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鳳山寺版 第六十五卷 翻開《菩提道次第廣論》一百八十三頁,從「十二緣起門當中思惟」,從這個思惟希望能夠發起這個求解脫。那麼這個十二緣起門分四支,就是十二緣起支每支、每支的各別的行相,上一堂課已經講過。那麼這個十二支整個地來說,昨天講那是流轉生死,雖然它從無明支開始,實際上真正說起來,那從我們現在最主要的這個因這地方開始,它在流轉當中,是這個沒頭沒尾地永遠這樣地循環。 所以我們今天講所謂「第二支分略攝」,也就是把這個十二支,我們再把它簡單地歸納起來,那平常所謂既然緣起的話,是怎麼從緣而起,或者我們說因果,這個因果之間的輾轉的關係是怎麼樣。那個黑板上有個圖,至於黑板上那個圖也就是我們那個書本上頭講的。那這是因為那個某某法師他很認真地去把那書本上那東西,把它用一個表列出來,這樣他自己看起來更清楚。原則上面,諸位同學如果你自己願意做那樣最好,你很清楚了,那不必做,否則的話你做完了以後,幫助我們去理解,這個是有滿大的效應的。現在我們看文: 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 那首先說引那個《集論》,它那個十二支怎麼把它概略地又簡化地把它簡化。那麼這個地方分成功「引」跟「生」這兩重因果,那麼每一個有能引跟所引,能引就是因,所引是果;能生是因,所生是果。 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那分成四支。能引支,十二支分成四支了,那麼這個四支每一支包括些什麼呢? 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三支),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 這是第一個。下面, 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這個就是十二支攝為四支的時候,那麼每一支當中,包括十二支的、相當於十二支哪幾支。「能引支」就是無明一支、行一支、識一支。實際上那個識我們稱它為「因位識」,應該說是兩支半。那麼「所引支」是怎麼從因變成果位的時候,那就變成所引支了。所以這個下面是說「名色、六處、觸、受」四,應該說四支半。這個我們從細的地方去看,也了解一下。那這樣一來的話,它下面有一個問題,我們看一下: 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 說那前面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能引到所引是一重因果,然後能生到所生是一重因果,說這個到底是兩重因果──這個引跟生不是兩重因果嗎?但是我們有情就是,這個最主要的,十二有支是我們一切有情輪迴生死當中,輾轉相引的這因果關係。那這個有情我們看得見好像從前生到今生,這不是一世嗎?從前世的因到這一世果,這個怎麼意思呢?所以說「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還是「顯兩重」呢?那麼從那個十二支的輾轉過來說是兩重,平常我們感覺到好像前世的因到這一世的果,然後這一世果現起,我們又造因到下一世。而這個上面說是兩重,那到底是一重、是兩重呢?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說: 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 假定是一重的話,那前面是能引到所引,說那個是一重因果了。那麼這個「能引」是無明、行、行的因位識,這個是能引;能引到所引,「所引」的是從果位識,然後名色、六入、觸、受,這個是一支,「乃至於受」。那麼然後到了受以後,怎麼「後生愛等」,這個愛又變成功另外一重因果,那怎麼講呢?不是十二支了,不是十二支了對吧?那愛、取、有、生、老死這個後面就沒有了,只有七支了。所以說假定是第一重,這就能引、所引這一重因果來看,那麼後面那個七支沒有了。 若如第二, 那第二就是能生到所生這個因果關係。 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 說後面那個因果、兩重因果的話,那前面那個也就是從果位識開始,名色、六入、觸、受等等;那受下面的話,下面就應該,再下面這一生,再下面所以說再生這個「後重因果缺無明行及因位識」,這個是「能生」到「所生」這一支,所以這裡面又有缺一個。前面是無明、行沒有,那個是因為這個是因哪,感得個生、老死;後面當中缺愛、取、有,這又同樣地一樣不是十二支。