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鳳山寺版 第六十六卷 一百八十四頁繼續上一堂課的,上一堂課那麼就講到十二緣起當中「第二支分略攝」當中。那麼這個支分略攝的第二部分就分四相、三相,就是因為這個從十二支當中簡單地來說分兩重因果,三世、兩重。第一重,能引所引是一重,那麼這個「能引所引」當中,這個那一重的因果,從因到果一共有四個主要的特徵,就是上一堂已經講的四相。那麼再下面就是「能生所生」這一重因果,這一重因果當中只有三種狀態。我們先看一下這個文,再比較一下這兩者的差別。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 這是這一重因果當中,一共有三種特徵: 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 那就是能生,也可以說拿什麼東西去生,這是愛、取。 二何為所生, 上面這個是能生是愛、取,所生呢? 謂生老死。 第二個。 三如何而生, 它怎麼生呢? 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它怎麼從這個能生到所生呢?就是說由於前面這個行,無明之行所感的這個因位識,這個因位識它為什麼會感因位識,說無明的行在熏那個識,所以把這個在識田當中,平常我們說識田當中熏習一個感生下一世的這個種子。這個種子已經有了,然後經過這個愛、取的滋潤,所謂「潤此」,經過這個愛、取(愛、取是個能生)滋潤前面所積下來的這個業習氣,結果這個業習氣它又使它活動了,就會慢慢、慢慢地變成功強而有力,然後到最後力量強到下一世會感果。所以這個是怎麼會從能生到所生的轉變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能生、所生。 現在我們看能引、所引這個,跟這個能生、所生的這個關係看一看。前面這個能引當中也是一個能引、所引,然後能生當中一個能生、所生,都是從因到果。大家看一下那個文,我們不妨注意一下。然後這個能引當中叫「如何而引」,這個「如何而引」這一支,跟這個能生這支「如何而生」,這個位置相同的,大家注意,位置是相同的。然後我們不妨看那個能引所引這個,能引所引它是前面那個四相,「第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下面第四所引,「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它下面是不是遇到「愛等能生」哪?可是那個時候,在前面那個能引當中有沒有愛等這些東西,有沒有?還沒有。所以它之所以要感得的,還是要遇到愛等能生,那這個愛在哪裡呢?在下面這個能生、所生當中,就愛、取來生它的。 現在那個四相、三相的差別,我們首先把這個兩重因果當中這個整個的過程,我們先把它了解。所以先把十二支當中各支所處的位置了解認識了以後,回過頭來我們再仔細地,或者已經了解,如果不太了解,我們再這兩個對比的話,漸漸先把這個文字弄懂。或者的話,我們總有一個方法,或者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去舉一些例子。當你透過這兩個漸漸多去思惟觀察的話,那我們就會確實地了解,一切所現起的現象無非是如此因感如此果。這個不僅僅是說「哦,如此因感如此果」,為什麼這個因會轉變到這個果過程當中整個的過程,它一定的次第,我們就了解得清清楚楚。那現在我們先把那個文,把這一段看完。繼續下去,「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剛才已經講過了。現在下面引那個經論上面: 《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 那經過了這個能、所生以後,「生」起來了,生起來以後就是能生是愛、取,所生就是生。那麼一有了「生」,他一定緊跟著下去就「老死」就跟著來,當然有很多人根本沒有經過老這一關;有很多人在胎裡面就死了,有從剛出來就死了,就這樣。那麼所以「老」不立為專門的一支,但是老的確是我們普通一般人都會感得、看得見的,所以老跟死是連在一塊兒的。那個有了生,那麼它一定就馬上有這個過患。這個理論了解了,然後下面我們看: 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 我們了解了整個的十二因緣怎麼樣從無明一直到老死,可在這個裡邊還是有差別的,雖然同樣的輪轉生死,有的人在惡道,有的人到善道。那麼原因呢?