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第七十八卷.A面 然後這種作用留下的影響,它感果還需要什麼?愛、取滋潤。 所以在這個裡邊,凡是生果,這個生死當中要感果的時候,它這個因有兩種,有一種因就是在這個十二因緣當中,我們稱它為引──引支。那麼這裡我們就不妨看看這個《廣論》,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一百八十三頁,叫「支分略攝」,這個是一百八十三頁的倒數第七行。「云何支分略攝?」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所以前面這個識是能引支,那個「能引支」是什麼?「無明、行、識」,名字叫作能引支。我們不妨容易解釋、容易認識,說這個就是個因哪!有了這個因,感果還要一個條件,還要什麼條件呢?還要這個「能生支」這個「愛、取、有」來滋潤它。所以由於這個愛、取、有的滋潤,它才會感發那個生死輪迴之果。因此這個能引,這是一個因,然後能生是使得這個因感發的另外一種因──這個緣。或者我們這樣說吧!由於這個緣就下面產生了「所生」的結果。在我們前面解釋的這個從這一生到下一生,或者從前一生到這一生的過程當中,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裡邊我們就可以了解,所謂兩重因果的這樣的一個關係。那這個兩重因果當中呢,通常我們叫「三世、兩重因果」,可是這個三世後面有個說明,不一定三世,兩世也可以圓滿,三世也可以圓滿。怎麼是兩世圓滿呢?譬如說這一世我先由於無明、行、識,這個識的種子就造成了。這裡這個無明、行、識,是剎那、剎那,每起一念就是一個識種子;因為無明所以它一直在動,因為動就有個認識作用,因為有個認識作用留在這裡,所以經論上面說「一念一輪迴」。當然從剎那的心識來說,這個心識的運轉生滅就是個輪迴;可是從整體的我們人生來說,的的確確這個心起一念,這個識種子如果將來經過了愛、取的滋潤它會感果的。所以這個起一念的這個識種是這樣,所以一生當中,你還有多少?唉!一生當中都是,無量個,我們無法計算,而無始以來不曉得多多少少!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它先有個無明、行的識種,可是這個識種它下一生是不是感果呢?那不一定!在什麼狀態當中這個感果?就是跟它相應的這種狀態出現,它外境出現,然後裡邊跟它相應的愛、取去滋潤。如果這一生就滋潤的話,那麼這一生種下去的這個識種,就會透過這個愛、取的滋潤,會下一生結果,在這種狀態當中,仍舊是兩重因果,一個是能生支,不是!能引支的因,然後呢加上愛、取,是能生支的因,於是──這個能生支的因就是愛、取、有的滋潤,下一生就感果了!所以這個兩重因果當中是兩世圓滿。 還有一種呢?我們現在譬如起個念,我怎麼曉得我這個念頭是這一生積的,還是前一生積的?不知道!在我們看起來這一生現起,實際上我們有很多東西是宿生帶來的,就是宿生帶來了以後這一生又忙這個東西,實際上這個因是宿生已經放在這裡,所以這一生我們還是用愛、取來滋潤,還是愛、取滋潤。可是這個公式本身完全一樣,就是仍舊是以前留下了個識種子;然後遇了一個緣,我這個愛、取滋潤它,於是愛、取、有;下一生感果,那麼這樣說起來就是三世圓滿。 所以這個兩世圓滿哪,從「能引」開始,一直到下面的「所生」,中間沒有間隔,完全沒有間隔;而三世圓滿,說是說三世,實際上中間可以隔無量世。為什麼中間可以隔無量世呢?就是你這一世把那個無明、行、識的識種子留在這裡了,它留在這裡永遠隨這個心識轉,然後中間自然而然有其他的愛、取、有滋潤其他的──所謂其他的,就是對我們心識來說,心識當中的其他的種子,不斷地滋潤它,所以那些在感果。那個識種子它並沒感果,一直等到遇見了這個識種子相應的種種的緣,然後它感果,所以這種叫作三世圓滿。 從這地方說明,說從能引到所引這一支呀,中間可能間隔無量世,但是從能生到所生這一支的話,中間沒有間隔。現在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那麼從這裡說起來的話,所以我們說這個三世兩重因果就是這樣!