這個要回頭仔細去看一下。但是我們把這個文看完了以後,把整個的這個三世兩重因果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了,那麼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那才會了解這個文。所以現在大家先不妨把那個文簡單地看一下。 不過我有一點要說明的,並不是我講完了以後,諸位馬上就能夠清楚,如果你前面已經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這個地方,那我講完了大概有一點基本的概念。關於這一個部分,我是花了很多年的時候,實際上當然中間停掉了,並沒有全部精神放進去。就是說所以花很多年,就是我最前一次,包括上一次講的時候,還是很迷糊。那麼但是我要想去認識,不斷地去在這地方去找、看,不懂,看得總是有一點迷糊的地方。那後來一直聽見就幾個真正的這個法師、善知識的引導,然後經過了好幾次以後,那麼聽見他們講了以後,欸!腦筋當中又比較清楚一點,我再去看,這樣。所以我自己經過了很長一段時候,才大概把那精要的地方弄清楚。那我現在先把這個我是怎麼弄清楚的概念,給大家說一下。 第一個就是說,也許你們當中有絕頂的天份很高的人,像佛陀一樣什麼都不要,抬起頭來一看月亮成佛了,我相信你們有這種人。像六祖大師一聽,當然一看書馬上開悟了,有這種人。否則的話,這的確我們一般普通的凡夫,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是絕無可能的。所以佛的自己的智慧叫「無師智」,佛是不要老師的,如果說你們自己是個等覺菩薩,那不要老師;當然還有一種獨覺,他自己有,也是。這一般普通呢,像本論一樣,最好的是善知識。但是這個善知識之所以為善知識,並不是他學問高,而是說我有很多的條件,然後有足夠的信心,這種條件都要具足,然後你願意很恭敬、謙卑地去求,自己這個資糧如果能夠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那那個時候他跟我們講,我們就比較容易懂。 再不然的話,就是雖然我們也恭敬,然後也有信心,聽了以後不一定馬上能夠懂,可是我們聽完了以後還不斷地祈求,所謂淨罪集資,這個都是《廣論》上說過的。這個三點你們總記住:於師長、本尊或者佛菩薩多方面地祈禱、祈求;然後把我們所學的這個不斷地去運用、淨罪集資,這樣各方面的話;然後無垢的經論,對正確的那個經論數數地去看。那經過這樣一來的話,自然很多比較深奧的道理,我們就了解了。 在講這段之前我為什麼要引用,說關於那個十二緣起在《華嚴》第六地說得很清楚?也就是說平常我們在這裡,尤其是目前我們有個誤解,說小乘講四諦,然後緣覺嘛講十二因緣,那我是個大菩薩不講這些的,講六度萬行的,就是這樣。實際上是這樣嗎?假定說菩薩講六度萬行,那一個六地的菩薩他真正見到的見這個東西,那不是不合道理了嗎?何況在我們漢地來說,我們尊這個《華嚴》是王中之王,最究竟圓滿的。而現在一個六地的菩薩,就是這個真正徹悟的、見到的,卻是一位二乘緣覺的講的道理,那到底是你對,還是經對呀?這是我這地方簡單的說明。 所以實際上,就是說當我們一個下士道的行者,然後去看因果關係或者十二因緣關係,得到的就是下士,中士道的行者得到的中士,上士真正要了解的緣起性空還在這個裡頭,這個是兩個的差別。所以我前面只是說明,我現在把它講一遍,然後諸位不必馬上急著說講過了馬上懂,但是重要的意趣應該把握住。回頭你們下課的時候,關於這部分有時間、有興趣,我建議你們多花一點時間,好好地去觀察、討論、思惟一下,這個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下面看這文,說: 答:無過。 說:沒什麼問題,實際上這個地方真正要說的是說兩重因果,有情的引識是兩重因果。 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 第一個。實際上這個能引到所引是一重,能生到所生是一重。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它能引的因,裡邊他不是前面說能引有了,「能引」是無明、行、識,「所引」是從名色、六入、觸、受這裡開始;然後下面能生到所生──愛、取這個是「能生」,「所生」呢生、老死。昨天我們已經說過了,實際上這個因位識到果位識,這個能引因的這個因位識去感果還必須要愛、取滋潤,要能生去滋潤。滋潤了以後,它一定會將來感生這個力量,這個力量還沒有生起之前,我們稱它為有、有支。實際上這個有支是假立的,怎麼是假立法呢?