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〇〇 2023-08-09 23:07:49 (l*********i@g***l.***)
頂禮具悲上師尊者足:
這一講,聽著聽著,竟然升起了前所未有的歡喜心 .接續上一 講:
1第四種以世間道前行,非以出世間道前行的「一生所繫」的菩薩,他是在下一生即將成佛的最後有的時候,才會在相續中生起從加行道起的後四種道,所以,在「一生所繫」的時候尚未進入聖道.仍在那一生以世間道前行,也並不是說沒有證達無我的內涵。
2最後一次受生三有,所以稱為「最後有」,大乘的最後有,就是必定會成佛的那一生,菩薩一旦到了大乘的最後有,就代表這位菩薩這一生就會成佛;小乘的最後有,就是必定獲得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以上是相順小乘教典中的成佛方式,大乘的教典不是這樣承許的,大乘教典會承許一生所繫的菩薩一定是十地菩薩。不可能在一生所繫的時候還沒有登地.
3導師佛陀成就無上菩提,與麟喻獨覺証得阿羅漢果,皆以「第四靜慮邊際定」作為心所依,在一座上完成行進加行道後的四種道,此之前則是行進「順解脫分」,就是資糧道.
4為什麼資糧道是順解脫分呢?斷除煩惱障的滅諦是解脫,見道的時候所獲得的斷除遍計煩惱障的滅諦就是解脫的一分,所以稱為「解脫分」;資糧道隨順獲得見道時的滅諦,所以稱資糧道為「順解脫分」。
5一生補處的菩薩,雖未證得聖果的出家行者,都會在彌勒佛降臨的教法中獲得解脫的果位。多麼美好啊! 除了發心趣向大乘的菩薩以外,哇…那發心趣向大乘的菩薩何時得到無上菩提的果位呢?
以上精勤聞思功德回向:
所有善知識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弟子眾聞思修善願倍倍增勝.早日成就無上菩提果位.
弟子妙微至誠稽首禮
這一講,聽著聽著,竟然升起了前所未有的歡喜心 .接續上一 講:
1第四種以世間道前行,非以出世間道前行的「一生所繫」的菩薩,他是在下一生即將成佛的最後有的時候,才會在相續中生起從加行道起的後四種道,所以,在「一生所繫」的時候尚未進入聖道.仍在那一生以世間道前行,也並不是說沒有證達無我的內涵。
2最後一次受生三有,所以稱為「最後有」,大乘的最後有,就是必定會成佛的那一生,菩薩一旦到了大乘的最後有,就代表這位菩薩這一生就會成佛;小乘的最後有,就是必定獲得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以上是相順小乘教典中的成佛方式,大乘的教典不是這樣承許的,大乘教典會承許一生所繫的菩薩一定是十地菩薩。不可能在一生所繫的時候還沒有登地.
3導師佛陀成就無上菩提,與麟喻獨覺証得阿羅漢果,皆以「第四靜慮邊際定」作為心所依,在一座上完成行進加行道後的四種道,此之前則是行進「順解脫分」,就是資糧道.
4為什麼資糧道是順解脫分呢?斷除煩惱障的滅諦是解脫,見道的時候所獲得的斷除遍計煩惱障的滅諦就是解脫的一分,所以稱為「解脫分」;資糧道隨順獲得見道時的滅諦,所以稱資糧道為「順解脫分」。
5一生補處的菩薩,雖未證得聖果的出家行者,都會在彌勒佛降臨的教法中獲得解脫的果位。多麼美好啊! 除了發心趣向大乘的菩薩以外,哇…那發心趣向大乘的菩薩何時得到無上菩提的果位呢?
以上精勤聞思功德回向:
所有善知識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弟子眾聞思修善願倍倍增勝.早日成就無上菩提果位.
弟子妙微至誠稽首禮
鄭〇〇 2023-08-05 09:47:38 (h********1@g***l.***)
頂禮親愛的上師:這一講學到:一生所繫.其中有大乘的最後有和小乘的最後有,看到麟喻獨覺得特色,弟子覺得和自己蠻像的,所以就深深的懺悔,應該是自己過去生沒有常常發願要以大乘的動機來修行所養成的的心續.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就會成就佛果位,大乘的教典承許一生所繫的菩薩是十地菩薩,想一想十地菩薩的功德和彌勒菩薩的功德,就覺得修行真是充滿希望,因為我不足時菩薩會來幫我,只要我的心趣向皈依,佛菩薩就不會棄捨我,就向師父說的:只要你不放棄,我會陪你走完最後一程.