而這個三世兩重因果,拿我們現在來看,或者是兩世圓滿、或者三世圓滿,而所謂的三世圓滿──無量世!那這麼一來我們就曉得了,不管從無量劫以來到現在,現在到下面,都一定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原則。所以這個三世,十二因緣的真正的內涵,那麼大概說明,清楚了吧!這是第一個。 其次呢,說這個裡邊有這麼多的業種子,那麼哪一個業種子來感果呢?就是這樣。這是我們第二應該認識,這個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所在!這裡說一說。《俱舍》上面有個偈子,所以引《俱舍》,換句話說,整個的它說的是完全正確的:「諸業於生死,隨重近串習,隨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諸業──所有的業,在生死當中,「諸業於生死」,它感果的次第是什麼?依「重」,第一個是重業;第二個依「近」,靠近;第三個「串習」,所以依「重、近、串習」。再下面第三句呢,「隨先作」,先,前面先作的,「其中」。「即前前成熟」,這個成熟的次第,前面的先成熟。 那麼這個偈子記得不記得沒關係,這個內涵在這裡說一說。說有無量無邊的業種子,這個前面的業識,那麼它怎麼感果的呢?重、近、習、先後,就是四個次第。如果說你有最重的重業,那下一生一定到那地方去;如果沒有最重的重業,那麼臨終的時候,最靠近的這個力量現起的時候,所以叫近,靠近;再下面的習慣,如果說臨終也沒有引發你,就是平平淡淡,那你最平常習慣的這個現起;如果這個也沒有的話,那麼無始劫來造的次第,最先造的先來,後面的後來。 那這個我們平常也可以用一個現實的例子來說明它,這個例子一說大家就很容易懂了。說我們這個生死啊,說大家雖然經歷過都忘記掉了,大家都忘記了,一點都沒印象,未來的還沒現起,過去的記不住。但是呢,這個小的過程當中,我們一段一段事情的變化,一直在變化,從這個上面說一個實際上的例子就了解了。今天大家坐在這地方,譬如說這個法會,或者我們講那個課,現在我們大家講課,這是一件事情。那麼這件講課那件事情結束了,下面要做什麼。如果說拿這生死來說,就是講課那件死啦!那下面到哪裡去呀?那還是照這個次第來排。 最重──就是假定說你或者上課之前,或者正上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有的時候那個重大的事情重到不能等到那個上課結束,大家要跑出去。譬如說我們正在上課,「叭!」大地震了!那課也一定不要聽了,大家拼命逃出去,那是最嚴重的事情。再不然的話呢,這個地震震了個半天,雖然我們想了很多事情,但是雖然沒有出去,看一下那個房子已經有點樣子了,下了課一定馬上看這件事情。再不然下課之前或者什麼,臨時有個非常重大的事情發生了,那我想我們人人會處理,一下課馬上就處理這件事情。或者是外面、或者裡邊都沒關係,我想這個可以大家隨自己……。在家人,不妨這麼說吧!你正要上課,或者是上課之前、上課以後,忽然間家裡打了個電話來說,你家裡面最重要的人──沒成家的是父母,成了家的或者先生,或者太太,或者是子女,忽然之間生了一場大病、出了個車禍,你是不是會心裡面心心念念惦掛在這個上頭?這個就是重業!再不然,不是外在的,我忽然之間上課肚子痛得個要命,啊!那同樣地一下課就非去不可──這個是重。 近呢,什麼叫近?是沒有這種事情。那麼下了課了,一下課有一個人告訴你,或者快下課的時候有一件事情發生,雖然不是很嚴重的,或者有人提醒你說:「下課了,啊!那怎麼辦?我們怎麼去做。」你就跟著他去做了。那麼習慣呢,如果這個也沒有,那個下了課怎麼辦呢?平常的時候,喔!下了課了,那麼先去喝一杯茶,我們準備──在這裡嘛下一堂還有,在別地方,各人做各人的,所以是這個的習慣的力量,習慣力量。如果再沒有,那照著所有的那個一步一步的次第來。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幾乎任何一件事情上面都是如此。就是這個業,你可以了解,這個行相就是這樣,所以在這個裡邊,諸業感果的次第就是這個! 那麼這個跟我們生死這個修習,為什麼這麼相關、這麼重要呢?問題就在這裡!問題就在這裡!