因為這個無明本身它有兩種愚,無明就是對事情看不見真相了,一個不了解由業感果的這個因果緣起的必然道理,我們稱它為叫「業果愚」;進一步,我們對於為什麼一切的事相,都是會業到感果真正的特徵,所謂「真實義愚」。因為所有的萬事萬物它本性都是空的,所謂「空性」,這個一切事情的現起都是緣起。我們眼前的好壞、苦樂,這個都是你以前有了什麼的業的因,到那個時候你就一定會感得這個苦的果,並不是有另外的其他的原因,其他的原因都是錯誤的。因此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找到這個正確的因,而實際上這件事情本身空、性空。這個叫作真實義愚。 因為這個兩種,那我們現在看一下,前面所說的由於對業果不了解,所以我們造種種的惡的事情,這樣。那麼造了這個不善的事情,於是這個在我們識田當中,凡有任何一個行為的話,這個行為是由我們心所推動,但是也反過頭來會在我們心理上面留下一個影響,我們稱它為熏成功的,心識當中熏成功的一種習氣,有的時候稱它為種子,那麼這個細的我們不去講。熏惡業的習氣,那麼這個惡業的習氣,它就是使他將來能夠成功三惡趣當中,因為造了惡業嘛,所以感到三惡趣中的識乃至於受,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可是這個未來已經有這一種力量,但是它還沒有感果。那在前面我們共下士的時候就講,造業有很多造了這個業以後就如此,而有一些業它將來會感果的,就這樣。比如說,那什麼時候感果,不知道;那麼到什麼時候要感果的,雖然不知道,可是已經決定會感果的,那這個就是它感得什麼果,然後這個果沒有正式現起來的時候在因位當中,但是它一定會有這種果。所以說造了惡業,那麼感得了三惡趣當中的這個東西都有了。 下面我們再用愛、取來滋潤它,這前面的道理,使得這一個前面造的業習氣,這個業習氣,在平常唯識當中我們稱它為種子。這個主要的是我們怎麼去解釋它,讓我們了解,真正了解了以後,那個最最主要的。所以這地方的「業習」,在唯識當中通常我們稱它為「種子」,使得這個種子有產生一種勢力,那麼前面講過了,這個勢力到最後會下一生一定會感果的,所以於當來世那麼再輪迴到惡道當中。另外一種: 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 那他知道有因果的必然關係,可是並不了解實際上所有的東西是它性空,並不真實的。如果不取真實,他就停止去追求;他因為不了解,還是要去追求這種快樂,然後這個時候就他會造善業,就是這個地方的「福行」。那麼欲界攝的福行,或者是上界就是色界、無色界的,那色界、無色界都要定樂。所以「上界攝奢摩他(就是定)等諸不動行」,這個叫作不動業,上面我們講過。 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 這個跟前面一樣,一個呢,不同的只是一個是向下墮落,以我們人本來看──惡趣;一個向上,那麼昇。至於說怎麼從無明、行、識熏習的輾轉輪迴,一樣。再下面: 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 它這個地方叫支分略攝,也就是把十二支再簡單扼要地濃縮起來,上面是用「能引、能生,所引、所生」這兩重、四支來把十二支簡略地含攝;下面再另外一個方法,把十二支用三樣東西總括起來,所以哪三樣呢?「煩惱、業、苦」。所以由於煩惱造業,造了業就感苦,當苦現起的時候,這苦就是果報體哦,那麼當然拿我們世間來說也有樂,可是這個樂拿佛法來說都是苦。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叫「惑、業、苦」,有的時候「惑、業、報」,就是造了業一定會感得那個報體。對於這個報體,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因為不了解,所以又起煩惱、又造業、又感果,輾轉地這樣的,所以這三樣東西可以把它含攝無盡,這樣的方法。那麼這個就是什麼?龍猛菩薩講的: 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 「初」是無明,「八九」是愛、取,這個三支都是煩惱。不過這個初這個煩惱是能引當中的,八、九是能生的,不一樣。「二」跟「十」都是業,二就是行,十就是有,這個一樣的能、所的兩重因果當中。「餘七者是苦」,餘七在前面這個能引支當中,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然後下面那個所引所生裡邊的生、老死兩支,這個所謂其餘的七支。 