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第七十九卷.A面 那麼弘一大師這個認識有了以後,最後還有一點時間,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道宣律祖跟靈芝祖師的話,我們重新溫習一下。 繼續下去,這一次到現在為止,這個《南山在家備覽》就簡單地說了一說。當然實際上這個裡邊有很多省略掉的,那是說以我們現在一般來說,尤其是在家很多這個蓮友們哪,不一定用得上,那麼只是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至於說很多出家的同道呢,也不妨從這個上頭作一個啟發的因緣。就是真正如果想學律,那這是絕對好、絕對重要。我並不是說其他人不學,凡出家的人,律是根本,那麼只是有很多人以律為主,學律師,那麼重要的開合等等非常地精細,那麼這種人如果能夠肯學的話,那我就把他看成是佛一樣,那麼恭敬他。我也只能說有這種因緣的話,我要盡心盡力地幫助他,促成其事。其餘的人,我們應該隨分隨力地,多多少少對我們現在應該有的把握得準。 那麼這個把握得準要把握些什麼呢?這個弘一大師也給我們很明確的一個概念,這個不是弘一大師自己說的,這個還是在剛才我們談過的這個「問答遣疑」裡邊。他這個問答的遣疑裡邊,後面有一段話,說這個戒相啊──我把那個文唸一下:「問:戒相繁多,具持非易。值茲末法,最低持戒者,以何而為標準?」說這個戒相內涵非常多而且非常繁,這樣,那麼在末法的狀態當中有種種的限制條件,那麼於是我們如果不能做到的話怎麼辦呢?平常我們很多人往往會這樣:「啊!做不到,算了!」這個絕對不可以!正因為我們宿生沒有這個善根因緣,這一生隨分隨力能夠做多少、努力多少,這個非常重要!你有一心的好樂,這種心情將來就憑這個力量上去;如果現在是不管了自暴自棄,那就害了!所以這個弘一大師為了這個開這個方便,說從這個最下面的標準,怎麼樣地步步地增上。 在前幾天我們曾經談過的,談過一個問題,也就是從這個《決定毗尼經》上面引發下來,而引出這個《海龍王經》上面的一段話。後來還找到《法苑珠林》上面有一段也同樣地說,引那個《樓炭華嚴經》,跟《海龍王經》完全一模一樣。那麼這一點是特別說,說大乘行者──如果小乘行者,那還是你要全部精神要做到它──那麼大乘行者那個時候主要的什麼呢?說正見、尸羅、軌則、淨命,如果不能圓滿的話,那麼這個正知見是絕端重要!欸,這是靈魂,這是生命!換句話拿我們現在來說,如果萬一發生重要的事情的話,命保住!那麼其他的損失一點的皮肉,乃至於手腳受傷,那這個不是說故意喲,萬不得已,命最重要。那個這個命根何在?在正知見!不過這個說法在什麼,在化教裡邊的說法。那個制教裡邊怎麼辦呢?那這裡也有根據的,今天特別指出來。那麼化、制兩樣我們同時能夠把握住的,那走下去的話,那就相當穩了。 所以他來回答我們,那說最低持戒什麼標準呢?「答」,這個弘一大師指出來,不是弘一大師說的哦,所以這種祖師菩薩們都是有憑有據。說「《律藏.五百結集法》云,」就在這個《律藏》當中說得很清楚,「佛涅槃後。諸阿羅漢集法之時。阿難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這個是上面弘一大師引《律藏》裡邊的一段話。說這個《律藏‧五百結集法》當中說,佛涅槃以後,那個諸大阿羅漢哪──這個所謂五百結集、七百結集噢,那換句話說,最早的那一次,換句話說,保持最完整、最純正的、最嚴密的。他怎麼說呢?那個時候阿難尊者就白,告訴大迦葉尊者說,他說:「我親自從佛那地方聽見,而且記得牢牢一點都沒有錯。佛怎麼告訴啊?說『自今已去』,說現在以後,佛涅槃了,以後諸比丘你們可以捨那個雜碎戒。」這樣。這個比較次要的,換句話說拿我們現在來說。 那麼實際上這個雜碎戒有一個範圍,譬如說四個根本戒,那是絕對不可破,有很多護持那根本戒的也絕對重要!很多呢,譬如說「息世譏嫌」的有很多,那就比較次要一點,就這樣。