就把前面由無明而造的這個業、這個行業,然後這個業由於愛、取的滋潤以後,然後就會感果,這個一定會感果的力量叫作「有」,實際上就是前面這個幾支,前面這個幾支。所以當它生起的時候,我們總稱它為「生」,這個是總相。可是實際上生的是怎麼生呢?是名色、六入、觸、受,對吧?所以這個地方是說「能生因之所生起」, 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 那也就是能引因所引來的所引的法,能引因所引的法是什麼?是名色開始,對吧?實際上這個能生因,然後能生這個因感得的所生的果,是不是講「生」?就是在生支裡邊開出來的名色、六入、觸、受,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他並沒有錯誤,並不欠缺,並不欠缺。 那麼反過來說,這個能生支當中,能生支當中這個愛、取是能生,生是所生,這個愛、取本身是去滋潤前面能引因。能引因是什麼?無明、行、識,去滋潤這個無明、行、識,這個識經過愛、取滋潤才感果的。所以它整個的在兩重因果當中,還是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為止,而且這個裡邊是兩重的因果關係。現在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他下面又問: 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 這個問是怕我們不懂而問,並不是他不懂。就是經過這個作者也就是大師,經過他自立問答以後,使得我們對大師要告訴我們的內容更清楚。所以他就回答: 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 那前面從因到果,它必須是經過這兩個次第,前面這個從因到果叫引果的苦諦。這黑板上講的,黑板上現在列出來就是這個,有了這個「引」,然後這個再加上那個生果的一個關係,「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這兩樣東西不一樣的。講到了「相各異」,眼前我們這是在文字上面去講,只是在文字上面講,我們把這段講完了以後,再根據我們每一個人經驗到的事實來說一下,我想那個時候我們會更清楚。那我們先看文: 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 「前者」就是能引所引,那個是個種子位,這個因已經埋伏在裡頭了,可是它還沒有真正地現出來,所以「自體未成」,所以是未來苦。就像我們一個種子一樣,那個種子放在這裡,你看不出什麼樣子來的,一直要等到後來,這個種子生起現行了,那它的內涵才充分地顯發。 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 「後者」呢,就是前面那個種子,經過了愛、取的滋潤以後感了果了。就像我們隨便一個種子,那個種子看不出來,你種下去,有水、土、陽光滋潤它,肥料,那麼慢慢、慢慢長出來,從整個的過程當中,就結出果來了。所以這個前面那個苦在因位當中,不會感覺到,一直等到結了果了,那個苦就呈現了,這第一個。 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 其次,既然是把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所以凡是任何一個果,這個果的現起,在我們有情生命當中內因果是有兩重因緣。這個生起是有兩重因,哪兩重因呢? 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 就是一個是能引因,一個是這個能生因。那麼這個能引跟能生之間,就是能生生什麼?就生那個能引的因,把這個因再要經過一道因果,是把它生起來。 故說二重因果。 所以說兩重因果。他下面馬上引〈本地分〉,就是說這個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上〈本地分〉的內容。 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 那就是出它那根本。說「識等至受」,就是前面這個無明、行所感得的識,這個識到至於變成功名色、六入、觸、受,乃至於到後面的老死,是「雜相」。這個雜相是對獨相而來說的,我們現在看下面的文,就了解什麼叫作雜相,這個細的我們不去管它。 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 「雜」是對那個「獨」來講的,單獨的獨。現在這個裡面有幾重關係,所以我們稱它為雜相,不是很單獨的。