在前面,我們是兩個概念現在要分開來去說,第一個:這個三世兩重因果當中,說,造了這個無明、行、識這個識以後,所以要什麼樣的滋潤才感果?要愛、取滋潤!這個愛、取滋潤一定對境,當對境的時候愛、取滋潤的話,那麼你什麼樣相應的愛、取滋潤,它就會感什麼的果報。是吧!那麼這個愛、取的不會莫名其妙,一定有所對的境,從這個上面來對境的時候,內心當中就是什麼?內心當中對這個境來說,先是感受作用;或者我們不妨說,對那個境來說也可以,或者十二因緣當中就受支來說。所以實際上那個受支是什麼?前一重因果的果,然後愛支是下一重因果的因,這是不一樣的喲! 所以在這個經論上面,我們去看一下,一百八十四頁,一百八十四頁。這個一百八十三頁就是剛才我們那個支分略攝,它就特別說明兩重因果,三世兩重因果的概念,那麼這裡不講《廣論》,我這個就不細講了。尤其大部分你們都聽過《廣論》,所以看一看那一百八十四頁上面,第三行最後一句:「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喔!關鍵在這裡。「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的果位」,這發愛之受就是我們所對的境,以及對境的時候內心的這個心理狀態,這個是前面一重因果的果。或者我們不妨這麼說吧!眼前我們一生都在受支當中,不是嗎?這個受支當中,對我們自己來說,是我們得到這個異熟的果報,然後還有得到一個等流的,這個等流因果、異熟因果,還要什麼?增上因果。這個整個的都在受支當中,我們去看,受支是偏重於在這個整個過程當中的心理現象,實際上這個心理現象,是不是還一定所緣的、所緣的境,這樣。那麼心理現象所依的就是我們的根身,那個就是異熟啊;然後能依的這個心識就是等流啊;然後這個東西對外面的境界的時候,就是這個增上的因果啊!這個是前一重因果的。 這個話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太好了!整個的修行的關鍵就在這裡。我們往往抱怨,抱怨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對不起!這個是前面一重因果的果,因已經造了,沒什麼好抱怨的。現在的抱怨的心情是什麼?那是現在愛支,這個是真正的問題!如果說你了解了十二因緣的整個的必然性,遇見了這個果,有好的,你也不會執著──如果覺得好的話,那我前一生造的這個因啊!那要好的,更要策勵自己努力增上,這樣。如果不好的,也沒什麼抱怨的,前一生造的因啊!現在感的果你怎麼辦呢?努力去修改它呀!不管它是好的策勵、壞的修改,它必須要一個什麼樣的條件哪?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你沒正確的認識行不行?不行!那麼這個正確的認識,就唯佛所能!所以我們要修學佛法。 那麼這個正確的認識呢,這個過程有幾個次第,要先一定要依靠善知識聽聞,所以「聽聞正法,如理思惟」,這樣。這個東西呀,目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聞思階段得到那個所謂正知見。有了這個正知見以後,對任何一個境,就這樣!那個正知見,實際上發起來的時候是善法欲。這個見跟欲兩樣東西,我們不妨拿那個惑──前面的說,愛當中來說。愛,十二支當中愛是實際上說明什麼?就是整個無明的粗相。這個無明的粗相通常我們拿天台所告訴我們的,從名相來說叫什麼?見、思二惑,對吧!哦,思惑嘛,說貪、瞋、癡、慢、疑啦;見惑嘛,身、邊、邪、禁、見啦!是一種是見解,一種是情緒,我們大概粗淺的、容易認識的這個來說明它,就是這種狀態。 那麼這個以前都是由無明相應這個受,而引發的這個愛支;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那怎麼辦呢?欸!以正知見相應的,所以都是這樣的,所謂正知見,所謂勤精進。因此在這個裡邊怎麼辦呢?不管前面什麼境界,換句話說,到受支為止;下面這個愛支生起來的時候,這個不是世間無明相應的愛,我們給它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善法欲」,這個欲就包括在愛、取兩支。