這個是它的幾個大概分別,這裡我們也不細談。 所以所謂的雜碎戒的範圍他曾經說過,雜碎戒的範圍是什麼呢?「當時」,下面看文噢!「當時阿難愁悲忘失,未問何者是雜碎戒。」說當時阿難看見佛涅槃了,哎呀!這苦惱得不得了,所以他沒有問到底什麼是雜碎戒呢?因此文上說:「制限莫定。詢諸比丘,言各不同。」這個既然佛沒有說,那麼當然公開徵求了,「啊!那你們看……。」只有佛臨走的時候,臨涅槃跟阿難說,阿難也沒有份,也沒有問清楚。所以當時在場的五百大阿羅漢,那個都是最了不起的,那麼說:「到底這個雜碎戒範圍什麼地方為止呢?」各個在場的這些大阿羅漢、大比丘們,各說不同。「迦葉乃命仍依佛世舊制,而具學之,不復棄捨。」這個文上面就說,於是大迦葉尊者說:既然各說各的沒有一定的範圍,那好了!佛──所以這個〈五百結集〉上面也有這一段話──佛已經制定的,大家就牢牢地絕對要學,沒有制的就不能再,這個只有佛制,所以大家說成為定案。 不過實際上,確確實實有這一段話,有這段話!所以沒辦法制限,是因為到底這個雜碎戒的範圍在哪裡,這個各說紛紜。既然佛說了,那麼在末法的時候,這個我們可作為我們慚愧──要慚愧哦,不要說:「欸,佛講的!」你有了這個心,心理上面根本已經錯了,這個我們要了解。我們就自己深深感覺慚愧:哎呀,我們這個末法了,我們沒辦法圓滿了。那怎麼辦呢?根本把握住!這個心情非常重要。所以這個前面的,這個談業的時候,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現在下面看文,說:「當今之時,末法鈍根,人畏其繁,具持非易。」這個是弘一大師安上去的話,說現在末法了、根鈍了。鈍根的人一個特徵──啊,覺得嫌繁,好簡畏繁;啊,這麼簡單明瞭就好了,這麼地繁雜,那受不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具持」,要全部的精細地去持不容易。其次的話呢,在我們力量不夠之前,你與其是細緻而捨其根本,倒不如把握根本,這個更為重要。因為這個是心力的根本問題,它不是……說現在就算是我要想去做,得前忘後,於是一天到晚在枝末上面轉,這個也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我有一個很深的印象,這是一個比喻。那個人家就移那個樹,移那個樹。移那個樹的時候,譬如這棵樹,移那個樹的時候,一移,那個樹就受傷了,就是這樣。但是這個樹長得很好,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呢,你把那上面的東西,把它統統把它鋸掉,然後用一個布把它包起來,用一點土這樣這樣來蒙在那裡。看看的,一看這麼漂亮的一棵大樹什麼都弄掉了!那個樹根弄得好好的,那麼綁在那泥裡長它幾年,那個樹根長好了,它再長起來。還有一種呢?啊,覺得這麼好的,想辦法勉強把它移過去吧!儘管那個樹根可以挖得更大一點,可是它因為要支撐上面的枝葉花果,到最後那個樹根長不好;眼前看起來滿好,到最後的話,整個的樹毀掉了。所以這個兩者我們要同樣,但是這個完完全全要量自己心力噢!這個地方完全要看自己衡量了。是啊!如果說找了藉口來,那這種我們不談,所以持戒本來是我們為自己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具持非易」,一定要衡準自己的心力。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我們通常人的常情啊,事情還沒有做,先打了退堂鼓了,自己並不曉得自己在非理作意當中:「唉呀,覺得我不行啊!」那這個時候一定不行。我們前面不是剛從,說十二因緣剛說過嗎?你還沒有做先拿什麼?先拿愛、取去滋潤,先拿著畏縮說我不行;就是這樣去,這個我不行的心情去滋潤,結果是什麼?行不行啊?是一定不行!這是我們要真正了解的。 