《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 那麼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根據《稻稈經》,《稻稈經》是專門講十二因緣的,講那個十二有支,總共把它總攝起來說成四個因,前面怎麼因怎麼感果。那我們看一下文: 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這個四因,就是第一個是無明,這是一個「種者」,就是一切都是從這地方開始的。那麼實際上為什麼他講它「無明種者」?假定說沒有無明,所有的問題都沒有了,這是根本問題,就像種田一樣,那如果沒有種的人,那這個東西就不會產生。現在種的人是什麼?叫作無明。實際上也就是說沒有這個東西,只是說我們對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才會產生下面的重重無盡的。所以他現在舉一個例子來讓我們了解,我們每一個人因為無明,所以都會下那個生死輪迴的種子。對這個無明,他前面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不管從前面的哪一個部分,慢慢地從這地方漸漸去了解、進入。 那麼「於業田中下識種子」,平常我們講識田,這個地方講業田,我想大家會不會有什麼疑問?注意哦!文字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用來表達我們要表達的東西,使得對方認識,或者我們透過文字,去看這個文字,認識它文字要表達的內涵,是它可以轉變的。我另外聽見有一個這個藏系的一個老師,他就講說比如我們常常講的現在這個藏地,格魯一個最有成就的前面就帕繃喀大師,他的講法就跟這個不太一樣,這樣。那我之所以講這段因緣,因為你們諸位的將來遇見也會,他一下把這個作為田、一下把這個作為田,你說到底哪一個是田啊?這個你不要從這個上面去著眼,從這個上面著眼你會弄糊塗的。大家清楚不清楚? 我說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這我們比較容易了解的。比如說我們在這裡,我們在這裡用的制度有好幾種,叫公制、叫台制、叫市制,還有什麼?英制對吧!大家同樣講一尺,你講的同樣的一尺,對不起,你真正談那個一尺的話,很可能有問題。因為你講的一尺是什麼?台尺,我講的一尺是公尺,他講的一尺是英尺,這就麻煩了。同樣的這個尺,內涵一樣不一樣?不一樣。反過來說,說不定同樣的內涵,名詞不一樣呢?這個了解了這一點,我們真正要重要的是認識它的內涵。因此我們現在為什麼在這個地方,他用不同的名詞、不同的表達的方式,一下十二支,一下子兩重因果、能所,一下又三支、一下又四支,總是就把這個因果緣起的法則,怎麼樣從前面會輾轉相應地使得我們在輪迴生死當中,真正的行相讓我們了解。 所以我們現在把經文上面,這個以《稻稈經》所說的這個四因看一下。那麼它叫業田,下識種子。平常我們對這個識,是特別是講它是種子。那麼講到這個識種,這個小乘是在《俱舍》上面,對我們現在來說比較說得最完整,大乘唯識是專門講這個。根據唯識上面講,我們講那個種子有兩種種子,有一種是叫「名言種子」,有一種叫「業種子」。那黑板上寫一下、黑板上寫一下,曉不曉得名言種子兩個字?名是名字的名,言是言說的言,名言種子,對,名言種子;還有一種──業,我們造了業。在我們從因到果的過程當中,而我們稱的親因緣、增上緣,它有很多,還有什麼俱有緣、什麼等無間緣一大堆,這裡我們不細說。 那麼,所以這個種子,在從無明輾轉向下去的,真正最重要的這個親因緣,我們比如說舉一個實際上的比喻來說。現在我們隨便種一樣東西,種在田裡邊,然後需要很多條件,要有田、要有水,到了春天有陽光暖和了,然後這個種子種下去它就會長出來。比如說種稻吧!所以那個地方的稻種、水、土、陽光以及其他的條件,都是使得這個稻子發芽、增長的主要的因緣,對吧!可是這裡邊有一樣東西最主要的,這個水、土、陽光這是共通的,只有一樣東西是──如果稻,它種下去的種子一定是稻、米。同樣的水、土,如果你種一個別的種子下去的話,種一個麥的種子,然後種一個蘋果的種子,種一個紅蘿蔔的種子,它就長不出稻來了。所以我們稱這個東西叫「親因緣」,那以這個是真正的所謂種子,其他的都是增長的助緣。所以在這裡,然後這個無明的這個種者真正種下去,在我們這個十二因緣種下去的真正的種子是什麼呢?識種是真正的,這樣。那個識種,我們稱這個識種叫作「名言種子」,這個是真正感得叫親因緣,「親」因緣。 那麼換句話說,我們在前面共下士的時候,曾經談過當業感果的時候,前面說三種果相,哪三種?