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鳳山寺版 第七十一卷 《菩提道次第廣論》一百九十六頁,繼續上一堂的。就是上一堂我們已經講,那麼學戒就是講持戒,那我們只要把它錯誤的地方拿掉了就可以。理論上了解,但是我們的無始以來的習性很強;反過來說,它這個戒本身就是要對治我們的習氣,既然稱它為習氣,這是不可能說一當我們了解了就能做到。實際上,有很多的了解我們誤解了,以為文字上的了解那就是。文字上的了解都要透過一些思惟、觀察,腦筋好的人很容易了解。腦筋好的人……文字的了解不容易,那真正的了解,是實踐了以後才曉得問題在哪裡。說我們以前談過,知性的文字,就是知性的知識,如果不經過實踐,這是禁不起時間的考驗,退失的。但是當我們把我們的認知,透過行為去實踐,它變成自己的經驗,它就永遠不會消失。世間是這麼說,佛法告訴我們──業,業才是真正永遠不會消失的東西。這個是內心上頭實實在在的一種正確的驗證,就像我們平常感受的東西,這個不要理智上面,像認識文字一樣,哦、哦!曉得什麼。平常我們的感受要不要文字的解釋啊?不要啊! 所以說,了解了前面這個犯戒的四因,並不表示我們做到,所以真正去做的時候,那還是有錯的。那時候我們會害怕說:「啊!那這樣的怎麼辦呢?」不!佛法、佛陀真是偉大!這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認真去做,那個時候就對境的時候,犯的錯誤當中曉得了這個不對。平常我們常常講,我們總怕失敗,實際上錯了!失敗是成功的因。那麼現在上面說的主要是什麼呀?當我們了解了去做了,開始去做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成功,是失敗啊!那這個佛經上面這一段,你仔細去看,它就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特徵。 不過,我們平常的人失敗的話,覺得失敗了就灰心了:「唉呀!怎麼、怎麼這樣的!」欸,他不是!失敗了怎麼辦?挺起來再來,去懺悔:「啊!我明曉得這樣,我怎麼做不到呢?」因此對自己的失敗,會更振發自己一個決心想學的一種精進的力量,而對別人的失敗,我們很清楚明白是理所當然,不會拿這個道理說:「這個傢伙,講了很多道理,做不到!」而我把這個來自己反過來看。因此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於自、於他,這是真正對我們實在我們該走的。 所以說下面進一步說,哦!那萬一犯了,那麼怎麼辦呢?去懺悔。實際上這一個才是我們真正該做的,這樣。所以真正的持戒的功德在哪裡呢?就是努力要去做,受了不犯、犯了懺悔,這兩樣東西,一樣是持戒當中非常重要的、走上去不可少的。那麼,下面就是引經論來證明,我們繼續地說下去,現在看一百九十六頁倒數第三行。 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苾芻,亦無此學處。」 真正去實踐過程當中,那還是有些差別的,因為實踐過程當中,他客觀的環境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那個有絕對的關係。佛在世的時候容易做,向後慢慢、慢慢地會越來越難,這個是特別說。那這一段是特別是講,當這個時代慢慢地退的時候,向下退、墮落的時代,就是減劫,我們來說,那這個狀態怎麼辦呢?本來佛在世的時候,非常嚴密的條件,很多出家人他都能夠做得到的。漸漸、漸漸地這也做不到啦!不要說這個做不到,連他在家居士只要持守的最基本的根本的五戒,唉!那很多比丘都做不到。所以下面是大師把經論上頭的話來敘述一下: 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苾芻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 那麼這一點注意哦!是,客觀的環境是每況愈下,可是平常我們一般人的態度,碰到這種情況會是怎麼樣呢?那說:「啊,這個大家就是這樣呀!末法啦,馬馬虎虎算啦!你還忙什麼?」這個,如果說出家滿久,接觸佛法很多老的很多同學們,好像經常會遇見這樣。那麼容或因為畢竟在座的出家人出家久的人不多,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卻同樣遇得見同樣的例子。這個例子是什麼?並不是說你平常生活當中你遇見出家人,不是。當我們處在一個很惡劣的環境當中,你們會怎麼樣?大家都這麼馬馬虎虎、邋邋遢遢,那時候就想:「唉,大家都是這樣的呀!那、那、那我也何必這樣認真呢?」諸位想想:會不會這個?你仔細去觀察,很容易,我們每個人都犯。「大家都這樣的話,你就閉上眼睛算了!」那麼大家在這兒混混。差一點的,看見別人本來心裡面就不大容易,看見別人那正好混水摸魚。好一點的,覺得:「唉,那大家都這樣,我也何必呢!」這一個是我們一般人都遇得到的。 應該怎麼辦呢?挺起來!假定說世間上頭的人,人人都差了,你挺起來,世間上面因為看見還有人挺起來,說不定因為你的挺起來,就跟著你就站起來了!