所以這個裡面說,這個裡面有「顯苦相異故」,前面告訴我們一個是引果的,一個是生果的,這個引果的是未來苦現在不苦,生果的現在就苦,所以這兩個苦相不太一樣的。還有一個呢,引跟生是兩重因果,這個也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稱這一種內容,這個「相」就是說明這一件事情,那不是這麼單純的。這是就雜相簡單地來說,裡邊還有細緻的,那我們就這裡先不說。 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 這個問答就是前面說的,那麼哪幾支當中是苦諦攝,那現在就是苦呢?「生及老死」這是苦諦所攝的,而現在就苦,因為這是前面說的果位,已經現起來了。還有,哪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是苦諦所攝,可是以後才苦,眼前不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這個認識作用,跟其他的名色、六入等等,這個是在種子位上面,這是苦諦所攝,現在不苦,將來才苦。 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所以在這個裡面我們了解,能生的愛,就是不是兩重因果嗎?一個是引,一個是生,這樣。那麼前面這個「引」出來的這個因,要到什麼情況之下才會生起?必須要愛、取,這個裡面主要的是愛。所以由愛的滋潤,因此這個愛是一個能生的因。所以這個「愛」跟「發愛之受」,但是愛怎麼來的?由於前面受而來的,所以這兩個當中非是一重緣起,這兩個不太一樣的。那麼這個「發愛之受」,說也就是六入、觸、受,這個受是什麼?前面這一重因果關係當中,能引所引支當中的這個因果關係當中的所引支,所以說「乃是餘重緣起的果位」。 那麼這個文字我們看起來滿彆扭的,那現在我們停下來,重新再溫習一下這個十二緣起。那我們現在主要的,或者看黑板,或者我們把我們書上面自己──如果說你們願意的話,也列一個表,我們再把這個內涵再對照一下。 那麼然後諸位手上不是昨天有一個《華嚴經‧十地品》當中的這個文嗎?你們自己聽完了以後,把那〈十地品〉的文好好地去看一下。不過在正看之前,我跟你們講,那個〈十地品〉你們每個人手上有一份,對吧!這一個版本是用現代標點符號去標點的,我是不大歡喜這個。原因是現代的人,的確真正精通佛法的人很少,他標點符號往往是標錯了不知道。 我首先這個裡邊,你們看這個第八行,第一張的第八行,裡邊有一個錯字。第八行的最上面兩個字「悲歎」,有沒有看見?「眾苦所集」,下面「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它標錯了哦!「此因緣故,集無集者」,應該是這樣:「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這個標點符號標錯了,這個地方雖然標錯了,意義你了解的話,看還不會出大毛病。有很多人一標錯了,你整個的就不曉得他說些什麼。除了下面有很多啊,這個標點符號也是都不應該這樣標的。後面譬如說「故名」什麼,他下面「故名」兩個字點兩點,這個根本不要。「故名無明」、故名什麼,所以叫作什麼、所以叫作什麼,那是應該一句。他一看見「故名」兩個字,下面點一個,這個兩點叫什麼?冒號,就是我們現在的習慣。所以「我們所以稱它為什麼」,這是一句話嘛對吧?這個現在關於這一個一張,你們回頭仔細去看,或者我們有機會的,作補充教材的時候,我會仔細地講一下。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去看黑板上面,那個「支分略攝」就是把十二緣起支,我們怎麼把它,既然是講緣起的因果關係的話,就是十二支一支一支各別講的話,是每一支前面這一支的因會引發後面那一支果的,一重一重的關係,首尾相連是永遠沒停。不過在這個上面既然首尾相連永遠沒停,那上面不是十二支從無明開始到老死不就完了嗎?那個怎麼講呢? 要曉得現在的老死就變成功什麼?將來的生起,對吧?這個是我們在苦集諦當中曾經講,苦集諦是四諦,從苦集思惟的時候,不是苦、集、滅、道嗎?那個生死輪迴當中,集諦的內涵是什麼?因、集、緣、生。這個因最主要的就是煩惱、惑,它會感得那個生死輪迴的果。但是這個因,單單那個因它不會感果,還要集。那個也就是說,這個惑跟業增長到足以感果的時候,它一定會感得來生的這個果叫「集」。這個前面我們不是談過這問題,對吧? 那麼然後這個集,如果這個集我們放在十二有支當中,這個集是什麼?那也就是相當於愛、取滋潤以後的「有」。換句話這個有支,它下面下一生一定是這個會去感果的。可是這個有支並不是馬上生起,生起還要一個什麼條件?