大家還有沒有印象?異熟、等流、增上。那麼這個等流當中有個叫領受等流,有個叫造作等流。我們稱那個領受等流叫什麼?假的。造作呢?真的。為什麼稱它為真的?因為當初你造的時候就是以這種心理狀態,它現在感果的時候,這個心理狀態跟你前面一模一樣來了!這個才是最最真實的、實在的。所以現在那個名言種子就是這個。所以現在我們平常那個名言種子,也就是說它是像它因地當中這樣,感果的時候一定是這個東西就出生。 不過,單單這個東西它不一定要感果,雖然有這個種子,可是這個種子真正現起來,它還要另外一個力量。它這個本身它自己沒有力量能夠感得果,還要外面一個助緣,那個助緣我們稱它為業,業種子。所以有一個名言種子,這個名言種子本身,就是說所以這個名言種子通於善、惡、無記;業種只有善、惡,沒有無記的,因為它是一種力量,強有力的力量,會推動你感果的。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業本身是助成這個真正的親因緣感果的一個助成的條件,或者我們稱它為「增上緣」,對吧!現在大家清楚不清楚?也就是說我這個稻要放在土裡邊,當然你還加其他東西了。放在土裡邊了以後,還要水不斷不斷地去灌溉滋潤,所以這個土、這個水是不是助成它成長的一個助緣?這個助緣我們稱它為增上緣。那麼真正的、主要的是什麼呢?就是它那個名言的親因緣,這個親因緣。所以這個識本身是種子,而這個業是一個助成的力量,既然助成的力量,那麼現在我們這裡不妨稱它為田嘛!所以稱它為什麼沒有什麼關係。 單單那個田種下去了,是,它一定會感果的。一定感果是事實,是不是馬上會感果?還需要一個條件,什麼?水。所以用水來滋潤。那個現在滋潤它的水這個比喻當中,這個水實際上在十二因緣當中是什麼?愛、取,所以「潤以愛水」。那麼這個愛,實際上取也包括在裡頭,不斷地滋潤,因為取就是愛了不捨加強,就是這樣。「遂於母胎生名色芽」,前面四個:無明、業、識種、愛水,這四個因,然後下面就感得什麼?「生」這個果報。這把十二有支就這樣的四個因然後感得的果,這個還是個因果關係,那個就是《稻稈經》當中所講的。 那麼我們從這個地方,前面是把這個「支分略攝」簡單來說一下,那下面我們看「幾世圓滿」。在這個正講幾世圓滿之前,我想現在先不要直接看文,直接看文大家可能一時會越弄越糊塗。這個圓滿的,它前面說有的是兩世圓滿,有的時候三世圓滿。平常我們一般來講的,這個十二有支它叫作緣起,分四種:一種叫「剎那緣起」,另外一種叫「分位緣起」,還有第三個叫「連縛緣起」,連續地繫縛,還有一個叫「遠續」,永遠地、恆久地、長遠地在這個地方連續的。平常我們一般來講的,通常都講的是分位緣起,這個有個原因的,因為根據《俱舍》,《俱舍》主要的是根據當年的一切有部,他們一切有部的說法,他只是說這個緣起就是分位緣起。那麼現在這裡把那個分位緣起簡單地說一下。 我們黑板上面不是這個十二支都放在這個上頭嗎?就是十二有支。十二有支當中無明、行是前世的,因為無明然後行,然後造了這個以後感得這個果。這個果從這一生開始,從哪裡開始?從識開始的。這個識就是講結生相續的果位識開始,投生結生的一剎那開始。所以識下面名色,這個實際上這個名色,也就是說我們得這個自己有情的自體,名色得有情自體。下面六入呢?就是這個自體上面的各個分位:眼、耳、鼻、舌,頭、眼等等。然後有了這個六入以後就有觸、就有受,這個是前面的一重。從無明、行開始這個因,到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大概清楚。 這個受實際上這是前面的因到果,也就說我們所對的境界。然後對這個境界以後,也就是說從煩惱造業感果,然後這個果現起的時候,我們一樣的這個無明輾轉地相應。所以對這個所現的境,因為無明不了解又起煩惱,那這個煩惱叫愛、取。然後因為不斷地執取以後,就由使得我們以前這個無窮無盡的這一種前面的無明、行的這個識種,又會慢慢地繼續地滋潤它,滋潤它會感生將來的下一世的那個生命。所以我們眼前看得見的,那就是這一生從哪裡開始呢?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個八支就是這一生。那麼再下面到下一生,生、老死這是下一生。這個就是平常十二緣起的所謂分位緣起,在很多經論上面我們是用這樣的方法。 那麼因為講分位緣起,所謂分位緣起的說個別、個別你很明顯地看得出來,它有一定的這樣一個位次放在這地方。那麼這個位次怎麼講呢?就把《俱舍》上面那個分位緣起的這一個時間,在這裡簡單地說一下。第一個也就是無明,無明由於前世那看不見事實真相,實際上這個東西永遠轉的,造了各式各樣的業,這個業當然有福業、有非福業、有不動業,所以感得今生的果報,這個無明跟行。