所以我們現在的行為是善法欲跟勤精進,一直在這方面努力,這個是對我們最大的重要。假定說我們能夠整個地這樣去做的話,一生去努力,或者你產生一個最重的業,這個就最好! 那麼還有呢,我們也不妨排著這個「諸業於生死,重、近、習」,這個「先作其中」不談。我們無始以來,「先作其中」如果先來感果的話,那一定淪落生死;可是,太妙了!假定說你眼前努力地去做的話,那個感生死的果報當中,先作的是來輪到最後一個。假定我們能夠努力的,不斷是以正知見、勤精進養成功習慣的話,就算不強烈,這個串習是不是比──這個次第當中第三位,要先成熟。 然後呢,除了這個以外,譬如說為什麼僧團共同的策勵,乃至於人家臨終往生的時候,現在我們偏重助念,他那個西方當師他的助念的方法,跟我們現在不太一樣。同樣的助念,現在我們通常助念哪,教他幹什麼?啊,念阿彌陀佛!是因為末法了,沒有正確的方法,那你一心地念佛,實際上還不外乎這個。那麼西方當師一定是這樣,說:啊!把他……先生病囉!就抬到那個什麼?抬到西方堂,說這個是你的歸宿。那個西方堂那裡邊一定有佛像,然後這個佛像還有一個旗,這樣拉在手上。欸!你不是忙了一輩子是幹什麼?你呀,要皈依三寶、要這個。然後告訴你:你一生做了很多好事……。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啊?喏,很簡單!他一生的串習就在這裡,怕不夠,「近」啊!臨死的時候,告訴他:你趕快!那「近」加上「串習」,那當然行!如果沒有串習的話,這個沒有用喔!那靠近也沒有用喔! 我們不妨這麼說一說吧!譬如說舉一個比喻,這個還是個很簡單的比喻噢!譬如說我們現在今天的法會完了,法會完了以後,就有人告訴你:「欸!某人,到哪裡去。」你去不去這個因緣,去不去這個因緣,完完全全看什麼?看你相應不相應,對吧?譬如說以我們這地方來說,啊!我們完了以後嘛,我們上面去拜佛,我們去再繼續地這個論或者什麼,這一套東西。那是因為我們平常一向做的,就是即使不太努力,一向做的就是這個。假定說有個朋友拉你去:「欸,某人去釣魚!」我想我們在座的人沒有一個人去。反過來歡喜釣魚那些朋友,就是今天要把他硬拉坐在這地方,下了課你叫他繼續討論的話,他一定不幹!對不對?所以這個「近」裡邊我們要注意噢,這個「近」裡邊,就是你前面這一生當中多多少少做過的,那麼那時候靠近提醒你才可以。所以這個近跟串習有它的特別的相關,這樣。 那麼假定還有一種「重」的業,譬如說造惡業,那麼說五無間罪啦,這個最重,還有呢當然其他的很多重業。善業呢,譬如說得定,這個是一個不動業,這個絕對是。還有呢持戒,這個持戒是個重業哦!不過我們說重業的話是什麼?我們說這個重業是惡業,持戒是叫律儀,這個是在善業當中非常重的。所以你如果能夠真正認真持戒的話,為什麼產生這麼大的功德?我們也不妨這麼說吧!這個我們以一個凡夫的心量,持的戒之後能得到法界相應的功德,那個多重啊!就這樣。所以真正地能夠嚴持戒律的話,如果說你沒有出離心,拿世間來說一定生人天;如果你有出離心的話,好的話,那就是能夠感得的聲、緣果更上;念佛的話──往生,這個是它根本的意趣。那麼到這地方我們了解了這一點,在這地方對我們修行,是一個最重要的一個概念! 那麼下面呢,我想這個現在繼續下去,我們不妨看一看,不看文也可以。這個如果文呢,就是《廣論》一百八十五頁上面最後一行。那麼這個內涵說什麼呢?就是說我們從無量劫來造了不曉得多少業,那個業可怕極了,這個數量來說,這樣。然後實際上內容來說的話,實際上我們也了解,生了天也是一無是處啊!要嘛不造,造了業以後它一定會感果的。除了兩種狀態,一個,這個業已經感了果,它不會感果。可是糟糕的是,感了果以後,它又積很多無量無邊的新業。譬如說我們得到一生,這個一生就是有一個某一個業的感的一個果,雖然這個業因不再感果,可是造了這個一生以後,是不是一生又變得無量無邊的業啊?所以雖然不感果,可是反而把那個感果的因又無量無邊地增長、無量無邊地增長,就這樣!那麼這是一種情況。 另外一種情況呢,叫對治。你如果能夠在這個業沒有感果之前,加以正對治的話,那麼這個業就不會感果,修行整個的重點就在這裡,修行整個的重點!現在我們了解了,就以佛法去對治它,如果我們能夠對治的話,它就不會感果了。