這你這麼一挺,有多麼深遠的影響力量,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 我們現在反過來說。大家都滿好,你在那兒先爛了,同樣地別人看見你,當初雖然說:「啊,你這個傢伙怎麼這樣的?」可是要不了多久,這個你這個病傳染給別人了。你仔細去看哪!這個是正、反兩方面地看。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為什麼真正的不管是儒家也好、佛法也好,它很多小地方還是相當注意。那個很小的小地方,你這麼一個疏忽,乃至於這個非常好的環境,被你疏忽,終於種下腐爛掉整個好環境的因。這一點,但願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不要文字上面去看,實際上面每個人想想:我的生活當中,我有沒有這種狀態? 好,現在我們繼續下去。所以現在我們想到,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是會努力的話,啊,那這個好處有特別大! 即此經云: 他又說: 「若經俱胝恆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 這是何等大的功德呀! 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你有這麼大的供養的福德、福報。我們現在說:「喔唷!供養好了不起呀!」這樣,那這供養而且供養佛哦!這樣。而且供養百億俱胝佛哦!俱胝是一千萬,一千萬個百億是多麼大的功德啊!欸,但是在佛法很衰頹的時候、將滅的時候,你能夠認真去持一個學處,福就大那麼多。平常我們不是常講淨罪集資嗎?現在這個是正是時候!所以我但願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我也很樂意跟著大家一起去做,不要說:「唉,大家這樣啦,馬馬虎虎啦!」「不,我要挺起來!」這個常常策勵我們自己。 那因為這樣,我們說:「啊,那這個犯了以後可以懺悔的啊!」那於是就不會太認真去持戒,又有這種可能,那怎麼辦呢?他下面又更進一步層層推進告訴我們。這是大師這是他一方面無比的智慧,一方面無比的悲心,就是首先說明我們常人可能犯的。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 因為這樣, 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 假定想:「嗯,這個犯了以後可以懺悔嘛,我們常人本來就是不那麼容易做得到嘛!」你心裡已經這樣去想的話,那就麻煩來了。這個前面這個所以這樣子說,是因為我們是想努力,可是由不得我們自己的習性這麼強,所以聖人才說這個。可我們懂得了這個理論以後,反而覺得:「嗯,常人就是這樣的,那我本來就是個常人嘛,那麼何況犯了以後,懺悔嘛就可以了!」我們先這樣想的話,那就完了!平常我們常常說,這個仗還沒打已經先準備先逃走,那那個仗你就不要打啦!這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個特點。那麼下面就馬上引經: 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 馬上引經上面,那世尊來教誡那個彌勒菩薩:「慈氏啊!在末法的時候,」通常我們就是這個佛的法是正法五百年、五百年、五百年、五百年這樣的,以這樣的五百年漸漸地遞減。「那在末世的時候,最後的時候也就是說,不管在家、出家,他們都是學佛的,他們就是這樣想:嗯!這個雖然造了惡業,只要去懺悔的話,能夠徹底懺乾淨的,這樣。然後自己毀犯。」其實前面在四力懺悔當中,它說得非常清楚呀!懺悔了以後一定要說:「後面要防護啊!」所以我們四力懺悔拜這個三十五佛懺的時候,那拜完了以後,在每一個世尊前面拜完了以後,下面就要追悔,說:「我在佛前面,我懺悔我以前、以前、以前怎麼做了這麼多罪,而且以後防護不要再犯。」這樣,那麼才懺得乾淨。現在你還沒有做,說:「反正懺過了以後沒什麼關係啦!」不但去犯,而且也沒有防護,擋住以前不做,那這個沒什麼用場的。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佛說這個他做的不是修學佛法持戒的行為,是造什麼呀?自己造死業,什麼是死業呢?就像吃毒,將來一定會墮落。 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毘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 又進一步來解釋。那麼這一個戒叫聖法,就是世尊制定的這個戒律當中,所謂的毒是什麼呢?就是世尊所制的學處,違犯它。因此,這個千千萬萬不要違犯哪!違犯就是吞那個毒藥,那是非死不可的。 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 那假定說學的人是具戒的,或者不管沙彌、比丘,應該如此,然後學密也一樣。那麼這個地方為什麼要這樣特別說學密呢?這個有原因。