然後由於這個果報當然感果的時候,先造那個因位識,然後當要結胎的時候,那個果位識就剎那出現。所以這個下面的話那個識,就是無明跟行是前世的,識這一世就是我們結生相續的一剎那,然後這個一剎那我們稱這個叫作「生有」。 下面然後名色就現起。然後那個名色是什麼?就是在我們入胎當中的羯羅藍位,前面曾經講過的,這個什麼都分不出來的,時間大概是五個禮拜之內,這一團。經過了這個五個禮拜以後,漸漸地就是眼什麼、耳、鼻、舌、身慢慢地生起來了,這個時候叫作什麼?六入或者叫六處。那麼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整個地生起來,還沒整個生出來。再下面,就是從五個禮拜以後一直到出生、出娘胎那段時候,那麼到兩、三歲這個時候叫觸。那為什麼叫觸呢?這個兩、三歲那個小孩子他眼睛看見,他也知道,耳朵也聽見,是這個識就是根、境、識他也認識,所以這個小孩子你喊他一下,他會看你一下,他不會像我們去辨別很多東西。 再下面,四、五歲向上去,到十四、五歲以後,他已經觸對這個境界以後,就會感得好、壞這樣,然後還有一種是不好不壞。可是這個小孩在這個年齡,他現在這個愛特別是什麼?男女的貪愛,這個婬愛還沒起。然後到再十六、七歲向上的話,他自然而然就這個生起來,這個生起來了以後,他對很多世間的這個慾望跟著都來了,要這個好的、要那個的。然後因為這樣的愛,所以他對種種境界上面就產生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執取,這個叫取。然後所以整個下面的這個一生,然後因為這個愛、取,所以就會又把以前這個留下來的識種子,又會感得未來的,這個叫有支,一生當中。然後死了,死了以後,又因為已經有支了,再感得下一世的生、老死。所以這個平常我們看見一般講的十二緣起支這樣解釋法的,那麼這個分位是根據《俱舍》上面來講的。 其實每一支當中都有其他的,每一支當中都含有其他的,為什麼以這樣的特別來說明?因為這個時候那一支特別地強盛。譬如說我們講「觸」這一支,當然小孩子還是有,可是你們仔細地看那個小孩的話,他對了這個境界,他不大會真正地辨別。我們也不妨這樣講,回過頭來看我們,那我們雖然每個人都經過小孩這個階段,可是現在都忘記掉了。現在這樣,說有一件事情你是從來沒接觸過的,第一次跟你接觸,這樣。然後接觸了以後,你說得上來是好、是壞嗎?你們說得上來嗎?一般說不上來。 也許你說:「為什麼說不上來?」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譬如說有的人歡喜吃辣椒,有的人歡喜吃苦瓜。辣椒好吃不好吃呀?對一個不歡喜吃辣椒的人,辣得個要命對不對?苦瓜很苦啊!第一次吃的時候他就「嗯!」不一定歡喜。可是他所以不歡喜,因為什麼?他還是以前的習氣。或者我們說另外有很多東西,吃下去裡面根本沒什麼味道。現在我們不管是辣椒也好、苦瓜也好,毫無味道的東西,你慢慢地吃、吃,吃久了以後、習慣了以後,養成功習慣了,養成功一個嗜好了。養成功嗜好以後根本無所謂的,到那時候你就會對這些東西很歡喜,有沒有這個經驗?如果我們仔細去看的,有很多東西都是這樣而來的。 這個說明什麼?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所以對這個東西有我們的成見,這個成見是不是要經驗的積累、不斷地積累的?如果你仔細去看的話,還是說無明、行,你這個心目當中就有個認識作用,可是這個認識作用只是停在這裡,它不會有強烈的喜好──就是愛,更不會有執取。可是如果你不斷、不斷、不斷去接觸,這個地方叫熏習的話,對不起,苦瓜你也會歡喜、辣椒你也會歡喜。比如說現在很多人歡喜抽菸,不曉得你們抽過菸沒有?我年輕的時候,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啊,來!」那我也抽一支。那個苦得要命,抽了這個直嗆,那這個有什麼好吃呢?可是如果你繼續地吃下去的話,你也會上癮,太多東西都是這樣。 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或者我們透過了這個剛才一個比喻,剛剛開始這個境界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感觸,可是你自己裡邊並沒有覺得好、壞的這種感受,我要說明的是這一點,對吧!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觸」就是這個自己的身體──根身,對這個境界碰到的時候。然後「受」是後面來的,等到你已經有了一個領受,你覺得這個歡喜的、這個不歡喜的,這個就樂受、這個苦受。