先要是不是先要前面死了以後才會生起啊?所以等到你這一生死了,下面它這個「有」就會生起。那這個死是怎麼來的?死是前面有個生,有生就有死,所以生死下面緊跟著,它下面又繼續「有」跟來了,就是這樣。 所以這個十二因緣的再下面的生,是生死、生死。如果我們再簡單地來說的話,這個輪迴就不是這樣的生、死,死了以後又生又死、又生又死、又生又死,這是這樣地轉;再不然我們現在變成功能引所引、能生所生這樣轉;再不然我們把它分成功十二因緣這樣轉,清楚不清楚?所以它是無頭無尾的,假定我們只簡單地把兩個字來表的話,我們總是說「生死」,不說「死生」,為什麼?因為生是我們看得見的,死是我們看得見的,從死到生我們看不見,所以我們習慣性地就從這個上面來說;還有一個,我們真正能夠把握得住的,也從這地方來說。這個是有很多原因,這裡就不細談。 所以實際上,這個十二緣起支就是這樣的最細的我們把它分,可以分成功從因到果的輾轉,然後輾轉地相因。或者我們說這個因是由惑,惑就是煩惱,造業這個是一個因果;造了業,業感果是一個因果。由果──這個果就是我們眼前的──又會造煩惱、引煩惱的因,然後再造業再感果,重重無盡。這個裡邊就是只要把它那個因果整個關係的一段,重要的從因到果的把它取出來,那就是這個十二支。 那下面我們現在看,這個第一重因果,那麼無明,由於無明,這個無明換句話是惑,而這個是個關鍵問題,我們對事實真相看不清楚。因為事實真相看不清楚,所以我們就起一個執著,起了一個執著內心當中就會造種種的業。這個在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對吧?就是這個煩惱怎麼生起的、生起的次第,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從無明開始。那麼現在這個地方無明所指的內涵指些什麼?我們清楚,就是說看不清楚世間事實的真相,原來世間事實的真相──性空緣起。性空的那一部分我們現在先不談,如果了解了這個緣起,那自然深一步去了解,這個緣起的所以為緣起一定是性空。那所以這個性空的那一部分現在我們不談,除了眼前不容易了解不談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我們為了要談、為了要了解這個性空,所以必定從我們應該趣入這個門當中走進去;所謂趣入的門就是個緣起,因為這本來是一件事情的兩面,我們只要從這個上面正確地一步一步走進去,一定會如理地了解它的。這個是一個重要的觀念。 那麼我們現在事實的真相看不見,就是性空緣起。所有的世間的一切東西,所以剛才我們唸的「只有集,沒有集者」,也就是說是有這樣的一個緣起輾轉相因,可是並沒有一個主宰的人──「我」在這裡面。而我們現在總感覺得有一個「我」,大家所有的問題是不是都從「我」上面引起的?「我」的細相,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能夠認識。然後由於「我」所引生出來的種種問題,透過了佛法的薰習,我們大概有個正確的了解。所以我們照著佛法所告訴我們的,漸漸把這個影響力量把它減輕。如果這個減輕了,我們才有機會進一步真正地把它的那個根把它拿掉。 或者我們舉一個比喻吧!譬如說我們要拔草,當然拔草應該把那個根拔掉,對吧!那現在這個草有兩種:有一個草是一個小草,很簡單,你當然跑過去把那根一拔就拔掉了;還有一個草,哦!長得全滿都是。假定說那個草在一個山上面長得滿滿的,你一看,看見那個一片又高又蓬鬆,根在哪裡你知道不知道?你根本不知道。你要去拔,是不是要把前面這些東西,把它長出來很茂盛的枝葉把它拿掉了,然後一步一步進入?如果是前面這東西你根本沒拿掉的話,你可能不可能找到它的根,把它的根拔起來?不可能!這樣。 所以在我們學的過程當中,這個戒論上面告訴我們,平常的時候我們必須把這個問題先把它拿掉,所以拿戒來把粗猛的煩惱拿掉。因為我們現在要去破的時候,還是要我們自己的力量,可是我們現在是不是都被粗猛的煩惱,既然被粗猛的煩惱的話,換句話說,你看見滿山遍野的這種東西你已經被它迷掉了,完全被它迷掉了。你跑得來本來要去把那個草根拿掉,你看見了跟它兩個人迷掉了,跟它玩成一團的話,你自己豈不是變成功什麼?助長它這種情勢的一個力量。你有沒有能力把它拿掉?拿不掉。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為什麼從粗猛的地方慢慢地去拿掉,這也就是說明我們這個「緣起空」,同樣的道理叫「緣起相」上面,一步一步地漸漸漸地深入。 像我們現在說再回過頭去看那無明,由於無明不了解,所以它會起「我」,那麼要對「我的」貪,跟我不稱心的是瞋。那這個事情是並不了解「我」這個行相,自己就是我總是高高在上,不知不覺當中嫉妒、輕視人家是慢。