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第七十七卷.B面 於是下面這件事情如果這個並不是很重要的話,我們就一定很高興地,跟這個朋友繼續地大家談論或者什麼等等。談得好的話,欸!說不定哪,大家就譬如世間來說,那我們就合夥做一個生意吧!假定我們出家來說的話,大家這樣,啊!那好極了,他也修行、你也修行,那麼一起我們到這個地方來,或者兩個人一起結伴參訪什麼等等,下面就會引發這樣的事情。那麼這個愛,就是說可意境,不離愛。 下面也許來這個人很討厭,就是這樣,以前看見這個人反正是專門來找麻煩,那麼現在這樣的又遇見了。這個境跟前面,一個是不離、要想獲得,一個是乖離,相反,但是內心當中的力量是一樣的,對它有一種愛著。後者的愛著,愛著它──心心念念想到就要排斥。所以我們就想:欸,這個傢伙,怎麼樣把他支使開、把他弄開,或者我不要去見到他!儘管你沒見到這個人,可是心裡面鬧些什麼鬼呀?就心裡面老在這個上面盤。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愛支。 還有這個愛支我們不要誤解,有的時候跟人家一個吵了架以後,儘管被人家勸開了,心裡什麼狀態呀?一天到晚在這個緣在上面。所以這個乖離愛,就是你希望離開這個人,可是心裡面老纏在這個上面。就這樣,怎麼勸,人家勸開你了以後,你越想越氣、越想越氣,一個人自己在那兒是越想越氣,這是什麼狀態?愛支! 然後這不但是愛支,取支,那麼「取」是什麼行相?由於你前面這個不管是可意的貪、不可意的瞋,只是一個心念向它的愛著。下面又想著:欸!好的東西,那我要想獲得它。所以這個取當中叫欲取、什麼我語取呀……這個取就是說你所嚮往的東西,你就想獲得、執取它。那麼反過來呢,討厭的東西的話,取是什麼取呢?就剛才心裡面,你想乖離、你想排斥它。如我所欲的,心心念念掛在上面執取這個概念,實際上被這個煩惱所執取我們不知道,這個都是取支。 那我們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愛著相應的,進一步要採取行動的行為,那個,這種心念就是所謂取支──愛、取兩支。於是使得前面,或者是這個朋友,或者是令我討厭的這個怨家,欸!這一些就產生了現在下面的這個行為。那麼這個行為下面的話,就有結果產生了!那麼至於說我們生死輪迴當中呢,亦復如是,亦復如是!我們一生遇見的事情都是在這個各式各樣的這樣狀態。現在我們就說一生吧!一天到晚忙這個,忙完了以後,到最後臨終了,這個生命這是結束了,那下面這個情況怎麼樣?平常我們在這個臨終的時候,這個很有意思,剛開始譬如一點小病看病,大家覺得:哦,看病沒關係!說,我不妨仍舊舉一個例子來說,這種舉的例子是比較淺顯,使大家容易了解的,如果你不了解,你可以從這個例子當中想你自己相應的。 那麼我現在舉的例子是什麼呢?譬如說一個作生意人,我們雖然不是作生意人,也許不是作生意人,可是這個概念我想我們人人用得上。他一天到晚在這個錢上面盤算,我們不一定作生意也是這樣囉!喔,那麼說公務人員或者做什麼也好,世間都是名利,他就一天到晚盤算這個東西。平常白天整天忙,他也不覺得,覺得是應該的。假定有一天生了病了,照理說生了病休息一下,唉!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如果這個病更重的話,一般世間人他真正主要關心的是什麼?真正關心的就是他一生經營那個事業是放不下。世間的人來說,等一下兒子嘛媳婦還沒娶、女兒嘛還沒嫁,等到兒子娶了媳婦、女兒嫁了,還要忙孫子,他永遠忙不完的,只會關心這個、關心那個。我想這種事情我們人人都會注意到。那麼這種心念,乃至於到最後快死的時候,他也會在這個上面,在這個上面!那麼最後呢,到生命漸漸消失掉了以後,由於前面,所以這個經論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集業之理」呀──這個時候。 我們如果要了解得正確一點,我想你們看《廣論》,《廣論》哪裡呀?一百七十四頁。我看噢,是不是一百七十四頁,就是為什麼會集業的呢?