這種心裡面,或者一剎那當中你可以分得出來,或者你從很多事情上面可以分得出來。然後這個受下面,你習慣的這個東西你就歡喜它,否則的話你會排斥它。 所以在四、五歲以前那個小孩他境界,我們看起來是懵懵懂懂,所以這個時候最強盛的「觸」是有的。「受」有沒有?受是領受這個境界的好壞的,從這個地方,然後你就看得出來。然後小孩子他本身也是會歡喜玩呀什麼,可是他最強烈的這種貪愛使得我們輪迴生死當中,這個小孩子沒有。現在他說「十五、六歲已去」,這個也是大別,有的人早一點,有的人比較晚一點。所以這個分位緣起是這樣起來的。 那麼大概上面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及我們前天曾經講過的這樣。上次我們講過的,跟這個分位緣起又有一個不同的差別,這個分位緣起,我們是說無明、行是前世的;識、名色、六入一直到愛、取、有是這一世的;生、老死是下一世的。上次我們講由於無明、行、識,然後造了這個識以後的愛、取滋潤,是吧?愛、取滋潤了然後就感果。那個感果那個生支是什麼?生支當中總的叫生,細的來說的話叫作什麼?名色、六入、觸、受,那整個就這樣。所以結果這麼一來,有了生、就老死,好像這個全部從這一生開始講起的。這兩個有沒有什麼差別、有沒有矛盾?沒有。所以這個因感果它會有幾種可能性,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的幾世圓滿就講怎麼種因,種了因怎麼感果,它有可能是兩世,有可能是三世。所以我們現在先看一下這個文,說: 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 第一個,這個因果關係當中有兩重:一個是能引、所引這一個一重因果關係,一個是能生、所生這一重關係。前面這個因果,從因到果是從能引到所引,這個因果關係差別很大。有可能種了這個能引的因,要經過無量世以後才感得所引的這個果;還有呢,前一世造了能引的因,第二世就感得所引的果這樣,所以能引、所引這一個時間差別很大。 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 然後下面的能生、所生這一重因果當中,兩個中間沒間隔,只要能生起來,第二世一定所生就出現。因為整個的從這個生死輪迴過程當中有這兩個,先把這個間隔說明。下面就一生的圓滿一定要能、所兩個合併,所以說: 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快的話,兩生就可以圓滿。怎麼是兩生圓滿呢?現在看: 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 比如說我們從這一生──這個這一生是任何一個,換句話說前世如果造這個,那麼這今生就是;今生造了這個,就是後世就是,這是指兩世圓滿的。如果說這一生當中在現法當中造了「天中順生受業」,那麼這個前面一開始造的一定是無明開始的,所以說滿現法二支半, 謂無明行及因位識。 這是現生造的。 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 造好了以後,然後在沒有死的之前又繼續不斷地以愛、取。造了這個業以後,這個業的種子哦,前面不是說嗎?「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這是個種子,還要拿愛、取滋潤。然後我這個時候還沒有死,又把愛、取去滋潤,滋潤了以後,它就對於將來引生有個極大的力量,這個將來一定會生的這個力量我們稱它為「有」支。那麼這一世死了,他下面哪一世?就是這個。所以, 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 所以下面再來感生的時候,他就生起來的,這個能引跟所引是併在一起。所生的這個「生」,實際上這個就是所引的果位識,乃至於名色、六入、觸、受,生了以後一定會死。這個是最快。第二呢, 遲久亦定不過三生, 最晚呢,三生。欸,這有個有趣的問題來了,前面講慢一點可以無量劫,他現在說最晚只有三生,最快兩生,然後最慢只有三生,不是有矛盾嗎?你看下去就知道沒有矛盾。 謂其能生及二所生並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 這一段文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最慢還是三生呢?因為現在我們從一共有什麼──能生、所生及能引各需要一生。