然後由於這個樣的薩迦耶見,造種種各式各樣的麻煩,這個叫什麼?造業。由於這樣,它自然而然就是「行」,這個行就是造作。因為它的確有這種力量在,這個力量就這個,這個力量之所以存在是什麼?這個前面的因果的緣起的法則。也就是我們的習性這是一種力量,它自然這種力量會推動我們去做,可是這個裡邊並沒有一個作者。既然沒有一個作者,這個作者我們稱它為「我」,那為什麼它會作呢?那就是這個力量,就是你前面所習慣的力量。 我們現在習慣的力量是什麼?無我當中執著一個我。因為「我」,所以我要這個、要那個、要那個,這個力量會推著我們繼續向前面走的,這一點清楚不清楚?我們現在不必想我不我,每一個人根本不需要想我不我,你看見好吃的東西,你自己想去吃了。有沒有想到:「欸,為『我』吃一點。」沒有這個「我」,可是自然而然會推動我們,這個什麼?就是我們前面的業的習氣,業的習推動著。 所以因此眼前有一個根本的問題,現在先不管談我不我,推動這個力量是不是希望我們要得到一些快樂?是。可是現在佛告訴我們:你這樣去做,不但得不到快樂而且跟快樂遠離,而且會受很大的痛苦。那這樣做我們願意不願意?不願意,對吧!所以佛法上面正是告訴我們那個真相以後,你自然能夠轉過來。 那這些我們現在再回過頭來說「無明故行」。那麼因為做了這個行為以後,於是在我們內心上面就會啊,所以我們稱它為「熏心」,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做了以後,我們內心上面就有個影響力量。我們不妨在這個做的過程當中,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個?不管你做什麼,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做過了你內心當中有個力量,這個叫「識」。可是這個識呢?識的種子,這個識的種子它不一定是馬上感果。 現在我們這裡講一下,隨便說一下。譬如說我們在這裡有的時候,講稍微簡單的、輕微一點的事情。你看見一個人,然後我們常常有的時候看見給他取個外號,或者隨便輕鬆的給他開玩笑,說一個笑話,會不會?你去說他,你覺得滿輕鬆;反過來說,你被人家說,你心裡面會覺得怎麼樣?不舒服。會不會這樣?可是當時說過了以後,你也覺無所謂。不過有的時候不一定無所謂,有的時候人家說你的話,你會發脾氣,有沒有?有。譬如我現在說兩個,譬如說我有個外號,然後我很討厭這個外號,人家來喊我這個外號的話,我會發脾氣。反過來你們想想看,說你有一個缺陷,不一定是外號哦,你很討厭被人家揭發,當人家說的時候你會不會發脾氣?你會不會?會。 還有,當我這個外號,我第一次被人家說,我就無所謂,覺得怪怪的,他怎麼給我取這個外號?你會不會發脾氣啊?你們說會不會?通常都不會,對吧?這樣。所以為什麼第一次說不會發脾氣,後面說會發脾氣,為什麼?我們也想不通。現在這裡來告訴我們了,我們就看哦!第一次無明、行、識就是這樣。這無明,我們會對這個沒有的東西會「樂著戲論」,所以執著有,這個是無明的特徵。所以我們跟人家起外號也好,被人家起外號也好,這個是都是無明的戲論當中,這個行為當中的。所以來了,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影響的力量,我們稱這個影響的力量叫作「識」,這是一個叫種子位,種子位它沒有生起現行。 因此我們舉剛才這個比喻來說,你跟人家起個外號,或者第一次聽人家跟你說一個名字,說過了你也說過了就說過了嘛,所以它是在因位當中,這樣。然後這裡邊它有一種力量,就會滋長的力量。它這個東西要滋長還要經過什麼?昨天我們講,這個識如果下面有愛、取去滋潤的話,那麼它就會感果。現在我們這地方愛、取滋潤叫作什麼?能生支,對吧!現在看那黑板,第一重因果是引,能引支的因已經有了,然後這個因要感果的時候下面應該是什麼?就是果位識的半支、名色、六入、觸、受,現在這個名色、六入、觸、受這些東西,需要經過第二重因果──能生支的因,然後滋潤它以後才會感果。 我現在來舉一個比喻來說,種子。這個種子結出來了以後,這個種子裡邊是不是有發芽的功能?發了芽以後是不是會增長的功能?再結果的功能有沒有?有。可是它是不是還需要另外一些外面的因緣加上去,它才能夠發芽、增長、開花、結果,對吧!那麼現在這個種子的功能,它會這個發芽,這個發芽我們稱為「名色芽」,你們看那個經文上面就告訴我們叫名色芽。那個芽生起來了以後,現在我們說一個名色就相當於,如果說在我們有情分上的話,這個芽剛剛生起來的芽什麼都沒有,一個白白的東西就樹起來了。當我們一個有情在母胎當中結生當中的時候,就是這個識跟名色一團。然後這個當在增長的這個芽增長的時候,它會葉瓣生起來了,葉子生起來了。