願 聖教廣弘 生生世世得師攝受 一切有情圓成無上菩提
弟子 妙瑩 至誠禮敬
願 聖教廣弘 生生世世得師攝受 一切有情圓成無上菩提
弟子 妙瑩 至誠禮敬
劉〇〇 2023-07-28 10:12:22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一生所繫」的菩薩,距成佛還間隔一生。大乘「最後有」,必定是成佛那一生。小乘「最後有」必定是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
佛陀、麟喻獨覺生起資糧道(順解脫分)》一座上生起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四種道都是以第四靜慮邊際定作為心所依,最終獲得菩薩果位。
「第四靜慮邊際定」是一種第四靜慮定,由於這樣的第四靜慮是增長的極致,所以稱為「邊際」
斷除煩惱障的滅諦是解脫,見道時所獲得的斷除遍計煩惱障的滅諦,就是解脫的一分,成「解脫分」,資糧道隨順獲得見道時的滅諦,所以成「順解脫分」。
以上名詞,常常出現在般若經,透過上師的解說清楚很多!
最後說到佛菩薩的心意,和師父一樣,只要我們願意,師父會陪我走上金剛寶座!
求您和師父生生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一生所繫」的菩薩,距成佛還間隔一生。大乘「最後有」,必定是成佛那一生。小乘「最後有」必定是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
佛陀、麟喻獨覺生起資糧道(順解脫分)》一座上生起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四種道都是以第四靜慮邊際定作為心所依,最終獲得菩薩果位。
「第四靜慮邊際定」是一種第四靜慮定,由於這樣的第四靜慮是增長的極致,所以稱為「邊際」
斷除煩惱障的滅諦是解脫,見道時所獲得的斷除遍計煩惱障的滅諦,就是解脫的一分,成「解脫分」,資糧道隨順獲得見道時的滅諦,所以成「順解脫分」。
以上名詞,常常出現在般若經,透過上師的解說清楚很多!
最後說到佛菩薩的心意,和師父一樣,只要我們願意,師父會陪我走上金剛寶座!
求您和師父生生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Y****** C*** 2023-07-26 04:58:57 (s********y@g***l.***)
頂禮恩師頂禮法師
深感一定要學下去。一天復一天,年復一年,自己懂的也越來越多一些。多串習一次,又比上一次再懂一點點,真的有增上生的感覺。所以!所以!弟子不能放棄啊
大小乘教典的解釋不一樣,宗大師都揀別清楚,好厲害。隨喜啊
謝謝老師為我們說故事,讓弟子對彌勒菩薩更熟悉。
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無論是到了何種境況 ,菩薩都會來幫我們!謝謝老師總是給我們希望,帶弟子修信念恩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深感一定要學下去。一天復一天,年復一年,自己懂的也越來越多一些。多串習一次,又比上一次再懂一點點,真的有增上生的感覺。所以!所以!弟子不能放棄啊
大小乘教典的解釋不一樣,宗大師都揀別清楚,好厲害。隨喜啊
謝謝老師為我們說故事,讓弟子對彌勒菩薩更熟悉。
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無論是到了何種境況 ,菩薩都會來幫我們!謝謝老師總是給我們希望,帶弟子修信念恩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湯〇〇 2023-07-23 22:54:59 (a*******6@y***o.**)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開示大小乘對於成佛方式不同之處,讓弟子理解了之前聽過的小乘行者會認為大乘非佛說,佛陀是大阿羅漢的說法。原來大小乘對於成佛方式的承許是這麼不同。感恩師父老師從無量劫來為弟子們種大乘習氣!弟子也有對照老師講的麟喻獨覺的特色來觀察自己,警惕自己要在因地種對因。
也感恩老師開示彌勒菩薩在人壽10歲的時候所行的利他事業,讓弟子想是不是佛菩薩就是這樣一直以大悲心關注著我們,在我們可以度化的時候就適時出現,就像廣論講的佛的業功德一樣:「此復由於所化之別,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遠離衰損,定作一切所應作事。」弟子現在所會遇的已經是佛陀給我最圓滿的了,若想再進一步,一定要在自己的緣起點增上希求和努力種因!
感恩上師三寶和大寶僧團賜與殊勝聞思修環境!
弟子英華虔誠合十頂禮
感恩老師開示大小乘對於成佛方式不同之處,讓弟子理解了之前聽過的小乘行者會認為大乘非佛說,佛陀是大阿羅漢的說法。原來大小乘對於成佛方式的承許是這麼不同。感恩師父老師從無量劫來為弟子們種大乘習氣!弟子也有對照老師講的麟喻獨覺的特色來觀察自己,警惕自己要在因地種對因。
也感恩老師開示彌勒菩薩在人壽10歲的時候所行的利他事業,讓弟子想是不是佛菩薩就是這樣一直以大悲心關注著我們,在我們可以度化的時候就適時出現,就像廣論講的佛的業功德一樣:「此復由於所化之別,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遠離衰損,定作一切所應作事。」弟子現在所會遇的已經是佛陀給我最圓滿的了,若想再進一步,一定要在自己的緣起點增上希求和努力種因!
