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第七十七卷.A面 說第一個「無明」呢,使得一切有情不認識事情的真相,它有第一個作用;還有呢,「與行作緣」,這個是無明的特徵(註1)。所以平常我們都說無明緣行,只是說明這個行,為行作緣現出來這個。那為什麼「與行作緣」呢?這個裡邊是暗合說,由於我們對於事情的真相不了解,所以粗淺地來說明像上面這個可以;細說你不妨把它歸類,由於不了解所以會起行。所以它更深細一點地分,就分為每一支它有兩個作用。那麼這個兩個作用我在這裡細說一下。無明說過了。 第二個呢?「行」。行──「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這個一個行,就是說你在六趣當中,會這樣、會那樣,會這樣、會那樣,就是這個行的力量。那麼還有呢,「與識作緣」,說行緣識。 下面,什麼是「識」呢?識者,「持諸有情所有業縛」,這個識,它會把有情的所有的業、所有的縛著──說惑,都在這個識種當中它會保持住,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平常我們說,那個各宗的學派談那個識的時候,尤其是唯識一系,那牽涉的這個可以說達到了最極致的時候。啊!他就說這個阿賴耶識叫作藏識,把所有東西含藏在裡邊,就這樣。那麼其他的也是說,那個識的這個相續當中那個異熟作用,能夠把這個業,一切的東西保持在這個地方,這個是識的特別的作用。那麼下面呢,「與名色作緣」,由於識所以名色。 關於認識作用,在這地方我們也不妨隨便地說一下。我們往往有的時候,莫名其妙地想起一件事情來,這件事情往往離開我們非常地遙遠,莫名其妙,當初過去也就過去掉了。我有這種經驗,我想你們也都有這個經驗,眼前的固然,有的時候往往陳年八十代。說到這地方我就想起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個是好幾十年以前,到底幾十我記不住,我的印象當中這時很小,總是十歲上下那種概念。多少時候因為這個時代在改變,一點都沒有印象了,你平常要去想,你絕對不可能想得起來。有一次我在鄉下,那鄉下就天上有一個這個滑翔機走過,那個滑翔那個機聲「昂……」這麼一下。我一聽,欸,我忽然之間自己就覺得回憶到什麼?幼年的時候。我就感覺得那個境界,就不是當地的境界。那個當地在什麼地方呢?我在紐約的鄉下,說起來地隔千萬里;我鄉下的什麼?在中國大陸這個長江口這個崇明島,這純純粹粹是當時那這個識的這個特徵。 那麼為什麼要講這段公案呢?你們自己去想。說這個識就是有情的業,就是以前你只要有了這樣的這個造作的留在這個地方,它就停在這地方,一遇任何一個外緣它就起來了。那我說:噢!原來這個識是「有情業縛」,它的好處也在這裡,它記得一切事情,壞處它也就糟糕在這個地方,這就這樣。那麼這是識。 下面「名色」呢,「任持有情自體」,這個名色就是,一定要靠這個東西,他就靠這個東西,壞掉了,壞掉了就死掉了。還有「與六處作緣」,因為這個總體嘛!這個整體的在的話,然後這些那下面來。 「六處」呢,說「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使得這個有情那個自體整個地圓滿就是靠這個,否則的話一團肉團,那所以這個要靠這個六處,使得這個我們的這個自體能夠產生圓滿的功效。下面又是「與觸作緣」。 下面「觸」呢,「令諸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我們有情為什麼會流轉在這個境界當中,就是這個觸。使得這個心跟那個境相應,然後這個識就強烈地生起,那就是觸的功效。與愛作緣,哦,「與受作緣」,這個不是愛噢!這個受跟愛……。這個就是觸的兩支。 「受」呢,「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一個於境界流轉,一個受的話要生果,由於這個受用的這個力量,它會引發它下面的這些。所以,所以能夠感果就是這個受支那個時候,接受了,於是「與愛作緣」,由於愛下面會增長它。 