所以在我們有情身上的話,那個六處──根,最主要的就是根,然後這個六處,六處生起來的話就觸、受這些。所以這個因當中,這個所引當中實際上已經含有了這些。不過這個時候前面已經說了,在因位當中,這個力量都潛在,但是果位沒有顯發,那麼也就是說所引的各支──識、名色、六入、觸、受。 那麼我們在這地方會問:欸,那既然是因位當中,照理說不現起。譬如說現在,你現在講我,給我取個外號,或者我取你一個外號,如果說這個隱伏在裡頭的話,不應該有機會去顯發。實際上我們現在這一個身體,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什麼?前面一重因果。說因為這個因果一開頭說是無窮的,對吧,無窮無盡的。無窮無盡的,我們自己已經有、這個報體已經有了,這個報體已經就是前面這個因果關係當中顯出來,生支當中顯出來的整個的,先有名色、有六入、有觸、有受,實際上我們一生都在這個受支當中。實際上這個受支只是從它的作用上面來說的,受支之所以依的體是什麼?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這個「我」。所以說,得名色是得它的本體,得六入是它的各個支分。 那因此這個它本身就具有這個能力,如果我們下面再去滋潤它,再去滋潤它。因此在這個上面,能引這個第一重因果,惑、業所感得到那個苦的果,那麼實際上這個苦的果就是,眼前那個苦的果這個是後面那個生支當中,生支當中的這個別相。那麼當我們再繼續下去的話,就會有其他的,還是同樣的道理,還是同樣的道理。當這個受這個果報現起的時候,我們這個無明的力量永遠在。不過這個無明顯出兩種力量:一種細的執著我而已;還有粗的就會由於這樣「我」的關係,這個我是永遠存在的,然後非常強烈的,比較強烈的這個愛、取的滋潤。經過了這愛、取的滋潤的話,對不起,下面就要生起來了,就有這個力量,就又發作了。 那麼現在我們不妨這樣說吧,還是講剛才那個比喻,回過頭來講。在這裡我跟你取個外號,實際上這個外號是一種嘲笑作用。我看見了,欸,覺得這個很有趣,所以自然而然,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你代別人家取外號,或者你被別人取外號。當別人跟你取外號的時候也許覺得你很可笑而取的,可是你自己第一次聽見的時候,只是覺得傻傻地愣在這個地方,會不會這樣?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因為「無明、行、識」剛剛生起。 到後來呢,後面又不斷地有人再來嘲笑你。當第二次嘲笑你的時候,你心裡面就不會像第一次那樣。「他怎麼又說我?」而且由於再嘲笑的時候,你內心當中這個煩惱會不會增長,會不會?會。單單這個煩惱還不至於發作,所以「愛」是煩惱,愛的增長是什麼?「取」,這樣。所以這個煩惱繼續地跟隨著,這個實際上都是在內在的。所以它第二次又來了,又來了也許啊,所以來了你聽過了也覺得不大對勁。第二次來的時候,這個心就不會像第一次那麼細,會心粗一點。如果你歡喜的你就會執著它,「欸,這個很好,捧捧我。」贊成你,你很高興。如果你說那個不好的東西,你心裡排拒。這個或者是貪或者是瞋,這兩個都是「愛」支。 下面呢?你繼續不斷地,這個愛的繼續地增長叫「取」。然後你腦筋心裡面當中越想越不對,越想越不對,「這個傢伙怎麼給我取外號,後面再到處給我宣傳,還要使得我如何如何。」你們心裡會不會這樣想?當你這樣想的話,你心裡面就覺得受不了了!「下次他再來的時候,好,這個傢伙我要給他吵一架,要向他報復。」有沒有這種狀態?不知不覺當中是不是有這種力量?這個什麼?「有」。那「有」,它下面只要有因緣,這個因緣一現起的話,那就來了。 或者我這樣說吧!他第一次給你取了一個外號,或者嘲笑你,第二次又來了。那我舉一個更比較實在的事實,比如說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就講一個道理,說有人做這種好事,有人做這種壞事,那麼大家聽不大懂,那我就說舉壞事,譬如某人,就這樣。我這麼講,我說:「這種壞事,你們倒舉一個例子看。」有沒有這種狀態啊?我想不出來,所以你們在旁邊的人就想,說:「欸!這個人、這個人。」 我現在講得再簡單一點,譬如說當如果我上課,然後是有一件不好的事情,我說這種事情不好的,然後說:「你們想辦法找一個例子出來。」所以你們在座的同學,甲同學指著乙另外一個同學,說:「那就是他!」他聽了會不大舒服,只是如此而已。下一次又有因緣又來了,常常提!所以那個時候他心裡面會不會火冒?會不會火冒?會。不高興,但是他並沒發作。下課了,一出教室他就會跟你吵架,會不會?我講那個你們懂不懂?你回去想一想:為什麼上課不鬧起來,要下了課才鬧起來?為什麼?上課這個緣,沒有讓你鬧起來的緣,對吧!