在藏地很多人自以為這是高明,高明就不要了,說:「欸,這個都是下面的,對下面的人說的啦!」那前面一再說過,沒錯,這是下面的人說,可是這個基礎呀!我造高樓大廈,我只要造那個頂樓就算了,下面這個不要的,那是非常荒唐,可是世間就有這種愚人。下面這個地方又說,特別再引經: 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 那所謂這個別解脫,實際上就是戒。下面說: 淨戒調伏(這個都是同一樣東西)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 說這個戒,有的時候我們稱它為別解脫,有的時候叫它戒、叫它調伏。這件事情不僅僅是給出家人,這樣,那在家人,以及學密的在家人,除了形相不一樣,以及由於出家、在家彼此間軌則不一樣,基本的精神、該守的守則是一樣的。下面解釋: 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 這是說學密的人,在家人,除了這個形相以及出家人應該做的「羯摩」──就是他們的出家的法則,那這個少部分不同以外,其他的完全就是前面這個經裡面「盡無餘」,完完全全沒有絲毫餘遺地都要做。那麼在家的學密的尚且如此,出家的,那當然百分之百地要照著它去做。不過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個是專門為了小乘而立的這一些、這一些,那這個有不共之處,那個大乘就不必。那麼同樣的,學密的,對於別解脫律儀當中專門為只求自利的這些人,這個是開許的,這個要弄得清楚。 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 這個已經說得很清楚。學密的根本在哪裡?跟顯教一樣,在戒。 《妙臂請問經》云:「咒本初為戒,次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 這本經上面又告訴我們,學密的人,他最初的根本在戒,下面還要精進,還要忍辱,還要有堅定的信心,傾誠敬的信心,還要信什麼呢?信佛,就是信三寶,還要菩提心,還要對學密的這個密咒,而做這件事情要無懈怠,這樣,這個七樣東西。這個七樣東西,就像轉輪聖王的七寶,他具有了這個東西能夠「無厭調眾生」,調伏所有的眾生。同樣,我們在學咒的當中,也必須根據上面的七樣,才能夠調伏我們的一切的罪惡。 《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 那麼這段文字很容易,我簡單地解釋一下。說這個「念誦」,就是持咒的人、學密的人要唸很多,不管是儀軌、咒這些。那如果說他毀犯了那個,咒,那殊勝的成就不可能。殊勝固然不可能,這個地方講殊勝的是指什麼?成佛。說學密,的確它可以即身成佛,因此學密的人總覺得他條件很好,實際上他的根本在戒。「中悉地」,那就是學種種東西,中、下,那麼我們就不去說了,這些都不可能成就。上固然不行,中也不行,下乃至於也不行。 這個裡面要曉得,世尊從來沒有說毀犯了戒,說學密能夠成就的,因為這個已經走錯了,非因,這個毀犯根本的戒,那絕對不是真正趣向解脫涅槃這個路,也不是向這個方向。對於不能如法持戒、毀犯的這個愚人、這個惡人,怎麼可能有任何咒的成就呢?而這一個,他不要說以學密當中的上、中、下的成就不可能成就,乃至於不能生善趣,他連他善趣都不能成功,何況佛所說的更殊勝、最殊勝的密法的成就,那是經論上面說的。下面緊跟著是祖師: 康壠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 那麼下面引祖師的話。其實這個像什麼啊?像荒年一樣,荒年的時候什麼都不要管,那個時候只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的──先弄飽肚子。所以對我們學佛的人也是一樣,拿對戒來根本,所以這個地方應該努力。 這個祖師又告訴我們,當我們平常講到戒的話就會都:「哦!那這樣的話,戒,披衣服怎麼披,你要持缽、你要拿這個……。」都在形相上面轉。這個不是不要,要。平常我們是講的拿這個汽車的比喻來說,有這個引擎沒有車身固然不行;可是我們反過來說,車身弄得很好,對不起,引擎沒有的;雖然引擎有,引擎破掉了,這部車子有沒有用?還是一樣的廢物。或者我們常常說的繡花枕頭,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兩者都要,而這裡邊不同的是,主、副我們要把握住。在剛開始進去的時候,從我們這些外表容易做的做,那把我們的生活的習性改過來,這個好像偏重在形式上面。可是實際上這個不能停,繼續下去的話,那進入到內在。那麼真正內在是什麼呢?要想把戒真正持好,而且要持得清淨。這善跟淨是有不同的程度的,淨是非常難、非常難,但是我們必須要走上這條路。 戒的清淨,要清淨戒,一定要什麼?思惟業果,造什麼業感什麼果。所以到後面對「思業果是真教授」,真正這個教授的中心在這裡。在前面的,也就是說下士如果做不好的話,中士這個戒是不可能的。那戒既然是根本,中士的戒不可能,上士有沒有?