那麼「愛」呢,「引諸有情流轉生死」,引發這個流轉的根本就在那個愛當中,所以平常我們說這個真正地切斷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真正切斷從這地方切斷它,那以後再說。下面「與取作緣」。 下面「取」呢,「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下面「與有作緣」。說取是什麼?這有情能夠有取識,那個真正引發這個有支的這個力量都在這個地方。 那麼下面呢,就是說「有」的緣。有,「令諸有情後有現前」;這個有「與生作緣」,有了那麼就生,這是兩個。 「生」支,第一個,「於眾同分諸行本無今有性」,這個,這是假立,說這個「眾同分」,換句話說生就是說,在六道當中這個任何一道叫眾同分,這個裡邊「本無今有」,它本來沒有,那生起來了,就這個,這樣,這個叫假立。所以這個假立的話,這個都是虛假的沒有實在的東西,這我們要認識的。「與老死作緣」,有了生,對不起,它非要老死不可。 「老死」呢,「數令有情時分變異,壞少盛故」,那個老死的特徵是什麼?那個有情那個變異、變化,換句話說生、住、異、滅當中的異支。下面「數令有情壽命變異」,那一方面變,一方面叫你消滅,那個就是老死一支的這個。所以老死一支分兩個:老就是在變,死就是滅,它這個分的。那這個就是十二有支當中的各支的這個差別。 那麼再下面呢,叫「支分略攝」,這個支分略攝我想這裡不去細說它,那麼只是我們簡單地看一看。這個支分略攝叫「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我們大概了解一下,引跟生──能引支是無明、行、識;所引支是名色、六處(六處也叫六入)、觸、受;能生支:愛、取、有;所生支:生、老死,所以一共有四支。那麼這個裡邊分出兩重因果,這個兩重因果等一下我細說一下,大家有一個相當的認識。 再下面,「四相」,那個四相也就是它流轉相,那麼我們就看一下,這個一百八十四頁,一百八十四頁。 至於說這個支分略攝當中,我們用另外一個分類,就有哪一個嘛?是說惑、業、苦三者當中,惑是哪幾支,業是哪幾支,苦是哪幾支。那麼這「惑」呢,無明、愛、取是惑;以及行,第二支行,以及第十支有,那麼這個是「業」;其餘的所有的那幾支、七支,那麼是「苦」,或者叫報。於是感了果以後,對了這個境又起惑、再造業、再感果,又輾轉地輪轉,那這個現在就不去細說它。 那麼我們在這裡下面看「四相」,這個四相就對我們比較重要的。現在不要看那個文,看那個文我們不大容易正確地了解,我們看看那個十二因緣流轉圖。欸,這個十二因緣的圖有沒有?那那對、對!那個裡邊拿一張出來,常常我們把那個掛在黑板上面。有一大堆嘛,再不然稍微停一下好了。這個十二因緣圖是看看,我是看這張圖我是百看不厭,我但願看看有一天看到了,像這個仙道大王一樣,看了以後證了這個果了。我真只有說起來,我希望不要看那個,而證了佛果了,佛他最後證的也是這個果啊!所以要證小果那麼就這個證到小果,大果內容也在這個地方。哦!你們拿了這個圖,有的時候有背後那解釋,這個背後解釋有問題的噢!雖然主要的我說,可是當初我對這個有很多概念還是不一定清楚,所以現在越到後來是越清楚,我在這裡特別說明一下。 那麼首先呢,也拿了這張圖,不妨這張圖的一個故事,跟大家先說一下。這個在佛世的時候,這個這張圖的公案在佛世的時候,印度這個小邦林立,那麼這有兩個國家,這個都是這個小邦當中相當有力的,他們兩國互相交好,互相就是送什麼東西。那麼這個國與國之間往往都是這樣,大家都要面子,那麼這個大國尤其是要講面子,所以他都把──你送了我,這我比你更好,我要還比你更好,我還要、還要更好,一次比一次好,一次一次好。送到最後,那個比較強盛的國家總是比較占便宜,他就把所有的最好的東西,那這樣。喔!不是這樣的。那個這兩國當中也有一個稍微差一點點的那個國家,那麼好像表面上面看稍微差一點國家,把最好的東西送給那個。 那個大國覺得:哎呀!這個最好的東西都有了,我還有什麼東西比它更好呢?想來想去想不到,那麼正好佛在世,有一個大臣就說:「欸!你何不去問問佛呢?」這樣。「欸,對、對、對!」那麼後來就問一個佛弟子,這樣。那麼後來佛就給他:「這個這張圖再好不過,因為世間再好的好輪迴生死啊,這張圖出生死輪迴的!」那麼就供養。