反覆聽聞的善行與感恩心,供養師父老師, 希望能令您歡喜。 在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路上,感恩有您的一路相伴與不棄捨。 祈願 正法久住!善士久住!
弟子的理解是, 從應成派的角度,能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就能證達法無我。 而自續派以下, 證達補特伽羅無我,不一定能證達法無我。 而對小乘的聲聞獨覺來說, 因為還有蘊執,所以無法證達我所無自性,自然也就不能證得補特伽羅無我。 而應成派與自續派以下的差別,來自於所破的不同。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正不正確? 祈請老師加持指導。自己也會反覆學習, 乃至繼續學習毘缽舍那,請您永恆的加持與攝受。
將反覆聽聞的善行與感恩心,供養師父老師, 希望能令您歡喜。 在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路上,感恩有您的一路相伴與不棄捨。 祈願 正法久住!善士久住!
李〇〇 2025-03-19 15:49:08 (m****5@g***l.***)
頂禮老師:
所謂的「我」或「補特伽羅」,就是依蘊在施設處蘊之上所假⽴⽽有的。二者要相互觀待,如果是⾃⽅成⽴⽽有的話,那麼蘊和我就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異。因此,從我與蘊體上是自性成立的一或異的角度來觀察,就會發現自性成立的我是不存在,是完全找不到的。既然蘊體上施設的「我」不存在,那麼在「我」之上所施設的「我所」,就如同燒車的譬喻當然也不存在。所以大師說:當證達我無自性的時後,也會透過此力量來證達蘊體之上的我所也是無自性。
法我執包含「我」或「補特伽羅」施設處的諸蘊,如果聲聞、獨覺行者不能證達其為無自性,就是沒有證達法無我,對於補特伽羅無我也無法證達。如果心中生起顛倒的見解——執著色等諸法,都是自性成立的話,那麼在緣著五蘊的同時,我執就會產生,因為這種感受就是建立在五蘊之上的,所以《寶鬘論》說: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
對於「此說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的深廣意涵,感謝老師特別在這一講進行討論説明 。弟子學習到:應成派對於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函,主要是透過所緣境上的「差別事」來安立。破除補特伽羅的自性執就是人無我;破除蘊等諸法的自性執就是法無我,這是所空的差別事而不是所破的粗細。自續派以下的論師,則從所破的粗細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所謂人我執,是指對於所緣境補特伽羅,生起一種獨立、實有的執著;而法我執,則是對於一切法——例如同樣的所緣境補特伽羅,生起諦實(勝義)有的執著。因此,破除粗分的補特伽羅獨立實有,而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就不一定能證達法無我。要想證達法無我,就一定要破除細分的所破,也就是要證得諦實(勝義)空。這段討論的內函,弟子反覆聽老師的解説並回去翻《宗義》的內函,才寫下心得並請老師指導。
感恩老師的引導學習,將此心得回饋供養老師。回向老師法體安康宣講毗缽舍那的順緣具足違緣消除。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所謂的「我」或「補特伽羅」,就是依蘊在施設處蘊之上所假⽴⽽有的。二者要相互觀待,如果是⾃⽅成⽴⽽有的話,那麼蘊和我就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異。因此,從我與蘊體上是自性成立的一或異的角度來觀察,就會發現自性成立的我是不存在,是完全找不到的。既然蘊體上施設的「我」不存在,那麼在「我」之上所施設的「我所」,就如同燒車的譬喻當然也不存在。所以大師說:當證達我無自性的時後,也會透過此力量來證達蘊體之上的我所也是無自性。
法我執包含「我」或「補特伽羅」施設處的諸蘊,如果聲聞、獨覺行者不能證達其為無自性,就是沒有證達法無我,對於補特伽羅無我也無法證達。如果心中生起顛倒的見解——執著色等諸法,都是自性成立的話,那麼在緣著五蘊的同時,我執就會產生,因為這種感受就是建立在五蘊之上的,所以《寶鬘論》說:乃至有蘊執,爾時有我執。
對於「此說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的深廣意涵,感謝老師特別在這一講進行討論説明 。弟子學習到:應成派對於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函,主要是透過所緣境上的「差別事」來安立。破除補特伽羅的自性執就是人無我;破除蘊等諸法的自性執就是法無我,這是所空的差別事而不是所破的粗細。自續派以下的論師,則從所破的粗細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所謂人我執,是指對於所緣境補特伽羅,生起一種獨立、實有的執著;而法我執,則是對於一切法——例如同樣的所緣境補特伽羅,生起諦實(勝義)有的執著。因此,破除粗分的補特伽羅獨立實有,而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就不一定能證達法無我。要想證達法無我,就一定要破除細分的所破,也就是要證得諦實(勝義)空。這段討論的內函,弟子反覆聽老師的解説並回去翻《宗義》的內函,才寫下心得並請老師指導。
感恩老師的引導學習,將此心得回饋供養老師。回向老師法體安康宣講毗缽舍那的順緣具足違緣消除。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吳〇〇 2025-03-19 10:39:27 (j*******5@g***l.***)
感恩老師從應成派的角度,對比小乘以及大乘自續派以下的證達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差別。能夠全面的了解,而不是只是學習應成派的見解,開拓弟子的視野。
弟子的理解是, 從應成派的角度,能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就能證達法無我。 而自續派以下, 證達補特伽羅無我,不一定能證達法無我。 而對小乘的聲聞獨覺來說, 因為還有蘊執,所以無法證達我所無自性,自然也就不能證得補特伽羅無我。 而應成派與自續派以下的差別,來自於所破的不同。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正不正確? 祈請老師加持指導。自己也會反覆學習, 乃至繼續學習毘缽舍那,請您永恆的加持與攝受。
將反覆聽聞的善行與感恩心,供養師父老師, 希望能令您歡喜。 在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路上,感恩有您的一路相伴與不棄捨。 祈願 正法久住!善士久住!