感恩上師三寶和大寶僧團賜與殊勝聞思修環境!
弟子英華虔誠合十頂禮
沈〇〇 2023-07-21 11:40:35 (s**********3@g***l.***)
廣論止觀初探0140_今生以世間道前行的四種補特伽羅(二)
頂禮大寶恩師:
在今天的課程中覺得有些吃力,因為許多的名詞還是不懂,但反覆聽聞後練習總結又覺得很開心,因為今天學到了什麼是「一生所繫的菩薩」~成佛的前一生,還不是聖者,還在資糧道上( 這是小乘的說法,大乘不承許)。學習到什麼是「最後有」~大乘的佛陀及小乘的阿羅漢果,在這一生同時生起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老師您舉彌勒菩薩時就更清楚知道,想到我們每年參加迎慈尊時,都被教導要在彌勒菩薩前發大願,弟子之前都說:希望能在彌勒菩薩降臨時,能在您座下聽法、出家,得您攝受。想希求老師教導弟子們應該要如何發願?
聽到上師說:「只要我們這個心一直趣向這樣的皈依,佛菩薩怎麼會捨棄我們呢?」覺得很感動!覺得很幸福!覺得不要害怕!因為我們是佛弟子,有非常大的靠山!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
祈請上師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2023.07.21
頂禮大寶恩師:
在今天的課程中覺得有些吃力,因為許多的名詞還是不懂,但反覆聽聞後練習總結又覺得很開心,因為今天學到了什麼是「一生所繫的菩薩」~成佛的前一生,還不是聖者,還在資糧道上( 這是小乘的說法,大乘不承許)。學習到什麼是「最後有」~大乘的佛陀及小乘的阿羅漢果,在這一生同時生起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老師您舉彌勒菩薩時就更清楚知道,想到我們每年參加迎慈尊時,都被教導要在彌勒菩薩前發大願,弟子之前都說:希望能在彌勒菩薩降臨時,能在您座下聽法、出家,得您攝受。想希求老師教導弟子們應該要如何發願?
聽到上師說:「只要我們這個心一直趣向這樣的皈依,佛菩薩怎麼會捨棄我們呢?」覺得很感動!覺得很幸福!覺得不要害怕!因為我們是佛弟子,有非常大的靠山!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
祈請上師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2023.07.21
許〇〇 2023-07-20 00:51:39 (t******6@m*3.****.**.***.**)
禮敬老師:
一. 一生所繫菩薩: <一生補處菩薩>。
距離成佛還間隔一生,在下一生<最後有>才會在相續中生起從加行道起的後四種
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在成佛的前一生還不會生起聖道,並不是說沒有證達無我。
二. 最後有: 必定獲得涅槃的那一生,最後一次受生三有。
大乘<最後有> 必定會成佛的那一生;小乘<最後有> 必定獲得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
三. 依據:
《俱舍論》:導師佛陀與麟喻獨覺從暖位直至各自的菩提之間,是以「第四靜慮邊際定」
作為所依,從加行道暖位以上,都是在一座上完成所有的四種道;在此之前則是順解
脫分 (資糧道)。
麟喻獨覺: 像麒麟只有一隻角,或者喜歡獨處。
本性煩惱輕微,不喜歡嘈雜,喜歡獨處,但是悲心微弱,無法廣行利他,在最後有時
自己證悟真理,自己覺悟。
在資糧道經過一百大劫積聚資糧,在最後有時,就獲得四種道。
<第四靜慮邊際> 定: 是一種第四靜慮定。
藏文<邊> 極致,<際> 增長。第四靜慮是增長的極致,故稱「邊際」。
《俱舍論》:修行者順著次第,從欲界心進入第一靜慮心,第二靜慮、第三靜慮……,
乃至有頂心;之後再逆著從有頂心再進入無所有處心,乃至回欲界心。
之後再次從欲界心進入第一靜慮心…第四靜慮心,這是「為一切地遍所隨順」。
加行道一座者: 導師佛陀與麟喻獨覺從加行道一座禪定中生起了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
道這四種道。在此之前則是生起順解脫分。
順解脫分: 資糧道,隨順獲得見道時的滅諦。
解脫分: 斷除煩惱障的滅諦是解脫,見道時所獲得斷除遍計煩惱障的滅諦就是解脫一分。
宗大師: 這種安立,符順《俱舍論》小乘教典中成佛方式,並不是聖者無著論師自己承許。
四. 彌勒菩薩: 現正在兜率天,當來下生成佛。