啊!這個大王聽了很歡喜,然後就很恭敬地畫了這張圖,就捲起來包紮地非常考究,送到另外那個對方那個國家去。 那國家看見這次送來的時候,有一個大臣,而且還有一個和尚陪著來,又是這麼慎重的、這麼莊敬地送得來。他總覺得:啊!這次送來的東西,它一定很好。他也真是覺得收了最好的東西,那對方到底什麼東西他無法想像,那不管啦,拆開來看!他心裡面滿懷著希望。結果拆開來看,拆、拆、拆,拆了半天,始終是裡面包裝非常考究,裡邊東西還是找不到!他心裡越想,啊!他想:「大概是一個無價之寶吧,是個摩尼寶珠吧!也許東西很小,那所以外面這麼精緻地包裝。」最後拆開來一看──那張圖,打開來一看就是我們眼前那個,啊!這麼恐怖的一個大閻羅王,咬這個輪圈。心裡面是愣在那地方,心愣在那地方。那麼他因為不認識,所以下面那個大臣,嗯!很多人都不認識,就有人起了一個惡念:欸,是,平常的時候這個國王我們總不如他,他會不會是對我們作輕視啊!譏諷我們故意。啊!這一下,想不到這個旁邊人的小小地一說,他就做了個非理作意:對呀!他越想越怒,所以覺得:啊!這個人以為他強,所以瞧不起我,我要跟他打仗!就是這樣,啊,是怒不可遏! 眼看著這個情勢很嚴重,那麼幸好這國家有個智臣,等到它事情過了以後,他當時看見大家說得議論紛紛,他也不好開口。回去他自己想想:實際上不應該嘛!不應該嘛!就算對方對我們這樣,我們要弄清楚。所以那個智臣第二天就上朝的時候跟那國王說:「以我的觀點,不一定!」因為他是個智臣,所以國王很多事情都要諮詢他,幸好這麼一諮詢,啊!這個國王得救了,否則的話,那不但得不到救,還要打仗、下地獄。他就問他:「這個你何不先去問問對方送來那個使臣?」於是就問那個使臣。問他使臣,使臣就說:「我們這國王對這個是非常恭敬、非常慎重,而且特別派一個和尚。究竟到底怎麼樣,我也弄不清楚,你問問這個和尚吧!」那好、好,把那和尚找來,那和尚就把那個因緣說一下,那就是十二因緣。那個國王一聽,哎呀!歡喜得不得了,然後就照著這個和尚所說的這個緣念,然後大徹大悟了,證得緣覺果。這個是一段故事。 我但願我們看了這張圖也證緣覺果,不!這個但願是對於這想急於解決自了的;學佛的人不要馬上證果,了解這個道理漸漸地深入──證佛果!所以有說,尤其是小乘,說佛在證果的那個時候,真正地覺悟的也就是流轉生死的這個還滅,就是這樣,至少從小乘來看,佛最後覺悟的也就是這個內涵。 現在我們看,這張圖從外到內分成功好幾圈。這個外頭呢,這一個大圈子這個就是輪迴,輪迴,這個輪迴整個地在裡邊,跳不出這個閻羅王。你看!這個閻羅王,哇,這好可怕!正在這個利牙,啊!這個利牙這麼可怕。啊!吃進去,一口一口吃進去,就是永遠在這個地方;不但吃,然後兩隻腳、兩隻手,整個地在他懷抱裡邊。就是雖然還沒有吃,雖然還沒有死,總跳不出最後難免一死,就是這個! 可是這個裡邊,外面有一個佛,右上角、左上角都有一個佛,都有一個佛菩薩。那麼所謂這個佛菩薩,右邊這個就是我們釋迦世尊──這個有一個月,有的地方有個日、月兩個,這個是傳承的不同──說:你看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清淨的,然後清涼而明白的。這樣,指給我們眾生看。至於說那個左上角那個到底是誰?這個我的老師也沒明說,我也不敢說,不過以我現在的揣度去說的話,應該是白度母。度母有個特徵,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悲淚化身,因為要救眾生哪,啊!覺得眾生這麼救,救不起來,她這個悲心是掉了眼淚,然後化成度母。每一個度母有她特別的,白度母是專門給人間長壽、健康、種種好的,就是這樣。所以這個真正要給我們的就是這個,換句話說,這個代表什麼呢?主要的代表就是悲智二量,這個是真正幫助我們,從閻羅王的掌握當中透脫出來的,這樣一個力量。 那麼這個圈子裡邊呢,分成功:最外面一圈,這個就是十二有支;那麼在這十二有支裡邊是六道;六道再裡邊的話呢,那就是這個中有。中有一半黑黑的,那個是墮落的中有,所以這個墮落的中有身黑黑的,那都是向下的;一半呢,白的、明亮的,那個就是向上的,向上的人、天道。所以白的那一半是包括三善道,黑的那一半是包括三惡道。實際上那個中有身哪,中有身真的現起的時候,如果那個中有向下的,那就墮落的。