弟子的理解是, 從應成派的角度,能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就能證達法無我。 而自續派以下, 證達補特伽羅無我,不一定能證達法無我。 而對小乘的聲聞獨覺來說, 因為還有蘊執,所以無法證達我所無自性,自然也就不能證得補特伽羅無我。 而應成派與自續派以下的差別,來自於所破的不同。
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正不正確? 祈請老師加持指導。自己也會反覆學習, 乃至繼續學習毘缽舍那,請您永恆的加持與攝受。
將反覆聽聞的善行與感恩心,供養師父老師, 希望能令您歡喜。 在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路上,感恩有您的一路相伴與不棄捨。 祈願 正法久住!善士久住!
蔡〇〇 2025-03-18 10:32:35 (b**********6@g***l.***)
禮敬具恩大悲上師:
我有對境時,憶念上師祈求加持,趕快背誦兜率眾神誦,覺得非常好,一切時處有師長的陪伴與關懷,定能平安走過困難,感謝有您,我敬愛的上師!
我有對境時,憶念上師祈求加持,趕快背誦兜率眾神誦,覺得非常好,一切時處有師長的陪伴與關懷,定能平安走過困難,感謝有您,我敬愛的上師!
劉〇〇 2025-03-18 06:22:45 (s***********1@g***l.***)
頂禮敬愛的大寶恩師:
今天才學習36講,因為前幾天回北部照顧生病的家人,回花蓮後,趕緊補課,不過,今天這講內容實在很難。弟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聽懂或者沒有聽懂?
前半段大概可以了解,就如同本講次標題所闡述「證達我無自性,就能證達我所無自性」,譬喻就是「猶如燒車,其支亦燒」。
除了引《明顯句論》外,宗大師也引《入中論釋》證成,緣著色蘊等施設處為有自性而成顛倒,就會有我執,所以「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
弟子在以上這段內容琢磨許久,前面說通達我無自性,就能證達我所無自性,後一段是否反過來說:如果無法證達我所無自性,也無法證達人無自性?
自續派以下是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粗分所破是「能獨立實有的我」(人無我)。細分所破是「諦實成立」(法無我);應成派則是從「差別事」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無論人我、法我,所破皆是「有自性」。
另外,弟子還有一個疑惑點,35講提到「五蘊無自性就是法無我」,但36講說「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但是補特伽羅的定義是「在自己的施設處五蘊或四蘊之上假立的我。」所以「法無我」的「法」究竟應該如何定義?「蘊體」和「我所」就是法無我的「法」嗎?還是除了補特伽羅外的一切法?
總之,弟子真的太過魯鈍,得認真再認真學習思惟才行!
敬祝老師與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今天才學習36講,因為前幾天回北部照顧生病的家人,回花蓮後,趕緊補課,不過,今天這講內容實在很難。弟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聽懂或者沒有聽懂?
前半段大概可以了解,就如同本講次標題所闡述「證達我無自性,就能證達我所無自性」,譬喻就是「猶如燒車,其支亦燒」。
除了引《明顯句論》外,宗大師也引《入中論釋》證成,緣著色蘊等施設處為有自性而成顛倒,就會有我執,所以「未達蘊無自性,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性故。」
弟子在以上這段內容琢磨許久,前面說通達我無自性,就能證達我所無自性,後一段是否反過來說:如果無法證達我所無自性,也無法證達人無自性?