一百七十七頁,一百七十七頁「死後成辦中有之理」這一段。那這個,他那個死的時候那個中有起來了,那先還沒有到。由於「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實際上,這個「我愛已生」這個就是無明、行;然後「無始樂著」的戲論的熏習就是愛、取;然後呢「善不善業已熏習」,這個就是有支的力量。 那麼現在這地方我們主要的是說什麼呢?就是他臨終的時候,他那個心念,他就會心心念念掛記在這個上頭,掛記在這個上頭。掛記在這個上頭以後,然後呢,慢慢、慢慢、慢慢地……。所以這個死心,前面我們說死心是什麼叫死心啊?就是粗念現起的時候,他最後繫念在的,什麼都忘記掉了,那麼那個時候他那一心就執著這個上頭,執著在這個上頭。然後如果他執著在上頭的話,那麼這個說,他將來下一生到哪裡去,他就是這個現起,就這樣。所以他一生的業的總集帳,最後由於這種執取的力量,就在這地方,執著著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情況就是什麼?就是由於他──乃至於臨終,他仍舊少不了,就是前面這個心識當中留下來這東西,這個愛執的力量一直在進行當中,一直在進行當中。 如果我們自己觀察一下我們自己,雖然我們沒有死,然後平常的時候就是無關緊要,碰見一點重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愛執。地震來了,啊!馬上逃出去,為什麼要這樣的?這個愛執呀!假定有一點時間的話,我趕快值錢的東西包起來,就是這樣,我想我們人人都能夠體會得到的。所以這個時候,當任何時候遇見的前面這個潛在的力量,當時遇緣的這個愛執的愛、取兩個力量潤發,然後到下面產生的什麼?叫中有。你以什麼的,最後走的時候以什麼心態,那就把在這個上頭。所以他最後臨終的時候,這樣他就牢牢地執取這個東西。最後呢,這個中有現起來了,就是最後死的時候,就是這個執著使他產生這個力量,所以這個叫作有,他的「有」的這個力量。那麼這個有──中有。 等到這個中有現起的時候,剛開始他還是這個力量。可是等他一旦中有現起來了以後,這個中有有個特點,它這個中有就是心識的一種特別的狀態,這個中有的力量非常地強、非常地強。他沒有一樣東西能擋得住他的,這是完全是他的業,所以所看見的東西無遠弗屆,所聽見的東西亦復如是。這個中有身出現的時候,佛,佛沒辦法擋住他,這樣。所以說這個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佛是佛的業、你是你的業,你的業佛也沒辦法擋得到你。那時中有出現的時候,他不久他就曉得自己死了──啊!那個時候,一旦曉得死,因為這個潛在的力量,他就有非常強烈的這種欲望,他又存在,他又存在!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他就是自己仍舊是這個念頭,這個求生之欲那個時候特別地強。 說到這裡稍微停一下,我忽然想起一個小事情來。我們那時候在學校裡面念物理、化學的時候,說這個化學上頭,這個譬如說原來「水」,不管任何東西分解的時候,那個時候氫氧這個叫作「新生氧」,那個新生氧的力量非常強。不曉得你們還記得不記得?如果你們想想,在中學,不曉得這個是不是、是嘛中學講的還是什麼時候?我的印象是,高中多多少少講一點,那麼如果大學裡邊的話那會講得更詳細。不過這個大學理工,「理」專門講這個,「工」多多少少,「農」大概是,其他的講不講我不知道。也由忽然想起的這個世間法,實際上這個真正的世間的業力還是人的心業力,就是這樣。當這個執取的力量從老的地方離開的時候,他自然而然會產生強有力,因為一向很強有力這個執著作用,所以一旦離開了以後,他唯一的就想再去執取,那個中有身也就是這種狀態,也就是指著這種狀態。 那麼到哪裡去呢?這個就看他的緣了,看他的緣。那麼這個緣所謂一生造的業,一生造的業。如果這個時候現起的中有身,如果是善道的,那麼這個中有身所顯見的那個樣子,以他的心情是比較平和、歡喜,而且向上。通常經論上面這麼告訴我們,生天的中有一直向上,如果是人道的中有這樣的──橫走,地獄的中有──向下,向下。