一方面不感果,一方面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能夠把握住,能夠把握住什麼呢?就把握住我們需要的,使這個東西來感果。那麼這個次第就是剛才說的,照著前面的這個道理,不要以無明相應的愛、取去滋潤它;拿什麼?拿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這個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就產生什麼效果呢?第一方面,由於這樣去努力的話,對於無量劫來所積的這些業,產生了一個對治作用,或者整個破壞掉了,它不能感果。就算是沒有辦法一下對治掉,這也是事實,可是如果說我們不斷地努力的話,那麼我們造了善法──善淨相應的「重」業,然後造了善淨相應的「近」,造了善淨相應的「串習」,你是不是生生的在這個上面?至少下一生能夠保證! 如果下一生你能夠真正地努力的話,那這個地方就我們牽涉到了──所以為什麼這個僧團的可貴?為什麼我們平常修行的時候分得出來?說這個在前沒有幾小時我們曾經講過《毗尼決定經》(編者按:請參閱第七十四卷A面第三十八頁起),這個對我們的關鍵非常重要啊!這地方再說一下,這個《毗尼決定經》講的話,它就有好幾個重點,那麼這個裡邊有一個重點,在這裡今天再提一下。這個修行佛法有兩類人,這個人天乘的,正規說起來的話不在佛法,它是引誘的方便,完全是引誘方便。一方面是引誘我們上來,一方面我們修行必須要這個人身的這個暇滿身,有這樣的條件。所以真正修行的目標究竟是說一佛乘,可是的確有很多條件不夠,所以它分開來什麼?大小二乘! 那麼這個戒本身都適應的。這個大小二乘兩者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小乘行者如果覺得我留到下一生成就,你根本就破了戒了;大乘行者,反過來,如果我要想這一生成就,你也破了戒了!這為什麼這樣呢?現在我們講到這裡回過頭來再想一想,這個意趣就完全明白了。小乘行者他固然隨佛的時候,僧團固然可以,他真正重要的──解決自己的問題,你只要找到一個方法你能肯定的,全部精神關在那個山林、樹下,全部精神來,解決了問題了;就是你不解決,他下一生留下了非常強烈的這種心識。所以這個祖師們說開悟,你不管咬緊牙關像老鼠啃棺材板一樣,這樣,咬緊了緊緊不放,這個心的力量非常強盛!死了,不行,下次還來!所以他一念從來沒有這樣要想慢慢地再來的,沒有這個心念。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如果說正確的方法得到的話,他一定能夠證果,再不然的話就是不證果,他下一生就是這個心識的力量。這是他為什麼說,二乘行者你說慢慢來留到下一生,根本上面破了戒了,這個原因在這裡。大乘行者不是!大乘行者──我要救法界一切眾生!救法界眾生你這一世怎麼救得了?那好! 不過我們不要誤解哦!所以這個兩個發心不一樣,兩個走法就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小乘行者,你這個僧團當中要忙這個、忙這個,這根本錯了,你自己全部的精神只管你解決你的問題!而解決了,隨分隨力跟著佛,啊!那是因為所謂報師恩,也可以這麼說,他就感激師長,跟著師長身邊;再不然他也不要,反正你愛你走,你怎麼走就得了。這個大乘完全不一樣啊!不但佛的恩,這無邊眾生一切,他要幫忙人家,因此在這種狀態當中,這個僧團對他的價值,更是無比的價值! 所以在以前我們總覺得:「啊!這個戒是只給小乘的人講的。」《廣論》上面不!《廣論》上面有一個特別的說明,如果說立了那個戒真正是為這個小乘的話,《廣論》上面怎麼說?難嘛這麼難,感的果嘛這麼小,這個沒有什麼意思,因為你持八關齋戒你就能夠證羅漢果啊,你何必一下幾百條戒?拿我們《四分律》來說,男眾要二百五十條,女眾要三百四十八條,還有很多細微的軌則,結果感的果跟他的八條一樣,那佛他這個一切智人會做這種事情嗎?這樣。所以他殷殷地說,真正的中心那的確是為了這個。所以像《華嚴》上面很多地方,《法華》、《華嚴》都說明這個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