自續派以下是從所破的粗細來區分,粗分所破是「能獨立實有的我」(人無我)。細分所破是「諦實成立」(法無我);應成派則是從「差別事」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無論人我、法我,所破皆是「有自性」。
另外,弟子還有一個疑惑點,35講提到「五蘊無自性就是法無我」,但36講說「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但是補特伽羅的定義是「在自己的施設處五蘊或四蘊之上假立的我。」所以「法無我」的「法」究竟應該如何定義?「蘊體」和「我所」就是法無我的「法」嗎?還是除了補特伽羅外的一切法?
總之,弟子真的太過魯鈍,得認真再認真學習思惟才行!
敬祝老師與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孫〇〇 2025-03-17 05:05:53 (k**9@r*s.***.**)
頂禮老師
「追求解脫者」──他找不到這樣一個「我」,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
因為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或者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都不合理,所以我一定不是自性成立的。
由於我的自性不可得,也就是找不到我的自性成立,因此施設為「我」的基礎的我所,也就是蘊體,也是絕對自性不可得,因為找不到五蘊的自性呀!
《明顯句論》證達我無自性的時候,也會透過證達我無自性的力量,證達我所蘊體無我,也就是無自性。
《入中論釋》中也說:「由於緣著我的施設處色等各自的體性,所以令內心成為顛倒。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因為對於施設我的基礎──蘊體,增益為自性成立而有所得的緣故。
《寶鬘論》中也說:『只要還有蘊執,那個時候他就有我執。』
大師解釋《寶鬘論》中這句話是說:如果還沒有證達蘊體無自性,就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自續派觀點
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所破有粗細的差別。
補特伽羅無我之上的所破就是「能獨立實有的我」。這就是粗分的所破。
而法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諦實成立」,這是細分的所破。
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
應成派觀點
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最主要是透過「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在補特伽羅之上的無自性,也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
感恩老師
弟子孫維政恭敬虔十
「追求解脫者」──他找不到這樣一個「我」,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
因為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或者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都不合理,所以我一定不是自性成立的。
由於我的自性不可得,也就是找不到我的自性成立,因此施設為「我」的基礎的我所,也就是蘊體,也是絕對自性不可得,因為找不到五蘊的自性呀!
《明顯句論》證達我無自性的時候,也會透過證達我無自性的力量,證達我所蘊體無我,也就是無自性。
《入中論釋》中也說:「由於緣著我的施設處色等各自的體性,所以令內心成為顛倒。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因為對於施設我的基礎──蘊體,增益為自性成立而有所得的緣故。
《寶鬘論》中也說:『只要還有蘊執,那個時候他就有我執。』
大師解釋《寶鬘論》中這句話是說:如果還沒有證達蘊體無自性,就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
自續派觀點
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的所破有粗細的差別。
補特伽羅無我之上的所破就是「能獨立實有的我」。這就是粗分的所破。
而法無我之上的所破是「諦實成立」,這是細分的所破。
證得補特伽羅無我,並不一定能夠證得法無我。
應成派觀點
在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時候,最主要是透過「差別事」,在這之上來安立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在補特伽羅之上的無自性,也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在非補特伽羅的法之上的無自性,就是法無我。
感恩老師
弟子孫維政恭敬虔十
蔡〇〇 2025-03-15 22:38:58 (t********h@g***l.***)