然後人或者天這個中有,雖然人是這樣地走的,可是他看見的──白的,這樣,那麼當然這個裡邊也看他的福德因緣啦!那麼如果說三惡道的話,看見的霧霧的,就像迷迷霧一樣。今天正好有霧呢!如果我們放眼去看,如果我們現在向外往中有身看見的,那就嚴重了,三惡道的名堂,三惡道的名堂! 所以在這地方也停一下。所以有的時候平常譬如說我們修行了以後,淨罪集資過程當中,說固然懺罪的時候你有個淨罪相,平常我們自己驗那個夢境哪,也可以驗得出來,現在造的業大概什麼相應。如果說你平常作的夢──這個不是偶然一次噢,經常性的這種夢。經常性的夢,如果夢裡邊覺得老是看見很多人滿歡喜的,或者很美妙的什麼,那個這個人的業,集得業通常都是善的。如果說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如果死的話,那個人應該在人天當中。再不然,夢境當中常常作到這個很荒涼,那麼看看的好像一片茫茫黃沙那樣的話,乃至於很可怕、恐怖的話,那是惡道。所以說,這個墮落這個畜生那一個中有的話,他會看見很多動物是畜生出現;墮落餓鬼的話呢,他就看見那個就是很茫茫然什麼都沒有,很蒼涼那個味道;墮落地獄的話,那就會很極度的有一種恐懼,或者想,很冷要找地方去這個什麼曬太陽之類,或者覺得很熱要到清涼的地方去。那個所以他要想去的那個心情,就是他將來去的是寒冰地獄,還是去的這個火燒地獄,那個就是中有身上面,他那個時候都現出來了,所以他總有一個很強烈的追尋。 那麼這個時候,譬如說我們現在以人道來說,那麼這個中有下面一生,怎麼辦?我隨便說幾個,先這個以人道為主,那時候他就會看見他有緣的父母,他就會看見他有緣的父母。那麼那個時候他會……這個看見的狀態呢,也跟他自己的福有關係,跟他的福有關係,這個不細說它。那麼那個時候最後就看見那個父母相交,那麼相交的時候,如果他是男的,他就會對他這個父親覺得很不樂意,他是很樂意跟他的母親在這兒相配;反之亦然,反之亦然。所以那個時候他那個就是前生的業力,他全部精神貫注在那裡,等到貫注在那裡的話,父母等等都看不見了,完全看不見了,他全部只看見這個男女二根。那麼那個時候呢,當那個父母的精血,喔!不是精血,精跟卵出來的時候,於是這個中有的這種業非常強盛的,他有非常強盛的執取力量,那個執取力量就把這個精卵交合的,他就在這個時候就把它牢牢的,這個一種業力把它執取住,所以他這個裡邊還需要一股很強盛的這個力量。那麼那個時候只有一剎那,這個中有像夢一樣忽然像睡著了,那個中有就自己就完全進入一種像作夢的睡著狀態,那時候就是結生相續的一剎那。 那結生相續同時那一剎那,那個「名色」現起的時候,這樣。所以結生相續的前一剎那,那個時候這個識那就是所謂的果位識。那個果位識所執取的這個父精母血,那個就是什麼?所謂「色」部分;那麼他能執取的果位識那是「名」部分,名就是心,那這個所謂這個一種狀態叫作名色。所以從前面無明、行、識,然後經過了這個愛、取滋潤是執著這個,執著──這個就是有,然後執著的力量使他到結生這個過段,整個過程。 那麼然後這個結生過程當中怎麼生的呢?整體地來說,講總相就是「生」,就這樣。然後這個結生的整個的過程,別相怎麼辦呢?就是初一個階段叫作名色。然後呢這個名色,由於這個識的執持,加上他宿生的業力的這個執持,自然而然他會在那兒增長,會增長、增長。那麼這個時間呢,經論上面有說明,好像八個禮拜還是九個禮拜叫羯羅藍位,那時候分不出來,就是一團的這個肉,叫凝滑──或者說翻成功我們,那麼這個時候就是所謂名色位。 名色位再下去呢──六處。慢慢地從這個上面分出來了,喔!這個根身等等分開來了,有頭、有身體,然後有腳、有手啊,眼睛、鼻子、耳朵啊,那個樣子慢慢就生起來了。那個生雖然生起來了,這個只是有這個東西,那個識本身還是不動,只是就是這樣,還是這個識,這個執持這力量,它這個六識本身還並沒有。 那麼再下面呢,再下面進步下去,這個識就有一個跟這個「觸」的感覺就生起來了。那麼這個也是,這個都是胎兒位當中,這樣,胎兒位當中。有的說,這個觸是出生以後,跟外界接觸,就這樣。那麼這個說法呢,各有各個不同,至於說,我所受的這個師承當中,我的老師告訴我是這樣。