我們在上面就講集諦當中有四個相──因、集、緣、生,你這個因已經造強到一定感果了,這個叫集,但是這個集所以生起,它還要其他的要有個條件,這個條件如果不具足它不會現起。 現在我再說一遍,拿這個例子來說,你現在第一次給他取個外號、綽號,或者是說他壞話,或者當面地嘲笑他,他也覺得聽過的時候是印象不太好。可是下面繼續不斷地嘲笑他,「愛、取」的滋潤,那他自己就無法忍受了,那個是「有」。那就是前面是「因」,後面什麼?「集」。這個集的生起,還要一個因,這個因是什麼?就是前面這個過掉了,譬如說現在下課了。我們說生死當中是什麼?造了你感得下一世的因以後,你死掉了才感果。當然有很多因是順現受的哦,通常叫順後受。所以說這個下課的時候是表示這一堂課結束了,對我們人的生命來說,這一生結束了,下一世馬上這個東西又會現起。在我們前面講業的過程當中隨重、隨近等等,有沒有談過這個問題?談過了。如果關於這個大概簡單地了解了以後,舉那個比喻當中,現在那個十二因緣當中能引所引第一重因果,到能生所生第二重因果的簡單的基本概念,有沒有?大概有。 所以你們真正下了課以後先去試著想一想,必須把這個十二有支,每支每支之間的特徵,以及前一支引發後面一支的因果關係,先把它弄清楚。弄清楚了以後,再進一步再了解這個支分略攝,把這個十二重前後的因果關係,簡單地分成功兩重因果──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然後這個兩重因果當中,再把它簡化成惑、業、苦。所以這個現在那個表上面,看見沒有?惑、業、苦上面第一個,然後惑、業、苦,最後那個苦就是所引的那個,能引支引出來所引的,從因位識到受,這個總共的苦啊,又苦又起惑。下面有沒有看見?這個惑在十二支當中叫愛,實際上這個愛,我們在解釋十二支分說的時候,是不是說無明、觸相應的受,這個才有愛,對吧?實際上這個無明也有的,前面我們說辨兩重因果當中頭上缺什麼,尾巴上缺什麼,現在清楚吧,不缺。 那麼,所以下面說由苦起惑、由惑造業。由惑造業的話就是說由愛、取這個惑又造,這個惑又造這個有支的業,然後有支的業這個就是能生因,再感得所生的果──生、老死。所以我們就把那個引跟生那個四支再簡單地歸併為惑、業、苦,所以總是它永遠這樣的一個因果關係。然後這個因果關係顯出來的行相,你不妨簡單地來說生死、死生,生死、死生,永遠沒頭沒尾地轉。我想關於現在這次把支分略攝的這個簡單的內容,在這裡簡單地講了一下。 那麼再下面我們就看文哦,一百八十四頁。這個「支分略攝」當中它有四個行相,「四相當知」,哪四相?就是引生過程當中,就是我們先唸那個文,就是從怎麼第一重因果、從第二重因果當中輾轉的關係,這個就是四相、三相這樣分的。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就是前面一重因果當中,它有四個行相,就有四個次第輾轉的。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那個在能引所引的過程當中,一共有四個行相。第一個什麼是所引的,從能引,引到所引,能引當然是無明、行了,所以說「果位識乃至其受」,這個四支半。 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 「以何而引」,那就是能引,「謂依無明之行」。 三如何而引, 從這個能引的因到能引生的這個果,它怎麼引法呢? 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 這個「因位識」就是無明、行所感得的四支當中的因位識半支。這個半支是怎麼引呢?要「熏業習氣」。所以當它這個任何一件事情去做的時候,這個「行」的當中,自然而然它會熏習這個心識,把我們所做的這個行為──這個業,這個業有一種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會影響在我們心識當中,我們稱它為「熏」。就好像你點一盞蠟燭,然後上面放在這裡的,這個煙會把前面這種東西集在上面會熏黃,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了這個行為在我們心裡面有影響,就是這個行為熏在我們心裡的影響。 四所引之義, 那怎麼引法? 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它這個因,要遇見還要有個能生,那個能生就是愛,然後它這個所引的這個業習氣──這個因位識,就變成功感果了。這個就是能引當中有這樣四個輾轉的行相,我們要了解。好,那麼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