他還要再投生一次就會成佛的菩薩,稱一生所繫菩薩,或一生補處菩薩。
<最後有> :就不是一生所繫、一生補處了。
<一生所繫>: 小乘教典沒有生起聖道。
大乘的教典承許是十地菩薩。不可能在一生所繫時還沒有登地。
五. 彌勒菩薩降世:
《師師相承傳》釋迦牟尼佛教法住世五千年,到最後期眾生愚癡,隨煩惱轉,互相殘害,完全造作惡業。福報越來越少,人壽慢慢減到十歲。饑饉劫、瘟疫劫、刀兵劫都漸次地出現。一切眾生如同身處地獄一般,受種種的殘害和痛苦。
那時彌勒出世!他身長一肘,披著法衣,具足威儀,全身放光。
眾生見到至尊彌勒威儀,生起敬仰。問說:您的色身如此美妙,是怎麼修成?」
彌勒答:「我是修忍辱而得。你們應該斷離鬥爭,修習忍辱吧!」
由於彌勒的加持力,眾生都修忍辱,福報增長,人壽也漸漸增長,到了人壽八萬歲彌勒菩薩會降世,示現成佛。到那時我們不會說:「啊!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六. 老師叮囑:
在佛教法中出家,但沒證果的行者,除了發心趣向大乘菩薩以外,都會在彌勒佛的教法中獲得解脫。這個一生補處的菩薩非常地美好!所以要好好地聽聞教典,努力修行,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你看人壽已經都剩那麼短,菩薩都來幫我們。生命是有希望的,所以要種善因,修布施、持戒、忍辱等
一. 一生所繫菩薩: <一生補處菩薩>。
距離成佛還間隔一生,在下一生<最後有>才會在相續中生起從加行道起的後四種
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在成佛的前一生還不會生起聖道,並不是說沒有證達無我。
二. 最後有: 必定獲得涅槃的那一生,最後一次受生三有。
大乘<最後有> 必定會成佛的那一生;小乘<最後有> 必定獲得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
三. 依據:
《俱舍論》:導師佛陀與麟喻獨覺從暖位直至各自的菩提之間,是以「第四靜慮邊際定」
作為所依,從加行道暖位以上,都是在一座上完成所有的四種道;在此之前則是順解
脫分 (資糧道)。
麟喻獨覺: 像麒麟只有一隻角,或者喜歡獨處。
本性煩惱輕微,不喜歡嘈雜,喜歡獨處,但是悲心微弱,無法廣行利他,在最後有時
自己證悟真理,自己覺悟。
在資糧道經過一百大劫積聚資糧,在最後有時,就獲得四種道。
<第四靜慮邊際> 定: 是一種第四靜慮定。
藏文<邊> 極致,<際> 增長。第四靜慮是增長的極致,故稱「邊際」。
《俱舍論》:修行者順著次第,從欲界心進入第一靜慮心,第二靜慮、第三靜慮……,
乃至有頂心;之後再逆著從有頂心再進入無所有處心,乃至回欲界心。
之後再次從欲界心進入第一靜慮心…第四靜慮心,這是「為一切地遍所隨順」。
加行道一座者: 導師佛陀與麟喻獨覺從加行道一座禪定中生起了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
道這四種道。在此之前則是生起順解脫分。
順解脫分: 資糧道,隨順獲得見道時的滅諦。
解脫分: 斷除煩惱障的滅諦是解脫,見道時所獲得斷除遍計煩惱障的滅諦就是解脫一分。
宗大師: 這種安立,符順《俱舍論》小乘教典中成佛方式,並不是聖者無著論師自己承許。
四. 彌勒菩薩: 現正在兜率天,當來下生成佛。
他還要再投生一次就會成佛的菩薩,稱一生所繫菩薩,或一生補處菩薩。
<最後有> :就不是一生所繫、一生補處了。
<一生所繫>: 小乘教典沒有生起聖道。
大乘的教典承許是十地菩薩。不可能在一生所繫時還沒有登地。
五. 彌勒菩薩降世:
《師師相承傳》釋迦牟尼佛教法住世五千年,到最後期眾生愚癡,隨煩惱轉,互相殘害,完全造作惡業。福報越來越少,人壽慢慢減到十歲。饑饉劫、瘟疫劫、刀兵劫都漸次地出現。一切眾生如同身處地獄一般,受種種的殘害和痛苦。
那時彌勒出世!他身長一肘,披著法衣,具足威儀,全身放光。
眾生見到至尊彌勒威儀,生起敬仰。問說:您的色身如此美妙,是怎麼修成?」
彌勒答:「我是修忍辱而得。你們應該斷離鬥爭,修習忍辱吧!」
由於彌勒的加持力,眾生都修忍辱,福報增長,人壽也漸漸增長,到了人壽八萬歲彌勒菩薩會降世,示現成佛。到那時我們不會說:「啊!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六. 老師叮囑:
在佛教法中出家,但沒證果的行者,除了發心趣向大乘菩薩以外,都會在彌勒佛的教法中獲得解脫。這個一生補處的菩薩非常地美好!所以要好好地聽聞教典,努力修行,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你看人壽已經都剩那麼短,菩薩都來幫我們。生命是有希望的,所以要種善因,修布施、持戒、忍辱等