所以平常我們說:「喔!這個人走的時候,什麼從哪裡先冷啊!」由於這個趨勢已經形成功了,整個的。那麼最後呢,一隻禽、豬、蛇都是,那個就是表示貪、瞋、癡這個三樣東西。那麼這個裡邊的主要的內涵,就是總共的這個十二有支的這個內涵。那麼怎麼樣的這個四相呢?我想這樣吧!現在已經一小時了,這個留到明天再講,留到明天再講。好! 現在把這個十二有支在這裡我們講一講。那麼這個十二有支,它是正確地說明了,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的這個一個正確的完整的次第,完整的次第。通常在生死流轉當中,任何一個果,它需要經過所謂三世、兩重關係;那麼這個三世,有的時候在兩世當中可以圓滿,但是它必須要經過兩重因果關係。那麼這個要想說明不大容易,所以我現在一開頭先從一重因果關係,了解了我們從怎麼這一生到下一生這個整個的過程以後,然後再把這個前面所說的,就是這個一重的關係,仔細地觀察,那麼就能夠了解為什麼,就是這個一重當中實際上是必須有兩重因果關係。 那麼十二有支的每一支的特徵大概已經了解,這個十二有支第一個是從無明開始,那麼這個「無明」這個概念,由於祖師、各個學派的不同,所謂各個學派,實際上也就是認識的程度的深淺,並不是說各說各的。認識深的就是把它說得深一點,認識淺的說得淺一點,這是一種。還有一種,他為了說明、詮說這個理由起見,他只要能夠說得夠清楚了,那就在這個上面安立,就這樣。所以雖然各個宗派當中所安立的種種名言有所不同,但是那個內涵沒有什麼多大的出入,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我們通常說,啊!中國人叫這個東西叫成這樣,外國人另外一個名詞。名詞可以不同,內涵無二無別,所以以後遇見這種地方我們應該以這種態度認識。 那麼現在我們正講這個十二因緣流轉生死的內涵。第一個從「無明」開始,這個無明有一種說法,說這個薩迦耶見當體就是無明,換句話說,在這個數取趣上面、五取蘊上頭,我們並不認識它的真相,然後執這個是有一個我,說我執薩迦耶見。那麼有一類說法呢,說由於無明是──這個是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對於真實義愚蒙、不了解,由於不了解,所以事情就看不清楚。所以一個比喻說,天黑黑的,那麼因為這樣的關係,看地上的一條繩看不清楚,把它看成蛇,這樣。那麼這個都沒關係,反正是由於不了解這個真實義,於是妄執有我,然後於是這個「我」得到了錯誤的認識,妄執種種苦樂;因為尋求所謂樂,然後要減掉痛苦這些,所以造種種的行業,造種種的行業。所以這個所謂無明、行。 那麼造了業以後,然後這個在每一個人──造業者的心識上面,就留下來一種影響力量,那麼這個影響力量通常我們稱它為識種子,識種子。那為什麼稱它為種子呢?因為那個種子,譬如說像樹木、任何一樣東西,長出來了,那麼結了個種子,那個種子現在看不出什麼,可是遇見緣它就會能夠增長。那麼現在我們那個做了任何一件事情,心理狀態亦復如是。我們隨便做任何一件事情──啊!今天看見一個人,然後跟他說幾句話,看過了,我就想起這件事情。不管是這個貪、瞋、癡任何狀態當中,都會留下這麼一個影響力量。可是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通常就是留下來了,它不一定是馬上會生起效應。 那麼這個時候它怎麼樣才能夠生起效應呢?也不妨從那個種子這個比喻上面說,說結了個種子以後,那個種子如果你收藏在這個地方,那麼它始終維持這個種子位。一旦如果遇種種其他的生長的因緣,那麼這個種子的生長因緣,通常我們說,啊!擺在土裡邊,實際上這個不一定擺在土裡噢,這個遇水及陽光這是最主要的。不過我就看見他們專門培植的人,泡在那個水裡邊,然後那個水裡邊加一點肥料、曬曬太陽,它也長出來了。所以最主要的是,拿我們世間來說:水、土、陽光啊、肥料啊,這樣。那個比喻只是說明這個種子還要其他的因緣,而助長它那麼生長。 那現在呢,我們心識當中,由於無明、行、識,這個識種子需要遇到什麼樣的緣呢?那麼我們從十二有支當中,就可以來看這件事情。