那當然也沒有,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不過反過來說,我們如果這樣的是下士最重要,停在下士,這個也不可以,這是我們要把握住的。我們普通人很容易覺得這樣的好像矛盾,常常很多人一般都是覺得好像這樣做也不好、那樣做也不好,這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常有的現象。那我當初學這個東西的話,就被這個東西困了很久,要我這樣做也不好,要我那樣做也不好,到底要我怎麼做呢?為了這件事情我困了好幾年。終於到後來,遇見了很多困境以後,總是三寶的加持,沒有讓我退轉,雖然吃了很多苦頭,後來想想:啊,這個對我們實在是非常重要的!那下面我們繼續下去,又看另外: 霞惹瓦亦云: 這個祖師說: 「總有禍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 所有的一切好的、壞的。平常我們世間人,總覺得這個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好像是天生如此的,好像這個是人家給我們的,好像是人家傷害我們的。不是!真正的重要的都是法,主要的。拿戒來說,既然了解了法以後,那我們不必在這個事相上面這種很多東西,不必努力去重點放在這個上面,怎麼辦呢?我們只要觀察內心。如果我們自己如法地照著法,能夠依法做得清淨,然後自己觀察,覺得可以,所以說「堪忍觀察」。真正重要的,不要把這個眼睛去看別人,真正要把全部精神來觀察自己。覺得我自己做對了,那人家說我好、壞有什麼關係呀!他主要的意思就是這個。 我們碰到一點點小事情,往往就覺得:「欸,這個傢伙這樣說我,這個傢伙貼我標籤,這個傢伙如何、如何!」那不要去管他嘛!所以我們真正重要的把那個心機觀察自己的內心,我自己細細地觀察,覺得:欸,我裡面做對了,人家不管怎麼說,我的內心是「堪忍觀察」的。我們現在不要去看別人境界堪忍不堪忍,看了境界不堪忍,是後面說、前面也說,我們忍非所應忍處。我們內心當中應該做的,我們倒去讓它去,外面我們不要去管它的,我們專管這個。如果我們經過這樣的內心當中覺得做對了,「心意安泰」。眼前心意安泰,「邊際」呢?最後是「妙、善」,對了,這個才是我們要的。 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 那個敦巴尊者他同樣地舉,說:有一些人學律就毀壞咒──拿我們現在來說,很多持戒的人,就毀壞不持戒的人,就是這個。除了這個以外──藏地的情況,我們如果到這裡來,因為我們這裡學密的人很少,那我們就是說,念佛的人對學經教的人說:「啊,這些人嘴巴上面講講!」就這樣。然後這個看那些學禪的人,說:「這個人都是心高氣傲。」反正我們學什麼的,自己往往不把學的全部精神來自己調伏自己,而是弄錯了,看別人過失。那麼現在這地方最最重要的話,這個根本──戒律,跟向上去步步地深入,這個地方彼此之間的矛盾的衝突,我們要想辦法解決。 所以在敦巴尊者那個時代,藏地就是這樣,大家還記得《阿底峽尊者傳》,那亂成一團。所以後來阿底峽尊者去了以後,真的改善。所以敦巴尊者說:「除我尊長」,除了他的老師阿底峽尊者是自己的身體力行,他給的教授以外,他給的尊長什麼呢?這兩個是互為助伴的。你必須要持戒,持好了,你才能夠步步深入,所以這個步步深入的,乃至於到最後的密,需要根本戒來幫助他。反過來,這個戒的所以持好,要上面這些深入的教授,乃至於起碼的業果,乃至於無我,乃至於這些深入的教授才能夠把戒持好,這兩者是互相輔助的。 覺𡁮亦云: 這些是前面的祖師,反推回去,從下面的一個一個倒推到最後最高的阿底峽尊者。這個「覺𡁮」,這個地方就指阿底峽尊者。 「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問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決擇已,於此安住。(下面又說:)我毘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那麼那時候阿底峽尊者已經到了西藏了,所以他常常教誡弟子說,在印度那個時候凡是有大事,或者因為平常所謂大事,是一般的事情都是已經寺院當中依著這個律,有一個非常嚴密的規定的,碰見特別大的事情,那時候一定要找律上面翻來開看,不因為是大事就疏忽。或者忽然遇見的事情,不是平常的,那個時候一定要集諸受持三藏的法師,最高的那些人請過來,說:「欸,三藏當中不遮耶?」為什麼呢?就是說三藏是經律論,是違背嗎?那經過了這樣的嚴密的抉擇了以後,那再照著這個經過抉擇,不違背的才去做,大眾就安住在這個上面。 那麼除了這個,還有所謂「毘迦瑪拉希拉諸師」,這樣,那就是這個阿底峽尊者在這個廟裡蹬了滿長一段時候,在除了上面這個道理以外,更問一步說:「那麼菩薩除了這個根本的別解脫戒以外,還有的菩薩行有沒有違背呢?」無非都希望建立這個最好的根本,照著這個根本而去行持,這是他的特點。好,那一個個強調了,那麼下面我們就再下面一段是特別講,要想把戒持好要怎麼辦。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 現在我們最最重要的幹什麼?喏!鬥煩惱。