所以實際上,在這個地方,說《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告訴我們幾句話非常重要──你先不要忙著去修,忙著去修一定沒有好結果,怎麼辦?在這個上面,先心平氣和地,先把這個整體的大綱有一個認識;然後呢,我通常我說找定位,找自己跟整個的這條菩提大道的位置找到它。說起來很簡單一句話,做起來很難喏!那個時候找到了以後,全力向上,千萬不要自己給自己留尾巴,說:「啊,我不行啊!」「我不行誰行!但是我現在的確條件不夠,所以從下面走起。」這樣才對!正走的時候,不要到那時候又畏縮。你下面要走的條件比較低,這個可以,可是走了以後不要畏縮,這個心很重要!所以前面那個剛才說的這個十二因緣對我們的真正的價值,你時時記住!這個正知見兩個字說起來好容易,做起來的確很難。 那麼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這個情況之下來再抉擇,說我們全面做不到的話──所以弘一大師下面告訴我們,「幸有捨微細戒遺教,猶可依行。」哦,說幸好啊,世尊留下來的一句話,微細戒可以捨掉,這個是世尊遺留的教法。現在這個教法是制教,我們可以當作制教,雖然律當中留下來,可是這個律本身是大阿羅漢集的,世尊確實有這句話,我們還是完全沒有違背這個律,只是持不圓滿,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制限多寡,人各隨力。」這是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所以究竟這個雜碎戒,或者是細微戒,到什麼範圍呢?看看你的力量,如果你能夠全部做到,第一等人!再不然的話呢,就是你隨你的力量。 那麼下面來說,弘一大師,喔!不是,蕅益大師說的,不是,弘一大師!我現在也實在是顛倒的,那反正沒關係啦!你們都了解我,即便我說錯了,你們都了解就好。說這個文上面這個弘一大師說,「且約最低標準」,那麼這個是弘一大師立出來,實際上我們也感覺到。「止持之中,四棄、十三僧殘、二不定法,」喏!這個是我們的標準。這個「四棄」是根本罪,那個不可以,那個一犯了,不要談了,完全不要談了!小乘固然絕對不能,大乘更沒有這樣的事情,你要救一切人,你自己犯了這種罪,可以嗎?不過大乘有個開緣喔,這個以後到菩薩戒的時候再講,在這個《南山律》當中已經說過了,菩薩的開緣並不是為自己開,是為別人開的。那麼在什麼情況之下可開,這個等到以後慢慢地大家這個研閱菩薩戒的時候,它這個裡邊有很明確的說明。這種說明都是我們依經論的,現在我們隨便說的話怕有一點錯誤,所以現在不敢說。到那時候我們翻開經論,它會上面告訴我們,論上面怎麼說、經上面怎麼說;實際上這個前面也說的,經就是《涅槃》,論就是《瑜伽師地論》,這樣,不過這個細說以後再說。那麼「十三僧殘」,這個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不是「息世譏嫌」,最主要的是保護根本,雖然有一點息世譏嫌,不是我們說普通主的。「二不定法」,這個都是保護根本的。「悉應精持」喔!這個而且不但要持,而且要認真地持噢!這個是止持。 「作持之中」,說「結僧界、受戒、懺罪、說戒、安居、自恣等,亦易行耳。」這一點哪,弘一大師並沒有說告訴我們,正面告訴我們地說,啊!應該精持,他只是說反面地說「易行」,要鼓勵我們,這個並不難,這樣。因此在我現在來說,我的心境上說,作為一個出家的同道,的的確確我們希望能夠這個「止持」當中,這應該精持。所謂精持的話,要有兩個條件,不是單單的戒相清楚哦!這個裡邊有它的內涵在,有它的內涵,都應該了解。那麼「作持」,那的確就是我們──「結僧界」,是我們根本,住的地方;這「受戒」,那是我們所以成僧的根本的原因;那麼「懺罪」呢,萬一犯了罪怎麼辦?我們凡夫真正要做到,絕對不可能的,這是根本,這是根本!所以受戒,然後受了戒以後要去行的話,住的地方安住,就是這樣。