前面無明、行、識三支,那麼這個到三支為止,留下來這個識叫作「因位識」,它識種子在因位當中,還沒感果。那麼什麼情況之下感果呢?我們可以一口氣就跳到這個第八支,第八支愛支。 那麼這個潛在的力量,你也可以種種不同的比喻,或者說是種子啊,或者我們不妨說吧,那譬如說感染那個細菌。那個感染了細菌以後,那麼它不一定馬上會、這個細菌會生起現行或者生病,有的潛伏在這裡會潛伏很久。譬如說以前來說,這個好像現在是科學發達沒有什麼,我們那時候小的時候,那個肺結核還是滿嚴重的,所以這個小孩子都跑到這個醫院裡面,那個衛生所啊,去接那個什麼,卡介苗,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接種。那麼試驗一下說你感染過沒有?很多人感染,那感染了以後但是他並沒有生那個肺病。意思說,它那個種子雖然在這裡,可是並沒有其他的因緣助成它,但是它有個潛在的力量,而萬一助成它那麼增長的話,它那個病相就會顯出來了。 那麼現在我們輪迴生死當中,這個識種子要什麼樣的因緣才能夠助成它呢。那個就是第八支的愛支,第八支的愛支。然後透過了這個愛、取的滋潤,那個愛是什麼狀態?在這裡要說一下。我們的愛是總說:啊!這個執取。實際上這個愛,它是整個的就是一種無明,強烈的無明的一種行相,所以這個包括貪、瞋、癡三樣東西。所以說,對於可意境、好的東西,那麼叫不離愛,要歡喜、執取它,這個就是貪;對於不可意、不好的東西乖離愛,那就是排拒它,叫乖離愛,這也叫愛,所以這個是瞋,另一名詞;另外一種呢,癡,那是總共說起來,都是由於不了解真相而產生的,這樣。所以這個愛支實際上那就是這種狀態,所以我們不一定是說有執取。 那麼這個我也來說一個,用一個實際上的實例來說明它,透過這個實例大家可以觀察得很清楚。譬如說,今天我們在這地方上課,那麼來了一個人。來了一個人哪,這個人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呢,說這是一個朋友,啊!這是以前很久不見的朋友,那可是我們還是上課啊,「嗯,你等一下、等一下!」那個時候這個朋友的出現包括兩件事情:第一個呢,以前的因緣跟他結識了以後,然後就停在那裡,大家分手了。所以這個以前接受的因緣是什麼?就相當於前面無明、行、識這個種子,可是那個時候到此為止,大家因為其他的因緣岔開了,或者沒有繼續下去。那麼今天遇見了,啊!很高興。 註1:出自《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二。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一冊,瑜伽部下,六百七十一頁。 何等建立支業故?謂無明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有愚癡,二與行作緣。行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二與識作緣,由熏習故。識有二種業:一持諸有情所有業縛,二與名色作緣。名色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二與六處作緣。六處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二與觸作緣。觸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愛有二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取有二種業:一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有作緣。有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後有現前,二與生作緣。生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起,二與老死作緣。老死有二種業: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二數令有情壽命變異。