所以能生是一生,所生是一生,能引是一生,一共要三生。那現在我們剛剛看,我們講分位緣起的時候,無明、行這個是能引對吧?能引是前世的。然後這個前世的能引經過了愛、取的滋潤以後,這個能引的因就會感生這一生,所以這一生感得什麼呢?這生感得的從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然後愛、取、有,這是這一生的。再下面呢?生、老死第三生的。所以任何一個因從因到果,在生死輪迴當中,快,兩生就圓滿;慢,這樣的三世。任何一個因,這個因感果一定是不出兩生跟三生。 下面說,那我們不是看見,實際上前面會間隔無窮世嗎?他下面有一個說明。這個中間哪,「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實際上這有很多間隔的,「是其餘緣起之世」,說這個裡邊實際上為什麼間隔呢?你現在這個因感得這個果,它只有三世,中間所以在這兒被別的東西岔開了,其他的因緣在那兒轉,你那個因沒有動。你那個因動,是一定到那一世又策發了以後它會感果,所以一定只有三世。那麼這裡下面又補一句: 此未別算中有之壽。 如果你要仔細地去看,這個既然是二世、三世,換句話說頭尾相連,永遠相連的,實際上這裡面中有的壽命沒算。為什麼沒有算呢?因為中有現起的時候,已經放在下一世當中去了,對吧!所以前面我們曾講過,這個結生的這個中有現起來,就是下一生這個中有。所以就不必講,還是列在下一生當中,還是可以列在兩生的、三生不管,你下一生當中,就是這個中有身。好,看了這個以後,下面這幾句話對我們就很重要了哦! 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我們從十二緣起看起來的話,眼前所有的那個果,這個果我們稱它為十二支當中──支,這個、這個、這個,那些都是所現起的果,對吧?這個果怎麼來的?就是前面這個因,就是這樣的因感果、因感果,說「沒有實作業者」,沒有誰去造。然後這個果現起的時候,也沒有誰去受,就是這樣的因變成這樣的果、這樣的因變成這樣的果,如此這樣的因果關係,如此而已!所以沒有我們覺得這個「我」,沒有這個乃至於補特伽羅。就是補特伽羅如果說的話,這個也就是前面那個因感果的過程當中的這樣現起來的相狀,但是我們總執著一個「我」。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 那就是一個法,這個從因果關係當中。但是我們一般凡夫, 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 因為我們不了解這個特徵,然後求安樂,然後造善業、惡業,於是流轉。 那下面有人問了:對啊,就算是因支、果支,那個因果是不是我們都有個苦樂的感覺啊?有。你問我有沒有?有,如果說我沒有,那是騙人。我們也許學了佛以後覺得沒有,這個道理上講的。道理在書本上面,你問我的感受,我有啊!那怎麼講呢?對呀,正因為我現在是感覺那個苦樂的感覺,正因為有了這個苦樂的感覺,我要去解決它。我請問你:你要不要解決?要!要解決是不是要造正確的因?那就對了!現在我們平常的時候用「我」來去解決,「我」能不能解決?不能解決!因為「我」這個東西本來是虛假的東西,虛假的東西怎麼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真正了解了這個,那進一步是真正地才有機會能夠解決這苦樂問題,不但自己解決而且幫助一切人解決,佛法的真正珍貴的地方就是如此。了解了這個,那個時候才知道,世間真正的只有一件事情值得做的──學佛。為了自己自利,小乘也是這個,然後推己及人、幫助別人也是這個。我們現在看見世間一切的要報父母恩,這個才是真正報父母恩,否則的話那都是空話,這是有它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因。各位要討論,這個才是非常認真、要很認真做研討的,要認識文字,文字所指的內涵認識,然後不斷地去思惟觀察,那我們就對了。下面再看: 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 前面說過了,惑、業、苦,這樣。「三惑」嘛,就是初無明、八九愛取。造「二支業」呢?第二支的行,以及下面第十支的有。然後感得出生七個苦,就是從果位識的識、名色、六入、觸、受,到生、老死。這個苦感現起的時候我們又起煩惱,起了煩惱,造業再轉。所以剛才我們就說的,苦樂是有的,我們應該認識了這個苦樂不要被煩惱轉,煩惱的另外一個名字叫什麼?