那麼所以然後這個開始有觸,可是這個感受,感受還沒有。平常我們說碰到了以後,嗯!下面才會有一種感受,可是這個講粗的噢!其實細的識來說的話,一念當中都全部具足,我們現在講粗的。那麼所以這個時候,換句話說,他觸的感受出來,可是辨別這感受的力量不強。那麼以這個來分,或者胎兒當中的位次,或者出生以後的位次。 又再下面呢,這個「受」的感受。對於這個所接觸的境界,他會感受,那麼感受的這個就比較強烈,比較強烈!那麼這個整個的那個過程的話,那就是「生」那個,這樣。然後這個感受從出生以後,一直在這個,一生在受當中。到最後就「死」,最後就死。那麼死了以後如此這般地再來。 那麼在這裡,我們不妨去看一下那張圖。看那張圖,這張圖當中看那個十二支的那個圖,換句話說,這個大圖這個圓圈當中最外面那個。第一個呢,瞎子。那個瞎子前面一個孩子牽著他,雖然是一個人,但是他對真實的狀態看不見,一個小孩帶著他在路上走。所以雖然是一個人,但是是道、非道他分不清楚,對於世間的真相根本弄不清楚,什麼是該走的、什麼是不該走的,他反正只聽人擺佈!所以很遺憾的──走,腳在他身上,這樣,可是偏偏他也聽人擺佈。對我們普通人也是一樣,我們自己總覺得還有個「我」在,可是實際上真的是我在作主嗎?在聽人擺佈!這個是最可憐的一樣東西。 那麼下面,由於這個,所以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剛才說的去就造作。那麼這個造作呢,就是這地方的一個陶器匠。現在好像沒有這個了,如果說現在還有這個,看看他們做什麼……瓷器的可能還有,以前老法比較多。那麼他這個做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大小、長短、方圓、顏色,都是做成什麼就是什麼。相當於我們這個人也一樣,我們在六道當中形相是什麼樣,要這個陶器匠來做成功,大小怎麼樣、什麼顏色……這樣。所以什麼形相,那是六道當中,是橫的畜生,還是豎的人,還是地獄、餓鬼、畜生,就這樣;然後大小;那麼同樣的,形色、顯色,這樣。 那麼下面這個「識」,識──是這個猴子。那個猴子一天到晚不停的,一下、一下、一下,跳來跳去、跳來跳去,一下緣到這個、一下緣到這個。 那麼再下面就是個「名色」,名色是一些人在那個小船上面。名色──在那個小船上面,也就是說從這一生跑到那一生去那個過程,跑到的過程,就是那一些人也就是對在這一塊兒,這個它的功效還沒現起來,就是這樣。我們也不妨這麼說吧!這個那些人就相當於這個名,那個船相當於色,所以這個經論上面叫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由於這個識的執取(這個識是心識的識),也就是心識執取這個色(另外那個顏色的色),就是這樣。然後它同樣的,這個心識就依這個名色,而這個名色由於心識的執取而增長,所以叫名色緣識,識緣名色。那麼這個這張圖當中那個表示。 再下面呢,就是慢慢地有「六入」,那個房子有六個窗子,這個窗子雖然有,可是這只是如此,換句話說這個認識作用還不生起。再下面就「觸」,觸就是一個男女,這是一樣,全部精神在這地方。再下面呢,這個「受」,受支那張圖上面很有意思!這一個人被一支箭射到眼睛裡面。這個眼睛是人體當中最敏感的部分,平常我們哪怕碰到一點灰塵,哪怕碰不到,前面一個小蟲飛過去的時候,這個眼睛一直眨,一下馬上眼睛瞇起來。現在那個箭那個射到這個眼睛裡面,你看那個多強烈的感受! 這個地方停一下,因為實際上我們的一生都在這個感受當中,我們整個的一生都在感受當中。我們不妨想一想看,看看那張圖很平淡,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的話呢,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外境的這個感受這個強烈的,一點很小的小事情,心裡面就會無法忍受的這種強烈。所以平常人家的比喻說:啊!你看哪,這個都市上面這個時髦啊,天氣稍微一變,如果變冷了,啊!一下這個皮大衣什麼都出現;如果一涼,那個夏裝那個短袖的什麼都出現。