吳〇〇 2023-07-19 20:42:06 (j*******5@g***l.***)
感恩老師為我們講解俱舍論當中,小乘經典 一生補處的菩薩是如何在最後有成佛。 雖然一開始聽到很多名詞不熟悉,比如說第四靜慮邊際定,還有順解脫分等等, 透由反複聽,慢慢也就不那麼吃力。 也要感恩老師如此清晰的一層一層幫我們解釋。
另外,聽到師師相承傳當中彌勒菩薩是如何成佛, 也是特別感動,覺得有希望。 想到人壽10歲的時候,自己該如何自處,就覺得黑暗。 但是聽到老師提醒我們要皈依,要多種善因,就覺得有方向。 心裡生起一種力量要好好依靠善知識,好好的學習。
將聽聞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也希望能生生世世得到您的加持攝受,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另外,聽到師師相承傳當中彌勒菩薩是如何成佛, 也是特別感動,覺得有希望。 想到人壽10歲的時候,自己該如何自處,就覺得黑暗。 但是聽到老師提醒我們要皈依,要多種善因,就覺得有方向。 心裡生起一種力量要好好依靠善知識,好好的學習。
將聽聞的善行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也希望能生生世世得到您的加持攝受,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林〇〇 2023-07-18 12:04:23 (f******8@g***l.***)
頂禮大寶恩師:
一週一講的開示不知不覺地快要到奢摩他的最後一頁了,感恩老師不辭辛勞地為弟子宣說,為眾生指引止觀雙修之路,非常期待毗缽舍那的到來。
在140講弟子學習到「一生所繫」及「最後有」的涵義,還有很特別的「麟喻菩提」即是麟喻獨覺。晨間共學時,昇霖師兄叮嚀我們---麟喻獨覺還是有悲心只是微弱,無法廣行利他,要小心作意不可不敬。感謝老師的善巧總說,弟子才能對資糧道是因隨順獲得見到的滅諦,故稱「順解脫分」,小乘俱舍論安立之後從加行道一座上就升起見道、修道、無學道。現在弟子體會到也要理解小乘,才能無誤地趣入大乘,感謝多聞廣博的宗大師教法,更感謝師長殷殷的說法深恩。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一週一講的開示不知不覺地快要到奢摩他的最後一頁了,感恩老師不辭辛勞地為弟子宣說,為眾生指引止觀雙修之路,非常期待毗缽舍那的到來。
在140講弟子學習到「一生所繫」及「最後有」的涵義,還有很特別的「麟喻菩提」即是麟喻獨覺。晨間共學時,昇霖師兄叮嚀我們---麟喻獨覺還是有悲心只是微弱,無法廣行利他,要小心作意不可不敬。感謝老師的善巧總說,弟子才能對資糧道是因隨順獲得見到的滅諦,故稱「順解脫分」,小乘俱舍論安立之後從加行道一座上就升起見道、修道、無學道。現在弟子體會到也要理解小乘,才能無誤地趣入大乘,感謝多聞廣博的宗大師教法,更感謝師長殷殷的說法深恩。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易〇〇 2023-07-17 12:37:48 (y********8@g***l.***)
頂禮大寶恩師:
親愛的老師,真的快學完了,就在一週又一週的持續下,時間如果拿來學習,就累積了一段聽聞的法,如果輕忽它,就浪費掉了。幸好您長期為我們說法,而且都是輕薄短小,經過您費心思惟,讓我們好吸收消化內容。讓我們常常提得起心力,不要放棄。我們才能真正學完一個東西。非常感恩您。
最近天氣變得好熱,想要做什麼都得提很大的心力,就會想到地球被破壞發燒了,將來我們怎麼辦? 剛好聽到您說彌勒菩薩會在我們人壽10歲的時候也會來救我們,您提醒弟子,佛菩薩會永遠永遠的幫忙眾生幫忙我們,聽了以後覺得好安慰,是弟子更要努力修皈依,效學佛菩薩利益眾生的那種心量。
另外是 這裡面講了小乘教典中,跟大乘,菩薩成佛的方式不同,這個內容弟子在地道和宗義寶鬘,有學習到相關概念。非常謝謝您為弟子開設學制,打下了學習的基礎,能漸次吸收更多,學習更多。非常感恩您的遠見與攝受。
祈請您能親自來到台灣,攝受我們。
祈請您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易奉萱 頂禮老師
親愛的老師,真的快學完了,就在一週又一週的持續下,時間如果拿來學習,就累積了一段聽聞的法,如果輕忽它,就浪費掉了。幸好您長期為我們說法,而且都是輕薄短小,經過您費心思惟,讓我們好吸收消化內容。讓我們常常提得起心力,不要放棄。我們才能真正學完一個東西。非常感恩您。