現在宗大師引內鄔蘇巴的話,也就是說宗大師告訴我們就這個樣,也就是不但我這樣講,祖師都這樣講,凡是真正的歷代的傳承有修有證的都必須如此的。而且「唯此為要」,就是這個囉!只有這個最最重要,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說「不鬥煩惱」,然後調治煩惱要怎麼樣調治法?看那個「鬥」字。所以我們現在軟趴趴的,「嗯,我知道了,是、是、是,很好。」回去的時候往床上一躺,然後聚幾個人聊聊天,這是什麼境界?是養煩惱,不是鬥煩惱。前面怎麼養法?用文字來把我捧高,後面躺下去,隨順自己習氣。我但願每位同學,特別是我們在座,我們都是文人習氣很強的人,我自己就深深犯這個毛病。學了很多文字,然後慢心又增長、憍心又增長,自己覺得我懂得很多,這個是憍,看見別人瞧不起,這是慢,不是在鬥煩惱,乃至於煩惱都不認識。因為自己覺得很高興、很得意,回去這個腳一蹺,那你就告訴別人、訓誨別人,躺在那裡,這是我們平常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不過現在還有更糟糕的,拿了這個東西做批判,到處去這樣,然後整個教界乃至於外邊,鬧得個烏煙瘴氣,這是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 所以假定不鬥煩惱,那麼這個戒一定持不好、持不清淨。如果不能持清淨的話,那麼你要想從戒上面的伏煩惱、斷煩惱的定、慧之學,那絕對不可能生起,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唯一的,流浪生死當中。 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 前面已經說過這裡再提,因為這個是這麼地重要啊!我們要想對治煩惱,第一個要認識煩惱。所以前面說,那這個煩惱的體相是什麼,總的是什麼,別的,貪是什麼、瞋是什麼,一條一條,然後思惟它的過患。當然前面還是說生起的因、次第,這裡就不細說了。反過來說,煩惱的過患了解了以後,調伏了煩惱以後有什麼好處。然後這種正知正念提起來,以這樣很謹慎地防護。這防護的方法呢? 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 剛剛一起來,去努力地鬥,用矛刺擊,意思就是說真正我們要以鬥煩惱這種,遇見敵人這種勇士這種精神去做。 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 這是我們真正的怨家,真正的怨家,不管內心當中生起什麼煩惱,才一生起,這個叫「生已無間」,千萬不要恣縱它啊!一恣縱,那後面就沒希望了。就像怨敵一樣,跟他鬥。 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 假定我們不能這樣做的話,剛開始起來就忍受它,而特別說非理作意,因為平常我們最容易的,這個串習一起來了以後,緊跟著就非理作意,那這個煩惱就擋不住了,所以對這點特別注意。假定我們非理作意忍受它,那這個忍受是什麼?就滋養它,那後面就沒辦法了,一定跟著它走。 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 就是經過我們這樣努力,縱使沒辦法把它整個地遮止,那怎麼辦呢?應該想辦法不要讓它繼續下去。所以我們平常的最容易犯的就是這個,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常常遇見這種問題,這樣,然後我自己抱怨。那時候我所以覺得我非常受用的,跟著一位老師,那就是仁法師。他常常跟我說:「敵人不在外頭,都在自己的裡邊哪!」我自己裡邊的這種東西,現在了解就是非理作意!腦筋當中就會想很多道理:「嗯,好像跟法師講,那麼法師這怎麼不理我,不聽我的傾訴。」實際上自己的傾訴是什麼?非理作意!這樣,這是我們真正要注意的。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遇見兩個人大家聊聊天,聊得很起勁,他聽你的傾訴,他在幫你滋長煩惱,這是我們最最麻煩的地方。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應如畫水莫如畫石, 應該像畫水一樣,不要畫石頭,不要像畫石頭,這個意思怎麼講呢?看: 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 就是說我們在水上要畫畫的話,你根本不可能畫,就是畫的時候水動一下,等畫過了,這個水還是……。如果拿什麼東西畫在土上、石頭上,畫過了這就留在這地方。土容或留在這裡,過了一下會消失掉,畫在石頭上那永遠、永遠存在的。那現在如果生煩惱,最好像什麼?像畫在水上面一樣,不要讓它畫,就是要畫的話,等到你畫過了,你畫下去的東西不見了。也就是說這個煩惱不要讓它生起,就是生起來了,就像畫在水上一樣,回頭這個煩惱不見了,這個他的意思。那麼但是反過來,「樂法」,說我們對法應該怎麼樣呢?欸!對法的好樂,應該像畫在土上或者石頭上。我們現在怎麼辦哪?對法像畫水上一樣,這個法沒有用的,畫不下去。