惑,就是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如果我們對這個看清楚了,然後去做,這個就對了,我們真正要學的就是學這個。 這是平常我們一再強調,我們在這裡學習什麼?就要學這個。學完了以後,大家還在增長煩惱,那請問你拿什麼東西來解決?你沒有學,至少還有一樣東西幫忙我們解決;我們學了佛以後,居然不拿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那你就死症,你沒有東西再可以救治我們了。所以很多佛菩薩就告訴我們,這個情況之下我們不是弘法,我們是毀法,因為唯一把救我、救他人的這個方法我們用錯了。就像藥用錯了以後,唯一救我們的藥用錯了、毀掉了,那被救的就沒有了。這是我們學佛的佛弟子最重要的,應該把握住的一個根本!下面看: 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就是前面講那個。 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 假定我們能夠如理地、正確地思惟前面這個道理──那我們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漂流,我們就對眼前這種東西生起極大的厭惡心。所以在我們正式對它叫觀受是苦,我們對眼前的境界起來的時候,覺得:「哦!由於無明所以感得的。」所以我們對這個東西感得的,只是覺得絕大的痛苦,會對它絕大的厭離。可是我們現在因為不了解,由於自己的習氣,所以貪愛難捨,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要對治的。下面說: 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 噢,這一段。現在了解了,我們無量劫來不曉得造了多少的善業、不善業,這個都是會能引的。這個只要能引的這個業造了,它一定將來會……,唯一的你就對治。這種因哪,「異熟未出」,還沒感果,沒感果它一定會感的,除非你能夠修習對治之法,我們卻也沒有經過了修習去破壞以前這個業。現在我們不但沒有修習,反而還去愛、取去滋潤,那怎麼辦呢?就「增上」,使得這個前面造的業會繼續不斷地增加,於是會感果,於是漂流生死,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怎麼樣去解決它?看一百八十六頁, 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 來了!阿羅漢不會,為什麼不會輪迴生死呢?他還是造了很多能引的業,但是他把那煩惱已經解決了。前面說過了,這個是感生死的俱有緣就是愛、取,所以他不再生死。 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 這就對了。假定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現在才懂得真正的怨家是自己的煩惱。我們現在看,隨便看見一點點人,總覺得他如何如何。所以我前天在這地方隨便講,人家貼標籤,人家貼標籤有什麼關係啊?真正麻煩的是我自己。反過來說,我就不貼人家標籤了嗎?這個話懂不懂?有一個同學跑得來跟我說,他說:「我想想,我也一天到晚貼人家標籤。」你們想想,你們哪一個能夠不貼人家標籤?你看人家是不是有你的看法?這就是你以前積累的嘛!所以真正我們的怨家是我們的煩惱,煩惱的根本是無明,這個才是我們要對治的,佛法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真正指出這個東西來。所以進一步對於滅除煩惱發精進,那要發大精進的,這個我們就努力了!所以他下面說: 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 那樸窮瓦就是阿底峽尊者的一個最主要的弟子,他怎麼辦呢?專門在這個十二緣起有支當中觀察。十二「緣起」就是「有」,或者叫十二有支或者叫十二緣起,一樣的。來這個地方好好地修。然後怎麼樣不了解就流轉,了解了以後就還滅,現在我們講的整個修道的次第就是根據這個而來。下面, 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也就是告訴我們都在十二有支當中,如果說你下士這個思惟那就是下士的,如果為了自己出生死就中士的,推己及人為幫助一切人那就是上士的,這樣分三士道,真正的根本都是在十二有支當中。好,今天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