然後所以平常的時候,「說戒、安居、自恣」,這個是最重要的,那這幾樣,這個的確也並不太難。那麼這個是我們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 有了這個,現在我們下面就可以談一下。說制教上面、化教上面,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範圍告訴我們,萬一到末世的時候,我們不能完整地做到的時候,那麼開合的範圍。開合的範圍,「齊何為之」?儘管前面說好像制、化兩教不同,經過上面一說,我們了解制、化二教的話,恰是相輔相成。因為你有正知見──目,所以要制教去行,行是就是根據你所目所見的,所以這個制、化二教相互配合。那我們現在這樣地去走法的話,同樣地可以達到我們需要的,尤其是大乘的行者,那個對我們是更是重要! 因此在修學過程當中,我自己就用了兩個名詞:一個呢,學的過程當中,希望到最好的,「上」是上限;一個呢,下限。照理說這個上限什麼叫上限?到佛是上限。不過這是我們的希望,對我們來說,我們現在的範圍之內應該學的,最高應該定什麼標準;下限呢,最起碼應該做到什麼樣的狀態。 那麼現在這裡呢,以戒論戒,以戒論戒,把那個上、下限在這裡簡單地說一說。先說下限,下限明白了,上限也就清楚了。那麼這個上、下限哪,我們要從什麼地方去看呢?還是看《在家備覽》吧!《在家備覽》,實際上那個《在家備覽》哪,一開頭已經告訴我們了。在第一頁,《在家備覽》第一頁,我們重新溫習這幾句話。一開頭說這個話,說完了以後,回頭又說這句話,實際上這有個理由的。剛開始我們學的時候,偏重於在聞跟思,就聽懂這個道理,認識這個整個的輪廓;認識了整個輪廓以後,然後下面呢思、修,就是這樣。思、修還是不外乎別的,把以前所學過的這種東西認真去學。所以現在回過頭來,我們不妨仍舊看這個第一頁。那麼第一頁呢是說,一開頭的時候告訴我們: 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 「興」是發心,「建」是立行。發心要靠聽聞、要靠思惟;建呢,聽聞、思惟了以後,正式開始行持。所以說,他下面告訴我們,這個戒相很多,任境彰名,是戒乃無量,如果說略標樞要的只有四種,到精要的地方去看──法、體、行、相四樣東西,法、體、行、相。那麼這段話在什麼地方呢?這段話如果說諸位要想真正深學的話,那麼在《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這個最前面,卷三。那個《四分律行事鈔》第一卷哪,是敘說這個發起的因緣,〈敘緣發起〉。敘緣發起以後呢,我們道宣律祖把他所要告訴我們的,以三十個題目,來一一說明他要告訴我們的整個的內涵。這個三十個題目當中,第一個題目叫作〈標宗顯德〉,標是標示,換句話說那個綱宗、中心,先把它拿出來擺在這地方,說明它真正的重要的內涵,所以顯明、顯彰這個戒的真正的戒德;換句話說,這個大綱全在裡頭了。 剛才《南山在家備覽》上面這幾句話,就在這個〈標宗顯德〉當中一開頭前面的幾句話,前面的幾句話,這個在《南山行事鈔》的卷三,卷三。那麼說現在最後了我們也不必去……如果說諸位真正地想這個地方深入的話,那這個需要看;如果說只是希望了解一點的,這一部分也要看。深入的話,那個南山的六大部非要全部看不可!不但要全部看,而且還要其他的有關的經、論也要,應該相關的,才了解它為什麼。否則的話,你學一個起碼的話呢,剛才說的這部分也應該看,這樣。這個《行事鈔》當中有幾篇,譬如〈標宗顯德〉這個地方,乃至於後面有幾個重要的地方,〈持犯方軌〉什麼等等,這個必須應該認識──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它的根本意趣何在?那麼現在因為是《在家備覽》,所以我只把那個最宗要的地方說一說。 現在我們也仍舊看這個《南山在家備覽》,說這個四相,看文噢!