畫下去了,當時好像,哦,很有意思,過了一下不見了。現在我們對這個法要像畫在土上面一樣,最好是像畫在石頭上面一樣,使得這個法一畫下去永不消失,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該做的。所以說: 若於法品,與上相違。《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 那是《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我應該真正記恨的是什麼?煩惱。我們現在記恨的不是煩惱,記恨的我們的周圍的同修,幫助我們這些人,這個是我們最最糟糕的事情!那麼這樣的像這樣行相的這種煩惱,那這個我們應該注意的,我們現在記恨它,要想辦法破壞煩惱。我寧願被燒、被殺,乃至於斷我的頭,但是我對這個煩惱敵人,絕不屈服,何況恭敬。我們現在對這個煩惱恭敬得要命,因為這是「我」嘛!保護得好得很,就是這個,我們用種種方法去保護它。這是我們的顛倒,是我們無知,還自命為聰明,這個是最顛倒、最顛倒的! 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 那個樸窮瓦怎麼講呢?欸!這種真大善知識,他絕對不會人家覺得善知識,自己覺得:「哦,我很行!」他不是。他也告訴說:「我常常忽然之間,莫名其妙地就被煩惱擊倒了。」擊倒是擊倒,他不會說擊倒了就:「啊!擊倒了。」他是下面「切齒」,這個意思:「現在暫時雖然倒了,我咬緊牙關,我絕不服氣、絕對要跟你鬥!」 博朵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 博朵瓦是聽見了這話:「啊!是。」這也是他的經驗,也就是真的這樣的話,這個煩惱當下就退,所以問題始終在我們沒有真正去鬥煩惱。 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 說世間一般普通的怨敵,你有一次把他趕走了以後,欸,到了後來他又來了!但煩惱不是。煩惱對我們身心上面,假定我們真的能夠從根本上拔除,拔除掉了以後,它不可能跑到別地方去。那麼為什麼我們拿不掉呢?最後,因為我們沒有精勤地破壞煩惱。破壞煩惱要絕對地精進、精進啊,要絕對地精進。精進到什麼程度呢?率爾率爾,念念努力去,這樣。那下面他引論: 《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 同樣的話,說我們把世間庸常的敵人趕出去了,趕到別的地方去了,那他到了那個地方慢慢地休養,等到他精力恢復了以後,他又要來報復,又要來找我麻煩,這個煩惱敵人並不是。假定說這個煩惱,為惑來迷惑我們,被我們的慧眼斷掉了以後,那這個產生什麼呢?從我的心意當中把它趕走。它這樣一來的話,它不可能跑到住在別的地方,然後等到它恢復了、滋養了,再來給我找麻煩。問題在哪裡?只是我的「志弱無精進」。 不過這地方的「志強精進」不是說硬話,有的人說:「無論如何要做到它!」單單這句話不夠,這句話後面有他一定方便的,一定有他的方便的。我自己想到剛剛我出家的時候也是一樣,老是說硬話,那我周圍的師友就告訴我:「這個不要單嘴巴很強啊!嘴巴強完了以後,後面還要心裡也要強!心強還要有方便哪!」這個是他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誡,我到現在是深深記得這幾句話,這幾句話所以讓我這麼深刻的印象,因為吃了多少苦頭。反過來我現在對以前吃的苦頭並不覺得這是苦頭,對自己成就的最好的因緣。但願在座的很多同學少吃一點苦頭,反過來說,真正你吃苦頭的時候,也千萬不要抱怨這個苦頭,這是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又說: 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 那麼那個祖師告訴我們怎麼說呢?這個煩惱起來的時候千萬不要懈怠哦!這第一點。也就是前面煩惱稍出馬上認得它,這樣,這是我們關鍵所在。平常我們煩惱起來的時候縱養它,還要找理由去保護它。這個為什麼平常我們非常注重這個善友、惡友,如果你生起了這個問題,跑得去跟人家講你的心裡,人家就寬慰你說:「對呀,你說得沒錯啊!是呀!應該如何、如何……。」這個是惡友。應該找那些人,凡是碰到這種情況去找那朋友的話,那善友的,對,「注意喔、注意喔!這個是你的煩惱喔!」或者去勸他翻開經論,或者跟他一起共同地讀一篇這個經律,仔細地檢查,這就對,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所以呀,一起來,那不要懈怠,這懈怠是就是不去努力地對治,暫時放在那裡,這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當下對治,要有正確的方法,這是滿重要,所謂對治並不是我硬來。現在有的人覺得會有煩惱,跑到佛堂裡去拜佛,這個實際上是一個方便,正對治不是。假定你煩惱非常地強盛,在這種強盛之下,你根本沒辦法提起正念,那個時候一心皈投祈求三寶,這是對的,這樣。