那是因為我們平常所看見的,如果我們進一步如果仔細去看就是內心的話,亦復如是。所以我就想起了孔老夫子警告說:「不要以一朝之忿而忘終生之志!」往往我們大家有很大的抱負,可是遇見一點小小的境界的話,忘得什麼都忘記掉了!哪怕人家隨便的一句話,喔!少吃了一點東西,所以經論上面「雖少許茶亦計高低」,那個就說明我們這個感受。我們一天到晚都為這個感受的擺佈,就像那支箭射在眼睛裡,這個對我們的影響是全部的精神,你就死死地被它困住在這個上頭。 那麼下面呢,就「愛」,愛──那個圖的話就醇酒美人。那一個人在那兒喝酒,酒本來已經叫人哪,夠叫人這個什麼?沉澱,所以喝酒的人他不會滿足的,對吧!越喝越想喝。乃至於喝醉了你告訴他喝醉了,他絕不承認。我不會喝酒,也很少,現在當然出了家根本談不到。在沒出家之前我只有過一次經驗,我也不會喝酒的,吃一點點酒滿臉通紅,這樣。那麼有一次不曉得一個什麼因緣我也忘記掉了,人家就說:「哎呀!你不要勸他了,大概喝酒了。」我自覺得我沒醉呀!以後人家講起來我才曉得,這個真正吃酒吃醉的人他不會覺得吃醉。我的的確確的,我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我腦筋清清楚楚怎麼喝醉呢?但是當在那個行動就是反常了!這個無關緊要。我只是現在的體會到酒這個東西的確是,他就會這麼永無滿足的,再加上一個美女在旁邊,所以人家叫醇酒美人,「愛」就是這個狀態。 可是這個愛呢,就是愛著的狀態;取,那就是個執取到了。所以它下面那個「取」的圖啊,那就有一個人爬在那個樹上面摘;那麼有的圖呢,這個一個猴子,那猴子更是,啊!牠永無饜足地去摘,這個摘、這個摘。所以有個笑話,說這個猴子爬到那個樹上的話,如果你爬到樹上,那猴子一爬,那全樹的果子就沒有了。牠摘了一個,牠馬上把那個又簍裡一放,然後放那個,左手摘一個往那一放,右手摘一個放、又放,最後弄到最後牠一個都沒有,樹上的那果子都沒有了。我們人這個愛取的心理也就是這樣。 那麼下面呢,有。那個「有」是一個懷孕的那個婦女,而且這個懷孕的婦女不是剛開始,最後到快生的時候那種狀態的話,那就是換句話說,下面緊跟著馬上要出生。再下面就是那個「生」,所以十一個圖就是生。那麼這個生呢,生是一個總相,生的整個的內涵呢,剛才我們已經解釋過了,一直從名色、六入、觸、受,生起了以後,一生都在那個受支當中,那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狀態。 但是同樣的,下面第十二個圖叫「老死」。你看這個老死這個圖很有意思,一個人揹了一個死屍,換句話說,我們一旦生了,那注定了我們就揹了該死的這個東西。你們不妨每個人拍拍,那就是這個──我們。對不對?拍拍自己!這一旦生起來了,那個東西就該死,沒辦法逃,沒辦法逃得了!所以這個叫老死。實際上那個生支當中,生起了以後它一直在變化,這個變化過程當中,這個「受」是個心理行相,這個變化過程當中,換句話說,我們生、住、異、滅,或者生、異、滅,生、滅、變異,在這樣的過程當中。 那麼這個是說明我們一生流轉,怎麼樣從一個,說由無明引發的一件事情、一個業,留下來一個種子,而這個種子感果的過程,通常我們也不妨看成就是這個一期受生狀態,這個一期受生狀態。可是實際上,一期受生狀態當中,這個裡邊有那樣的個內涵哦──是怎麼樣從前生到這一生?對吧!清楚不清楚?是不是這樣?換句話說,前生到這一生,或者這一生到來生,這樣。那麼這個裡邊就牽涉到了兩世在這個裡頭,那麼這個整個的,我們對於這個從因到果的一個基本概念有了一個認識。 有了一個認識裡邊呢,其中有幾個我們特別應該認識的,有幾個應該特別認識的。首先我們看:它前面無明、行、識,這是一個識的種子,然後這種識種子如果我們現在眼前來觀察的話,我們整天從無始以來一直在這種狀態當中。所以一切的行為,你坐在那邊不動,這個也是一種狀態;然後你採取行動,這個行動為貪所使,那是因為所受的可意境,或者瞋所使,所對的境界不可意,總不外貪、瞋、癡,細緻的內涵就這個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