最近天氣變得好熱,想要做什麼都得提很大的心力,就會想到地球被破壞發燒了,將來我們怎麼辦? 剛好聽到您說彌勒菩薩會在我們人壽10歲的時候也會來救我們,您提醒弟子,佛菩薩會永遠永遠的幫忙眾生幫忙我們,聽了以後覺得好安慰,是弟子更要努力修皈依,效學佛菩薩利益眾生的那種心量。
另外是 這裡面講了小乘教典中,跟大乘,菩薩成佛的方式不同,這個內容弟子在地道和宗義寶鬘,有學習到相關概念。非常謝謝您為弟子開設學制,打下了學習的基礎,能漸次吸收更多,學習更多。非常感恩您的遠見與攝受。
祈請您能親自來到台灣,攝受我們。
祈請您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易奉萱 頂禮老師
孫〇〇 2023-07-17 04:23:13 (k**9@r*s.***.**)
頂禮老師
最近常因為聽到戰爭、瘟疫的消息,感到擔憂。
聽到光明劫彌勒菩薩出世的故事,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
所以勉勵自己要好好地聽聞教典,努力地修行,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
感恩老師
弟子維政虔十
最近常因為聽到戰爭、瘟疫的消息,感到擔憂。
聽到光明劫彌勒菩薩出世的故事,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
所以勉勵自己要好好地聽聞教典,努力地修行,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
感恩老師
弟子維政虔十
劉〇〇 2023-07-17 02:46:17 (s***********1@g***l.***)
頂禮敬愛的大寶恩師:
弟子今天才有時間學習140講,覺得很開心,上週家人回花蓮過暑假,生活很忙碌,今天上班,反倒有空可以聽法,深深感覺學法真是歡喜快樂、清涼無比啊。
今天這講也解答了弟子的疑惑,原來大小乘宗義對於成佛的過程有不同的見解,因此對於成就聖道就有不同解讀,如此弟子於上一講的疑惑便豁然開朗,很謝謝老師!
《俱舍論》說:「佛麟喻菩提,定際依一遍,前順解脫分。」老師在這一段精細的講解,讓弟子收穫多多,原來在「加行道一座間」,可以依「第四靜慮邊際定」從欲界心到有頂心順逆來回,也就是「為一切地遍所隨順」,一座間生起從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四種道,之前是「資糧道」,是隨順獲得見道的滅諦,所以稱為「順解脫分」,以上這段雖屬於《俱舍論》小乘宗義,但經由老師細細說明,讓弟子對於經典中佛法名相更熟悉其內涵,例如「麟喻」、「定際」、「順解脫分」,如此在讀誦經論時,更能趣入法義,想到這裡,又更加開心了!
當然老師為我們描述了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及最後降世成佛的殊勝故事,弟子覺得十分神奇,但內心不禁聯想,我們發大乘菩提心,以後還是要輪迴娑婆世界救度眾生,那再過2500年,世人福報銳減,各種劫難出現,人壽也開始減少,如果那時弟子不堪娑婆痛苦,會不會造作可怕罪業,該如何是好?菩薩和師父、老師會一直守護弟子身邊嗎?心力羸劣的弟子非常須要菩薩與師長的加持守護啊!祈求自己永不退道心,永不怕挫折與痛苦才好!
敬祝老師和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弟子今天才有時間學習140講,覺得很開心,上週家人回花蓮過暑假,生活很忙碌,今天上班,反倒有空可以聽法,深深感覺學法真是歡喜快樂、清涼無比啊。
今天這講也解答了弟子的疑惑,原來大小乘宗義對於成佛的過程有不同的見解,因此對於成就聖道就有不同解讀,如此弟子於上一講的疑惑便豁然開朗,很謝謝老師!
《俱舍論》說:「佛麟喻菩提,定際依一遍,前順解脫分。」老師在這一段精細的講解,讓弟子收穫多多,原來在「加行道一座間」,可以依「第四靜慮邊際定」從欲界心到有頂心順逆來回,也就是「為一切地遍所隨順」,一座間生起從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四種道,之前是「資糧道」,是隨順獲得見道的滅諦,所以稱為「順解脫分」,以上這段雖屬於《俱舍論》小乘宗義,但經由老師細細說明,讓弟子對於經典中佛法名相更熟悉其內涵,例如「麟喻」、「定際」、「順解脫分」,如此在讀誦經論時,更能趣入法義,想到這裡,又更加開心了!