因為這三寶是你景仰處,所以換句話說,用一樣東西你平常所愛好的、所景仰的取代,把熾盛的煩惱降伏,進一步再用正確的對治的方法。我們常常有一個習慣,有了這個習慣以後,不知不覺就陷在這個習慣當中了,這是我們要稍微注意一點的。 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 能遮最好,不能遮怎麼辦呢?馬上站起來,站起來幹什麼?設曼陀羅,就是照前面的這個。或者我們說皈依了以後,除了思惟佛的功德、數數皈依、念恩供養、念悲,也幫忙人家。再下面,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有什麼需要,怎麼辦哪?「供養啟白三寶」,清楚嗎?喏!這祖師的典型的榜樣。他們現在學密的人,供養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普通供養的,馬上我們自己把好東西供養,他們這裡是用什麼?用曼陀羅,就是觀想,啊,把所有的東西供養出去。 然後供養了以後,「祈禱尊長本尊」,至心地祈禱。為什麼要祈禱?祈求上師本尊加持我,使我能夠有力量對治煩惱,譬如說求你來幫忙我,譬如說這個。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是,當我們煩惱盛的時候,是我們先去拜佛,可是拜佛並不是拜了覺得滿好,好像就停在這裡,享受這種輕安境界。而是說拜完了以後祈求三寶加持我,使我有力量如法把佛告訴我們的方法去對治煩惱。喏,經論上面很明確地說,大家看看對不對?所以這個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地方的第一步,希望要去想把那皈依的這個正念提起來,這主要的原因。你仔細去看,凡是修學佛法,都是同一個原則在這地方。 那然後「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那正對著煩惱來念誦,念誦就是它的一種儀軌。要曉得所有佛經當中的法,這個法就照著修的時候有它儀軌,這念誦無非是對治煩惱,如果你這樣去做就能折伏,就把煩惱調伏。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 那麼這個朗日塘巴也說,他說:「他不但如此,本來坐在這裡,馬上換一個地方,勁舉項頸。」你們看,他覺得不行,就是說挺起來。那個挺起來的形式不是馬馬虎虎的,很有力的,就是好像決心跟人家……。凡是一個人,我們「言為心聲,行為心行」,就是他那個行為表達他內心當中怎麼想。他非常意志強大,「我要這樣做!」就是這種。平常我們不一定舉那個頸,我們會很有力地就是這樣去做。那可以看得出來,就是這種祖師們,那個心裡面全部地就跟這個鬥! 我們聽說這個佛門當中,有一個敦巴尊者的這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弟子,就奔公甲。他是西藏的一個大強盜,非常厲害!乃至於小孩子、老婆婆,人家一說:「奔公甲來了!」哦!嚇得馬上不敢出聲。曾經有人一聽見奔公甲來了,人家嚇他,嚇死掉的,可想這個人,這個強盜這種行為是何麼地嚴重、何麼地厲害。到後來去鬥煩惱的時候,怎麼鬥呢?就是這樣,起了一念善念,他就假定這個右手是善事,他馬上舉起來,哈!在跳,高興!起了一件惡念,那個左手代表,拼命地打它:「你怎麼又做壞事了!」換句話說,他的全部精神在那地方,內心當中這樣去鬥煩惱,然後自然而然這行為就跟著它去做。那麼現在這個祖師也是一樣,所以他舉起來表示非常強盛的心力。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前面那一段都是軟趴趴的那個味道。可是不管我們用什麼形式表達都沒關係,譬如古人說「吃得酒肉飽,來尋僧說禪。」我們不一定如此,我們念完了以後,馬上回去泡一壺茶,然後往沙發上或者床上一躺,然後在這地方,這個同一個類型。反過來說的話,我認識了以後,我要坐在這地方咬緊牙關,我一定要像這樣去做,內心當中有一種是這一種狀態,去鬥這個煩惱。那從這地方說「可見彼與煩惱鬥」,那朗日塘巴說這個女絨巴是這樣做的。 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 那都是古代的大祖師他們藏地的,像阿蘭若師說:「不管是晝夜,只有一件事情,幹什麼?觀察自心。那我們真正出家學佛,豈有餘事,沒別的了。」拿我們現在來說,怎麼樣?就是把我們無上菩提做為目標,所有的一切繞著這個來轉。淨罪也好、集資也好,總是它;裡面也好、外面也好,都是它;讀誦也好、拜佛也好,都是它;研討也好、出坡也好,也是它,都是繞著這個中心轉。 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你照著這樣去做的話,欸!對不起,一定能夠生得起來。反過來說,你必須照著這樣做才生得起來。 又傳說大覺𡁮一日隨見幾次,爾時定問「生善心否?」 那就是阿底峽尊者,不管你見到他,他不會跟你說閒話,見到了一定問你:「你有沒有如法去做啊?有沒有生起善心啊?」這個。