頂禮尊貴的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扼要提綱前ㄧ講內容再數度重複宣講內容,當沒聽過的理路ㄧ入耳根總因為不知道這是什麼而內心生起焦著,然後您再重點重複弟子隨即放掉不如理的念頭再跟上跟著聽就能夠更聽清一些,接著分出哪些還不清楚的就告訴自己再覆聽,不斷覆聽的經驗弟子知道一定會越來越清楚的,內心會安穩下來。感恩老師應機善巧說,感恩老師加持和教導,弟子在學習毘缽舍那學經典獲得的經驗是歡喜的篤定的,累積出堅定跟隨老師繼續學習空性的勇氣和誓願。
感恩老師扼要提綱前ㄧ講內容再數度重複宣講內容,當沒聽過的理路ㄧ入耳根總因為不知道這是什麼而內心生起焦著,然後您再重點重複弟子隨即放掉不如理的念頭再跟上跟著聽就能夠更聽清一些,接著分出哪些還不清楚的就告訴自己再覆聽,不斷覆聽的經驗弟子知道一定會越來越清楚的,內心會安穩下來。感恩老師應機善巧說,感恩老師加持和教導,弟子在學習毘缽舍那學經典獲得的經驗是歡喜的篤定的,累積出堅定跟隨老師繼續學習空性的勇氣和誓願。
彰師幸福廣論班*********** 2025-03-15 09:18:27 (i********h@o*****k.***)
感恩真如老師與諸善知識慈悲教導,老師在開示中提到:「由證達我無自性而證達我所無自性」,讓弟子對於無我法義有更深刻的體悟。
感恩佛法在世,使弟子能夠有機會聆聽正法,透過不斷觀察與思惟,深入理解「我」並非自性成立,亦即無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我」可得。老師慈悲引述《明顯句論》與《入中論釋》,闡明了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之理,讓我們認識到,若對「我」的施設基礎——五蘊執取為自性成立,則無法真正斷除對「我」的執著。
老師進一步解釋,應成派不以所破的粗細來區分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而是透過「差別事」來安立,並強調這兩者皆是在破除「有自性」的錯誤認知。這讓弟子深刻明白,唯有透過正確的觀察與思辨,才能真正證悟無自性之理,進而遠離顛倒執著。
祈請幫助弟子調伏內心相續,不斷精進修學正法,斷除蘊執與我執,最終圓滿證悟無我之智。亦祈請幫助弟子努力學習,期能發菩提心利己利他,為利有情勇猛精進。
最後,至心祈願老師與諸善知識長久住世,法輪常轉。我等學佛弟子發願學習與宏揚正法,誓願生生世世永不退心,直至究竟菩提!
感恩佛法在世,使弟子能夠有機會聆聽正法,透過不斷觀察與思惟,深入理解「我」並非自性成立,亦即無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我」可得。老師慈悲引述《明顯句論》與《入中論釋》,闡明了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之理,讓我們認識到,若對「我」的施設基礎——五蘊執取為自性成立,則無法真正斷除對「我」的執著。
老師進一步解釋,應成派不以所破的粗細來區分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而是透過「差別事」來安立,並強調這兩者皆是在破除「有自性」的錯誤認知。這讓弟子深刻明白,唯有透過正確的觀察與思辨,才能真正證悟無自性之理,進而遠離顛倒執著。
祈請幫助弟子調伏內心相續,不斷精進修學正法,斷除蘊執與我執,最終圓滿證悟無我之智。亦祈請幫助弟子努力學習,期能發菩提心利己利他,為利有情勇猛精進。
最後,至心祈願老師與諸善知識長久住世,法輪常轉。我等學佛弟子發願學習與宏揚正法,誓願生生世世永不退心,直至究竟菩提!
邱〇〇 2025-03-15 00:33:19 (j**********4@g***l.***)
敬禮上師.很感恩再度聽到老師開示的法音.内心非常的歡喜.也非常的期待.我也有如同老師所說的有做很多的善事.我也有治意防範自己的煩惱.雖然還是一直對境破功.但是我事後有用所學的各種教理來對治煩惱.今天這一講的內容完全跟我所學五大論宗義寶鬘的內容一模一樣.而且更加生動活潑簡潔有力扼要完整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透過對於補特伽羅的安立方式中觀應成派以及以下的宗義師相同還有不相同之處做一個簡要的辨析.就所破而言.一個是透過差別事通達我及我所無自性.另外一個就是粗細的差別來通達人無我及法無我.結論就是只要能夠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話.也能夠通達法無我.這對我的學習以及研討班的經營有很大幫助的緣故.也增添了一分我對師長的信心.希求老師再繼續為我做思惟引導.因為透過老師的修行體驗以及所分享師長功德精湛的理路四部宗義的辨析整合.鼓勵勉勵策勵關懷我.使我生起修學空性的歡喜心以及善法欲.也使我易於對師長修信念恩.這個是我獨自聞思所得不到的效果.
彭〇〇 2025-03-14 22:52:28 (c***********g@g***l.***)
所以,「我」是在五蘊之上假立的名言嗎?就好像「車子」是在輪子、引擎等之上假立的名言一樣?只不過,這個假立的名言「我」被無名顛倒的薩迦耶見所執取,所以顯得特別?
用焚毀車子來比喻證達「我」與「我所」無自性的過程,感覺很有畫面。「車子」這個名言在我看著它的所有支分漸漸被焚毀時,心中對於那是一台車的執取也漸漸消失了,而且是同時消失的。證達「我」與「我所」無自性的過程,是不是也可如此類比呢?
用焚毀車子來比喻證達「我」與「我所」無自性的過程,感覺很有畫面。「車子」這個名言在我看著它的所有支分漸漸被焚毀時,心中對於那是一台車的執取也漸漸消失了,而且是同時消失的。證達「我」與「我所」無自性的過程,是不是也可如此類比呢?