第一頁倒數第三行: 《資持》云:「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 前面不是說,整個地講戒來說,我們行持的根本──發心、立行。這個時候,正式開始立行是戒,那麼要談戒的話,無量無邊戒當中,真正的中心在哪裡呢?法、體、行、相。那麼請問法、體、行、相是什麼呢?第一句話,「聖人制教名法」,這個是聖人所制立的,聖人所制立的這個叫作「法」。現在你能夠依聖人所制立的,從聽聞、思惟,叫領納在你的內心,成就相應的這個,跟法相應的,你內心當中「成業」,這個叫作「體」。我們剛說過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由於無明、行、識,無明的「行」,這個是業;愛、取、有,這個「有」是個業。我們凡夫現在業是什麼業?跟無明相應的行,跟愛、取相應的有。現在這個戒是什麼?是根據聖人所制的法,你如法地領納在心當中,成這個業體。 所以這幾句話,我們立刻回過頭來想一想,十二緣起當中說的,前面這個是不管它,為什麼?這是宿生感的果,所以領納這個千變萬化的境界,是什麼……所以外境是無量無邊,但是對境的時候,現在能不能再隨順著以前的無明情見而走?如果說隨順著無明情見而走,儘管是受了戒體,衣服穿得很好,頭剃得光光亮亮的,然後行持走得好好的,這個有沒有把聖人這個法納在心體當中?沒有!一定要兩樣東西──正知見、善法欲,這個下面就是勤精進,勤精進是行、就是有,這個才是納法成業,這個叫作戒體哦!這個中心在這裡。所以同樣地我們說這個四科,這個四科的內涵,跟剛開始講的不太一樣了吧! 那麼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正受戒體的時候,需要什麼條件?就是後面回憶的時候不是說:啊!太多的人,受的人不曉得多多少少,真正得到的人「止可二三」。乃至於受的人,什麼?對,等一下我們同樣地會唸下去,「受者是法界為量,持者是麟角猶多」;不要說得不到,得到的人,他法界為量,因為的的確確是廣緣法界,可是持的時候為什麼麟角猶多呢?都牽涉到對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就算有的認識了,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已經是能夠納法成業,可是由於了解不清楚,或者了解了行處不夠。那麼這個,在我們那一天講那個四個犯緣當中都說過,現在這些都一一都現起了。第一個,四個犯緣是「無知」,無知的話根本得不到,就算你得到了以後,對不起,你還是不行,是吧!這是第一個無知。第二個「放逸」,第三個或者是「不敬」,或者是「煩惱重」。那麼這個裡邊有一個,就是你得到了,可是那個時候如果得到了以後,不一心去持的話,同樣地會犯這個情況。所以這地方我們就回過頭來,看一看前面所說的那些道理,就了解了現在所說「納法成業」這一部分。 下面「依體起護」,這個叫行喔!這個叫行喔!你有了這個體,然後要保護這個體的起行,這個叫行。這個戒行,我們講持戒、持戒,這個是它的根本。然後「為行有儀名相」,要行的時候,有它一定的軌則。反過來說,這個戒相是保護,這個行持是保護戒體。當然裡邊我們已經很清楚的,「受隨相資」是千里可到,都從這地方來說。所以這個地方一一都可以以戒來稱,說戒法、戒體、戒相、戒行。 了解了這一點,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看,下面還要。翻過來,「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這同樣的,說「答:攝修始終,無闕賸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後。」這個話一開頭已經說過,現在我們再回憶一下的話,這個內涵又不一樣了!而且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