所以那個時候,不管是老師、弟子、弟子的弟子,所有那個傳承當中的每一位祖師,他們的行為各式各樣的,但是繞著一個中心轉──鬥煩惱、淨戒,然後業果得決定。下面我們再看: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 那麼既然要淨戒,要真正淨戒,必定要知道業果,要斷煩惱。那麼怎麼斷法呢?因為我們平常這個煩惱,先從粗的地方斷起,然後再細的。那粗的不外乎這幾種,那下面一樣一樣來說,也就是說我們貪、瞋、癡、慢、疑這個五大種。 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 這個癡是根本,癡相重的話,喔!那這個很難以拿得開,所有一切的其他的煩惱都跟著這個來的。那它怎麼對治法?修緣起。所以我們前面講的十二緣起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這麼來的,有這樣的原因。平常我們往往忙那個果。悟那個境,說所有一切境界,這些事情都是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以你在這個因地上面一個一個反推回去,這就行。這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那所以首先在這地方。 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 這個拿掉了以後,所有的「五見」,就是從無明薩迦耶見開始,無明薩迦耶見、邊見、禁戒取、見取,然後邪見。如果這個解決了,那這些東西統統不生,煩惱不是有十個行相嗎?然後第二呢, 瞋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 第二個講瞋,因為這個煩惱是非常可怕。現在對我們有馬上受苦,後世更是非常可怕,而且這種苦是大苦,會斷善根,是最大的怨敵,所以第二個講。 如《入行論》云:「無罪能如瞋。」 沒有一樣罪犯像瞋這麼大的,這個要特別注意! 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若不生瞋,則於現法,亦極安樂。如《入行》云:「若能勵摧瞋,此現後安樂。」 這個文字比較容易,這個下面就引《入行論》上面說,沒有一樣罪過會像瞋這麼嚴重,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對不要讓它生起,應該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努力去修忍辱。假定我們能夠不瞋的話,現在也快樂。瞋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事情,我們是為了別人,結果自己先痛苦,天下再沒有比這個荒唐的事情。所以《入行論》又說:如果我們真正精勤地去摧壞那個瞋心的話,現在也安樂、後世也安樂。那麼第三個貪, 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 這是主要的根本,這個貪這個東西最麻煩,能夠眼前一切的善業、不善業,都由於貪愛慢慢、慢慢地增長勢力,於是因為增長了勢力,這於是輪轉生死。所以十二緣起當中,受下面就愛,這個受就是眼前所有對的境界,一對境界貪愛了。一貪愛以來,愛取,所以一這麼愛取,把以前不管善業、不善業這個無明所造的那個行業,那不斷地增長,不斷地增長就使它一定能夠感果後有,於是輪轉生死,這是根本重要的。那下面就是在我們修行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在欲界當中, 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 在我們現在欲界,我們是欲界眾生,這是我們修行,實際上欲界反過來說是修行最好的地方。當然也是增長貪,這個是同樣的,你用對了,最好;用錯了,最壞。真正的升沉的樞紐是我們人類,在天上面它沒有因緣讓你們再升。在天上面也就是色界天,就在定當中,等到你把以前享的樂享完了以後,好,他本身沒有什麼造罪、造惡的,到最後的結果,一定以前的這個第二個緊跟著來的,向那個方向去走,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真正最最好的修行的地方是人界。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天上面都羨慕我們哪,因為這個升沉的樞紐在你手上。 那麼而我們欲界呢,說因為對受用的境界「觸緣生受」,受味著生愛,那十二支當中。不過這個地方重新再提醒我們一下,我們這個貪怎麼生起的?一對境界,觸;一觸那一定生受,就感受;因為對這個感受生起來,對它味著難捨生愛;愛就取,就有,然後流轉生死。關於這一點應該多修習若「內」若「外」,內是身體,我們常常「嗯,這個營養!」這個如何、這個什麼,這樣。這是為什麼我們有的說科學,科學本質上面來說,它那個求實事求是的,好,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