方〇〇 2025-03-14 22:37:24 (t********y@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由證達我無自性而證達我所無自性。幫助弟子學習到:
我性且不可得故
豈能有我所可得
於我通達無性時
亦能通達我所無
這段是講什麼?就是觀察者在一切情況中觀察的時候,很用功在觀察、努力觀察,追求解脫者──注意!你看他這個名字是「追求解脫者」──他找不到這樣一個「我」,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注意!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因為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或者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都不合理,所以我一定不是自性成立的。如果我是自性成立的,要嘛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要嘛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但一、異這兩方面都不合理,所以自然就會得出一個結論:自性成立的我並不存在,是完全找不到的!02:54
在這些施設處──蘊體當中,「既然沒有有自性的我本身,怎麼會有有自性的我所呢?」由於我的自性不可得,也就是找不到我的自性成立,因此施設為「我」的基礎的我所,也就是蘊體,也是絕對自性不可得,因為找不到五蘊的自性呀!
我們再看整體這兩段的解釋。大師引完了《明顯句論》這段文之後,就有解釋說:這段文是提到證達我無自性的時候,也會透過證達我無自性的力量,證達我所蘊體無我,也就是無自性。不僅《明顯句論》這麼說,《入中論釋》中也說:「由於緣著我的施設處色等各自的體性,所以令內心成為顛倒。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因為對於施設我的基礎──蘊體,增益為自性成立而有所得的緣故。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由證達我無自性而證達我所無自性。幫助弟子學習到:
我性且不可得故
豈能有我所可得
於我通達無性時
亦能通達我所無
這段是講什麼?就是觀察者在一切情況中觀察的時候,很用功在觀察、努力觀察,追求解脫者──注意!你看他這個名字是「追求解脫者」──他找不到這樣一個「我」,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注意!找不到自性成立的「我」,因為我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或者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都不合理,所以我一定不是自性成立的。如果我是自性成立的,要嘛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一,要嘛與蘊體是自性成立的異,但一、異這兩方面都不合理,所以自然就會得出一個結論:自性成立的我並不存在,是完全找不到的!02:54
在這些施設處──蘊體當中,「既然沒有有自性的我本身,怎麼會有有自性的我所呢?」由於我的自性不可得,也就是找不到我的自性成立,因此施設為「我」的基礎的我所,也就是蘊體,也是絕對自性不可得,因為找不到五蘊的自性呀!
我們再看整體這兩段的解釋。大師引完了《明顯句論》這段文之後,就有解釋說:這段文是提到證達我無自性的時候,也會透過證達我無自性的力量,證達我所蘊體無我,也就是無自性。不僅《明顯句論》這麼說,《入中論釋》中也說:「由於緣著我的施設處色等各自的體性,所以令內心成為顛倒。如果聲聞、獨覺沒有證達法無我,因此也不會證達補特伽羅無我,因為對於施設我的基礎──蘊體,增益為自性成立而有所得的緣故。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冼〇〇 2025-03-14 22:26:26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對不起,弟子忘記了 「差別事」意涵要努力重溫。今講很歡喜學習到對所破 「人無我」和 「法無我」理路,自續派 是從粗細分別, 而應成派是從 「有自性」去破所緣角度不同,是否代表證達 「我無自性」及 「法無自性」是同時呢?
祈願老師安康久住常轉法輪,不斷為弟子們與有情眾開示及教導,迴向正法久住恆光耀、般若住世、毗尼住世、吾等弟子乃至如母有情眾生生世世皆得師長三寶歡喜攝受,悉皆依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傳承顯道次第圓滿教法,為利眾生速成佛永不退轉依教奉行。
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效學。
弟子妙恩頂禮🙇🏻♀️🙇🏻♀️🙇🏻♀️🙇🏻♀️
對不起,弟子忘記了 「差別事」意涵要努力重溫。今講很歡喜學習到對所破 「人無我」和 「法無我」理路,自續派 是從粗細分別, 而應成派是從 「有自性」去破所緣角度不同,是否代表證達 「我無自性」及 「法無自性」是同時呢?
祈願老師安康久住常轉法輪,不斷為弟子們與有情眾開示及教導,迴向正法久住恆光耀、般若住世、毗尼住世、吾等弟子乃至如母有情眾生生世世皆得師長三寶歡喜攝受,悉皆依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傳承顯道次第圓滿教法,為利眾生速成佛永不退轉依教奉行。
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效學。
弟子妙恩頂禮🙇🏻♀️🙇🏻♀️🙇🏻♀️🙇🏻♀️
總共 24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