當然老師為我們描述了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及最後降世成佛的殊勝故事,弟子覺得十分神奇,但內心不禁聯想,我們發大乘菩提心,以後還是要輪迴娑婆世界救度眾生,那再過2500年,世人福報銳減,各種劫難出現,人壽也開始減少,如果那時弟子不堪娑婆痛苦,會不會造作可怕罪業,該如何是好?菩薩和師父、老師會一直守護弟子身邊嗎?心力羸劣的弟子非常須要菩薩與師長的加持守護啊!祈求自己永不退道心,永不怕挫折與痛苦才好!
敬祝老師和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蔡〇〇 2023-07-15 23:18:47 (t********h@g***l.***)
頂禮尊貴的大寶恩師:
弟子將您送給弟子的大禮——「菩提道次第攝頌」恭敬抄寫並逐句讀誦,這是弟子每回背誦新的經文的前行準備,因為眼力退化字太小或是看手機實在非常吃力,然而弟子喜歡背書,為了累積資糧善供養您,為了生生世世將現觀明現內心,無論起步多低弟子願意克服不怕難,祈求老師能夠歡喜攝受。一面恭讀原文一面領受大師師父老師無上加持,大師所造菩提道次第這麼美,想起師父對道次第的讚嘆,此時內心也隨之讚嘆而莊嚴,由於師父老師攝受引領,弟子在此生能成熟為能聞思道次第對道次第生起信心渴仰,此等深恩弟子唯有認真學習道次第來報答。
自從老師您宣講止觀初探,弟子就聽老師的話老老實實一遍遍複聽然後寫心得,兩年多來很大的收穫是老師您拉近弟子與經典的距離感,老師的善巧說讓弟子在每次聽聞心甘情願勉強自己的心歡喜地安住聽聞練成習慣,現在面對經典能夠靜下心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別開煩煩惱惱敞徉在大師的著作老師的講說裡歡喜離憂,感恩大師師父老師出現在弟子的生命裡領著弟子陪伴著弟子,弟子感覺親近善知識親近教典生命體現出價值,夫復何求!
弟子將您送給弟子的大禮——「菩提道次第攝頌」恭敬抄寫並逐句讀誦,這是弟子每回背誦新的經文的前行準備,因為眼力退化字太小或是看手機實在非常吃力,然而弟子喜歡背書,為了累積資糧善供養您,為了生生世世將現觀明現內心,無論起步多低弟子願意克服不怕難,祈求老師能夠歡喜攝受。一面恭讀原文一面領受大師師父老師無上加持,大師所造菩提道次第這麼美,想起師父對道次第的讚嘆,此時內心也隨之讚嘆而莊嚴,由於師父老師攝受引領,弟子在此生能成熟為能聞思道次第對道次第生起信心渴仰,此等深恩弟子唯有認真學習道次第來報答。
自從老師您宣講止觀初探,弟子就聽老師的話老老實實一遍遍複聽然後寫心得,兩年多來很大的收穫是老師您拉近弟子與經典的距離感,老師的善巧說讓弟子在每次聽聞心甘情願勉強自己的心歡喜地安住聽聞練成習慣,現在面對經典能夠靜下心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別開煩煩惱惱敞徉在大師的著作老師的講說裡歡喜離憂,感恩大師師父老師出現在弟子的生命裡領著弟子陪伴著弟子,弟子感覺親近善知識親近教典生命體現出價值,夫復何求!
胡〇〇 2023-07-15 03:15:36 (a*****3@y***o.***.**)
頂禮 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開示:1.大乘的最後有,就代表這位菩薩這一生就會成佛;小乘的最後有,就是必定獲得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由於是最後一次受生三有,所以稱為「最後有」。2《俱舍論》中說:導師佛陀與麟喻獨覺直至各自的菩提之間,心所依是以「第四靜慮邊際定」作為所依,從加行道一座以上,都是在一座上完成行進所有的四種道;在此之前則是行進順解脫分,就是資糧道。3.大乘的教典不是這樣承許的,大乘教典會承許一生所繫的菩薩一定是十地菩薩。4.佛菩薩承許有情界未空,他都永遠、永遠會幫忙眾生、幫忙我們。只要我們這個心一直趣向這樣的皈依,佛菩薩怎麼會捨棄我們呢?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努力,透過種善因,比如說透過忍辱、透過布施等等,持淨戒,認真地修行還是可以改變生命的。
弟子 胡春福 頂禮
感恩 老師開示:1.大乘的最後有,就代表這位菩薩這一生就會成佛;小乘的最後有,就是必定獲得小乘阿羅漢果的那一生,由於是最後一次受生三有,所以稱為「最後有」。2《俱舍論》中說:導師佛陀與麟喻獨覺直至各自的菩提之間,心所依是以「第四靜慮邊際定」作為所依,從加行道一座以上,都是在一座上完成行進所有的四種道;在此之前則是行進順解脫分,就是資糧道。3.大乘的教典不是這樣承許的,大乘教典會承許一生所繫的菩薩一定是十地菩薩。4.佛菩薩承許有情界未空,他都永遠、永遠會幫忙眾生、幫忙我們。只要我們這個心一直趣向這樣的皈依,佛菩薩怎麼會捨棄我們呢?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努力,透過種善因,比如說透過忍辱、透過布施等等,持淨戒,認真地修行還是可以改變生命的。
弟子 胡春福 頂禮
陳〇〇 2023-07-14 23:19:36 (w**************y@g***l.***)
頂禮老師,謝謝老師說法,為我們解釋最後這一種今生以世間道前行的補特伽羅的內容。自己讀的時候,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還在廣論課本上打了一個問號註記。跟著首播聽的當下,也還在問號當中,原來俱舍是這樣解釋的,雖然很想再問下去,但是老師緊接著講了彌勒菩薩,立即轉換所緣,打起精神,來聽彌勒菩薩。「 釋迦佛的教法中出家,但還沒有證得聖果的那種行者,除了發心趣向大乘的菩薩以外,都會在彌勒佛的教法中獲得解脫的果位。」「這個一生補處的菩薩非常地美好!所以大家要好好地聽聞教典,努力地修行,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苦難而絕望。」弟子愚鈍,老師是在說,一生補處的菩薩,是彌勒菩薩嗎? 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行世間道,幫助我們,老師在講最後一種補特伽羅的美好嗎? 懇請老師解惑。
感恩老師說法!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說法!
祈願老師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謝〇〇 2023-07-14 23:14:13 (a*****5@g***l.***)
敬禮老師
一生所系之菩薩 尚未進入聖者位 故名現為世間行 非未通達無我義
最後有起四種道 一座中依邊際定 究竟獲得涅槃位 此依小乘之宗義
牟尼教法住五千 末法人壽僅十年 眾生如身處地獄 至尊彌勒出於世
勤利眾生不厭倦 故為有情之所依 如是若能不捨棄 依教修行獲樂極
祈願老師講述毗婆舍那違緣淨除 順緣增長
弟子 合十
一生所系之菩薩 尚未進入聖者位 故名現為世間行 非未通達無我義
最後有起四種道 一座中依邊際定 究竟獲得涅槃位 此依小乘之宗義
牟尼教法住五千 末法人壽僅十年 眾生如身處地獄 至尊彌勒出於世
勤利眾生不厭倦 故為有情之所依 如是若能不捨棄 依教修行獲樂極
祈願老師講述毗婆舍那違緣淨除 順緣增長
弟子 合十
林〇〇 2023-07-14 22:23:10 (s***********1@g***l.***)
感謝老師今天帶我們學習大小乘對於一生補處菩薩承許的差異,及對於最後有,也有進一步的認識,對於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的到來也充滿希望,只要把握眼前積極種善因,那麼一步步按照學制的學習道次第,佛菩薩們的悲心一定要渡化我們成就佛果位,如同老師和師父一般,總帶給弟子們光明的力量!!很感謝老師再再堅忍著身心的疲累為我們說法,示現光光明之路,祈請老師一定要為法保重法體,祈願生生世世都能沐浴在祢的慈悲恩光中,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冼〇〇 2023-07-14 22:16:48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今講學習十分感恩,看見到無限生命無限希望,因為再再加深加廣認識到現今會住世五千年的釋迦牟尼佛及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乃至「一生所繫」的菩薩們,是不會捨棄我們受苦難如母有情眾生,所以弟子要更努力修圓滿對師長三寶依止法,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念念心續對師長三寶永恆虔誠皈依,誓要學好修證得圓滿教證二法依教奉行作一切善因盡報佛恩、盡報師恩、盡報三寶恩、盡報眾生恩,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今講學習十分感恩,看見到無限生命無限希望,因為再再加深加廣認識到現今會住世五千年的釋迦牟尼佛及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乃至「一生所繫」的菩薩們,是不會捨棄我們受苦難如母有情眾生,所以弟子要更努力修圓滿對師長三寶依止法,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念念心續對師長三寶永恆虔誠皈依,誓要學好修證得圓滿教證二法依教奉行作一切善因盡報佛恩、盡報師恩、盡報三寶恩、盡報眾生恩,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總共 18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